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西雙版納橄欖壩的曼聽佛寺,橄欖壩現稱為「西雙版納傣族園」,裡面的傣族建築及各式佛寺保留完好。當地佛寺為小乘佛教建築,跟傳入中原再由惠能本土化後的「大乘佛教」有較大區別,這也造就出了這樣的一種「異域風情」。
無論是佛像造型還是色彩運用,這些佛寺都很「帶感」:歷史感、民族風情感,當然還有美感!疫情期間曼聽佛寺沒有對外開放,五一期間也只能從門外看看了。
橄欖壩裡的另一處「曼乍佛寺」,為當地村民自費集資新修、用於日常參拜的地方。西雙版納有大量這類新修的佛寺,跟泰國的常見樣式無異。
這處白塔又叫「筍塔」,狀似竹筍,位於中緬邊境附近的勐龍鎮曼飛龍村,又叫「曼飛龍佛寺」。這處佛寺曾作為景區運營,現已停止並免費對公眾開放,可惜位置偏於一隅,到達那裡的遊人和信眾實在不多。
雖已不再是景區,但佛塔周邊的設施一直都有護理,各類信仰活動也持續著。
位於勐海縣214國道邊上的「景真八角亭」可不是一個亭子,而是如此富麗堂皇的一處佛寺!從地位上看,這處佛寺為高級僧侶召開會議的地方,絕非普通佛寺。
之所以稱「八角亭」,原指的是菩提樹下的這個地方,佛寺是在亭子旁邊新修的。
這處佛寺金碧輝煌、建築工藝精湛,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讓人嘆為觀止!說實話,這類佛寺的出現早已讓隔壁的南亞國家相形見絀了。
佛寺裡有不少小喇嘛,希望到訪的遊客切勿幹擾人家的清修;靜靜地欣賞一下、即便是要讚嘆也無需發出巨大聲音的。
修建中的曼壘佛寺,為西雙版納最高佛寺。曼壘佛寺跟景真八角亭距離很近,到勐海的人們可一起參觀一下——光拿點茶葉回去多浪費此行呀!
景洪市的最新地標「大金塔」,附近一帶為瀾滄江東岸最熱鬧的江畔夜市。
說起熱鬧,如此情景你還能想起現在還是疫情期間麼?
古老與現代相輝映、異域風情與漢人文化相碰撞,景洪的城市建設也是這樣。
曼聽公園裡也原址重建了許多過去曾有的傣族建築,包括傣王行宮及御花園等等。
在總佛寺出現之前,曼聽公園裡的這處白塔就是公園的標誌性景物。
西雙版納總佛寺,好一個「總」字,果然氣派、輝煌、金光奪目!
總佛寺正門懸掛有中泰兩國國旗,當中「總」字的含義已涵蓋整個南亞範圍
總佛寺正門入口,目前也暫時關閉了,不過總佛寺內可自由進去參觀和參拜。
傳說中的「傣王御花園」。
這個牌樓很具歷史感,不過依舊掩飾不了它曾奪目耀眼的輝煌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