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400開頭電話成騙子工具:改號軟體可偽造
一個400電話偽裝成十餘個企業客服熱線
法治周末記者 馬樹娟
臨近年底,很多老百姓都有著回家的安排,殊不知,不少冒充正規訂票網站客服的400也在伺機而動,製造騙局。
2014年12月份,浙江李女士在手機應用「高鐵管家」預定了火車票,後因計劃有變便想辦理退票手續,隨後向「高鐵管家」諮詢退票款到帳情況,在網絡上搜索高鐵管家客服電話,出現了一個「400-8083-087」的電話。
在李女士的印象中,400電話都是大企業用的客服電話,便未加思索打了過去,對方在詢問了她訂單情況後,要求她提供銀行儲蓄卡,在告知了對方銀行卡號後,對方又提出李女士需要前往銀行進行對接。
聽到這裡李女士有些疑惑,於是進到高鐵管家APP上查詢,發現未發布客服電話,於是向高鐵管家公司進行確認,對方表示「高鐵管家目前無400客服電話,且任何正規官方都不會向您索取密碼」,並提醒李女士防範詐騙風險。
「高鐵管家」市場部負責人告訴法治周末記者,目前「高鐵管家」產品的「幫助中心」,會明確提示新用戶「高鐵管家」無客服電話,而是在APP中採用行業通行的機器和人工雙模式的客服系統,同時會不定時主動向用戶告知,不要相信網上所謂的「高鐵管家」客服電話,並提示用戶如何避免上當受騙。
在得到「高鐵管家"的確定答覆後,李女士又在搜尋引擎中輸入該400號碼進行反向查詢,真可謂「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她發現該400號碼還被用到南航財付通特價機票客服、金邊航空杭州辦事處、首都航空公司改籤熱線、斯裡蘭卡航空特價機票預訂等十餘個客服電話上。
「太瘋狂了。」回想起當時的情景,李女士除了後怕,還有困惑:400號碼本該是正規企業的客服電話,怎麼會被詐騙分子當成了工具?
1個號碼
被標記騷擾32萬次
網上交易保障中心副主任喬聰軍在日常工作中也接到不少消費者的投訴,聲稱被400電話所迷惑險遭詐騙,有的也遭受實際經濟損失,有的按照網絡上公布的地址找過去,甚至都尋不到對方公司蹤影。
喬聰軍對法治周末記者表示,400電話之所以在用戶中有較高的信任度,主要是因為在長途電話費用昂貴的情況下,400電話可由被叫方支付長途話費,在用戶心目中,能負擔當時較貴通訊費用一般都是實力雄厚的大企業,因此400電話一度也是企業實力和信譽的象徵。
隨著目前技術的提升,400也由最初的僅限於呼入也兼具了呼出功能,這也成為了不少企業進行廣告推廣和營銷的手段,一些不法分子也開始利用用戶對400電話的信任,偽裝成正規企業進行詐騙。
一家網際網路安全公司的相關人士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從用戶標記騷擾電話號碼的號源分布上看,2014年第三季度400、800(是一項由企業向用戶提供免費呼叫的業務)電話約為402600萬個,佔比為0.33%,從用戶標記的騷擾電話的次數看,400、800電話的標記次數佔比為7.71%。
該人士對法治周末記者強調,400、800電話被用戶標記的號碼數雖然不多,但平均每個號碼被標記的次數高達6679次,遠遠高出其他各類電話,其中標記最多的400電話高達327426次。這其中就有不少被用戶更明確標記為詐騙電話。
其實,類似詐騙分子不單編造出一個莫須有的「高鐵管家」的客服號進行詐騙,據此前警方對媒體披露的信息,因為400號碼,被冒充的正規企業還有航空公司、淘寶、京東商城、支付寶、信用卡公司等。
而詐騙分子之所以屢屢得逞,除了其通過非法獲取用戶信息進行定向詐騙的緣故外,還同其使用400號碼讓用戶誤以為是正規企業有很大關係。
南京公安局浦口分局一位參與辦理航空簡訊詐騙案的民警對法治周末記者表示,「很多公眾誤以為400電話都是經過電信部門審核過濾的,但這一點也被一些詐騙分子所利用,因此有很強的欺騙性。」
無營業執照亦可以申辦
時至今日,當通話費用不斷降低時,企業使用400的成本門檻已經大幅降低。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目前包括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三大基礎運營商都提供400電話服務,價格同服務套餐、號碼是否為靚號相關,從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
一位業內運營商負責人對法治周末記者表示,400號碼在運營商處、代理商處均可申辦,一般運營商處審核會比較嚴格,代理商處可能會寬鬆一些。
1月15日,記者聯繫到了深圳一家400電話申辦機構,對方稱是中國移動、電信、聯通三家運營商的一級代理商,該公司官網顯示,只受理正規企業的申請,需提供有效期內的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和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
當記者表示目前公司營業執照尚未申辦下來時,對方稱可以「可以先開通號碼,資料後面補上就OK」,「可以先用我們公司的資料作擔保,幫你先申請下來,但前提是你不能拿這個號碼做違法的事。」該客服人員補充說。
記者表示未在公司官網看到該優惠政策,對方表示,「這是內部規定,因為咱都是有血有肉的,有特殊情況特殊對待」。
