人間最美四月天。
疫情後的四月天更添一份驚喜與痛惜。
位於平安鎮的麓園也迎來了這曼妙的四月天。
雲陽縣作協、攝影、美協、書協各位才子佳人匯集在古韻的麓園,把酒言詩,揮筆潑墨,創作了一篇一篇的詩章,一副一副書畫。
此刻,請隨小編來欣賞部份作協友友的美文,攝協美照。
文/張守剛(詩二首)
隨 春 風 攀 爬
風吹著吹著
銀佛山就更加高了
舒緩或陡峭
丈量腳步的坡坎
在倒春寒裡
顯得多麼委屈
風吹不亂我的短髮
卻吹亂了那些葉子
它們的搖擺猛烈
也搖著我的不安
隨春風攀爬
沿途的梨樹在花謝之後
結滿小顆粒
桃花剛好卸妝
葉片開始豐滿
櫻桃已經是櫻桃了
正在成熟的路上
銀佛山的下午
春風浩蕩
我也在體內種滿果樹
等著開花結果
雙 坪 村
它可以站得更高
在春風裡盤旋的村道
硬化之後的灰白
似乎有了彈性
荒坡變成果園
齊刷刷的果樹
經過栽種施肥
剪枝嫁接
它們把生長
作為一種信仰
撐起雙坪村
誘人的活力
濛濛細雨中的雙坪村
果樹緩緩行走
用綠得發亮的聲音
和我們輕輕呢喃
文/雷楊梅(詩二首)
銀 佛 山
京城的考試場森嚴
釆臣 釆臣
夢枕著小倩的裙擺
功名 浮華 曠野 幽谷
一場情事輪迴
小城的女人
女扮男裝邂逅了佛狐呢
月夜縹緲
她端坐佛的掌心
佛輕輕摸挲女人
即將彎曲的脊梁
染塵的肋骨
化膿的每一個細胞
一隻野兔竄出來
一朵紅色的山茶花
輕啟烈烈的唇
苟骨的刺柔軟起來
那些放大的腐朽
聚焦成一個點銀佛山
坐在白雲上遼闊無邊。
殘 花
一朵不知季節的梨花
追逐初夏的風
它沒見過梨花帶雨的模樣
別說風冷漠
淚水流給誰看呢
綠葉是夏風的心上人
它們把心形的 柳葉形的
扇形的 花瓣形的心
裸露在銀佛山
與你無關
文/小草
麓 園
四月,是一個多情的季節。
每年這時候,銀佛山總有一種聲音在召喚,停不下追逐的腳步。
這一次,我們直奔新落成的休閒度假山莊。記得去年初夏時節和幾個姐妹們來這裡拍過旗袍秀,那時的山莊還沒完工,零亂的場景與優雅的旗袍頗有幾分不搭調。我甚至不知道她還有這麼美的一個名字叫「麓園」。
單就一個「麓」字就讓人浮想聯翩:南麓、北麓、山麓……「林屬於山為麓。麓者,林之大者也」;鄭玄註:「竹木生平地曰林,山足曰麓」。仰而觀之,麓園遺世而獨立,位於海撥800多公尺的銀佛山山腰,背靠大山。翹角飛簷,雕花格窗,修竹映簾,大紅的燈籠高高懸掛,氣宇軒昂,頗有幾分蘇州園林的味道。
「麓園」兩個大字端莊大氣,左右門柱各一楹聯:「清泉石上潛心流,明月松間隨緣照」,隨心隨性而又別具創意。
天氣陰冷,清明節將至的時候總是這樣,站在空曠的院壩中間,人未進門風先至。
作協、美協、攝協、書協各位大神紛紛登場,無人機在半空中作秀,天公雖不作美,但這麼多人鬧騰著也不覺冷了。
大家魚貫而行,圍著山莊沿梨園下行繞了一周,梨花已謝,滿山滿樹的葉子透著濃得化不開的新綠,睜開閃亮的眼睛紛紛向過往的人行注目禮。
人在畫中走,畫在鏡中留,時而是陡峭的石階,時而是平緩的小道。
山風浩蕩,一簇簇豔麗的映山紅隨風起舞,或零星散落、或花團錦簇,或一枝獨秀,即便是長在荒草叢生的地方也掩飾不住她們天性的熱情、灑脫,那處處洋溢的卓約風姿為每一個到來的客人點上心燈。
我是一個典型的花痴,眾多野花中偏愛映山紅,小時候喚作「豔沙紅」。忍不住撲向那一面花牆,耐何荊棘阻擋,願望樹拿起鏡頭,花兒在向我招手,山河一片紅。輕擁著花枝貼過臉頰,擋不住那一抹青春的紅,那是煙霞滿天的紅,那是醉人心腸的紅呵,忍不住摘下一朵綁在辮子上,用最貼近自然的妝容回到麓園。
只若初見,看似有備而來,其實也是心靈的默契:斜梳的辮子,一件精緻的紅色手工盤扣燈芯絨碎花小祆,裡面則是絲麻面料的白色漢服。與下面蠟染的藍花燈籠褲拉開色彩的對比,民族風味十足,與這中式木質構造的園林十分搭調。
步入夢境中的麓園,進入攝影師們的鏡頭我就幻化成民國時期的女子,各種思緒與錯覺紛至沓來,麓園的晨曦在沒有遮擋的風中搖曳,我沒有拒絕的理由。
提著舊時的木桶,舀一瓢光陰的故事,扶著古色古香的欄杆,款款地拾階而上。
獨自憑欄,翹首出紅塵:「林峰排雲上,池軒歸燕來」,仿佛,那每一根柱子都有故事的烙印,那每一格窗欞都有一雙眼睛在凝視;佇立在雲臺,你可以舉杯邀明月,也可以「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過了「小滿」,又將「夏至」,光陰在這裡駐足,時空可以交錯,紅紅的燈籠半掩,以託穗之手輕捋你未解的佛音。
