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8日訊,今天上午,距離北京大紅門180多公裡外的滄州明珠國際商貿城C座早市正式開業,來自北京大紅門早市的2000家商戶落戶滄州,他們準備好了種類齊全的應季新貨,準備在京南這片熱土上大展身手。
目前,大紅門和動物園批發市場的疏解騰退全部完成。從宣傳動員、牽線搭橋,到推動外遷商戶優惠政策的落實,做好後續服務,政府承諾的保障工作仍在繼續。
早晨的明珠國際商貿城C座早市賣場內人頭攢動,整潔寬敞的過道讓人很難和以往服裝批發早市的擁擠聯想在一起,作為北京早市的「升級版」,明珠國際商貿城C座早市可謂是鳥槍換炮,但是一樣的是商戶的熱情和貨物品種的琳琅滿目。
在一樓一家女裝批發攤位裡,36歲的高時訪正在忙碌的整理著要發出去的衣服,大學畢業就「接班」來到大紅門打拼。「我們是做地產女裝的,就是本地生產的、適於本地人體型的服裝,加工廠都在北京青雲店,有自己的廠子,有代工的廠子,多的時候七八個廠子三四百工人趕工。」高時訪說,10來年,每天半夜起床,中午前下班,然後去採購面料、輔料……「到了2016年年底我才正視疏解的事情,真的待不住了,尤其是去年,廠子都拆平了,代工的廠子也關的差不多了,跟著大紅門疏解辦跑了幾個承接地,最終選擇來滄州。」高時訪說,打動他的是抱團經營、產業鏈和物流。「前天我還到服裝產業園那邊轉了轉,準備6月份把工廠開到滄州來。」高時訪說,他們習慣了早市的經營模式,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工廠加工生產服裝,是一手貨源,能夠靈活的掌握爆版、經典版,潮流風向標。雖然離開了北京這個大平臺心中依舊不舍,但是他們理解和支持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面輔料、加工廠、批發市場、物流都有了,滄州的氣勢還是很不錯的,而且比較有歸屬感,現在我們北京來的商戶都是一條心,準備擼起袖子大幹一場,帶著老客戶,開發新客戶,共同努力把咱C座早市推出去,再打造出一個滄州『大紅門』!」
隨著大紅門、動批完成疏解,最後一批商戶相繼湧向包括滄州明珠商城在內的河北承接地,以及天津的對接市場。在天津西青區王蘭莊,數月前入駐的一批商戶逐漸適應新家的生活,為了儘早在這裡站穩腳跟而打拼。
刁明輝是北京來的商戶。他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動物園經營服裝,生意越做越大,在天和白馬、老眾合、世紀天樂都有了門面。
商鋪外遷,在周邊城市裡他首選天津,「天津是直轄市,有知名度。」交通條件和商貿城的優惠政策也是選擇這裡的原因之一。比較了幾家市場之後,他最終選擇在這兒租下兩個店面。去年10月,刁明輝和妻子在附近小區租了房。
去年年底,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全部關閉。12月,刁明輝在天津的店正式開張了,賣的依舊是時尚女裝。廠家一出新款,刁明輝第一時間發到朋友圈。「到現在開業三個月,客人也逐漸多了起來,有以前的老客戶,也有在這兒新發展的。」在北京長大,在北京動批創業20餘年,離開北京刁明輝心中有不舍,但更多的是對未來發展的信心,「原來在世紀天樂的店面只有5.5平方米,現在新的經營環境更加敞亮。紅日、長徵這些好些原先在動批的物流也過來了,配套設施會越來越完善。」
生意從北京搬到了天津,往返兩地的頻次越來越高。就在上個月,天津調整限行措施,京牌車早晚高峰明起不限行。這個新政策也給老刁這樣的商戶和開車往返兩地的上班族帶來便利。
對於外遷商戶來說,最關心的是是老客戶會不會跟著過來,搬到新地方如何打開局面吸引更多新客。
明珠國際商貿城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今天開業的是第一批外遷的大紅門早市商戶,珠商貿城還準備拿出另外一幢樓宇做早市,預計還能夠吸納2000多早市商戶。為了讓來自北京的商戶落得住,滄州明珠商貿城C座早市推出許多服務吸引客流:今天起將開通全國各地往返滄州的大巴車,北京往返滄州的免費大巴車已經開通,每天早晨6點開始在大紅門地鐵口發車。即日起至5月10日,第一次坐火車到滄州明珠國際商貿城來進貨的客商,憑早市進貨單,全額報銷當天來滄火車票,高鐵二等座及普通列車硬座、硬臥。
今年1月開始,原動批、大紅門的3000多名商戶入駐位於天津西青區王蘭莊的溫州國際商貿城。「這兒挨著津晉、津汕、津港等高速,而且市場裡就有長途客運站(王蘭莊長途客運站),能運貨又能帶人。」剛剛搬來的商戶們說,交通便捷是吸引他們來這裡的重要因素,商貿城還開通了與北京大紅門、日壇國際、河北燕郊、河北唐山、天津站等地之間的往返免費大巴車,有不少客人就是從大紅門坐免費大巴來王蘭莊進貨的。
大紅門商圈和動批有著二三十年根基,商業氛圍濃厚,批發市場帶動了很多配套行業,尤其是物流四通八達,快速便捷。剛剛搬到新地方,物流會不會沒有原先那麼快那麼方便,幾處承接地早前入駐的商戶起初有這樣的顧慮。
明珠國際商貿城相關負責人介紹,明珠物流共有35家長途物流公司,183條長途物流線路,輻射全國各省市;89輛短途廂貨車覆蓋滄州周邊縣市。為了降低商戶經營初期成本,5月10日前明珠國際商貿城C座早市商戶經由明珠國際商貿城物流中心統一發貨的,還能夠全額免除運費。
王蘭莊溫州國際商貿城,動批和大紅門商戶集中在A座。二至四層經營服裝,很多家商鋪門口碼放著當天要發出的包裹。做女裝的商戶告訴記者:「廠家不到十天就會上一批新款。我們發貨次數多,有一批發一批。」進貨出貨還面臨一個問題,「比方說一輛大車能裝100件貨,現在從咱們這兒發到同一個地方的只有50件,湊不齊一整車,但運輸成本在那兒沒變,攤下來運費就變多了。」商貿城負責人告訴記者,眼下正在著手建設新的物流中心,服務於商貿城以及周邊市場,通過更廣範圍的「拼車」模式解決貨車少載現象,降低物流成本。
「不能一疏了之,還得扶上馬送一程」
商戶們陸續找到落腳點,政府承諾的保障工作仍在繼續。
北京西城區、天津西青區相關政府部門負責人日前來到溫州國際商貿城,了解疏解商戶的生活、經營情況。3月22日,記者從商貿城獲悉,經政府部門協調,商貿城商戶購房指標即將落實,數千指標可以解決外來商戶安家之需。
「我們不能簡單地疏解一疏了之,我們還得扶上馬送一程。疏解只是我們工作的一個圓的一半。」北京市西城區常務副區長孫碩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希望通過政府之間的協作,搭平臺,給商戶創造更好的條件。
大紅門疏解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截至目前大紅門地區疏解任務已經完成,全部45家市場中,拆除13家,關停(現狀空置)20家,轉型升級12家市場。按照北京市整體規劃,大紅門地區將徹底告別區域性批發業態,目前南苑-大紅門地區和首都商務新區的規劃正在制定過程中。對於已經「嫁」出去的市場、商戶,作為「娘家人」,大紅門疏解辦還會繼續關注他們的「新生活」,助力他們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