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攤恢復往日熱鬧 攤主:食客們真捧場
4月7日下午5點多,剛擺放好烤架、設置完攤位的李婉君正忙著給自家的主打產品「烤豬蹄」進行初烤,為即將開始的晚餐生意做準備。「復市的第一天,晚上9點多就賣完了。」問起恢復營業後的情況,李婉君笑著說,第一天不敢按照往常400至500的量進行備貨,只準備了300隻豬蹄,沒曾想到食客們這麼捧場,顧客真的挺多的。
攤主李婉君說,1日的時候,振興路管委會負責人在夜市攤主的微信群裡發布了通知,告訴大家6日可以復市,然後告知了佩戴口罩、配合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測量等事項,整個復工過程還是很順利的。「剛才工作人員已經來量過今天的體溫了,不管是戴口罩還是量體溫,我們都非常願意配合,畢竟這些工作都是為了讓大家好。」
「從2016年5月開始我就一直在夜市擺攤賣豬蹄,每天下午4點多到凌晨1點,很少休息,晚上8點到10點的高峰時期更是忙得不得空。」李婉君說,自己老家是新疆的,往年都是過年的時候會回去休息一段時間。在農曆新年之前,聽其他攤主說過年期間的生意也挺好的,所以早就決定了今年留在東陽不回家過年,打算照常出攤,卻沒想到因為疫情的原因整整休息了兩個月。
在等待覆市的日子裡,時常有老客發信息來問什麼時候能夠吃上烤豬蹄,表示饞這一口美味很久了。「其實也考慮過要不要做外賣,但是各種原因之下也沒能做成,等著等著就等來了可以復市的消息。」李婉君一邊說著一邊手上還在忙碌地翻烤著豬蹄,動作麻利又熟練。她說,復市第一天也見到了不少特地趕來買豬蹄的老客,休息了兩個月,這才一天的時間就感覺熟悉的人和熟悉的生活都回來了。
東城夜晚的煙火氣回來了
晚上7點05分,東城的夜幕開始降臨,振興路夜市上的人流開始增加,挽著手覓食的情侶、正在採購鮮花的母女、站在玩具攤前的孩童……隨著6日的正式復市,振興路夜市裡最熟悉的畫面一點點展現在了眼前。
「一直在期待著振興路復市呢,下班之後的晚飯和嘴饞時候的宵夜都有了去處。」家住世紀花園的蔣先生在得知復市消息後,下了班就奔向了熟悉的美食攤,感受夜市獨有的逛吃樂趣。蔣先生說,平日裡除了打打牙祭,經常還會在夜市裡給手機貼膜,買些日常生活用品,走走逛逛一個晚上就過去了,單調的生活也豐富了起來。
在烤冷麵的美食攤前站著七八個戴著口罩的市民,他們彼此間保持著一定的距離,眼神卻不停地看向攤主忙碌操作的製作臺,等待著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出鍋。「看朋友圈才知道振興路夜市開放了,這段時間宅在家裡想念烤冷麵、臭豆腐、燒烤炸串很久了,今天特意和家人來吃一下。」市民張先生一邊吃著小吃,一邊說。
在鮮花攤位上,攤主正在吆喝著「玫瑰花3元一朵,整把只要50元」。市民吳女士母女倆聽著吆喝停下了腳步,站在攤位前選起了鮮花。「買一把回去插在花瓶裡,給家裡增加點顏色,看看鮮花心情也會好。」吳女士說,振興路夜市總是有這樣的魔力,轉一圈很少有空手回家的。
聞香而至的食客們,忙碌吆喝的商販們,東城夜晚的煙火味終於又慢慢回來了……
重新「開街」七成攤位復攤
「快兩個月沒見了,新年好!」7日傍晚,振興路夜市各攤主看到隔壁的同行們都開心地打上了招呼,迎來久違的復市。
「進入振興路夜市請登記一下,並配合測量體溫。」記者從振興路與人民路交叉口進入夜市時,值守在路口的工作人員主動上前測量體溫並登記信息,同時提醒進入夜市需戴好口罩。記者看到,夜市各路口都擺放著「未戴口罩不得進入市場」的提示標識。
吳寧街道振興路市場管委會負責人樓永強介紹,在停市將近2個月後,振興路夜市於6日重新「開街」,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市民的健康安全,市場管委會特地聘請了20餘人在可進入振興路的各路口設置專人值守,尤其對振興路東西兩個主要路口落實人數較多的小組進行把關,對入街的市民進行體溫測量與登記,並提醒市民戴好口罩等。「復市第一天除了一些外地攤主未到外,七成的攤位都已經開張了,大家都說看到振興路夜市恢復了,就感覺回到往常生活。」
走在夜市裡,時不時能看到戴著紅袖套的夜市保安在忙著登記攤主們的信息並測量體溫。盧劍南和康先鋒負責單數209-339號、雙數212-334號共200多個攤位攤主的信息登記及體溫測量工作。康先鋒說,他們下午3點半就到崗,半小時後開始在轄區範圍內巡查,逐個登記攤主信息。因為各攤主出攤時間不同,他們要不斷地來回核對,復工第一天每個人的微信運動步數都是2萬步以上。
樓永強說,800多個攤位由夜市保安落實4組人員按照攤位花名冊進行逐個登記,並且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此外,夜市區域做到一日兩次消毒,下午3點半出攤前消毒一次,凌晨1點夜市結束後消毒一次,同時要求攤主自覺做好防疫工作。接下來,管委會將努力創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幫助攤主們解難,儘量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市民更享受夜市購物樂趣
「終於重新開業了,我來拿之前買的耳環。」「好的,都已經幫你包裝好了,有新款到了要不要看看。」……晚上6點左右,百貨攤攤主金霞飛在做準備工作之餘已經接待了不少前來取貨的老顧客。她說,休息了兩個月,終於盼來了營業,剛復市,上門的還是以老客為主。
「以前顧客大多都是線下成交,現在線上的顧客也漸漸多了起來。」金霞飛說,因為自己主要經營飾品,為了減少經濟損失,在疫情期間,她推出了不少促銷活動在線上售賣,讓顧客自由選擇是打包發快遞還是等夜市復市取貨。她告訴記者,沒想到更多的還是選擇等夜市復市後取貨,說是更享受夜市購物的快樂還有對夜市熱鬧的懷念,所以時常會有客人詢問復市時間。在得知準確復市時間後,她也是第一時間在微信朋友圈發消息告知。
記者了解到,由於受疫情影響,原本每周都要去市場進貨的金霞飛現在都是在線選款進貨,並且進貨更加謹慎。她說,照以往每年春季都是旺季,雖然現在市場還不穩定大家都採取保守經營,但相信市場會慢慢恢復往日的繁華與熱鬧,大家對未來還是蠻有盼頭的。
「耳環我可以試嗎?」「不好意思,特殊時期不能試戴,但可以使用試戴棒看佩戴效果。只要把耳環放進去,把它放在耳朵旁邊就可以了。」每來一個顧客,金霞飛都會耐心地跟其解釋,並且示範試戴棒的使用方法。她說,為了復市,她特地購置了試戴棒、酒精棉布、消毒液等防疫用品,做到少接觸勤消毒,讓市民們可以安心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