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地吃雞-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2020-12-14 上遊新聞

雞的全身上下幾乎都能吃,有的部位名字如「琵琶腿」一樣直觀而貼切,另一些卻像暗語般讓人摸不著頭腦,比如「雞佛」和「記蒂」。有時同樣的部位在各地叫法不一樣,俗名和解剖學上的名字也常常錯亂。

讓我們梳理一下雞的不同部位和它們相關的食物,或許在下次吃雞的時候,還能有一番科學的滋味。

一、大口吃肉,然後慢慢啃骨

大家喜歡吃雞,首先是饞它的身子,那就先來看看市面上能買到一些什麼雞肉產品。

1. 西裝雞,不是穿西裝的雞

購買整雞,可能是買一隻生的回家燉湯,或者去超市帶一隻最火爆的烤雞。都是整雞,但它們有小小的不同。最明顯的就是燉湯的雞一般有完整的頭、脖子和雞爪,有時被稱為中裝雞,而大部分超市的烤雞隻有軀幹和四肢,雞爪也是去除的,又被稱為西裝雞。

這是屠宰時對雞進行的不同處理,俗稱土雞的黃羽肉雞較常採用保留頭爪的中裝雞屠宰方式,因為這種雞飼養時間相對長,風味物質沉積多,也更適長時間燉煮;而速生的白羽肉雞則採用西裝雞方式屠宰,因為白羽肉雞的飼養就是以肌肉快速生長為目標,軀幹才是它們最精華的部分。

2. 雞大胸才是真胸肌

購買雞胸時,常有雞大胸和雞小胸可選。其中,雞大胸才是解剖學上的胸肌,負責在鳥類飛行時帶動翅膀往下撲,它又寬又厚位於淺表,肌肉纖維更粗大,口感較柴。

而雞小胸被稱為烏喙上肌,負責將翅膀往上舉,是雞大胸深層的長條紡錘形肌肉,裡面貫穿一條強韌的肌腱,但肌肉纖維更細,口感也相對嫩滑。

3. 「手槍腿」包含小腿和大腿

除了雞胸外,雞腿是雞身上另外一組大型肌肉群。常說的「手槍腿」是指雞全腿,包含小腿和大腿,「琵琶腿」和「棒棒腿」是單純的小腿部位,上腿排則僅有大腿的部分。

雞的腿部肌群由眾多肌肉組成,各肌肉之間豐富的肌間隙不僅讓脂肪沉積,在烹飪調味時也更易入味,所以雞腿部位既能滿足大口吃肉的飽足,肉又比雞胸更嫩、更多汁、更有滋味。

圖 | pixabay/wikimedia

4. 雞翅中相當於人的小臂

雞的前肢特化成為翅膀,但基本結構還是與人的上肢相似。雞翅根對應的就是大臂,雞翅中為小臂,而小小的雞翅尖則是手掌和手指。

與雞腿類似,翅膀也由眾多肌肉組成,並且所有的肌肉都更薄,這些特點使得其肉質細嫩、更易調味、也更易均勻烹調。

5. 兩側雞鎖骨組成「許願骨」

當大塊雞肉都被一一分割,剩下的骨架就丟棄了嗎?當然不是。吃雞架、雞脖和雞爪,享受的不是大口吃肉的痛快,而是從骨頭縫裡一點點摳出肉的樂趣。

「雞鎖骨」就是其中一種備受喜愛的啃肉小零食。市面上的「雞鎖骨」通常包含兩塊骨頭,其中較粗的是烏喙骨,較細的是鎖骨。左右對稱的兩側鎖骨相連形成一個「V字」形狀,就是所謂的「許願骨」。

雞鎖骨 | heinescientific

二、內臟吃法講究,名稱不太講究

動物的各種內臟被統稱為「雜」,比如牛雜、羊雜、雞雜。中國人對各種「雜」都有相應的食用心得,但稱呼常常張冠李戴,與解剖學上的器官名稱不一致,或根據想像中的食用功效衍生出新奇有趣的名字來。

