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港旅客持續低迷偶見反彈 香港旅遊業跌撞前行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香港12月28日電 題:訪港旅客持續低迷偶見反彈 香港旅遊業跌撞前行

  中新社記者 曾平

  訪港旅客人數變化走勢一直是衡量香港旅遊業現狀的溫度計。2016年,訪港旅客數字既遭遇了近年單月最大跌幅,也在持續低迷中偶爾出現上升反彈。

  訪港旅客持續低迷 年中短暫反彈

  香港旅遊發展局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2月,訪港旅客人數下跌20.5%,其中內地旅客人數重挫26%,兩項數據均是近年出現的單月最大跌幅。上半年,訪港旅客人數下跌7.4%。

  香港特區立法會旅遊界議員姚思榮分析,2月9日凌晨發生的旺角暴亂令旅客「不敢來了」,甚至有賓館業的人告訴他,顧客剛住一段時間就走了。再加上去年開始出現的「趕水貨客」行動、強迫購物新聞,以及深圳居民「一籤多行」變成「一周一行」等一連串事件,促成上半年訪港旅客明顯下跌。

  7月,訪港旅客人數結束連續13個月的跌勢出現反彈,同比上升2.6%。姚思榮認為,這個月的情況受益於第二季度沒有出現明顯的負面新聞,整個氣氛趨於緩和。同時,酒店價格較去年已下跌5%至10%,加上時值暑假,令訪港旅客數字出現短暫回暖。

  8月至11月,訪港旅客繼續出現跌勢,但跌幅收窄。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梁12月21日表示,首11個月整體訪港旅客人次下跌5.4%。12月上半月整體訪港旅客上升4.4%。

  整體跌勢之下,佔據訪港旅客總數約20%的非內地旅客人數一直穩步上升。今年首10個月,非內地訪港旅客增長3.1%。

  2015年,訪港旅客整體下降2.5%,是2003年開通內地居民「自由行」以來,訪港旅客人數高速增長逾十年後,首次出現下跌。

  姚思榮預計,2016年整體訪港旅客將下跌約5%。

  旅監局可望兩至三年後運作

  面對訪港旅客整體下滑的趨勢,特區政府也在行業監管結構方面有所突破。今年12月,特區政府公布《旅遊業條例草案》,提出成立獨立的法定監管機構旅監局,替代目前旅行代理商註冊處和香港旅遊業議會(旅議會)負責發牌及行業規管的工作。草案將於2017年上半年提交立法會,若獲通過,旅監局可望在兩至三年後開始運作。

  其實,香港最早於2011年便決定成立旅遊業監管局,但其後一直沒有突破性進展。

  「五年多是有點拖延了」,姚思榮認為,成立旅監局可以改變旅議會目前給公眾留下的「既當警察又當法官」印象,業界也有人覺得旅議會的處罰存在不公平,而由於必須加入旅議會才能獲得發牌,相當於是強迫進入一個商會才能發牌。

  以往如果旅行社出現任何問題,最高懲罰只是罰款停牌。新制度下,業界僱主最高可罰款10萬港元、監禁2年,導遊和領隊也面臨最高罰款5萬港元、監禁1年的處罰。姚思榮認為,以往由於旅議會不是法定機構,執法存在灰色地帶,因此新措施足以對業界形成阻嚇力。

  旅監局成立後,新開旅行社除須有不少於50萬港元實收資本外,須以銀行擔保方式交存50萬港元保證金。姚思榮指出,香港目前有約1700家旅行社,新規定提高了開旅行社的門檻,也讓旅行社更珍惜現有的牌照,相信可以規避強迫購物等問題。

  兩大「龍頭」雙雙加價

  面對訪港旅客的跌勢,特區政府開始在迪士尼樂園與海洋公園兩大「龍頭」景點的基建方面發力。

  11月,香港迪士尼樂園宣布將耗資109億港元進行擴建,包括新增「冰雪奇緣」和「漫威英雄」兩個主題區。特區政府作為樂園大股東,將按現有股權比例注資58億港元。12月28日,香港地鐵南港島線開通,意味著旅客以後前往海洋公園可以乘坐地鐵直達。

  此前,香港迪士尼與海洋公園均面臨著不同程度的業績下滑。今年2月,香港迪士尼樂園公布2015財政年度業績,錄得淨虧損1.48億港元,整體入場人次同比下降9.3%。2015至2016年度,海洋公園客流人數同比下降18.8%,錄得2.4億港元虧損。

  在基建工程逐步完善的過程中,兩家主題公園也都紛紛調漲門票價格。今年12月香港迪士尼樂園宣布加價9%,海洋公園則加價14%。

  姚思榮認為,面對上海迪士尼的潛在競爭,擴建樂園為實事求是的做法,人口眾多的大中華地區可以容納兩個迪士尼樂園,重要的是兩個樂園應該各自有其特點,上海迪士尼樂園主要針對華北、華東市場,香港迪士尼則主攻華南市場。

