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毅 段毅/文 張文峰/圖
清晨,金沙江和長江交接處的萬裡長江第一港——水富港籠罩在冬日薄霧中。這個雲南唯一能夠實現3000噸級以上船舶江海直達運輸的港口,一側是清澈的江水滾滾向東,一側是今年初開港試運行的中嘴作業區蓄勢待發。遠處的山坡上,為水富港擴能建設騰出空間,總面積近3600畝的新城施工正酣。
雲南是長江經濟帶面向南亞東南亞開放的重要門戶。「飲馬長江,肩挑兩洋」,水富港擴能改造工程既是樞紐也是縮影。5年來,雲南省將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融入頂層設計,全力對接長江經濟帶發展,堅持用高質量發展守護一江碧水,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構建開放型、創新型和綠色化、信息化、高端化現代產業體系,謀劃實施打造世界一流「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
從點染到鋪展,產業之「綠」在雲嶺大地由點成線,由線到面,「綠色含量」不斷提升,為推動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融入雲南力量。
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構建綠色產業體系
金沙江水穿行於高山峽谷之中,是中國乃至世界上著名的水能資源富集河流。行走金沙江中下遊,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4座水電站雄踞大江。
11月24日,隨著烏東德右岸電廠9號機組順利投運,雲南水電裝機突破7000萬千瓦,清潔能源發電量佔比超過90%,成為名副其實的清潔能源發電大省。
依託綠色能源優勢,雲南加快推動世界一流「綠色能源牌」打造,搶抓電力體制改革政策,綠色能源+矽、綠色能源+鋁……用清潔能源吸引清潔載能產業,大力推動綠色製造強省建設,2019年,全省能源工業增加值達到1300億元,躍升為我省第一大支柱產業。
歲末,富源工業園鋁產業園區一派繁忙,今飛、飛揚、格威等一批來自全國鋁加工行業的領軍企業在此落戶投產。園區依託工業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進鋁產業智能製造,延伸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提升價值鏈,並形成「原料-加工-回收」的閉合式循環。
2019年,富源工業園實現工業總產值126億元,2020年3月,成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產業集群效應的顯現,為富源這個曾經因煤而興、因煤而困的資源大縣注入轉型發展的強勁動能。
「十三五」期間,雲南省推動產業加速由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實施生物醫藥、信息、新材料和先進裝備製造4個產業「施工圖」、服務經濟倍增計劃,引進一批世界500強企業、行業隱形冠軍和重大項目,八大重點產業支柱作用不斷凸顯。一批生物醫藥和醫療健康養生項目成功落地;昆明楊林新能源汽車「三車一中心」汽車園漸成雛形;貴金屬催化材料和功能材料等領域中的多項關鍵材料和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16年以來,信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速超過20%,2019年達到1465.3億元;現代物流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8.6%;國家A級物流企業達到100戶,居西部第3位。
恢復綠水青山,又讓綠水青山帶來不斷的金山銀山,推動綠色發展同樣成為雲南農業發展的主旋律。麗江市是長江上遊重要的生態屏障,境內有615公裡金沙江。2018年,麗江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設金沙江綠色經濟走廊的決定,全力推動以綠色食品牌為重點的一產、以綠色能源牌為重點的綠色二產、以健康生活目的地為重點的綠色三產落地見效,推動荒山變綠地、生態富民生。
短短3年,麗江境內綠色經濟走廊輪廓繪就。
麗江華坪也曾是煤礦大縣,生態受到嚴重破壞。如今沿江芒果連片成林,在冬天的豔陽下與江水相映交輝。2014年以來,華坪縣引導年產30萬噸以下煤礦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和有序關閉退出,全縣有25家煤炭企業7.3萬人轉行發展高原生態產業。2020年,華坪縣芒果、花椒、柑橘、核桃等生態產業共計124萬畝,全縣芒果種植面積39.7萬畝,實現綜合產值58.2億元。
臨江村冷天偉家種了70畝芒果,年純收入20多萬元。通過水電庫區光伏提水工程,「望江興嘆」嚴重缺水的山坡擁有了水肥一體化的精準滴灌設施,效益翻了五六倍。荒坡植綠改善了沿江生態。「以前光頭山佔到50%,現在村民都爭著種上了果樹。氣溫沒有以前那麼高,降水量也增加了,就算下雨,江水也不渾了。」冷天偉說。
萬畝竹林在綏江金沙江畔婆娑,永勝金沙江邊連片的沃柑樹綴滿了果實,元謀金沙江邊的「冬早蔬菜大菜園」裡重型運輸車輛絡繹不絕……以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為抓手,一批「綠色食品牌」拳頭產品集群在雲南已然成型:綠色食品有效認證產品1746個,全國排名提升到第8位;有機產品認證證書1169張,全國排名提升到第6位;全省有機茶、有機蔬菜種植面積均居全國第1位。
建設最美麗省份,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
今年10月,來自模里西斯的輕奢度假品牌LUX麗世酒店,把它的4間茶馬古道山居酒店開在了金沙江邊,串起了滇西的古城、雪山、河谷、民俗文化,使之成為精粹深度環線。
清晨,麗世三谷水山居酒店在宏文村的環抱中醒來,遠處是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在金沙江兩岸對峙,近景是納西村落的田園村景加持。這個傳說中木府祖先居住的村落,因生態保護絕佳而每日有20萬立方米清泉湧出地面,汩汩匯入金沙江。
