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潮|「門檻」與「門道」:南京瀋陽蘇州紛紛放寬落戶政策

2020-12-17 新華報業網

  4月8日,南京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支持促進高校畢業生在寧就業創業十項措施》。其中第一項措施就是,放寬落戶門檻,研究生及以上學歷、45周歲以下本科學歷人員(含留學回國人員、非全日制研究生,下同),憑學歷證書即可落戶。40周歲以下大專學歷人員,在寧就業參保半年即可落戶。

  相比2018年3月1日起實施的《南京市關於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人才和技術技能人才來寧落戶實施辦法(試行)》,新的落戶政策將本科畢業生的落戶年齡從40周歲以下提高到45周歲以下,將大專學歷人員的落戶年齡上限從35周歲提高到40周歲,社保年限要求從24個月縮短至6個月,尤其是取消全日制的硬性要求。這意味著,更多有能力在城市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城市建設者可以落戶南京。

  觀潮君梳理發現,近段時間調整人才落戶政策的城市不少。如:

  4月2日,瀋陽發布關於全面取消人才落戶限制進一步放開落戶政策的補充意見,7類在沈人員可以落戶,包含技工學校、職業院校及以上在校生和畢業生(含往屆);取得國家認可的初級以上職業資格證書、技能等級證書的人員;在沈與用人單位依法籤訂《勞動合同》的就業人員;在瀋陽市繳納職工醫療保險或養老保險的靈活就業人員。

  3月19日,蘇州市人民政府官網正式發布《市政府關於調整人才落戶相關政策的通知》。該通知規定,2020年5月1日起,全日制本科可以直接落戶蘇州,無需社保!即可以先落戶後就業。(年齡不超過45周歲);非全日制本科有社保就可以申請落戶,社保沒有繳納時間限制;配偶可以隨遷至合法穩定住所。

  3月18日,濟南市發改委發布《濟南市精準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政策措施(試行)》,推出19條精準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政策措施。其中一條就是降低落戶門檻,專科以上學歷或初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四級以上職業資格的職工,憑有效證件即可落戶;具有全日制中專學歷(含技工、職業院校畢業學歷),參加我市鎮職工養老保險的即可落戶;凡經認定的人才均可遷濟落戶。前述人員共同生活居住的配偶和未婚子女可以隨遷。

  3月10日,2020版《西寧市戶口遷入政策實施細則》的頒布實施,青海省西寧市全面實現外來務工人員等非戶籍人口戶口遷入「落戶無門檻、遷入無障礙」。其中明確,取消外來務工人員聘用滿1年且連續繳納養老保險3年以上的限制,被西寧市行政區域內的行政、企事業單位聘用的外來務工人員均可落戶。同時,取消租房落戶需籤訂房屋租賃合同滿1年、在公安機關辦理居住登記滿1年且連續繳納養老保險3年以上並在西寧市房產管理部門辦理租賃備案手續的落戶限制。只要租住在本市的外來務工人員,均可落戶。

  那麼,這些城市落戶門檻的再放寬,有什麼樣的背景?傳遞出哪些信號?

  1

  毫無疑問,南京的《十項措施》是獻給今年高校畢業生的一份大禮。

  南京是著名的「大學城」,是我國高等教育資源最集中的城市之一,擁有高校53所,在校生85萬,每年高校畢業生逾 20萬。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創業形勢更加嚴峻。

  正是為支持促進高校畢業生在寧就業創業,引聚更多青年人才投身創新名城建設,南京推出了《十項措施》。

  ——拿出「真金白銀」

  符合申領條件的博士、碩士、學士按每人每月2000元、800元、600元享受最長36個月的住房租賃補貼。

  對外地高校畢業生來寧到企業求職的,每人發放1000元一次性面試補貼。

  鼓勵企業錄用符合認定條件的高校畢業生,3年內可按實際招用人數予以每人每年7800元的稅費依次減免優惠。

  畢業年度內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自辦理工商登記起,3年內可按每年1.44萬元限額依次扣減相關稅費。

