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去過狐尾山和仙嶽山嗎?
現在
山上大變樣了!
新添了許多絢麗多彩的開花地被和樹木
變得更加賞心悅目了
原來這是我市開展的廈門島森林景觀(林相)提升改造帶來的效果。改造範圍包括狐尾山和仙嶽山,改造面積為2619.4畝,其中一期工程綠化提升改造項目可施工範圍基本完工,二期工程預計明年4月底完成。
一起去一探究竟吧~
特色景觀園
既注重適應性和多樣性
還注重植物層次和季相變化
沿氣象臺路往海上明珠塔方向行進
途中便有一處特色景觀園
這裡規劃了多個區域,分別種著翠蘆莉、大花蘆莉、美蕊花等開花地被,紅葉烏桕、楓香、黃連木、無患子等樹形優美的喬灌木點綴其間。站在遠處望去,奼紫嫣紅,綠意盎然。
市市政園林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江瑞榮介紹
目前已栽種的樹木及地被植物
成活率達95%以上,長勢良好
基本達到預期效果
特色景觀園的打造是
此次廈門島森林景觀(林相)提升改造的
重點和亮點
各參建單位也下了一番「繡花」功夫
從適應性、抗逆性、生長穩定性、樹種多樣性等
方面綜合考慮植物選擇
設計上則充分考慮觀賞性
注重植物層次、季相性變化
注意各類植物的花期在時間、色彩上的聯繫
科研試驗林
種植40種綠化彩化樹種
選出適合廈門的15-20種
據介紹:
去年,廈門市啟動了島內山體健康步道項目
沿線兩側綠化景觀也要進行全面的改造提升
為此,建立試驗林
希望通過科研攻關
科學修復、改造廈門島內森林生態
全面提升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生態服務功能
據了解,狐尾山和仙嶽山
皆有建立試驗林,總面積60畝
種植廈門島森林景觀(林相)提升改造項目選用的木荷、火力楠、楊梅、黃枝潤楠、楨楠、白玉蘭、桂花等40種主要綠化、彩化樹種以及珍貴樹種。
按照生態適應性、固碳釋氧、保育土壤、涵養水源、積累營養、淨化空氣、生產木材價值等7個指標,對各樹種生態適應性與生態服務價值綜合指標值進行計算,根據綜合指標值篩選出15-20種適合廈門種植的造林綠化樹種,為我市島內外山地和城市綠化建設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同時,通過科研攻關
還將研發建立一套基於物聯網的
智慧生態綠廊監控系統
說完了顏值提升工程
下面我們來說說遊步道
在狐尾山
林中設置了幾座供市民、遊客休憩的亭子
市市政建設開發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劉燕斌說:
「
二期工程計劃對部分人流量較大的、沿線分布有重要景觀節點或者主要休憩點的遊步道進行線狀改造——在步道兩側3-5米的範圍內,種植小喬木、花灌木、防火植物,形成兼具防火林帶作用的路邊景觀帶。
」
改造的效果將如何呢?
我們來看看圖片
珉星亭遊步道周邊點綴樹種主要以色葉樹種為主,在主要節點、轉彎處以及適當的空地計劃進行套種,給涼秋帶來一抹不一樣的「暖紅」。
在涵香亭遊步道周邊「添香加彩」,給暖春增添一抹亮麗的紅,營造「四季淡香」的效果。
在望月亭-清風亭遊步道線路,以「藍紫色」為主調進行點綴套種,打造夢幻般的景觀花徑,將望月亭與清風亭串聯起來。
在觀海亭遊步道中「添香加彩」,感受春花秋葉帶來的不一樣的美。
在空間較開敞的地塊套種觀花植物,在轉彎處或重要的觀景點的位置
該路段主要以點綴「紅黃」觀葉喬木為主,打造不一樣的秋冬景觀。
項目名片
廈門島森林景觀(林相)提升改造項目改造範圍為狐尾山和仙嶽山,改造面積為2619.4畝,其中一期工程改造面積為1301.5畝,二期工程改造面積為1317.9畝。按照「點、線、面」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改造,其中,
特色景觀園區的改造面積為106.7畝,健康步道周邊景觀的改造面積為78.5畝,遊步道周邊景觀改造面積為63.9畝,山體森林景觀的改造面積為2310.3畝,科研試驗林60畝。
改造以綠化美化香化為宗旨,以綠色為基調,色葉彩化、花化為點綴,形成針闊混交林及復層林自然群落,以及季相鮮明的特色景觀,並與科普教育、森林文化宣傳和生態文明建設有機結合,構建具有南亞熱帶植被風光特色的一道美麗的森林風景線(走廊),成為人們遊憩、觀光、健身的好去處。
健康步道狐尾山段森林景觀效果圖。
你期待嗎?
廈門日報社微信矩陣▼
城市捷報社融媒體出品
記者/編輯:張慧
綜合整理自廈門日報、廈門晚報
感覺贊的話 推薦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