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程哥[原創] [今日頭條]獨家發布
——————程哥遊記 今日頭條——————
2018年6月19日
平壤位於朝鮮半島西北部,大同江與其支流流經市區中心,因其地勢平坦而得名。
按照史學界的通行說法,在公元前的古朝鮮時期,朝鮮半島先後出現過由中國人建立的檀君朝鮮、箕子朝鮮、衛滿朝鮮三個王朝。半島南部則有馬韓、辰韓、牟韓等部族國家。
公元前後朝鮮半島進入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並立時期。公元7世紀時,新羅呈請唐朝出兵,聯合滅掉高句麗、百濟兩國,基本統一朝鮮半島。從此以後朝鮮就成為了一個統一的國家。
平壤是朝鮮半島歷史最悠久的城市。相傳早在檀君時代,平壤就被定為都城。直到公元10世紀,新羅衰敗後,高麗王朝取而代之後,才將開城定為都城。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佔據朝鮮的日本,分別向在朝鮮半島以三八線劃分了勢力範圍的美蘇兩國投降。
之後,三八線以南的朝鮮半島南部,由以美國支持的南朝鮮政權佔據,率先於1948年8月15日成立了以李承晚為總統的大韓民國,定都漢城。
三八線以北的朝鮮半島北部,隨後於1948年9月9日建立了以金日成為內閣首相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定都平壤。
自此,南北對峙的朝鮮半島分裂局面一直延續至今。當然朝韓雙方一直堅持自己才是整個朝鮮的唯一合法政權,對整個朝鮮半島擁有主權。這一點,我們在普通的朝鮮人口中都能得到印證。
小金導遊常說,我們朝鮮有22萬平方公裡領土,有8000萬人。當然,領土是包括我們朝鮮南部在內的。8000萬人,也是包括我們朝鮮北部、朝鮮南部以及所有海外僑胞都在內的。
平壤是著名的旅遊勝地,至今仍保留著高句麗古城、安鶴宮遺址、廣法寺等歷史古蹟。
平壤著名旅遊景點有金日成廣場、主體思想塔、千裡馬銅像雕塑、凱旋門、萬壽臺、萬景臺等。
幾天中,除了妙香山、開城兩個方向的景點外,每天在平壤市區也都有景點行程安排。所以,平壤的主要旅遊景點,我們基本上都遊覽了。
一、中朝友誼塔。為了紀念在韓戰中用鮮血和生命援助朝鮮人民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豐功偉績,在周恩來總理訪問朝鮮時,和金日成首相共同親自選定了建築地址、審定了建築造型,在平壤著名風景名勝牡丹峰北面建造中朝友誼塔。
中朝友誼塔於1955年2月23日舉行奠基典禮,1957年2月14日舉行落成典禮,於1959年10月25日誌願軍入朝參戰九周年時,正式對外開放。
中朝友誼塔由兩層基座和塔身組成,塔高30米,總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塔後有門可以進入一層紀念館,館內大廳中心的大理石檯面上擺放著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名冊(部分),除有門一方外,其餘三方牆壁上繪有描述參戰、戰鬥和戰後恢復建設三個場面的壁畫。
二、凱旋門。位於平壤牡丹峰區的牡丹峰大街與凱旋大街交叉路口凱旋廣場。是為了紀念金日成同志先後兩次戰勝日本和美國而建立的,於1982年4月15日建成。
平壤凱旋門高60米、寬52.5米,拱形門洞高27米、寬18.6米,據稱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凱旋門。在四根花崗巖石柱上,刻有金日成同志投身於抗日戰爭的1925年及凱旋歸國的1945年相應字樣,並有浮雕。東面門楣和西面門楣刻有長白山浮雕。南北兩面的門楣上刻有《金日成將軍之歌》歌詞。