另外一家北京代理商的客服對記者稱,「個人也可以申辦400號碼,現在很多個體戶也申辦400的,只要提供身份證就可以。」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信息網絡與高新技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陳際紅對法治周末記者表示,目前隨著電話裝機量、簡訊、語音通信等傳統電信業務效益的下滑,運營商迫於經營壓力,可能會放鬆對400電話號碼申請者的審核條件,但這种放松審核被不法分子利用後,往往會侵害到消費者的權益。
「400號碼作為一種特殊號碼資源,一般由具有公共服務性質的企業使用,象徵企業資信,容易取得用戶的信任。基礎電信運營商在發放號源時應當對申請者的資質條件進行嚴格審核,並設立投訴渠道,如果申請者未將該號碼用於約定用途,則要進行監管和處理。」陳際紅說。
喬聰軍也對法治周末記者表示,如果運營商審核把關不嚴,使得400號碼被不法分子用來實施詐騙,勢必會降低人們對400號碼的信任,那麼一些真正優良的集團企業也會放棄這種服務方式,長此以往最終也會影響電信運營商的利益。
不過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闞凱力則對法治周末記者表示,對於客戶之間的通話是否涉嫌詐騙,運營商無法、更無權力去監聽,對於犯罪分子利用400號碼進行詐騙的現象還要依賴於公安部門利用現代科技提高偵查能力,當然運營商負有配合的義務。
前述電信營業廳負責人則對400的可追溯表示了樂觀,他對法治周末記者表示,由於400電話需要綁定固定電話或者手機,隨著固話、手機實名制的不斷落實,將來即使不法分子利用400電話進行詐騙,最終也會追查到申辦者。
改號軟體可偽造成400號碼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對法治周末記者表示,現實中利用400電話進行詐騙的還有一種情形,即犯罪分子利用改號軟體,使用戶的來電終端顯示為400號碼。
這一情形也得到了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副主任劉輝的確認。劉輝向法治周末記者表示,根據12321的工作流程,在接到用戶的投訴信息後,12321平臺會和運營商就投訴的號碼進行比對,確認該通話記錄是否真實存在,不過比對後,發現投訴的很多400號碼同運營商處的號碼比對不上。
「如果投訴的號碼是在運營商處真實申請的,那麼可以查詢到該通話記錄,運營商也可追溯到申請者,採取相應的處置措施,但如果是通過改號軟體呈現的400電話,則很難追溯,也加大了監管處置的難度。」劉輝說。
其實面對不法分子利用改號軟體實施的詐騙行為,運營商也是有頗多苦衷。中國移動新聞中心相關人士就對法治周末記者表示,根據統計,利用網絡改號手段進行的詐騙活動80%以上來自境外,按照工信部的統一要求,中國移動已在國際關口局對相關違規國際來電進行攔截,同時專門建設了監控系統並進行現網攔截試點,截至2014年底,中國移動月均攔截詐騙呼叫達3800餘萬次。
然而,「由於國際電話總量巨大,且違法改號電話往往與正常國際來電號碼相重疊,從海量正常通話中篩選攔截少量改號詐騙電話的難度很大,要實現對全部國際詐騙電話的準確攔截上存在一定技術難度。」中國移動相關人士對記者說。
該人士也對記者坦言,要根治詐騙電話,還需建立跨行業、跨領域的協作機制,特別是加強與立法、執法部門的聯動,強化對不法分子的有效懲處。
曾劍秋也對法治周末記者表示,通過改號軟體形成400的電話號碼,由於其可以在用戶的顯示終端顯示為任意的號碼,目前運營商還沒有這個技術能力去進行準確甄別和攔截。
不過曾劍秋也表示,儘管運營商甄別攔截偽400電話的難度非常大,但是消費者核實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即回撥過去,曾劍秋介紹,偽400號碼回撥過去一般會提示沒有此號碼或者無法回撥,這樣就可以輕鬆來識別。
網絡平臺也應履行責任
目前一些利用400號碼進行詐騙的犯罪分子不僅直接向用戶定向詐騙,還將用於詐騙的400電話發布到網絡上。
法治周末記者注意到,假冒某正規企業的400客服電話多出現在一些論壇裡,或者是釣魚網站上,再被搜尋引擎抓取,在用戶進行相關搜索時呈現在用戶面前,很容易混淆視聽,矇騙消費者。
對此陳際紅表示,由於目前搜尋引擎已經成為用戶獲取信息的重要入口,網絡搜尋引擎應當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其實目前一些網際網路平臺已經在做一些嘗試,如對一些舉報為可疑、詐騙的電話進行標識。
以李女士遭遇的詐騙電話為例,記者在百度搜尋引擎輸入該號碼,顯示該號碼已被392個用戶標記為詐騙電話,在360搜尋引擎中也顯示該號碼已被105個用戶標記為詐騙。1月16日,記者再次撥打該號碼,顯示該號碼「已暫停服務」。
陳際紅指出,如果知道是詐騙電話後不採取措施,或者搜尋引擎公司疏於審核,使得犯罪分子利用付費推廣的形式發布400詐騙信息,那麼搜尋引擎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當然如果限於技術手段未能識別,搜尋引擎則可免責。
闞凱力則對法治周末記者表示,網際網路上信息非常龐雜,由網際網路平臺承擔起信息真實性的審核義務,過於加重平臺責任且也無法做到,因此作為用戶來講,也要認識到400電話只是一個由被叫方承擔長途通話費用的虛擬號碼,除此之外與普通電話並無差異,對於向用戶提出要提供銀行帳號、轉帳等要求的陌生來電,一定要提高警惕,並對號碼做多方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