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公司的劇集業務盤點:影院停擺下的理智出路?

2020-12-24 騰訊網

多家電影公司積極拓展電視劇業務,效果如何?

| 小福

來源| 犀牛娛樂

再過幾天,全國影院就要停擺整整三個月了。

最初,電影人們日子雖難過,但也有不少人抱有一些期待。在他們的設想中,這場疫情或許會很快結束,電影行業也會很快回歸正軌。現實中,部分低風險地區影院的搶先復工和上級部門的復映計劃,也為從業者們注入了些許信心。

然而二次停擺卻讓大家意識到了電影行業處境的嚴峻性。隨著海外疫情爆發,境外反輸防疫壓力日益增加,電影行業的復工之日也變得遙遙無期。在歸零的收入背後,每個月大量流失的剛性支出已經嚴重威脅到了電影從業者的生存。

很多中小型公司已經無力再等下去,據企查查數據顯示,自進入2020年以來,全國已經有超過6600家影視相關公司註銷。

不過,在全行業一片哀嚎遍野的當下,也有許多公司在積極拓展新領域。有一些布局較早的老牌影企,也有一些近期才走出舒適區。多線發展,會在關鍵時刻成為幫助電影公司提高抗風險能力的利器嗎?

縱覽大部分跨界發展的電影公司,大多選擇了拓展電視劇業務。儘管生產流程有些不同,但電影公司開設電視劇業務的確屬於一種比較高效、明智的布局。

萬達電影

作為國內的院線第一股和頭部電影製作公司,除了主營的電影業務以外,近年來也在積極進行電視劇業務布局。截至目前,萬達電影子公司萬達影視於2016年全資收購的電視劇製作公司新媒誠品已經成功打造了不少熱門作品。

此前播出的主旋律電視劇《正陽門下小女人》,在播出期間收視率連續破1,並獲得了不錯的觀眾口碑。《空降利刃》《激蕩》《親愛的她們》等電視劇項目,也先後順利上星播出。另外,萬達影業參投的《怒晴湘西》《唐人街唐探》等網劇作品,也已經與觀眾見面。

此外,在2017年舉辦的萬達之夜,萬達影視還宣布將與閱文集團、騰訊影業、騰訊遊戲成立合資 IP 公司,打造360度IP戰略。其中,三方共同開發的IP項目《鬥破蒼穹》動畫版、電視劇版均已上線。

不過相較電影板塊,萬達的劇集業務還比較「年輕」。根據萬達電影2019年半年報數據,電視劇製作發行收入在總營收佔比僅為1.24%,在各個業務板塊中還顯得比較邊緣。

華誼兄弟

華誼兄弟也是較早選擇跨界電視劇領域的電影公司之一,曾出品過《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蝸居》《倚天屠龍記》等多部熱門電視劇作品,後隨公司布局變化,電視劇版塊曾淡出人們視線。

2017年,華誼兄弟舉辦「I計劃」新劇發布會高調回歸電視劇市場,電視劇板塊布局力度隨之加大。

根據2019年華誼業績快報,報告期內華誼兄弟籌備並參與投資多部電視劇及網劇,主要包括《古董局中局之鑑墨尋瓷》、《古董局中局之掠寶清單》、《宣判》、《光榮時代》、《流動紫禁城》、《戰地少年》(原名《心宅獵人》)、《舌尖上的心跳》、《喵喵汪汪有妖怪》、《胭脂債》、《人間煙火花小廚》、《鄰家爸爸》等。

其中,《人間煙火花小廚》已於2020年1月27日在優酷上線播出,《古董局中局之鑑墨尋瓷》已經製作完成,預計在2020年擇期上映,《古董局中局之掠寶清單》、《宣判》已經關機進入後期製作階段。

華誼兄弟近幾年在電視劇領域的布局力度一直不小,但由於政策調整、公司內容升級等因素,2019年華誼兄弟的電視劇收入並不明朗。

根據2019年業績快報披露,報告期內劇集收入較上年同期有所減少,主要因為上年同期電視劇《好久不見》播出並取得良好收入,報告期內公司籌備並參與投資多部電視劇及網劇,收益預計在以後年度體現。

博納影業

在頭部內容製作影企中,博納入局電視劇領域並不算晚,但出品項目數量有限,僅有2012年的《楚漢傳奇》、2014年的劇版《龍門飛甲》《十月圍城》等少數電視劇作品。

待播劇方面,博納的電視劇布局也比較低調,目前曝光的待播劇僅有一部《掌中之物》,該劇已定於年內播出。

《掌中之物》改編自同名小說,由博納影業集團、博納熱愛和公安部金盾影視文化中心聯合出品,雖未見到劇集真相,從班底來看,博納對這個項目預期頗高。

事實上,早在2018年,博納影業集團總裁於冬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就曾表示:「未來三年,我希望在劇和電影的業務的利潤貢獻上形成三七開,30%的利潤貢獻來源於劇,70%來自於電影。」除了《掌中之物》以外,應該還有更多劇集會陸續推出。

