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萊湖的水上浮島 堪稱奇觀

2020-10-16 黎族小姑娘


景點介紹


水上浮島,英文名稱是Floating Island,就在茵萊湖裡,浮島村落可以算是茵萊湖的一大奇觀,您看上面的圖片,就能感覺到。

當地人為了謀生,把湖上漂浮的水草、浮萍、藤蔓植物等聚集起來,覆蓋上湖泥,造成新的浮島。這些天然浮島和人工浮島,它們都是漂浮在水上的土地。

浮島的面積大小不等,大的有0.4公裡,小的只有1平方米左右。人們在大浮島上開出一塊塊細長的條田,種植瓜果蔬菜或糧食,有的島中央還蓋起了輕便的房浮島,這些房浮島可以用竹籬固定在水面上,也可以在湖中漂移。浮島上水足土肥,各種蔬菜和其他作物生長茂盛。浮島周圍魚群聚集。


在這些浮島上,除了建有水上村落,還有水上塔林。建在浮島上的水上村落,它們可以隨著湖水的漲落而升降,把固定物去掉還可以像船一樣划來划去。在遊船過程中,塔林也經常不經意地出現在眼前,在陸地、在水邊、在下一個拐彎處……蔚為景觀。


用時參考

1小時


交通

遊覽水上浮島,建議租船茵萊一日遊,常規路線包含此景點,一船可乘5人,一船約20000基亞


門票

水上浮島區不收門票,但是外國遊客進入湖區,需購買茵萊湖通票,10美元/張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走進緬甸 感受寧靜與奢華——


