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奇的萌娃控
幼兒園是孩子離開父母后第一個進入的集體,所以父母對於幼兒園的選擇非常慎重,想給孩子找一個規模大,師資力量強,衛生環境好的幼兒園,但是家長往往忽略一個選擇幼兒園的關鍵,那就是幼兒園老師,管理層的素質。
幼兒園家長開家長會,語出驚人:我和賣魚的,賣菜的溝通不了
最近一個視頻在網上引起熱議,視頻中是一位幼兒園園長,在召開家長會的時候慷慨陳詞,原以為園長可以能是在家長們介紹幼兒園基本情況,仔細一聽才知道幼兒園話裡話外都是「階級之分」。
首先園長表示,「我們幼兒園是養天鵝的,不是養豬的」,之後強調不是瞧不起農村人,只是跟賣菜的,賣魚的家長溝通不了,最後還說「如果幼兒園門檻降低了,這些賣魚的賣菜的孩子都進來了,你會發現你的孩子將面臨著,跟魚龍混雜的孩子開始一起學。」
雖然這位幼兒園園長強調沒有瞧不起人,但是話裡話外的語氣中都透露著這層意思,針對這段話網友也看法不同。
一部分網友覺得:「這個園長的三觀有問題,你怎知賣魚賣菜的人就教不好孩子,那些家庭條件好的父母又有多少潔身自好,這樣的人不配當老師,根本做不到為人師表。」
另一一部分網友表示:「這個園長說的沒毛病,現實就是如此,人和人本來就有階級之分,生來註定有思想上的鴻溝,這與孟母三遷是一個道理,怎麼不見有人噴孟母呢?」
還有一部分人站在中立:「其實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作為教書育人的老師,把賣魚賣菜的孩子,培養成天鵝才是本事。」
幼兒園老師的素質比師資力量更重要
一:老師階級思想嚴重,難免會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
有錢的人還會分普通有錢和超有錢,那麼階級思想嚴重的老師,他保不準在有錢的裡面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孩子在幼兒園得不到重視,受不到應有的照顧。
二:老師素質低,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
上幼兒園期間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階段,老師喜歡用家庭經濟條件,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那些家庭經濟情況相對來說不那麼好的孩子得不到關注,很有可能缺少自我光環意識,以後在公共場合不願意表現自己。
三:影響孩子的三觀
老師有這樣的思想,孩子經常在老師身邊,難免會受影響,慢慢變得瞧不起人,把人根據家庭條件分成三六九等,形成畸形的三觀。
家長應該怎樣觀察老師的素質?怎樣跟老師相處?
一:跟孩子玩扮家家遊戲,觀察孩子
家長可以跟孩子玩,你扮老師,我扮孩子的遊戲,然後用孩子的語氣跟老師說要廁所嗎,或者其他訴求,看孩子如何反應,如果孩子很有耐心,語氣輕容,那麼很大概率上老師也是這樣的,素質很高。
二:家長老師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幼兒園期間,老師和家長一定要多溝通,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從而做到互相理解。做老師的要有師德,對待孩子和家長一視同仁,儘可能的去關注每一個孩子,當然了家長也要尊重老師,不要把幼兒園當成孩子的私人保姆。
對於上述幼兒園園長的言論,你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
我是一個萌娃控,和我一起關注兒童心理,一起解讀成長的那些煩惱,如果你在我的文章中找到了共鳴,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給更多的人吧。
註:(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父母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