如今看來,有了疫情這層不確定因素,在今明兩年實現這一願景似乎有些難度,但博納向電視劇市場進軍的決心和野心,倒是顯而易見的。

北京文化

手握《戰狼2》《我不是藥神》《流浪地球》的北京文化已涉足電視劇領域多年。只不過,曾經的重點業務板塊,如今也成了北京文化的最大「拖油瓶」。

2014年,北京文化全資收購了劇集製作公司世紀夥伴,後參投了《少帥》《九州海上牧雲記》《武動乾坤》《江山不悔》《勇敢的心2》《大宋宮詞》《只問今生戀滄溟》等多部頭部電視劇。北京文化的電視劇板塊也算得上一時風光。

然而在今年年初,北京文化的電視劇業務出現了雪崩。根據北京文化發布的公告,預計2019年全年淨利潤虧損19.5億元-24.5億元,並擬對世紀夥伴和浙江星河計提商譽減值13.7億元-14.7億元。

資料顯示,2019 年世紀夥伴確認收入僅為 113 萬元,較上年度下降 99.78%。基於審慎原則,北京文化擬對其期末應收帳款、其他應收款計提減值準備 4.4億元,對存貨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4000 萬元。

涉及項目有《江山不悔》《澳門故事》《雪白雪紅》《好兒好女》《世間道》《這就是我們》等多部電視劇。

光線傳媒

光線傳媒進入電視劇市場也有了幾個年頭,不過縱覽近年間的劇單,我們發現光線大多以參投項目為主,勝在穩紮穩打。

根據前幾日發布的2019年財報,報告期內,公司電視劇業務收入2.38億元,同比下滑37.7%,佔總營收比重8.41%。

其中,電視劇業務毛利率36.41%,較2018年提升2.13個百分點。報告期內,公司主要通過參投等形式確認《八分鐘的溫暖》、《逆流而上的你》、《聽雪樓》、《遇見幸福》四部電視劇/網劇的投資、發行收入。

步入2020年後,光線傳媒繼續在電視劇板塊發力,大刀闊斧地踏上了變革之路。4月20日,光線傳媒發布了2020劇集片單,宣布將陸續啟動包括《山河枕》《君生我已老》《她的小梨渦》《麒麟》《金玉王朝》在內的14部IP的影視化。

貓眼娛樂

在線電影票務起家的貓眼娛樂近年來也在積極布局影視項目的出品發行業務。

如近年參與出品的《老中醫》、《奔騰年代》、《逆流而上的你》、《歸去來》、《老酒館》等電視劇項目,均已順利播出。在去年熱播的網劇《長安十二時辰》的聯合出品方中,我們也看到了貓眼娛樂的身影。

騰訊影業

和以上眾多老牌影企相比,成立於2015年的騰訊影業還很年輕,但作為在成立之初就定位為多維度布局的內容平臺,騰訊影業具備很多電影公司沒有的「兩條腿走路」優勢。

目前騰訊影業已經參與了包括《古董局中局》《黃金瞳》《烈火軍校》《奔騰年代》《都是一家人》《光榮時代》《從前有座靈劍山》《第二次也很美》《慶餘年》等在內的多個頭部網劇、電視劇項目。

聯瑞影業

一些位於電影行業其他生產環節的公司也開始打入電視劇市場。如頭部電影發行聯瑞影業近期也首度入局了劇集製作領域,其出品的首部劇集《獵心者》已經正式上線。

據悉,目前聯瑞同步開發的劇集項目多達近10個。除了《獵心者》外,還有一部籌備了三年有餘的金融題材年代行業劇即將開機,另外還有包括諜戰題材、女性成長題材、愛情偶像題材、青春熱血題材等在內的多個面向不同觀眾圈層的劇集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中。

