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石文化】漫談青田石

2021-02-19 青田石雕

青田二字,多數人的認知似乎不是括蒼山麓的縣城,而是美石之稱,這倒坐斷其地土產的獨步資才。雖難說此稱掩抑其地,至少 揭示了兩者互生,掀起了地以石名而石以地隆的共和現象。其他國石有此膠結,然玩家或知情者還是想區別的。倘若將此歸咎於物產的匱乏,真不如看成青田人祖祖輩輩所以因地制宜的能耐。

青田形勢,俗語有云,九山半水半分田。九山中蘊藉深厚的寶珍即青田石,積精無匹,含秀絕倫,故號中國石都。而別號世界青田,那當然天賜半分田水而促人跨海渡洋以謀生,無非不為地囿。留守者不屈於苦瘠,自然承傳著一套全憑師傅帶徒弟的本領,實在各大院校不曾具備的課程,這就是赫赫有名的青田石雕。青田人竭力把僅有的最佳一面呈現於世,其技亦是。大山裡的青田石並非無有瑕疵,然青田石雕一項標識性極強的手段,大師們都稱其曰放洞,能將石中瑕疵剜除並透出大體,美者留之,惡者去之,難怪青田人眼裡似乎不存劣石,但恐虧欠高明的手段來治之。玩家常常玩此放洞所營造的奇趣,即作品的考評亦不得不涉其放洞的高下而定。這番斤斤的較真,外埠石雕暫時不曾注重的。

五百年前,已有各類古籍記載青田美石之榮。藝林中人每言明代印學,終要強調文人篆刻的創立。凡論文人篆刻的創立,又不能不費篇幅述說文彭的開山之功。那麼,文彭之功所以顯揚於來者,誰都不該忘了青田美石的貢獻。於是流派無時定息,印人偏好其石 仍不排遷。至於其他國石,那是後來之事。悠悠三千歲的印學,因青田而發生了革命的轉向,藝林早已列為重大事件。惜吾青田依舊低調,青田人性與青田石性同樣堅而爽朗,何曾綿憊。印人看得明白,畫家亦熟稔其性。陸儼少先生生前嗜滷豬耳,許其油而不膩,嘗謂好比宣紙作畫,青田刻章。他老人家畫畫一向沉著痛快,偏生獨舉吾浙青田喻之,無疑愜懷其石令奏刀者沉著痛快之享。他石雖有其長,卻擔不起這四字評語的分量。

青田與印人的緣會,只要流派篆刻不滅,永永難以分離。吾浙西泠八家作品,幾乎清一色取材青田,並非近水樓臺的便捷,而是完全駕馭其性。近現代的新浙派照樣不悖其性,繼續光大著。外埠流派雖善衝刀,或好削刀,若用青田美石,益加爽朗地留下以刀代筆的軌跡。

青田美石之堅,乃天造吃刀與拒刀的最佳硬度,吾當不以和田美玉相較。若尋玉之貞,終歸玉人昆吾琢磨之功。而印人但有方寸之鐵,何以落刀。前修親篆親刻參與其藝,又不知何以起調。敢說世無青田,則五百年來之印史,能不重寫。(本文轉自藏真《青田石雕》32期)