  擴大優秀大學生創業項目遴選並給予10-50萬元資助,對已資助項目中發展前景好的可給予最高300萬元接力投資。

  對城鄉低保家庭等6類困難群體高校畢業生,畢業學年可申請享受1500元/人的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及對應就業指導和創業幫扶。

  ……

  ——提供「廣闊舞臺」

  全年動員組織在寧各類企業推出20萬個以上崗位專項用於高校畢業生招聘,其中,市、區屬國有企業拿出不少於2000個崗位,新型研發機構及其引進或孵化企業提供不少於3000個崗位。同時,市、區安排不少於4000個事業單位崗位、1500個社區(村)基層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崗位招錄高校畢業生。

  擴大事業單位定向招錄大學畢業生退役士兵規模,大學畢業生退役士兵參加我市事業單位定向招聘退役大學生時享受加分待遇。

  新開發4000個以上見習崗位,見習補貼對象放寬至非本市戶籍見習後留寧就業大學生,見習期享受我市最低工資標準80%的生活費補貼。

  ……

  ——打造「貼心環境」

  高校畢業生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產業園區、創業孵化基地等集中經營場所註冊登記的,免提交租賃協議、房產證明,實行住所(經營場所)信息申報制。

  開闢高校畢業生創業註冊登記綠色通道,開辦企業線下申請「一窗式」服務,當日辦結。

  高校畢業生創辦企業有融資需求的,免費提供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全流程服務。

  全年面向高校畢業生組織1500場以上網上及現場招聘,並24小時提供平臺對接服務。

  取消高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鑑證手續、市內就業調整和就業報到手續。

  ……

  這些政策舉措落點實,著眼高校畢業生實際需求,在落戶、安居、困難群體幫扶等方面力度十足;含金量高,共拿出2.15億元重點扶持中小微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體現了南京一貫愛人才、敬人才、聚人才的風範。

  近年來,從大學生「寧聚計劃」「創業南京」英才計劃等系統化的引才項目全面實施,到人才享優先購房、南京市企業博士安居工程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南京的「人才磁場」越來越強勁。

  2017年以來,南京戶籍人口增量均超10萬人。2019年南京戶籍總人口709.8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2.88萬人,增長1.8%。

  2

  在這份沉甸甸、情滿滿的政策禮包裡,「落戶門檻放寬」無疑是最耀眼的珍珠,被自媒體紛紛拿出來做標題。

  「落戶門檻」,被人們視為人才政策的一個風向標。近年來,各大城市紛紛加入「搶人大戰」,這個領域也成為最為激烈的戰場之一。

  從2017年1月,西安出臺號稱「三放四降」的「史上最寬鬆戶籍政策」,到2019年3月18日,石家莊全面放開城區、城鎮落戶限制,打響全國零門檻落戶「第一槍」,各地的「落戶門檻」是一降再降。

  細觀各地人才政策, 落戶門檻放低的對象措辭多採用「碩士學歷以上」「本專科」之類,南京此次的落戶政策也是如此。這說明,城市「搶人」瞄準的還是人才,尤其是年輕人才,主要是大學生群體。應該說,這是城市之間日趨激烈的競爭使然,也是城市內生發展蓄能的迫切需求。

  於一座城市而言,短期來看,年輕人才是房地產市場尤其是樓市「剛需」的主力軍,對穩定房價與土地拍賣價格、維持土地出讓收入均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長期來看,年輕人才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驅動力量,也是推動消費結構升級的主力。

  「21世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這句俗語仍有現實針對性。我們看到,越是區位優勢明顯、經濟基礎好、開放程度更高的城市,其人才政策出臺就越密集,集聚進程就越快。

  比如深圳,早在2010年就推出引進高技術人才的項目——「孔雀計劃」,五年內重點引進並支持50個以上海外高層次人才團隊和1000名以上海外高層次人才來深創業創新,吸引帶動10000名以上各類海外人才來深工作。2016年,深圳出臺《關於促進人才優先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20個方面81條178個政策點,而且都是大手筆,如市財政每年投入不少於10億元,用於培育和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和團隊。2017年,深圳市人大通過了《深圳經濟特區人才工作條件》,以地方性法規形式推進人才工作依法管理,提升人才工作法治化水平。