麗世酒店選址一直以「小眾避世,魅力獨特」為粉絲稱道。事實上,在這條遊線上,悅榕莊、英迪格、安縵、松贊等一批高端酒店早也布局落子。雲南省正在加快建設大滇西旅遊環線,融入自然的高品質半山酒店建設和滿足多樣化需求的獨特景觀呈現,正是提升環線旅遊供給側改革的部分目標。
「大滇西旅遊環線既是打通交通運輸通道的現實需要,又是促進全域旅遊、實現就業創業、助力脫貧攻堅、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更是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的重大舉措。」雲南省主要領導作出要求。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雲南省發力建設中國最美麗省份,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
滇池是雲南省最大的淡水湖,也是金沙江支流普渡河上源。2020年,七彩雲南·古滇名城開工建設的第八年,一個國際一流的文化旅遊度假區、健康生活目的地在滇池南岸已初具規模。項目建設以來,在民生改善、環境提升、產業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被授予「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稱號。2019年,古滇名城共接待省內外遊客達460萬人次。
在金沙江乾熱河谷的荒山上,楚雄元謀縣旅遊文化產業升級的重點工程——古人類歷史文化旅遊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目前一期工程已經全部完工並投入使用。來自山東的項目負責人朱志強說:「來這裡正是看中了元謀古人類起源地大IP, 以及當地氣候、交通、溫泉、農業資源優勢。每年10月到第二年1月,北方和川渝地區的老人特別喜歡旅居園區。」
瞄準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一批生物醫藥和醫療健康養生項目成功在雲南落地。2019年,雲南省旅遊收入突破萬億元大關,達到1.1萬億元,成為眾人嚮往的健康生活目的地。
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
引導下遊地區資金、技術、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中上遊地區有序轉移,是推動長江經濟帶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的有效途徑,也給上遊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新機遇。
將企業分別布局在浙江和雲南兩省的今飛集團已經嘗到了聯動發展的甜頭。
浙江今飛凱達輪轂股份有限公司是上市企業,也是國內重要的汽車零部件生產供應商,在浙江的發展因各項成本飆漲逐步受限。2016年,今飛在富源投資年產500萬件鋁合金汽車輪轂項目,成為富源縣鋁產業發展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今飛帶來的技術、人才以及優質市場讓富源縣就此拉長綠色鋁產業鏈。如今,今飛已在富源投資5個鋁產業相關工廠,集團的產能重心漸漸轉移至富源,解決了當地3000餘人的就業問題。
「新選擇讓今飛突破了發展的天花板。」富源今飛輪轂製造董事長陳晉高由衷地表示,富源佔據「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交匯點的優勢區位,對今飛進一步拓展西南、華南等國內市場和印度、東南亞等國際市場形成利好。今年11月,今飛剛剛出口了一批3000萬美元的輪轂到泰國和印度。
今年春節剛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浙江的企業由於用工問題全線停產,富源工廠因員工本土化,在確保疫情防控標準不降、復工復產程序不減的前提下,初六就已開足馬力復工,避免了訂單違約、失去市場等風險。「在這個事例上,長江經濟帶上下遊聯動發展可謂為今飛贏得了生機。」陳晉高說。
去年9月17日,劉東曉被作為特殊人才從上海港引進昭通,成為水富港運營領航人。現任昭通高投水運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的他畢業於武漢水運工程學院,是港口運營專家。
「水運的特點是成本低、批量大,佔到全世界貨物運輸的80%。而雲南水運佔比不到1%,空間不可限量。」劉東曉說。
水富港是雲南真正對接長江經濟帶的重要門戶。這裡向東通過長江黃金水道可連接重慶、武漢、上海三大長江航運中心;向南連接昆明以及東南亞、南亞等市場經濟體,融入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孟中印緬經濟走廊。
水富港的發展進入快車道。今年1月19日,水富港擴能工程中嘴作業區3個1000噸級併兼顧3000噸級的散貨泊位已投入試運營,每小時可裝運1600噸貨物,年貨物吞吐量達800萬噸;同期,中心作業區建設穩步推進。
隨著水富港鐵路專用線及水麻線聯絡工程的建設,火車可直達水富港作業區,形成「鐵、公、水」無縫聯運。優良的水深及集疏運條件,將改變雲南省及金沙江流域等西部區域大宗物資傳統運輸結構,大大降低發展成本。
近年來,雲南省不斷推進金沙江流域沿江交通綜合走廊建設,提升黃金水道功能,加快實施「兩齣省、三出境」水運通道及港口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沿江鐵路建設和運輸支撐力度;加快省際待貫通公路建設,進一步完善省際間運輸通道和區域交通網絡;完善航空運輸網絡。
力度空前的綜合交通建設,為將雲南深度融入「大循環、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打下基礎。
橫斷山脈的磨礪,讓金沙江面對任何阻擋都無所畏懼,一路奔行向東。雲南省正在用同樣的堅韌和決心,把自身發展放到推動長江經濟帶協同發展的大局之中,加快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為將雲南建設成為「大循環、雙循環」的戰略連結點和重要支撐點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