『宋大雍 浙江省收藏協會副會長、中國美院傳統書畫研究高級研 修班特聘教師。』


相關焦點

  • 青田石價格是多少?青田石價值高嗎?
    13 11:40:06 來源: 玉雕名家 舉報   本文來自玉雕名家官網  青田石和壽山石
  • 青田石:名貴印章石
    近年來,青田石雕在拍場上高價成交並非個案,這一藝術品正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藏家們趨之若鶩。  青田石被譽為「石中君子」,近年來,隨著民間資本對名貴玉石的輪番炒作,此前不溫不火的青田石市場也慢慢「瘋狂」了起來。而青田石雕更是以「千金寸璧」聞名遐邇。  名貴印章石  青田石,產於浙江省青田縣,是我國傳統的「四大印章石之一」。
  • 青田石的文化源流
    「青田有石美如玉」。青田石按色彩可分為10大類,100多種,石質潤澤透晰,或色彩絢麗,或潔淨如玉,是我國葉蠟石品種中色彩最豐富、種類最齊全的石品之一。青田石溫潤細膩,純淨透亮,石性脆軟相宜,行刀爽利,脆而不堅,是我國印石中的最上品。青田石的硬度遠較玉珉為低,大約為摩氏2度。
  • 青田石的文化源流
    「青田有石美如玉」。青田石按色彩可分為10大類,100多種,石質潤澤透晰,或色彩絢麗,或潔淨如玉,是我國葉蠟石品種中色彩最豐富、種類最齊全的石品之一。青田石溫潤細膩,純淨透亮,石性脆軟相宜,行刀爽利,脆而不堅,是我國印石中的最上品。青田石的硬度遠較玉珉為低,大約為摩氏2度。
  • 青田石(中國四大名石)鑑賞
    青田石按顏色可分為青色、黃色、紅色、藍色、白色、黑色、綠色、紫色、褐色、棕色和花色等。這是一枚青田石藍星石。青田石藍星。青田石紫檀對章青田石封門青之菜花黃,封門青為淡青色,微透,質地極為細膩,產山口封門礦區。封門青除青色稍淡外往往在肌理隱有極細的線紋。青田石封門青之菜花黃。
  • 你知道北京故宮「藏」著多少青田石嗎?
    該書以故宮博物院藏 青田石文物為中心 介紹了青田石的歷史與文化 《故宮博物院藏青田石》 書籍首發
  • 淺談青田石及青田石印章介紹
    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聊聊我國四大印章石之一的青田石。首先,我們先來了解其歷史背景。青田石的歷史可以上溯到1700多年前,在浙江博物館藏有六朝時墓葬用的青田石雕小豬四隻,在浙江新昌十九號南齊墓中,也出土了永明元年的青田石雕小豬兩隻。
  • 青田石知識大全
    青田石雕是民間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歷史悠久。所謂歷史,當然不能將「女媧補天遺石下凡變成青田石」的民間傳說算在內,現在可以查證的最早作品是1989年江西新幹縣出土的吳越文化的文物——殷商時期的「玉羽人」。
  • 中國名石青田石
    關注我們,讓每一個中國人都愛上寫字 青田石產於浙江青田縣。青田石是一種變質的中酸性火山巖,叫流紋巖質凝灰巖,主要礦物成分為葉蠟石,還有石英、絹雲母、矽線石、綠簾石和一水硬鋁石等。
  • 淺談青田石及青田石印章介紹
    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聊聊我國四大印章石之一的青田石。首先,我們先來了解其歷史背景。青田石的歷史可以上溯到1700多年前,在浙江博物館藏有六朝時墓葬用的青田石雕小豬四隻,在浙江新昌十九號南齊墓中,也出土了永明元年的青田石雕小豬兩隻。
  • 青田舉辦石雕文化節 海內外嘉賓共賞名石 青田石雕小鎮產值達15億
    《故宮博物院藏青田石》共收錄了《皇帝的青田石》《臣工的青田石》《百姓的青田石》三個篇章18組故宮博物院藏青田石精選圖片信息,將青田的國之瑰寶以圖片的形式展示給世人。同時,在「對話故宮經典」青田石印章精品展上,「故宮經典」以文物圖片為載體,開啟「石印時代」的輝煌,展現青田石印璽的前世今生;「今生青田」單元以實物精品為載體,萃選青田印石、篆刻精品300多枚,講述青田石與中國篆刻,與北京故宮、與西泠印社、與印人之間源遠流長的淵源關係。
  • 567青田石吹笙人偶
    567青田石吹笙人偶 567青田石吹笙人偶
  • 你知道北京故宮「藏」著多少青田石嗎?
    該書以故宮博物院藏 青田石文物為中心 介紹了青田石的歷史與文化 《故宮博物院藏青田石》 書籍首發
  • 青田石擺件
    青田石擺件  青田石學名葉臘石、主要礦物成份為葉臘石和石英,元朝趙孟頫開始用青田燈光石作印,至明代青田凍石很快風行印壇,從此石質印材便逐步代替金、玉、銅、牙,可以說青田石對於中國篆刻藝術有著特殊的意義
  • 藍田玉對話青田石丨揚玉石文化 培養「雕刻名家」
    西安網訊:今天(3月25日),「傳承工匠精神·激勵創新創業——青田石對話藍田玉戰略合作論壇」在西安舉行。      藍田玉是「中國四大名玉」之一,青田石是"中國四大名石"之一,藍田玉和青田石的產業發展在各自地區的經濟發展中佔據著重要地位,開展藍田玉與青田石合作交流意義重大。
  • 中國名石青田石
    關注我們,讓每一個中國人都愛上寫字 青田石產於浙江青田縣。青田石是一種變質的中酸性火山巖,叫流紋巖質凝灰巖,主要礦物成分為葉蠟石,還有石英、絹雲母、矽線石、綠簾石和一水硬鋁石等。
  • 接軌「高鐵時代」 浙江青田石文化旅遊煥新機
    接軌「高鐵時代」 浙江青田石文化旅遊煥新機 2016-01-16 16:33:11青田的聞名遐邇,除了因為它是出了名的僑鄉,還得益於那一塊塊溫潤如玉、色彩斑斕的青田石。隨著高鐵時代的到來,青田石文化旅遊也再一次站在了騰飛的路口。  青田石與壽山石、昌化石、巴林石並稱中國四大名石,色澤尚清、尚淡,是歷代篆刻家首選石料,被譽為「石中君子」;而青田石雕作品精美大氣,技藝精湛,尤以鏤雕技藝見長,其中多層次鏤雕技法,可做到細如髮絲,薄如蟬翼,令人嘆為觀止。
  • 青田石和壽山石哪種更適合製作印章!
    青田石和壽山石兩種印章石都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兩者都是因為硬度適中,韌度較高,適合雕刻,所以很多人都會拿它們製作印章,那麼在青田石和壽山石中哪種更適合製作印章呢?接著往下看吧!市面上青田石的硬度在1.5左右,很少能達到2級,而壽山石的硬度要比青田石的硬度高一些,一般在2~3之間。
  • 第八屆青田石雕文化節於僑鄉青田開幕
    青田石素有「印石之祖」之美譽,在明清兩代,青田石被廣泛運用於印章製作,受到歷代帝王的喜愛。目前,北京故宮博物院共藏有5件明清歷史雕作和1000餘枚印紐及一批尚未使用的青田石印。青田聘請首批青田石文化宣傳大使。 胡丁於 攝「故宮和青田有著穿越數百年的不解之緣。」
  • 講好石雕故事 振興石雕產業 中國青田石文化發展大會舉行
    ,縣委副書記、縣長周和平以「講好石雕故事,振興石雕產業」為主題,作了《青田石雕文化產業發展》主旨演講。 演講中,周和平說,青田石雕是最具歷史感的國石,歷史悠久、充滿時代烙印、文化積澱深厚;青田石雕是最具故事的國石,成就一代華僑、「一石一世界」、融入百姓生活;青田石雕是最具收藏價值的國石,資源稀缺、工藝精湛、價值認同;青田石雕是青田精神的承載石,孕育了投石問路的創新精神、點石成金的工匠精神、金石之交的契約精神;青田石雕是「一帶一路」的文化石,是絲綢之路的先行者、中華文化的傳播者、中外友誼的見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