  作為科教大省、人口大省,江蘇在優化人口結構、加快人才引進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就拿南京來說,南京儘管高校種類齊全、人才儲備量大,但相當部分學生來自全國各地,是否留在南京受到很多因素影響。2017年,一篇《醒醒吧,南京!你為什麼留不住優秀的年輕人?》刷爆朋友圈。文中直指,南京缺乏面向未來的、能夠提供高收入就業崗位的新經濟,留不住優秀的年輕人。

  這種狀況在2018年後有所扭轉。這一年,是南京創新名城建設開局之年,也是專門針對青年大學生的「寧聚計劃」實施第一年,這一年,全市新增就業參保大專以上人群34.15萬人,增幅達60.1%,平均每天有近千名大學生落戶南京。這一年,李克強總理在江蘇南京考察時,對「寧聚計劃」引才實效給予肯定,讚許「南京這座城市是開放的,是有活力的」。

  但也要看到,對比長三角、珠三角主要城市近年來常住人口變化,可以發現南京仍有差距。2013-2018年南京新增常住人口總量僅為深圳的1/10、杭州的1/4。從2018年的情況看,深圳、廣州和杭州新增常住人口數分別為49.8萬人、40.6萬人、33.8萬人,遠遠高於南京的10.1萬人和蘇州的3.8萬人。加快人才引進,南京仍需繼續努力。

  3

  如前所說,城市搶「人」主要還是搶「才」,但值得注意的是,「人才」固然重要,但「人」本身也越來越重要。

  一方面,我國的人口紅利優勢正在減弱。眾所周知,人口紅利是我國實現幾十年經濟高速增長的重要因素。而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的調查,2010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已經達到峰值,人口紅利也就達到了峰值,從此以後轉入負的紅利。其突出表現在於勞動力短缺不斷出現並導致工資持續上漲。

  另一方面,城市的人口增長正在放緩,有的是周邊農村可供給人口源已大幅下降,如長三角地區,有的是整體人口外流,成為「收縮型城市」,繼而影響城市的長足發展,如東北。

  就江蘇而言,按照《江蘇省城鎮體系規劃(2015-2030年)》的要求,到2020年江蘇城鎮化水平將達72%左右,城鎮人口約6120萬人;到2030年,城鎮化水平達80%左右,城鎮人口約7200萬人。也就是說,江蘇城鎮人口2年內需增500萬人以上,12年內需增1000萬人以上。而全省常住人口增幅在放緩,2018年為8050.7萬人,比上年增加52萬多人,延續「十二五」以來的低速增長態勢。人從哪裡來,將越來越成為一個問題。

  2019年12月,中辦、國辦出臺《關於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明確「以戶籍制度和公共服務牽引區域流動。全面取消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落戶限制,全面放寬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大城市落戶條件。完善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積分落戶政策,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會保險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佔主要比例」等。

  以城區常住人口來衡量,僅北上廣深屬於超大城市(人口超過1000萬),武漢、重慶、天津、成都、東莞、南京、鄭州、杭州、長沙、瀋陽則在特大城市(人口500萬-1000萬之間)之列。除這10多個城市之外,其他所有大中小城市,都在全面放寬或者取消落戶限制之列。換而言之,降低落戶門檻是大勢所趨,「人」本身將成為城市爭奪的對象。

  今時今日,「人」不應該被視作城市的負擔,城市管理者也不應該抱有「高端人口」的狹隘觀念。不斷降低落戶門檻,擁抱更多外地人口,城市發展才能有後勁、才能激發活力。仍以南京為例,2019年,南京調整積分落戶政策,取消落戶指標限制,申請者累計繳納社保、連續居住滿3.5年,無需其他加分項,即可直接辦理落戶手續。新政推出兩個月,即有3400多人申請,超過2018全年。此次南京再次放寬落戶門檻,提高落戶年齡、降低社保期限,一升一降也是在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迎接「人」的到來。

