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滅霸他爸
1990年8月2日凌晨2時,伊拉克悍然出動10萬大軍入侵科威特,僅用了不到10個小時,就將獨立國家科威特領土全部納入伊拉克版圖。
消息傳開,世界輿論一片譁然,美國總統老布希立即召開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決定向海灣增派兵力。
美國先後將6個航母戰鬥群和3隻特混艦隊調往波斯灣和紅海。
部署於地中海的「艾森豪」航母戰鬥群和中東特遣編隊,於8月3日奉命前往紅海,這是美國出動的第一個航母戰鬥群。
緊接著,遊弋於印度洋的「獨立」號航母戰鬥群,從迪戈加西亞島起航,經過5天行駛,抵達阿曼灣,這個航母戰鬥群共有8艘艦船,包括2艘飛彈巡洋艦、1艘飛彈驅逐艦,2艘護衛艦和2艘後勤保障船。
8月7日,老布希批准了對伊拉克進行武力威懾的「沙漠盾牌」行動,將本土和其他基地的航母派往海灣。
同一天,「薩拉託加」號航母戰鬥群從美國東海岸出發,經地中海前往紅海,這個航母戰鬥群共有11艘艦船。
一個星期後,「甘迺迪」號航母戰鬥群的8艘艦船,離開美國本土,經地中海抵達紅海。
到了9月,因「艾森豪」航母戰鬥群在海外部署時間超過6個月,所以,美國海軍決定令其返回本土修整,以其他航母戰鬥群代替。
10月中旬,「獨立」號航母戰鬥群基於同樣的原因返回本土。
美國則調「中途島」號、「突擊者」號、「美國」號、「羅斯福」號航母戰鬥群前往海灣。
這樣一來,海灣地區的美國航母戰鬥群已高達6個,其中,「薩拉託加」號、「甘迺迪」號和「美國」號部署於紅海,從西南方威懾伊拉克,而「中途島」號、「突擊者」號和「羅斯福」號則部署于波斯灣。
與航母戰鬥群同時調往海灣的,還有中東特混艦隊(10艘)、「威斯康星」號戰列艦編隊(11艘)和「密蘇裡」號戰列艦編隊(7艘)。
此外,法國派出「克萊蒙梭」號航母,英國派出「無敵」號航母,海灣地區的航母數量已高達8艘。
美國空軍、陸軍和陸戰隊也不斷向海灣增兵,截止到1990年12月底,海灣美軍總兵力已達18.8萬人,包括陸軍11.5萬、海軍3萬人、陸戰隊2.3萬人、空軍2萬人。
但是多國部隊的威懾和封鎖並沒有迫使伊拉克撤軍,於是1991年1月17日,多國部隊開始執行「沙漠風暴」計劃,對伊拉克進行空襲,海灣戰爭正式爆發。
從紅海的「薩拉託加」號、「甘迺迪」號航母上起飛的艦載機向科威特西南部的伊軍基地、機場、雷達等目標進行空襲,摧毀了大量目標。
空襲第一天,僅美軍飛機就出動700餘架次。
在38天的空襲行動,伊軍損失慘重,潰不成軍,以至於多國部隊地面部隊出動100個小時後,伊拉克就宣布停火。
空襲中,「中途島」號航母上的艦載機創造了出動3400架次,投彈1814000千克的記錄,有資料稱,航母上的食堂24小時營業,飛行員平均每天僅能睡4個小時。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六個航母戰鬥群是多國部隊獲勝的重要原因之一,航母通過此戰,再次證明了自身在戰爭中無法取代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