-END-

本文部分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刪除

相關焦點

  • 緬甸茵萊湖的一大奇觀,水上商品市場,這座城市最具魅力的地方
    茵萊湖的水上市場是感受緬甸土著的生活方式、風俗民情最好的地方,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到菜市場選購的隨意,青紅皂白的水果蔬菜新鮮誘人,還能學著當地人一樣討價還價,煙火瀰漫的平凡生活有誰會不愛呢?商販們將貨物擺在木棚下,整個人坐在貨物正中間,一方面方便照看攤位,另一方面還能節省佔地空間。
  • 緬甸茵萊湖獵奇(圖文原創)
    「飛艇似箭茵萊湖,碧波浮島世間無」。這是陳毅元帥遊覽緬甸茵萊湖時的詩句。你來到緬甸茵萊湖,-定會為這裡的美麗所陶醉。每當夕陽西下,湛藍的天空水鳥飛翔,一望無際的碧水波光鱗鱗;火燒雲將茵萊湖面鋪滿金黃,把茵萊湖中央的佛塔塗抹得金光燦燦;晚霞將湖中舉著錐形竹網捕魚的單腳漁夫繪成剪影……真是美侖美奐。
  • 實拍|茵萊湖的水上村莊如夢如幻
    在緬甸茵萊湖上,漂浮著一片片的水上菜園,它叫「浮島」。這些浮島可以隨湖水的漲落而升降,也可以像船一樣划來划去。島上面的蔬菜既不會因湖水暴漲而淹沒,也不怕乾旱無雨而乾枯。茵萊湖上的浮島有兩種——天然浮島和人工浮島,它們都是漂浮在水上的土地。當地人為了謀生,把湖上漂浮的水草、浮萍、藤蔓植物等聚集起來,覆蓋上湖泥,造成新的浮島。這些浮島的面積大小不等,大的有0.4公裡,小的只有1平方米左右。
  • 【走進緬甸】緬甸景點介紹--茵萊湖
    湖面海拔970多米,南北長14.5公裡,東西寬6.44公裡,三面環山,來自東、北、西三面的溪流注入湖中,向南匯入薩爾溫江。湖水清澈,陽光直射湖底。湖中生活著20多種魚,有豐富的水產資源。  茵萊湖有三大奇觀:一是有緬甸最大的水上集市——「伊瓦瑪」;二是有罕見獨特的浮島村落和浮島種植法,這些浮島可以隨湖水的漲落而升降,也可以像船一樣划來划去;三是有用腳划船的茵萊人。
  • 緬甸的茵萊湖
    我們的陳毅元帥作為新中國外交部長,曾多次訪問緬甸,來到過茵萊湖,被這種奇景所吸引,據說寫下了「飛艇似箭茵萊湖,碧波浮島世間無」的感嘆詩句,也許陳毅元帥在思考這種神奇的水上田地的種植方式,是否對於60年代的中國農業建設有借鑑作用。
  • 慢遊緬甸茵萊湖,嘆歲月靜好
    湖面海拔970多米,南北長14.5公裡,東西寬6.44公裡,三面環山,來自東、北、西三面的溪流注入湖中,向南匯入薩爾溫江。湖水清澈,陽光直射湖底。湖中生活著20多種魚,有豐富的水產資源。茵萊湖有三大奇觀:一是有緬甸最大的水上集市——「伊瓦瑪」;二是有罕見獨特的浮島村落和浮島種植法,這些浮島可以隨湖水的漲落而升降,也可以像船一樣划來划去;三是有用腳划船的茵萊人。
  • 緬甸茵萊湖,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小集鎮
    緬甸除了數不盡的金頂寺廟、還有一處被稱為亞洲大陸最後的淨土的茵萊湖。茵萊湖位於緬甸北部撣邦高原的良瑞盆地上,為緬甸第二大湖,是緬甸著名的遊覽避暑勝地。茵萊湖裡有180多個村落,住著1萬多湖民,他們以湖為生。勤勞智慧的一輩輩的湖民們,用自己的雙手,把湖上漂浮的水草、浮萍、藤蔓植物等聚集起來,覆蓋上湖泥,造成一個個的浮島——浮動的島。
  • 茵萊湖漂浮島 構成一幅幅「小橋流水人家」水鄉風景
    歐洲有條萊茵河,緬甸有個茵萊湖。儘管論面積和論名氣,茵萊湖都沒有萊茵河大,然而,在旅遊者的眼裡,茵萊湖同樣名聲顯赫。如果說緬甸的佛塔讓人震撼,那麼茵萊湖足夠讓你流連忘返。茵萊湖有三大奇觀:莊稼種在水面上,房屋浮在水面上,漁人單腳獨立在船上。茵萊湖漂浮著一個個島嶼,有大有小,錯落分布在湖面上。浮島有 「人工浮島」和「天然浮島」之分,它們都是漂浮在水上的土地。
  • 奇異茵萊湖:鄉民供養僧人,菜園種在水上,漁民划船用腳不用槳!
    我們一行沒有在仰光逗留,直接從機場取了提前預定的汽車殺向了茵萊湖。(Tips:緬甸租車價格較高,且主流車型為日系車,例如較舊的一代卡羅拉的日租金也在300人民幣左右)從仰光到茵萊湖的路況還好,這段近600公裡的路程也是我們此次緬甸自駕計劃裡面最長的一段。
  • 萊茵河你一定聽說過,緬甸茵萊湖也很美,你知道嗎?
    茵萊湖,小眾旅遊景點,但是因為它獨特的美麗景色,最近幾年是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遊客特意而去,去緬甸不去茵萊湖是個很大的遺憾。尤其是緬甸作為一個最新的東南亞旅遊景點,並未被過度開發,因此很多原始的美麗都還保留著,現在過去緬甸遊玩可以讓你看到最新的緬甸。