  4

  「落戶門檻」降低了,「人」引進來,還得要留得住、用得好,能擁有一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才能真正成為城市發展的動力。

  發展是硬道理。一個城市只有自身經濟發展了,才能有更多就業崗位。還是拿南京來說,高質量發展的成績單就是南京「搶人」的底氣。2019年,南京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連跨5個千億臺階、增速連續11個季度保持在8%及以上,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科技創新主要指標大幅攀升,走在全國創新型城市前列。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第五次會議上特別指出,南京等大城市發展勢頭較好,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區域增長極。這是對南京的充分肯定。有發展實力,才有對人的吸引力,而人的集聚,又進一步促進發展活力。

  安居是硬環境。對新落戶的人來說,租房補貼、就業創業補貼短期內可以減輕負擔,但此後的安居問題呢,隨後的教育、醫療、交通呢?這可不是一點點補貼所能解決的。需要進一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落實針對新落戶人群的生活、居住、醫療、交通等一系列相關配套,這顯然不容易。比如說,當前,在我省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達2000萬人,他們基本來自中西部地區及省內蘇北地區,大多在蘇南地區的城鎮就業、生活。要解決這個龐大群體的市民化問題,蘇南需支出數千億甚至更高的成本。這需要長遠的眼光,更需要不凡的魄力。

  包容是硬形象。一個城市的吸引力,最終還是會落到社會文化層面,也就是有沒有包容度。此前,江蘇多個城市派專車到湖北接上復工人員,就生動體現了包容。再如,疫情期間,先後有多批含湖北旅遊在內的共634名旅客改為落地南京,一句「該防的是病毒,不是武漢人」盡顯南京的包容與博愛。包容的城市,會給予年輕人試錯的空間,會避免對外地人的歧視,會給每一個人人生出彩的機會。因為包容,城市才會更加友好;因為友好,才會實現近悅遠來。

  說到底,南京瀋陽蘇州等地調整落戶政策,降低落戶門檻,從目前看瞄準還是大學本科以上的人才,從根本上依然屬於「搶人才」的範疇,但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是,由於「人口紅利」趨於結束,人口高峰時代逐漸過去,如何讓流入的人口總體大於流出的人口,從過去的「搶人才」逐漸轉變為「搶人」,將成為一些城市和地方發展必須關注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早關注早準備早主動,比晚準備不主動不關注要強,如何吸引人、吸引人才,是城市和地方發展必須認真思考和面對的戰略問題。