相關焦點

  • 電影停擺80天:2263家影院註銷,博納北京文化減薪裁員
    電影院之外,整個電影產業鏈的影響在一個月後開始突顯。做電影宣發的楊晶說,2月抵京居家隔離後,她第一時間給房東交了房租。她對這筆支出印象特別深刻。當時,礙於公司業務停擺,老闆告知所有人當月只能發放北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70%,最後折合下來只有1500元左右,「這連房租都不夠」。
  • 影院重啟,以後你能在裡面點播電影?
    疫情之下,影院停擺180天後,終於迎來復甦希望。7月16日,國家電影局發文,疫情低風險地區的影院在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於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消息一出,30部經典老片宣布將於7月20日上映。截至發稿,已有5部新片宣布將在接下來一個月內上映。
  • 影院關門、熱門大片撤檔 電影宣傳公司探尋新活法
    全國影院關門,熱門大片撤檔,電影宣傳公司也陷入無活兒可接的被動局面。行業雖暫時停擺,宣傳公司卻沒有停止接活兒,或轉戰網劇、網絡電影營銷,或發力短視頻風口,或轉行做品牌廣告營銷,或採用鬆散工作模式降低成本,為的就是安全渡過這次危機,等待疫情恢復後電影行業的重啟。
  • 調查:電影業停擺後如何自救?影院復工後又經歷了什麼
    作為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電影行業在遭遇停擺後如何自救?復工後電影行業又經歷了什麼?影院停業,電影宣傳和發行工作全面停滯朱瑋傑是頓河此次拍攝的電影《平原上的摩西》的主要投資人之一,也是一家電影營銷公司的老闆,與多家影業公司在電影籌備期的資源資金上,以及後期的宣傳發行上進行合作。作為介於上遊製片方和下遊影院之間的中間環節,朱瑋傑告訴我們,由於影院停業,影片無法上映,電影的宣傳和發行工作是全面停滯的。
  • 影視業生死時速:超6000家影視公司註銷,有影院經理開始兼職微商保險
    線下觀影尚需時日,意味著,2020年全年票房收入將出現大幅度的折損。中金公司傳媒研究部副總經理張雪晴表示,此前預計2020年票房能有680億元,同比增長8%,現在看,可能7月才能基本恢復政策,全年票房可能在200億元-300億元左右。 面對史上最長停擺,求生欲強的影院沒有選擇坐以待斃。
  • 2分鐘讀財報|影城業務停擺 泰禾集團文娛夢按下暫停鍵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泰禾集團的債務危機發酵,旗下影城業務也疑似停擺。此前2016年泰禾曾提出「學習萬達,超越萬達」的口號,從現金流更為穩定的電影行業下遊終端切入,選擇以「院線+劇場」作為突破口,希望將「泰禾影城」打造成一流的星級影院。但是經過4年的發展泰禾影院的發展並不如人意,遠沒有達到挑戰老大萬達電影的地步,如今受到集團債務危機的影響,文娛布局也前途未卜。
  • 電影宣傳公司探尋新活法
    全國影院關門,熱門大片撤檔,電影宣傳公司也陷入無活兒可接的被動局面。行業雖暫時停擺,宣傳公司卻沒有停止接活兒,或轉戰網劇、網絡電影營銷,或發力短視頻風口,或轉行做品牌廣告營銷,或採用鬆散工作模式降低成本,為的就是安全渡過這次危機,等待疫情恢復後電影行業的重啟。
  • 影院重啟!復工後的影視業將迎來這些新趨勢
    疫情之下,影院停擺180天後,終於迎來復甦希望。7月16日,國家電影局發文,疫情低風險地區的影院在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於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據國內某小型影視製作公司負責人稱,目前員工工資僅發放40%。中遊的發行屬於輕資產業務,但由於其收入直接與票房收入和宣傳費用掛鈎,也受到不小的衝擊。國內某影視製作公司發行部員工表示,每月工資按城市最低工資標準發放,到手2000多元。
  • 四大電影公司爭拍電視劇
    新冠肺炎疫情使電影行業暫時停擺,業績增長顯著放緩。與此同時,電視劇以及網劇卻迎來新的轉機。在此背景下,以華誼、博納、萬達、光線為代表的電影公司紛紛加大電視劇投資拍攝,今年將推出一系列新作。  十幾年前,鼎盛時期的華誼除了每年推出幾部大片外,電視劇作品也是必不可少,《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蝸居》等都出自華誼之手。
  • 疫情下的全球影院求生日記