  • 緬甸茵萊湖撣邦高原上的一面鏡子,映襯著原始美麗的風景!
    作為旅遊景點的萊茵湖至今依舊保持著最最原始的風貌,清澈的湖水,神奇的人工浮島。碧水藍天海鷗成群,是緬甸三大旅遊景點之一。仰光、曼德勒、蒲甘都有到茵萊湖的航班,東枝Heho鎮海霍機場(Heho Airport)。建議乘坐飛機,從仰光去茵萊湖的遊客也可以乘坐火車,大巴路程遠要坐24小時的車,而且緬甸基礎設施並不好,所以建議都乘坐飛機,減少一些旅途勞累。
  • 緬甸旅遊攻略|緬甸茵萊湖二至五天行程之旅,體驗獨腳漁夫的舞姿
    緬甸茵萊湖現在是前往緬甸的必看景點。茵萊湖的核心魅力不僅來自其多樣的風景如畫的景觀,還在於其獨特的湖泊文化。從水上浮動菜園到熱鬧的高蹺村,異國情調的市場和鍍金的寶塔,還有極具特色的長頸族和獨腳漁夫,茵萊湖的可玩的有很多。
  • 緬甸:遊覽瑞喜宮和茵萊湖
    蒲甘茵萊湖——夢幻水鄉古老集市告別 蒲甘 平原我們踏上禪邦高原, 緬甸 的旅行是慢節奏的,320公裡的路程花了將近七八個小時。茵萊湖沿著複雜的水道,深入各個村子,去感受生活在水上的茵達人和撣族人的真實生活。水上浮島他們不僅田地在水上飄著,他們的屋子也在水上飄著,他們的生活也在水上飄著,真正的「水漂一族」。
  • 緬甸茵萊湖的那些事
    茵萊湖的伊瓦瑪水上集市是緬甸最大的水上市場,由兩個狹長浮島夾一條河道組成,利用竹木在在浮島群中央搭建簡易建築,商鋪林立。 有趣的是,河道成為了一條長長的「水上大街」,「街道」上舟來船往,絡繹不絕。眾多划著獨木舟前來推銷各式貨品的小商販,逢遊船將至,迅速攏聚;運來的蔬菜、瓜果、鮮魚和其他農副產品,熱鬧非凡,好一個繁華的「水上商業街」。
  • 他們吃在水上, 睡在水上, 日子過得比神仙還舒坦
    緬甸除了數不盡的金頂寺廟、還有一處被稱為亞洲大陸最後的淨土的茵萊湖。茵萊湖位於緬甸北部撣邦高原的良瑞盆地上,為緬甸第二大湖,是緬甸著名的遊覽避暑勝地。勤勞智慧的一輩輩的湖民們,用自己的雙手,把湖上漂浮的水草、浮萍、藤蔓植物等聚集起來,覆蓋上湖泥,造成一個個的浮島——浮動的島。這些浮島的面積大小不等,大的不到1平方公裡,小的只有1平方米左右。湖民們在浮島上建的房屋,可以用竹籬固定在水面上,也可以在湖中漂移。遠遠望去,碧水之上村落點點,別有天地。
  • 緬甸茵萊湖有四大奇觀,其中一工藝品奇觀想必都是大家喜愛的
    緬甸茵萊湖有四大奇觀,一是單腳划船的漁夫,二是熱鬧的水上市場,三是獨具特色的水上村落和浮島,四是神秘而悠久的茵萊湖手工藝。茵萊湖周邊的各種手工作坊組成了一道古樸亮麗的風景線,今天就來探秘緬甸茵萊湖緬甸銀飾是怎麼打造成的?
  • 緬甸著名景點茵萊湖正在消亡?夕日美景期盼恢復
    據悉,茵萊湖的浮蓮和浮島等沒有人要清理,對當地民眾的出行帶來了困難。有評論稱,現在,茵萊湖一半以上的水路被浮蓮擋住,政府當局應該用茵萊湖的門票費來清理這些浮蓮。對此,一船夫表示,茵萊湖需要長期可持續性發展。現在,茵萊湖被浮蓮、浮島阻擋,情況非常糟糕。雖然國家有撥了財政款項,但茵萊湖還不乾淨,也沒有以往的風景。茵萊湖越來越窄了,從2015年開始茵萊湖保養欠缺,2020年更為嚴重。
  • 水上的日子——茵萊湖
    居民除了捕魚,也在浮島菜園種植,養蠶,紡織,打鐵,造紙和製作金銀首飾。每周分五個村落輪流集市,非常大型,商品五花八門,人很多,可人們象是染了安寧溼潤地帶的氣息,集市毫不喧鬧,人們船來船去,也沒有汽笛和塵埃。我買了兩捆緬甸手工作坊產雪茄,折合人民幣5毛錢一捆,淡而甜,帶回了廣州和朋友同享,大家都珍惜著抽。還買得一張明信片,我想要蓋上一個最近這湖的郵戳,就被告知這湖上就有一個郵局。
  • 人工浮島——漂在水上的花園
    美麗芬芳的水上花園烏魯斯人延續了他們祖先數百年來使用的古老島嶼建造技術。他們把蘆葦和香蒲綁在一起,用曲線和帆建造島嶼、房屋和有趣的船隻。隨著舊蘆葦的腐爛和新蘆葦地加入,島的形狀也在發生變化。在一個漂浮的蘆葦島上,人們建造房屋、學校甚至廣播電臺。
  • 茵萊湖,我來啦!
    導語:茵萊湖,我來啦!大家好,我是本期旅行編輯,我將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點讚關注額!茵萊湖的海拔大概是一千公尺,周圍圍繞著不算高的山脈,湖面上漂浮著高腳屋村莊,浮島植物園和水上寺廟,最特別的還有用單腳划船的茵達族人!沒多久我們就到了水上番茄園,可以看見一整排的木支架支撐著一團團的植被,上面種植著各種蔬菜瓜果,這是居住在茵萊湖上的居民克服了先天條件上的限制創造出獨一無二的水上種植法!我們向農人買了一公斤的番茄,新鮮現採摘的滋味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