  文/雲山亂

相關焦點

  • 多地人才政策升級:放寬落戶及購房、租房補貼吸引人才
    近月來,南京、鄭州、長沙、三亞、蘇州、南寧等多地密集發布人才新政,被外界稱為新一輪「人才爭奪戰」。而在今年年初,西安、南京、常州、廣州、海口、大連等多個城市發布落戶新政,紛紛放寬落戶條件「搶人」。南京指出,南京全市可售商品房均可作為供應房源,對人才關注度較高的商品房項目,可採取整體籌集、集中供應的方式。其他商品房項目按比例籌集,最高可達該批次項目申請上市銷售量的30%。
  • 全面放寬大城市落戶政策受關注 落戶大城市夢想已成真
    《重點任務》提出,繼續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已陸續取消落戶限制的基礎上,城區常住人口100萬至300萬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佔主要比例。
  • 上海放寬落戶,蘇州為什麼要不惜代價引進人才?
    沒想到,上海也放寬落戶了!3、符合基本落戶條件的博士可以直接落戶。人才一直是城市發展的核心動力,今天我們將視野聚焦到今年3月就已放寬落戶政策的蘇州,蘇州為何要不惜代價引進人才?不只是蘇州,近兩年,我們可以明顯的感覺到,各個城市都在降低落戶門檻、送錢送房送補貼、瘋狂的吸納人口。 最近,廣州、寧波無下限跨城市放寬落戶,原來還能這麼玩。可以預見,越來越多的城市將跟進。 在長三角、珠三角神仙打架的較量中,許多內陸城市被無情誤傷。
  • 一二線城市相繼放寬落戶!落戶大城市不再是夢,樓市要升溫了?
    一些熱點城市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選擇了放寬落戶門檻,那麼,都有哪些城市放寬了落戶門檻呢?從12月14日至今,國內已經有多個城市推出了戶籍改革制度,並放寬了落戶門檻。包括廣州、青島、福州、無錫等等,如今蘇州也放寬了落戶門檻,蘇州市發布了《市政府辦公室關於進一步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的實施意見》,並提出將落實租賃房屋常住人口在社區公共戶落戶政策,在房屋所有權人同意之後,就可以在房屋所在地的社區落戶了。
  • 觀潮| 發力「一號」!南京蘇州上演產業「雙城記」
    觀潮君注意到,從2018年起,南京市已經連續三年發出「一號文件」,將創新名城建設作為城市未來發展的願景;而蘇州此次提出,將生物醫藥作為「一號產業」來打造,再造一個萬億級產業,支撐蘇州未來10年、20年乃至更長時期的可持續發展。  觀潮君向兩地政經界人士了解到,從「一號文件」到「一號產業」,南京和蘇州都在全力以赴擁抱和創造屬於自己的城市夢想。
  • 最牛地級市也放寬落戶,十天內五大城市齊推戶籍新政
    自12月14日至今,包括廣州,蘇州在內的多個大城市密集推出戶籍改革政策,放寬落戶門檻。最牛地級市放寬落戶蘇州市近日發布《市政府辦公室關於進一步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提出,落實租賃房屋常住人口在社區公共戶落戶政策,經房屋所有權人同意可以在房屋所在地落戶,也可以在房屋所在地的社區落戶,破除隱形門檻。創新戶口遷移政策。
  • 最牛地級市也放寬落戶!城市「搶人大戰」再掀高潮
    十天內,就有蘇州、無錫、福州、廣州、青島等放寬或放開落戶政策。創新戶口遷移政策。實施省內特大城市蘇州與南京在積分落戶時,實現居住證年限和社保年限積累互認。探索蘇州與無錫、常州等具備條件的都市圈率先實現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積累互認。 蘇州是中國普通地級市的領跑者,有「最牛地級市」之稱。去年蘇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235.8億元,位居全國各大城市第六,普通地級市第一。蘇州的GDP總量大,主要體現在強大的工業製造業。
  • 蘇州:農村籍大學生落戶來去自由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中國發布丨蘇州:積分落戶時居住證社保年限與南京互認 農村籍大學生落戶來去自由中國網12月22日訊 近日,江蘇省蘇州市發布《關於進一步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 10天5大城市搶人 蘇州租房落戶 什麼信號
    《意見》提出,落實租賃房屋常住人口在社區公共戶落戶政策,經房屋所有權人同意可以在房屋所在地落戶,也可以在房屋所在地的社區落戶,破除隱形門檻。實施省內特大城市蘇州與南京在積分落戶時,實現居住證年限和社保年限積累互認。
  • 蘇州租房落戶 什麼信號
    《意見》提出,落實租賃房屋常住人口在社區公共戶落戶政策,經房屋所有權人同意可以在房屋所在地落戶,也可以在房屋所在地的社區落戶,破除隱形門檻。實施省內特大城市蘇州與南京在積分落戶時,實現居住證年限和社保年限積累互認。