1. 雞有兩個胃,雞胗是其中一個

雞心和雞胗應該是雞雜中接受度最高的產品了。它們雖然屬於內臟,但本質上都是肉——也就是說它們主要都由肌肉細胞組成,所以從口感到風味都更容易被大家接受。雞心很難被誤認,但雞胗卻有著諸多別名。

很多以雞胗為原料的菜餚,菜譜備料部分都寫著「雞腎」。若在網上搜索「雞腎」,能看到兩種器官做成的菜餚——雞胗和雞睪丸。雞胗到底是指哪裡,真正的雞腎又是何方神聖呢?

雞胗也被稱為「雞肫」,粵語中叫做「雞腎」,它是雞的肌胃。大家更熟知的是牛有四個胃,但可能較少有人知道雞有兩個胃,一個稱為腺胃,又薄又小,是真正能分泌鹽酸和胃蛋白酶的器官。而另一個胃稱為肌胃,比腺胃大很多,有強健的肌肉外壁,內層有硬化的呈現金黃色的上皮,在中醫藥材中被叫做「雞內金」。肌胃雖然體積很大,但內腔很小,內含砂石,能以機械力磨碎食物,輔助消化。

雞的內臟| mypetchicken

2. 雞腎沒人吃,雞睪丸不能多吃

雞真正的腎以條形排列在腰椎兩側,緊貼在叫做「腎窩」的骨凹槽內,從未專門被用於食用,一是因為它的部位太深,在屠宰時難以完全摘下,二是因為雞腎帶有腥味並不好吃。

我們經常能在食物中發現它的殘餘部分,例如吮指原味雞的「三角」部位,在椎骨內側的凹陷內能發現一些看似大腦紋路的灰褐色組織,這就是原裝正版的雞腎。好奇的話,下次吃原味雞時可嘗試一下它的味道。

雞睪丸之所以容易被誤會為腎,是因為它們不像人的睪丸掛於體腔外,雞睪丸成對地生長在腹腔深層,是略帶弧度的蠶豆狀,無論是解剖位置還是外形都與我們熟知的腎非常相似。

除了「雞腎」「雞腰子」,雞睪丸在臺灣地區還被稱為「雞佛」。因為「吃哪兒補哪兒」的誤解,雞睪丸被傳為壯陽佳品,但事實上不僅不能壯陽,它還含有很高的膽固醇,不能多吃。

麻油杏鮑菇雞佛 | cookpad

3. 「記蒂」與記憶有關係

我是閩南人,從小家裡燉雞時,父母總會夾給我一顆圓溜溜的內臟,把它叫做「記蒂」,說吃了能長記性、學習好。後來在學習雞的解剖時,我就非常好奇地尋找傳說中的「記蒂」,然後我就震驚了,這竟然是雞的脾,是重要的免疫器官。

平時身體各個角落有很多免疫細胞在四處巡邏,如果它們抓到外來入侵者,就會進行解析後趕緊回到脾,用解析得到的信息訓練脾裡的淋巴細胞,讓淋巴細胞生產對抗入侵者的抗體。被訓練過的淋巴細胞有一部分會分化成記憶細胞,當下次再遇到相同的入侵者時,就能比第一次更快地產生相應抗體。

我曾與全國各地的朋友討論食用雞脾的習慣,但多數人對這個內臟都沒有印象,有的地方根本不吃,有的地方雖然吃,但從未給它姓名。在雲南、安徽等地,雞脾被稱為「針線包」,在要求女性會做針線活的年代,雞脾都專門給女孩們吃,以求心靈手巧。而在廣東、廣西的一些地方,人們將雞脾叫做「雞忘記」,認為吃了記憶力會下降。

雖然吃雞脾根本不會讓人的記憶力增強或減退,但我卻覺得閩南人將其稱為「記蒂」也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因為作為免疫器官的脾,裡面有免疫記憶細胞呀。

