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的行人信號燈
11月20日,在德國首都柏林,行人經過街頭信號燈。
柏林的人形行人信號燈於1961年由德國交通心理學家卡爾·佩格勞創作,1969年開始投入使用並逐漸普及。其設計的初衷是讓對顏色不敏感的群體更好地識別行人交通信號,同時生動的人物形象更容易被人們接受。此外,這種信號燈的發光面積也比一般的行人信號燈更大,因而更加醒目。時至今日,這種「紅綠燈小人」已經成為了柏林的一種文化符號。
新華社記者 單宇琦 攝
紅場滑冰
12月2日,人們在俄羅斯莫斯科紅場上的古姆百貨商場滑冰場滑冰。
位於莫斯科紅場上的古姆百貨商場滑冰場已於11月29日正式開放,將營業至2021年3月1日。
新華社記者 白雪騏 攝
口罩主題商店亮相日本橫濱
這是11月30日在預覽活動上拍攝的日本橫濱「口罩樂園」口罩主題商店一角。
12月1日,一家名為「口罩樂園」的口罩主題商店在日本神奈川縣的橫濱市開店亮相。商鋪內除銷售各類口罩和周邊產品外,同時提供3D列印口罩、印花口罩等定製服務,顧客還可在現場按照喜好自己製作口罩。該口罩主題商店僅計劃開店一個月,於12月30日結束。
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
莫斯科:裝飾迎新年
這是12月2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拍攝的聖瓦西裡教堂與新年裝飾。
近日,莫斯科市中心布置了各種裝飾,迎接新年的到來。
新華社記者 白雪騏 攝
比利時: 「非必需品」商店重開
12月1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顧客排隊等待進入一家重新開業的商店。
比利時首相亞歷山大·德克羅11月27日宣布調整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允許「非必需品」商店12月1日起重新開業,但商家和顧客都必須遵循安全規則,包括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限制同時在店人數和停留時間等。
新華社記者張鋮攝
通訊:斯裡蘭卡「風箏大叔」疫情期間看攤記
拍攝於2019年1月10日的資料照片顯示,納瓦(左)在斯裡蘭卡首都科倫坡加勒菲斯綠地廣場上幫助一名遊客調整風箏。新華社記者 唐璐 攝
美國國會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
這是12月2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拍攝的國會大廈。
美國國會眾議院2日表決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對外國公司在美上市提出額外的信息披露要求。該法案已於今年5月獲美國國會參議院批准通過,接下來將遞交總統川普籤署生效。
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福奇表示願意出任拜登首席醫療顧問
美國傳染病專家、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12月4日表示,他已接受當選總統拜登邀請,願意出任其首席醫療顧問。 這是福奇(前)在美國華盛頓白宮出席記者會的資料照片(3月2日攝)。 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華盛頓:疫情下國家聖誕樹「瘦身」
這是12月4日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國家聖誕樹和白宮。
聖誕節臨近,白宮南側的國家聖誕樹區域近日開始向公眾開放。受疫情影響,今年的參觀者較往年少了很多,國家聖誕樹也精簡了裝飾,取消了往年環繞聖誕樹的電動小火車,將參觀區域改為單向通行,並設置了保持社交距離的提示。
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馬來西亞延長吉隆坡等地行動管制防疫措施