  • 10天5大城市搶人,蘇州租房落戶,什麼信號?
    《意見》提出,落實租賃房屋常住人口在社區公共戶落戶政策,經房屋所有權人同意可以在房屋所在地落戶,也可以在房屋所在地的社區落戶,破除隱形門檻。實施省內特大城市蘇州與南京在積分落戶時,實現居住證年限和社保年限積累互認。
  • 多個城市發布落戶新政,南京……
    月4日,南京落戶政策繼續放寬。   搶人大戰全面升級,人才政策變相地降低了限購門檻,人才的引進不可避免地導致購房需求的增加,人才落戶政策對於樓市需求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2   落戶放寬、房貸利率下調,買房最佳時機來了   人才政策出臺的目的是城市為了吸引人才,拉動地方產業經濟。
  • 蘇州租房可落戶 專家:真正保障租客權益
    《意見》提出,落實租賃房屋常住人口在社區公共戶落戶政策,經房屋所有權人同意可以在房屋所在地落戶,也可以在房屋所在地的社區落戶,破除隱形門檻。蘇州租房即可落戶《意見》提出工作目標,進一步調整戶口遷移政策,落實放寬城市落戶條件,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深入推進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深化「人錢掛鈎」「人地掛鈎」等配套政策。
  • 濟南2020年邁入特大城市行列 全面放寬落戶條件受益多大?
    國家發改委近日印發的《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明確,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目前城區人口超過500萬的城市有13座,除了北上廣深這4個超大城市,還有天津、重慶、武漢、成都、南京、鄭州、杭州、瀋陽、長沙等特大城市。
  • 落戶門檻再降!35周歲以下的大專也可以辦理
    杭州落戶門檻再降!35周歲以下的大專也可以辦理!南京兩區或將降低買房門檻!一批人近期或將可以買房……重磅消息!杭州放寬落戶,大專落戶細則終於落地了!幾天前,杭州大專落戶政策開始落地實施了,這次細則終於落地了!
  • 剛剛這裡官宣:酒店式公寓可落戶!南京……
    近期也在頻頻出臺落戶新政,放寬人才落戶政策,以吸引更多人口流入,提升城市發展速度! 有業內人士分析:酒店式公寓可落戶政策影響重大,將吸引更多外來人口流入,有利於城市長期穩定發展。而南京同樣作為長三角核心城市,未來或將也會出臺類似政策...
  • 降低落戶門檻,部分地鐵線路跳站提速運行,南京到底要幹什麼?
    這兩天,有兩條關於南京的新聞同樣重要但卻冰火兩重天。NO.1|壹火熱的新聞:南京降低落戶門檻!▲南京宣布降低落戶門檻,來自現代快報。大家呼籲很久的放鬆落戶,終於來了。矜持的南京也抵不住誘惑,或者說叫敵不過歲月。老政策:研究生以上學歷不限年齡,本科學歷限 40 周歲以下,憑畢業證書即可直接落戶。新政策:研究生以上學歷不變,本科學歷人才從 40 周歲放寬到45周歲,並且將留學回國人員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一併納入;40周歲以下大專學歷人員,在寧就業參保半年就可以落戶。
  • 蘇州租房可落戶 專家:真正保障租客權益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22日電 據蘇州市人民政府官網消息,日前,蘇州市人民政府印發《進一步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落實租賃房屋常住人口在社區公共戶落戶政策,經房屋所有權人同意可以在房屋所在地落戶,也可以在房屋所在地的社區落戶,破除隱形門檻。
  • 蘇州南京打包搶人才 「散裝江蘇」開始抱團?
    蘇州主動伸出了抱團橄欖枝,搶人大戰再告升級。12月22日,蘇州市人民政府發布《關於進一步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的實施意見》,對戶口遷移政策調整完善。其中包括租房即可落戶、與南京互認居住證及社保年限,探索與無錫、常州等實現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積累互認等創新戶口遷移政策,這意味著淡出許久的「蘇錫常」聯盟,很快又要回歸了。
  • 蘇州戶籍新政租房常住人口可落戶與南京居住證和社保年限積累互認
    《意見》要求暢通落戶通道。落實租賃房屋常住人口在社區公共戶落戶政策,經房屋所有權人同意可以在房屋所在地落戶,也可以在房屋所在地的社區落戶,破除隱形門檻。按照新出臺的《蘇州市人民政府關於調整人才落戶相關政策的通知》要求,進一步放寬人才落戶條件,吸引更多人才流入蘇州。《意見》明確提出要創新戶口遷移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