有人說雞脾裡面都是淋巴細胞,還貯存毒素,所以不能吃,同時卻認為一樣是免疫器官的豬脾具有健脾胃、助消化等功能。事實上豬脾並不能健脾胃,而雞脾也沒有那麼毒,這些內臟如果來自檢疫合格的動物,並經過徹底烹煮,適量食用都是安全的。

炒雞脾 | Thailand Foods

4. 葡萄串一樣的「雞燈籠」

公雞的睪丸能食用,母雞的卵巢自然也不會被人放過。

母雞通常只有左側卵巢正常發育,卵巢內很小的卵泡逐漸長大並積蓄卵黃。產卵期的母雞體內可以同時有4個左右帶有卵黃的卵泡。卵泡進入輸卵管,在輸卵管的不同部位陸續完成受精、包裹蛋白、包裹蛋殼的過程,最後排出體外形成雞蛋。

所以,如果我們「殺雞取卵」,在母雞的卵巢內並不能取到成型的雞蛋,只能得到一串如葡萄一般的蛋黃,日式燒鳥店會形象地將這樣的一串食物稱為「雞燈籠」。

「雞燈籠」 | twoeggz

雞肉和雞內臟製品豐富著我們的餐桌文化。在各種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的流言下,以科學的角度理解這些食物,不僅可以滿足身為老饕的好奇心,也能讓我們吃得更自在安心。