    在全球影院悲觀情緒下,回顧影院發展百年,多次面臨全面停擺事件,影院都能化險為夷,而到了這次疫情危機,以及流媒體的「突然一擊」,影院又該如何重建威信?戰「疫」下,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重點審視日韓、歐美的影院生存實錄,也進一步給影院復甦建立信心。
  • 影院停擺158天,電影投資一夜入冬,影視類基金還好嗎?結果意想不到
    財聯社(北京,記者 陳俊嶺)訊,五個多月前,一場始料未及的新冠疫情,給被外界一致看好的「最強春節檔」按下了「休止符」。影院停擺158天,不僅讓檔期中的電影回款徒增變數,也讓不少籌備期的電影項目無限期擱淺。比電影從業者更難熬的是,電影項目背後的各路資本。
  • 疫情陰影下的電影劫:影院向隅而泣 流媒體因禍得福
    流媒體火借風勢放眼各國,全世界的影院基本都關了門,即便想開門也沒有片源,包括好萊塢在內的大量新片或是撤檔、延期,或是改為線上點播,按照《好萊塢報導》的預測,今年的暑期檔肯定是「廢了」,損失超過200億美元。這次全球疫情暴發,受衝擊最大的除了實體院線,還有迪士尼、華納、環球等「六大」的傳統終端業務,也就是票房清零,誰都分不到帳了。
  • 全媒派 | 停擺100多天,影院復工後會迎來報復性消費嗎?
    電影院復工終於看到希望,但從業者表示,具體的營業時間還是要等官方機構公布,停擺100多天後的影院營收能迎來報復性反彈嗎?直播帶貨的風潮已經吹進影視圈,編劇也走進直播間賣劇本,這波操作靠譜嗎?從喜馬拉雅到慕課,知識付費平臺人氣愈發火爆,為知識付費的年輕人都學到了什麼?以往「高大上」、主打嚴肅新聞報導的主流媒體,如今也開始直播帶貨了,這背後是出於什麼樣的考量?
  • 轉戰網絡營銷發力短視頻 電影宣傳公司探尋新活法
    全國影院關門,熱門大片撤檔,電影宣傳公司也陷入無活兒可接的被動局面。行業雖暫時停擺,宣傳公司卻沒有停止接活兒,或轉戰網劇、網絡電影營銷,或發力短視頻風口,或轉行做品牌廣告營銷,或採用鬆散工作模式降低成本,為的就是安全渡過這次危機,等待疫情恢復後電影行業的重啟。
  • 迪士尼將停發10萬員工薪水,疫情籠罩下的北美電影市場該如何「自救...
    伴隨著確認病例不斷攀升的情況,疫情下的北美娛樂市場依舊不容樂觀,作為「龍頭老大」的迪士尼從《花木蘭》撤檔的一聲槍響後,不斷面臨著各項損失的「噩耗」,全球電影項目檔期重排、頭部項目製作停擺、主題公園相繼關閉、電視廣告業務嚴重下滑等壞消息接踵而來。
  • 電影公司都跑來拍劇了,降維打擊還是水土不服?
    近日,古早耽美文《麒麟》在爭議中登上熱搜,給首發劇集片單的光線傳媒吸引了不少關注。也讓更多人注意到,不知不覺間,許多電影公司已經盯上了劇集業務——令網友等到心焦的《掌中之物》,背後是博納;因番位一事再起風雲的《愛情高級定製》,背後是萬達;清新甜愛的《人間煙火花小廚》,背後是華誼。
  • 疫情下院線停擺 網播駛上「快車道」 渠道的打通或成為市場必然趨勢
    (原標題:行業觀察|疫情下院線停擺 網播駛上「快車道」 渠道的打通或成為市場必然趨勢)在疫情籠罩下,中國電影院線全面停擺178天,這成為了眾多電影公司「從業二十多年來最難的事」,而在院線與流媒體之間選擇擁抱流媒體其實不失為電影公司的一種絕佳選擇。
  • 停擺60天按下重啟鍵,旅行社復工路上的喜與憂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聞旅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全國旅行社業務已經停擺了近60天。近日,終於有利好的消息傳來,多地的政策已經允許省內遊業務恢復營業。據了解,目前上海、陝西、新疆、四川、貴州等多地文旅局已經發布文件對旅遊企業復工復產做出明確要求,除跨省和出入境的團隊旅遊業務及「機票+酒店」旅遊業務以外,企業可恢復開展旅遊經營活動。這意味著,旅行社的部分省內、市內旅遊業務被解禁,被按下暫停鍵的旅行社正式進入復甦期。
  • 5000家公司註銷、演員做微商、老闆跑龍套,影視行業「大退潮」?
    2 、從絕望中開出花來市場環境每況愈下,文娛影視行業的從業者們只能另尋出路。李行健就表示,為了長遠發展,他的公司已經準備布局短視頻和直播等新媒體業務了。這並非個例,今年短視頻和直播讓不少身處絕境的影視人看到些許希望。
  • 影院停擺、書店員工人數超讀者,上海徐匯出臺新政助企業「危機中...
    上影聯和電影院線總經理沈玥表示,「文化消費十條」根據影院觀影人次而非票房來計算補貼,這一方法非常專業,也很「接地氣」。「影院在設計經營方案時能更加靈活,不用緊盯一張電影票的價格,而是著重吸引更多市民走進影院。」沈玥表示,待電影市場重新開放後,影院復工初期的觀影人次比票房數字更能反映消費者的信心恢復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