  而對於海洋公園,姚思榮分析,由於今年赴港的旅行團較上年下跌約50%,使得團客為主的海洋公園直接受到衝擊,但他相信,地鐵開通帶來的交通便利會帶動「嘗鮮」的港人遊玩海洋樂園。另一方面,海洋公園園內的酒店落成後有助於吸引自由行散客,不至於太過依賴旅行團。

  此外,今年7月,16個經過多輪篩選勝出的項目進入香港美食車計劃。明年2月2日(大年初六),首批8架美食車將率先在香港各大景點開始營業。姚思榮相信,美食車將讓旅客感到旅程更加豐富。

  對於明年香港旅遊業的發展,姚思榮表示謹慎樂觀。他預計,明年整體的訪港旅客可期望有3%至5%的略微增幅。(完)

相關焦點

  • 香港旅遊發展局:去年下半年訪港旅客跌39%,全年跌14%
    香港旅遊發展局:去年下半年訪港旅客跌39%,全年跌14% 澎湃新聞記者 鄧雅菲 2020-01-15 17:13 來源
  • 香港旅遊業持續回暖 一季度訪港旅客增9.6%
    遊人在香港銅鑼灣商業區參觀購物(2月4日攝)。香港旅遊發展局日前公布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整體訪港旅客人次達1561萬,較去年同期升9.6%。其中,內地旅客達1218萬人次,同比增12.6%。新華社記者 李鵬 攝  新華社香港5月1日電(記者戰豔)香港旅遊發展局日前公布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整體訪港旅客人次達1561萬,較去年同期升9.6%。其中,內地旅客達1218萬人次,同比增12.6%。  香港旅遊發展局4月30日公布了3月份訪港旅客相關數據。
  • 香港旅遊發展局:2016年訪港旅客跌4.5% 料今年再跌2.2%
    新華社香港2月28日電香港旅遊業「寒冬」繼續。香港特區旅遊發展局27日公布數據,2016年訪港旅客約有5665萬人次,按年下跌4.5%。預計今年訪港旅客為5538.8萬人次,再跌2.2%,但當中過夜旅客預計會增長1%。
  • 訪港旅客9月按年跌99.7% 香港旅發局推虛擬遊
    香港旅遊發展局(旅發局)19日公布,9月訪港旅客整體初步數字為9132人次,按年下跌99.7%。旅發局同時宣布於全球推出香港旅遊的虛擬實境體驗,以保持香港的國際暴光,為旅遊業復甦做好準備。  數據顯示,9月內地訪港旅客數字為6211人次,按年下跌99.7%。同月的非內地旅客數字為2921人次,按年跌99.6%。
  • 香港旅遊業已癱瘓? 議員:赴港春節旅行團數目或跌80%
    【環球時報記者 趙覺珵】在經歷了慘澹的「十一黃金周」和聖誕節後,今年春節期間的香港旅遊情況依然不樂觀。《大公報》20日援引香港立法會旅遊界議員姚思榮的話稱,預計農曆新年赴港旅行團數目會跌70%至80%。
  • 訪港旅客9月按年跌99.7%,旅發局推虛擬遊
    香港旅遊發展局19日公布,9月訪港旅客整體初步數字為9132旅發局同時宣布於全球推出香港旅遊的虛擬實境體驗,以保持香港的國際暴光,為旅遊業復甦做好準備。數據顯示,9月內地訪港旅客數字為6211人次,按年下跌99.7%。同月的非內地旅客數字為2921人次,按年跌99.6%。今年首9個月,訪港旅客按年跌92.4%。(中國新聞網)
  • 訪港旅客增加 香港將持續推廣粵港澳大灣區旅遊
    原標題:訪港旅客增加 香港將持續推廣粵港澳大灣區旅遊 香港旅發局日前公布數據顯示,2018年訪港旅客超過6500萬人次,較2017年增長11.4%,其中內地訪港旅客超過5100萬人次,同比上升14.8%。
  • 平均降價八成 訪港旅客近乎零 深眠已久的香港酒店業能否絕處逢生?
    在香港持有大量優質商場的九龍倉(1997),在中期業績報告中將酒店業務形容為「最受前所未見的疫情重創的其中一個行業」,旗下的馬哥孛羅香港酒店、港威酒店和太子酒店的平均入住率慘跌至20%,致使公司決定將太子酒店徹底翻新,直至2021年才會重新開業。
  • 香港官員談旅遊業:吸引更多高消費過夜旅客訪港
    由香港總商會與中國旅遊研究院聯合主辦的「區域競爭中的致勝之道——香港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研討會」當天在香港迪士尼樂園舉行,香港特區政府署理財政司司長陳家強、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香港旅發局主席林建嶽等約300位旅遊界和相關業界人士參加了研討會。陳家強表示,旅遊業是香港四大支柱行業之一,佔本地生產總值的5%,對香港經濟十分重要。
  • 暴力衝擊致香港旅遊業蕭條:團客減少 導遊轉行賣保險
    中新網1月21日電 綜合港媒報導,香港旅遊業是香港「四大支柱行業」之一,從業人員多達25萬,但修例風波引發持續的社會動蕩,致訪港旅客大幅減少,旅行團數量更減至正常的1成。暴力衝擊令本來熱鬧的香港旅遊業步入寒冬。
  • 訪港旅客暴跌99%!疫情告急下香港商業急速冰凍