參考文獻:陳耀星. (2010). 畜禽解剖學(第3版).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最平價的海南雞飯在哪裡?-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由於英殖民時期的政府並沒有嚴格地管制,所以那時很多的攤販聚集地或咖啡店都是非常龍蛇混雜的地方,除了吃吃喝喝,咖啡店還可以是非法投注站,或者是大隱隱於市的非法麻將館。在那時候,咖啡店也是許多人社交的重要場合,甚至包括當時的黑社會,比如電視劇中常見的黑幫談判,也會出現在咖啡店中。
  • 中國火鍋地圖-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 九宮格中,火鍋群豪匯聚;吃火鍋,也別忘了撈蝦滑。圖1攝影/李藝爽,圖2攝影/阿遊早在八十年前,重慶的江湖兒女,就流行帶酒吃毛肚,頗有三分俠氣:「一疊疊毛肚、牛肝、血旺、蒜苗……展覽似地陳列在桌上,炭火在爐子裡熊熊燃燒,發出噼裡啪啦的炸裂聲……人們盡情地把毛肚往嘴巴裡面送,往肚裡咽,一刻也不願意停,任由汗珠子從毛孔中冒了出來,這小天地裡,簡直是春天,人們已不會感到秋的肅殺,和冬的荒涼。」
  • 中國人吃帶魚地圖-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但是,春夏秋冬四季、東南西北四方,可以常年吃到的,一定是帶魚。平日,只要去菜市或海鮮市場,那一條條形如皮帶的大魚,兩排獠牙和圓圓的大眼總會第一時間與你對視。逢年過節,北方城市的年貨攤子上,與白菜、肥雞、年肉並列的,一定少不了被凍得梆硬的帶魚。很多內陸人的記憶裡,帶魚是人生中吃到的第一種海魚。
  • 徐悲鴻在重慶-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正如徐悲鴻之子徐慶平所言,通過這個作品聯展,我們可以看到,集畫家、美術教育家、理論家於一身的悲鴻先生的藝術生命,在4位極大地受教與受惠於他的大藝術家身上得到延續。張安治承繼了悲鴻先生在美術教育與美術史論的志業而成一代師表;宗其香和李斛都很好地掌握了西畫功底,將西畫科學地融入中國畫——宗其香以光影入國畫,李斛以素描來為國畫注入新的血液,都是延續悲鴻先生以西畫改良國畫的藝術革命最成功的典範;李可染在實踐與理論兩方面深入傳統而能跳出傳統,成功地改造了悲鴻先生認為最難的盡顯頹勢的山水畫。
  • -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一幹即過境重慶691公裡的長江幹流二骨即長江重慶段兩大骨幹支流嘉陵江、烏江七支流即另外七條較大而重要的長江支流包括北岸的渠江、涪江、龍溪河、小江、大寧河以及南岸的綦江、酉水千萬條涓涓細流匯聚成滔滔江水>有山中飛瀑有地下暗河江河讓重慶天生麗質A 三峽之形成七千萬年前的造山運動使巫山、七曜山受擠壓而隆起分水嶺兩側各形成一條水系東入洞庭西歸盆地又經過數千萬年兩條反向的水系向下不斷切割山體向上不斷溯源侵蝕
  • 「討厭」的中國美食-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呂氏春秋》中有載:「善學者若齊王之食雞也,必食其蹠數千而後足。」蹠,就是腳掌。可見,兩千多年前人們就已經知道如何烹製雞爪,而且味道應該不錯。別問,問就是不愛吃字沒什麼肉,還難啃,有什麼可吃的,麻煩又不雅。而且一想著雞啊鴨啊豬啊天天踩土,太髒了吧,搞不好還有腳氣,吃它幹嘛?所有食物都值得被愛
  • 帶電的「鐵砂掌」如何練成? - 上遊新聞·匯聚向上的力量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文翰  通訊員 龔超 攝影報導不管是冬日裡的圍爐火鍋,還是夏日裡的清涼空調、冷飲,近年來「停電」二字在人們生活中很少出現了。在這背後,離不開所有電力人的努力。而從事帶電作業的電力工人,又是其中特殊的存在,常年工作讓他們擁有一雙粗糙卻能從事精細活的「鐵砂掌」。為何他們的雙手被稱為「鐵砂掌」?這些「鐵砂掌」又是如何練成?
  • 古花鎮發展3000畝小龍蝦-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豐荷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龔貴峰介紹,該公司在江蘇、湖北等地都有成熟的養殖基地,選擇在古花養殖小龍蝦,主要是拓展西南市場,看中的是古花地區處在金佛山南麓山谷平壩地帶,地形條件較好,而且在前期調研中,通過對水、土、氣候等測試,發現古花有著豐富的高品質山泉水,富含鈣、硒等礦物質,能夠為小龍蝦提供優質的生長環境。
  • 中國芋頭地理-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 芋兒燒雞。唐代的烹飪手法主要有蒸、煮、燒烤、燉。 芋頭隨著人口遷徙,不斷尋找和適應著新土地,逐漸地拓展著它的版圖。廣西荔浦芋頭原由福建人帶入荔浦縣,寧波奉化芋艿頭由福建、台州的「棚民」帶入,靖江香沙芋的栽培時間約始於南宋初期,山東萊陽毛芋由南方傳入……
  • 大自然的少女心-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墨西哥洛拉達斯湖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當代社交絕症:暈車-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目前科學家還沒有定論有些研究認為暈車與遺傳突變有關女性有更多潛在的「暈車基因」還有一種「姿勢穩定性理論」認為可能是女性的重心比男性高更難保持姿勢穩定晃啊晃啊地……就暈了緩解暈車的方法吃暈車藥常見的暈車藥有茶苯海明和苯海拉明,屬於非處方藥物,按照說明書服用。5. 試試生薑生薑對於止吐有一定效果,吃 1~2 g 可能有助於預防暈車。