麓園,相信這一刻,你不再淡定從容,那四方井的院落中間,誰汲水而來,把生活錯置的角色投進你的懷抱?亭臺樓閣,錯落有致,更上層樓又何妨,時光在這裡放慢腳步,誰又在西園眺望?品茗、聽風、聽雨、聽蟲鳴鳥叫、聽松濤陣陣,看朝陽初升,賞滿天落霞……
那一樹一樹金黃的松花,狀如寶塔,又形似轉經筒。想起傳說中的空山寺,腦子裡浮現出倉央嘉措那句情詩:「那一世,我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麓園,轉山轉水,我們終究還是相見了。
薄暮時分,噴香撲鼻的柴火山雞就著山洞窖藏的臥龍窖一口一口的下肚,在綿醇與柔雅之間驅散了少許春寒,周遭山頭漸漸拉上帷幕,獨有山莊燈火闌珊。幾個男人借著酒勁在空曠的壩子邊上吼著唱著,聲嘶力竭。
這,是春天,是人間四月的麓園。
文/黃孟全
——張嘉佳
在麓園:我被柴火雞「俘虜」
按照先前的計劃,到達麓園正是晚霞滿天,觀景拍照好時段。誰知計劃沒有變化快,高速路口堵車,到達麓園已是晚上八點多。
別的計劃亂了,吃飯喝酒是雷打不動的。
一群人徑直朝餐廳走去,剛跨進門,就看見一盆雞肉擺在桌上。對最不愛吃雞肉的我來說,心瞬間冰凍。
客人落座,廚師忙活。見他在鍋裡加入菜籽油,待油溫剛好,放入花椒,大蒜,生薑等爆香,再放入切好的雞肉,猛火翻炒,那些頑皮的雞皮膚開始慢慢由淺變得金黃,油珠從雞皮表層一滴一滴滲了出來,晶瑩剔透,有的性子急躁,一出來就蹦入鍋中,有的含蓄內斂,羞答答地挪動著步子。鍋鏟上下揮舞,帶動雞肉翻飛,完全就是一支自帶伴奏的舞蹈……
稍後,一缽紅彤彤的豆瓣醬撲向了雞們,她們熱情擁抱著、親吻著、纏綿著,又是翻身又是上下竄動,香汗淋漓。主角們的演繹感動了吃瓜群眾,於是土豆、臘肉條、魔芋條、脆筍、芹菜段、糖、醬油紛紛撲向鍋中,整個鍋沸騰了,一股股濃濃的香,在微風拂動的小屋子裡慢慢地蒸騰,逐步浸潤,直達每個人最敏感的神經,口水咽了一口又一口,有些不自覺的在嘴角泛濫。
最終在廚師一盆高湯淋浴,蓋上鍋蓋後,才止住了口水掉下來。
20分鐘後,有飄渺的煙,像小仙女一樣從鍋蓋的邊沿偷偷探出了頭,廚師掀開鍋蓋,只看見主角與配角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相互拳打腳踢,嘴裡還嘰裡咕嚕說個不停,金黃的雞湯閃爍著誘人的光澤,滿屋子飄著熟悉而又沁人心脾的香味,滿桌子的人垂涎欲滴。饞嘴的他們迫不及待紛紛下手,看著他們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我也忍不住拿起筷子摟住一塊雞的腰,迅速送進嘴裡,湯汁在唇齒之間流淌,鹹香中帶著絲絲甜,咬一口雞皮,脆中有糯,再咬一口肉,嫩、滑、柔柔軟軟中帶著韌勁,在喉嚨口向我的胃俯衝的時候,我全身每一個細胞都亢奮了,張開嘴,迎接這人間美味的到來。
幾塊雞下肚後,夾取一塊筍放進嘴裡,嘎嘣脆;夾一臘肉條,咬一口,肥而不膩,宛如一個體態豐盈的女子一樣,有肉不多,剛剛好,有型不垮,正合適。同時你喝一口酒,再放一塊魔芋在你嘴裡,霎時,你會深刻領悟原來魔芋與雞是絕配。
吃到酣暢處,大眼睛激情飛揚地喊還來瓶酒,再吃點,話音剛落,筷子已經在鍋裡打探行情;冉刀刀抹了抹嘴,笑了笑,嘆了口氣,哎,胃太小;燕子早已樂不思蜀,鬧著再喝點再喝點,一杯也可以;好些日子沒有沾酒的小芳,今夜也為鍋裡的雞,中途舉杯;我家「領導」自是不必說,看盤子裡堆積的雞骨頭就知道內心怎麼想的。
離開麓園打道回府,已是凌晨兩點。卻毫無睡意,一直在想其實柴火雞挺好吃的,先前為什麼那樣討厭吃雞呢?!
圖片/向智銀、張曙光、程建銘、林度、馮克瓊等等
本文圖片拍攝屬厚豐果園實景美景。
厚豐果園,即銀佛山,麓園其是就餐休閒場所:
集農業生產,生態養殖,休閒觀光,科技創新於一體的現代綜合園林。
海拔800-1100米,總佔地2000畝。
李子,油桃,日本甜柿,西瓜,翠冠梨,車釐子等等1200畝;玫瑰園300畝;
逐漸打造成集「鮮果採摘,鮮花品嘗,觀光拍攝,體驗休閒」的體驗生態旅遊度假中心。
四季皆宜。
地處雲開萬中心點,距離三地中心均40公裡。
雲陽縣平安鎮雙平村8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