    原標題:訪港旅客暴跌99%!疫情告急下香港商業急速冰凍,餐飲零售成重災區,核心商區湧現空鋪潮香港疫情出現反彈!7月13日,特區政府衛生署通報,截至下午4時,全港新增52例新冠確診病例,其中本土感染41例,創下單日新高。當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再度收緊防控措施,包括限聚令和停業令等。
  • 香港旅遊業步入寒冬 三月初日均赴港旅行團跌60%
    近日,香港示威活動接二連三衝擊商戶,零售業及旅遊業受嚴重打擊,收入驟減。部分商戶損失30%至50%生意額。工會警告,部分從業員近月收入已下跌逾30%。日均赴港團到三月初跌幅更進一步擴大,每日平均低至170團,較正常有400團,按年跌近60%。香港旅遊界立法會議員表示,香港旅遊業步入寒冬。
  • 十一黃金周香港旅遊業遇冷,訪港旅客同比下跌31%
    記者 | 鄭萃穎 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往年火熱的香港旅遊遭遇衝擊。 香港入境處的數據顯示,9月29日至10月6日期間,訪港入境旅客銳減,只有264萬人次,比去年同期下跌31%,其中最繁忙的出入境口岸羅湖入境人次僅60多萬,下跌40%。
  • 一季度內地訪港旅行團跌六成 領隊導遊轉行求生存
    工會表示,今年第一季度內地訪港團跌六成;估計五一長假期的內地團不及往年的 10%。近90%的受訪前線僱員對未來一年前景非常憂慮,期望港府加緊規劃及落實中長期措施;而社會亦不要再做針對旅客的不文明、非理性的趕客行為。
  • 一則公告揭開香港艱難時刻:上海機場港澳臺旅客驟減23% 黃金周訪港...
    香港旅遊業寒冬……   據港府披露的相關數據,八月訪港旅客較去年同期急跌近四成,受此影響香港國際機場8月客流量相比去年同期大跌12.4%,為10年來最大單月跌幅。 今年上半年上海機場港澳臺地區旅客吞吐量同比增加2.31%,基本維持在正常水平,而7月份也還有著3.21%的增長率。   有分析人士指出,這一數據的大幅下滑主要受兩個因素影響:一方面旅客赴港意願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大陸近期也暫停了赴臺個人遊。但考慮到每年赴港旅客的基數遠大於赴臺人數,實際上受往來香港旅客減少的影響更大。   就在本月23日,有報導稱香港航空業已展開「自救」。
  • 港媒:香港5月零售銷貨值跌1.3% 料旅遊業增長可帶來支持
    據香港特區政府新聞網消息,7月2日,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公布,5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400億元(港幣,下同),按年跌1.3%;扣除價格變動後,5月零售業總銷貨數量跌1.7%。特區政府表示,訪港旅遊業持續增長和當地勞工市場大致平穩應能帶來支持。
  • 香港旅遊業欲擺脫低迷 攜手內地電商打造品質遊
    數月來,香港旅遊業的持續低迷頗受關注。據統計,今年「十一」黃金周,內地「個人遊」旅客同比下降8.3%。近日,香港迪士尼樂園、香港DFS免稅店、香港航空、香港奧特萊斯等香港旅遊業者攜手內地旅遊電商邁遊網和阿里旅行,面向內地遊客推出了「魅力香港」系列高品質遊產品,旨在擺脫低迷的現狀。
  • 訪港旅客僅361人 一季度GDP大降8.9%……香港這個五一節寒意涼涼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 羅曼 受新冠疫情影響,香港旅遊業迎來一個寒意涼涼的黃金周。根據香港出入境處公布的數據,5月1至3日內地訪港旅客合計361人,同比暴跌99%,酒店需要降價吸引客人入住自救,銅鑼灣四星酒店只需要210港元(約合人民幣190元)。
  • 香港旅行社預估國慶期間訪港內地團或急跌50%
    )據《大公報》報導,有接待內地團的旅行社估計,今年國慶期間,僅有200多個內地旅行團訪港,較去年急跌50%。  香港旅遊業目前處於寒冬,身兼香港旅行社東主協會副主席、金港環球董事總經理袁徐江稱,生意自去年十月底至今仍未「回氣」,預計國慶黃金周生意會再次下跌,每日接待的內地團不足20團。他透露,去年同期,每日有400至500團內地旅客訪港,2013年更高達800至1000團,但估計今年僅有200多團來港,較去年再跌50%。
  • 香港旅遊業前景
    香港一直被譽為「購物天堂」、亞洲旅遊之都,每年吸引數千萬遊客入境。然而,自2019年6月中旬開始,反修例風波嚴重性日漸升級,致使訪港遊客大跌,香港旅行社無人問津生意慘澹。如今,又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越發嚴重,訪港旅客數據進一步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