  • 老時光裡的土家童謠-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幾個孩子圍在吊腳樓的「耍子」邊,唱著《排排坐》:「排排坐,吃果果,果果香,賣乾薑,乾薑辣,賣水娃,水娃短,賣花碗,花碗花,賣冬瓜……」如今唱來,勾起兒時趣事,我多麼思念那些陪我念過童謠的小夥伴呀。此外,長大後學了語文修辭手法,我才發現這簡單的童謠把頂針手法用得如此嫻熟自然呢。土家童謠內容豐富,有關於天文地理、草木蟲魚的,也有教導孩子懂事明理、認知生活事項的。
  • 城市面貌展新顏-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本報記者孟銳日前,在南陽公園、體育公園、國土局轉盤、牡丹湖廣場、高鐵廣場等地,夜晚燈光閃爍,大紅燈籠、霓虹燈掛滿了樹梢,璀璨的光影,構成了一幅美麗地縣城夜景。科學治理城市品質逐漸提升我縣緊扣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做到「四個紮實」的重要指示要求,以及「城市管理要像繡花一樣精細」的指示精神。在開展城市管理執法方面,認真開展城管執法工作,紮實推進依法行政,切實做到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展現了城管執法隊伍良好形象。
  • 邂逅銅梁 在詩詞深處-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山環水繞之地往往是文化奔流的源頭,鍾靈毓秀之地銅梁亦如此。銅梁,是一片詩意的沃土,詩文流韻,燦然生輝。「大師銅梁秀,籍籍名家孫。」杜甫字裡行間流露著對銅梁大師的敬仰。從古至今,眾多文人墨客出生於銅梁,或在銅梁留下足跡,詩人與銅梁的綿綿情意,成就了這座城市與詩歌的千年情緣。據不完全統計,歷代文人雅士留下了吟詠銅梁8000餘首膾炙人口的詩篇。
  • 低卡美味的紅薯卷-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俗話說得好五月不減肥,六月徒傷悲……夏天悄悄地來臨了面對美食與美貌, 該如何選擇呢?不用糾結【低卡美味的紅薯卷】就是它了如果想要中間有紫色夾心的樣子的,可以多做一份紫薯泥加上就好了。
  • 冬至到 數九寒冬防寒保暖-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那麼,「冬至」時節,市民如何養生呢?涪陵區敦仁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科負責人提醒,冬至後,天氣將進入一年中最冷的時段,市民朋友要特別注意胃部保暖,及時添加衣被,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冬季養生要保證充足睡眠,早睡晚起。戶外鍛鍊,要等待陽光出現才外出活動,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進行戶外運動,儘量做到「行不疾步,耳不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久,臥不至疲」。
  • 渝貴鐵路沿線吃喝玩樂攻略-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陳有良尖椒雞罐罐雞豆沙窩貴陽野生動物園:以野生動物和森林景觀的展示觀賞為主線,集野生動物遷地保護、科普教育、繁育生產、科學研究和休閒娛樂為一體。吃什麼扎佐蹄膀火鍋沿線的小夥伴們,一起期待渝貴鐵路的開通吧~原標題:渝貴鐵路沿線吃喝玩樂攻略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就在今晚-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圖源:Wikipedia如何觀測?明天如果天氣晴好的話,肉眼直接可見流星雨。流星在飛入地球的時候,主要是在距離我們90公裡高度附近燃燒的,這部分區域是科學家的探測儀器上不去、下不來的地方,如何進行探測是非常棘手的問題。所以,科學家通過測量流星信號,就可以探測到流星飛過的地方大氣層的溫度和風速等用於科學研究。你準備和誰一起看呢?
  • 上遊•文薈丨漠河,此生不去心不安-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即使生活艱苦,依然飽經滄桑,到了故事的最後,打動你的,依然是那種向上的力量,不由分說地擊中你的心臟。遲子建說:「自己的全部文學力量,都是來自於自己的家鄉,也就是漠河。」凍柿子、玉米饃饃、豆皮夾蔥香菜、冰糖藍莓、鐵鍋燉,再配上一瓶藍莓汁,東北的美食都很質樸實在,冰天雪地吃起來,暖的不僅是胃,更是心。邊吃邊跟身邊的小夥伴做遊戲,唱歌、跳舞,嘮嗑,盡情釋放生活的壓力。
  • -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隨著社交媒體時代的來臨,Prada Mrafa 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照片裡,我們看到的永遠都是它在鏡頭下的的櫥窗。創作它的藝術家 Elmgreen 表示,這家店將不會進行任何修葺,它將會被孤獨的留在這片沙漠上,任其成為時間遺蹟和物質主義腐爛的縮影。或許若干年後,它真的會成為愛德華·霍珀式的美國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