12月5日,在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巴生的頂級手套公司員工宿舍,醫務人員將新冠確診工人送往醫院前做檢查。 負責協調疫情管控措施的馬來西亞國防部長伊斯梅爾·薩布裡·雅各布5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首都吉隆坡和部分地區現行的行動管制措施將延長至12月20日,以控制新冠疫情蔓延。 新華社記者朱煒攝
中企承建科倫坡港貨櫃碼頭擴建項目開工
12月1日,在斯裡蘭卡科倫坡港賈亞貨櫃碼頭,一艘工程船(左)停泊在水面上。1日,斯裡蘭卡科倫坡港賈亞貨櫃碼頭的一艘工程船上,挖掘機緩慢剷出第一鬥泥,標誌著由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港灣)承建的賈亞碼頭擴建項目正式開工,預計工期20個月。新華社記者 唐璐 攝
俄羅斯將開始新冠疫苗接種
這是12月4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拍攝的莫斯科市民新冠疫苗接種電子申請系統頁面。
俄羅斯莫斯科市政府市民新冠疫苗接種電子申請系統4日正式啟動,接種站5日開始工作。俄工業和貿易部透露,近期俄疫苗產量將達200萬劑。俄總理米舒斯京說,疫苗接種是抗擊疫情的決定性步驟,要求各地行政長官親自指揮疫苗接種。
新華社記者 白雪騏 攝
法國迎來「黑五」促銷日
12月4日,人們走過法國巴黎街頭一處「黑色星期五」購物促銷廣告。
受法國防疫「封城」影響而推遲一周的「黑色星期五」購物促銷活動於當日拉開帷幕。
新華社記者高靜攝
法國前總統德斯坦逝世
法國前總統瓦萊裡·吉斯卡爾·德斯坦當地時間12月2日晚在法國中部羅亞爾-謝爾省的住所裡逝世,享年94歲。
這是2013年4月18日在法國巴黎拍攝的德斯坦的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高靜攝
中東地區新冠疫情形勢依然嚴峻
12月5日,旅客在阿聯杜拜機場候機大廳辦理中轉業務。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衛生和預防部4日發布的新冠疫情數據顯示,該國當天新增新冠確診病例1311例,累計確診174062例。
中東地區新冠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各國確診病例數4日繼續上升。
新華社記者 夏晨 攝
雪後法蘭克福
12月1日,一名女子在德國法蘭克福一處公園的雪地上與愛犬玩耍。 當日,德國法蘭克福市降下今冬初雪。 新華社記者 逯陽 攝
英國英格蘭開始實施「加強版」三級新冠警戒系統
12月2日,一名戴口罩的女子從英國倫敦一家重新開門迎客的商店櫥窗前走過。
當日,英國英格蘭地區開始實施「加強版」三級新冠警戒系統,一到三級分別對應「中」「高」和「非常高」三種疫情警戒程度及相應的防控措施。
新華社記者 韓巖 攝
泰國酒店業另闢蹊徑建立後疫情時代新業態
11月23日,廚娘卡妮塔(後排右三)在泰國曼谷天堂酒店向客人介紹她烹製的葡式、泰式和中式風味的融合菜。新華社記者 陳家寶 攝
加納舉行總統和議會選舉
12月7日,一名女子在加納首都阿克拉一處投票站登記投票。
加納7日舉行總統和議會選舉,全國超1700萬選民將投票選出新總統和275名議會議員。
新華社記者 許正 攝
他把歲月藏在了修好的鐘表裡
12月5日,在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巴生的鬱昌表行,韋華在維修手錶。
韋華老師傅今年84歲,在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巴生的鬱昌表行修理鐘錶。
韋師傅出生於馬來西亞彭亨州。他的父母早年間從中國廣西輾轉來到馬來西亞。上世紀50年代中期,出於興趣,韋師傅開始學習維修鐘錶,從此便與鐘錶結伴一生。
鬱昌表行並不大,原本是韋師傅與一個朋友共同經營,兩人合作共事了40餘年。2015年85歲高齡的朋友去世,表行剩下韋師傅一個人在堅守。巴生的鐘表行從鼎盛時的六家變成了現在的四家,其餘三家都已經陸續傳到了第二代、第三代的手裡,只有年逾八旬的韋師傅還在堅持著每天親自營業。
時鐘不停轉,生命不停息,歲月隨著表芯流轉飛逝……如今,韋師傅的耳朵雖已不似過往那般靈敏,單靠聽聲便可分辨出表的問題,但是他說,只要自己還能做,還會堅持工作下去。
新華社記者 朱煒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