三、平壤地鐵。是1966年,金日成同志參觀了北京正在建設中的地鐵系統後,由中國支援,在平壤修建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於1968年宣布動工,1973年9月6日第一條線路千裡馬線建成通車,1975年9月9日第二條線路革新線建成通車。兩條線路共長24公裡,有16個車站。
平壤地鐵基本仿照北京地鐵,並適當參考了莫斯科地鐵修建。平壤地鐵是世界上最深的地鐵,平均深度為地下100米,最高處都在地下80米,最深處則達到地下150米。因此,除了交通運輸以外,還具有戰時防空的功能。
千裡馬線又叫「1號線」,有紅星站、戰友站、凱旋站、統一站、勝利站、烽火站、榮光站、復興站共八個車站。
革新線又叫「2號線」,有光復站、建國站、黃金原站、建設站、革新站、戰勝站、三興站、樂園站共八個車站(原來革新線還有一個光明站,在金日成同志逝世後被關閉不再使用)。
我們被安排搭乘了從復興站到榮光站的一站路程,觀光體驗一下平壤地鐵。當然,在外國遊客乘坐的地鐵車廂裡,是沒有朝鮮本國人的。
四、萬景臺。萬景臺座落在平壤市中心西南約12公裡處,萬景峰山麓的萬景臺舊居是朝鮮領袖金日成同志誕生並度過童年時代的舊居。
萬景臺舊居周邊風景特別優美。據小金導遊講,萬景峰那一大片地方,自古以來,就是歷代朝鮮王室和貴族眼中的風水寶地。好多達官貴人都在那裡買地建墳。由此,好多貧窮百姓就在那裡守墓謀生。
小金導遊介紹,朝鮮的萬景臺就相當於中國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故居韶山。
一百多年前,金日成同志的祖上幾代就在萬景臺居住。1912年4月15日,金日成同志就誕生在舊居中低矮的茅草房中。他在艱苦勞動和艱難生活中,從小就立志要為朝鮮人民謀取幸福,並堅持鍛鍊身體,在勞動和生活中磨鍊自己。
1910年日本強行吞併朝鮮後,朝鮮愛國志士的反日鬥爭逐漸轉移到了中國進行。在這樣的背景下,1920年,幼年金日成隨父母移居中國吉林省臨江縣,並進入當地小學讀書。1926年,進入吉林毓文中學讀書,並在此加入朝鮮共產青年同盟。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金日成同志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了中共領導的抗日活動,在吉林東部地區直接從事抗日武裝活動。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並迅速出兵中國東北,東北抗日聯軍的剩餘部隊在蘇聯境內進行了改編,中國同志隨蘇軍返回東北,朝鮮同志隨蘇軍返回朝鮮。
當時擔任中國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軍第六師師長的金日成同志,率領改編後的大部隊與患難與共14年的中國同志告別,跟隨蘇軍返回朝鮮,於1945年9月22日進入平壤。並從此開始了他建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輝煌事業。
五、康磐石高等中學校。位於平壤市區西部,是以金日成同志的母親康磐石的名字命名的一所高中。
在康磐石高等中學校,我們觀看了學生們的歌舞器樂表演。學生們的表演真的很不錯,這個可不是違心地吹捧她們喲。
只是略有奇怪,整個歌舞器樂表演只有女生,沒有一個男生。這似乎好象印證了小金導遊說的,他們整個朝鮮(半島的朝鮮民族),就長相氣質和能幹程度來說,是南男北女這樣的。
(鄭重聲明:轉載及引用全文或其中部分文字圖片必須註明原創作者程哥遊記,否則即為侵權行為。)
(友情提示:法治中國,言論自由。若有各種評論,恕不一一回應)
謝謝關注!謝謝轉發!謝謝交流!謝謝賜教!
——————程哥遊記 您的頭條——————
《程哥遊記》前一篇:《[中國遊客眼中的真實朝鮮]--朝鮮六日遊之朝鮮篇-2--開城》--2018年6月17日
《程哥遊記》後一篇:《[中國遊客眼中的真實朝鮮]--朝鮮六日遊之朝鮮篇-2--平壤-2》--2018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