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陽大梨發起京東眾籌,千年古梨樹饋贈「福果」

2020-12-14 和訊

最近,山東的一個千年梨園發起了京東眾籌,用千百年古樹饋贈的「福果」邀請大家回味時光的味道。

山東國新視點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發起了千年梨園「山陽大梨」的「福果」眾籌項目成功登錄京東眾籌平臺。

山陽大梨是山東昌邑的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也是農產品(000061)地理標誌產品,其甜美爽脆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在當地獲得極高的讚譽。據悉,參與眾籌的山陽大梨均產自當地千年梨園的古梨樹,歷經千百年歲月沉澱依然花繁葉茂、碩果纍纍、澤養後人,如此彌足珍貴的饋贈,被當地人稱為「福果」。

千載百年古樹群

山陽擁有千年梨園生態觀光資源,園中的梨樹大都在百年以上,樹齡最大的已有千年之久,是濰坊市樹齡最長、規模最大的古梨樹群。

山東省濰坊市昌邑千年梨園是當地樹齡最長、規模最大的古梨樹群,同時也是山東省內保存最完整的古梨樹群。據統計,千年梨園中樹齡超過1000年的有10多株,元、明朝以來的有500多株,清朝以來的有3000多株,100年以上的有25000多株,由研究人員與當地經驗老到的農民共同承擔養護古梨樹的重任。

博陸山上文蘊深

千年古梨樹集群位於山東省昌邑市博陸山,此地歷史名勝,悠久豐富:

發現考證兩處周代遺址;

漢武帝曾四次東巡尋仙駐足博陸山,留有「漢武望陸臺」;

著名的漢代大司馬大將軍霍光曾被賜封此地(封博陸侯),山上遺有霍光冢;

唐太宗李世民東徵高麗時曾在此地飲馬駐紮,留有「飲馬池」,飲馬鎮因此而得名……

這裡還是炎帝的千山,是九鄉帝王之家,是唐三藏取經歸來時與唐太宗共詠佛理之地,是中華始祖之家,佛道共生共融之地,仙家喜結良緣所在。

此外,這裡的飲馬泉是太極三清之源,這裡的仙女洞是鹿仙女洞房花燭之所。這裡的梨花水鎮是黃帝妃子好夢呈瑞之境。是道教祖師爺老子尺素鯉魚之源。這些歷史長河中流傳下來的故事,有著淳厚的鄉風民俗,也賦予了「福果」深厚的歷史底蘊。

山陽代代人樹情

1000年的風風雨雨,36萬個日日夜夜,見證歲月穿梭的奇蹟。

山陽人保護古梨樹的行為代代相傳,對當地人來說,千年古梨樹不僅是當地的名片,更是千百年來,每一代人心中的溫情記憶,它們刻在梨樹的成長軌跡中,在當地人的繁衍中傳承。為了守護古樹傳承,山陽人把漫長的堅守,轉化為科學的管理。他們研究並梳理當地的土壤、水紋、氣候等環境,做好充足的準備,每一代人耐心守護,終得碩果。

古樹承擔著當地區域生態系統的平衡者、當地歷史環境變遷的見證者、當地雜交育種的母本、當地文明程度的標誌等重任,具有特殊的觀賞價值、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

得天獨厚結好梨

山陽大梨,得益於山陽人的呵護、優質的環境、理想的氣候、完善的管理體系,方能保證品質優良的果實出品。

當地土層深厚,透氣性好,土壤中含有大量有益於梨生長的營養和微量元素,產地環境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技術條件》(NY/T391—2000)標準。冬春乾旱、夏澇、晚秋又旱的典型氣候特徵,為山陽大梨的產業發展提供了理想的環境和氣候條件。

為加強山陽大梨農產品地理標誌各項工作,使山陽大梨產品質量達到綠色食品標準要求,完善質量控制體系,當地管理機構特別制定了基地生產管理制度、農業投入品管理制度、技術指導和推廣制度和培訓制度,進行生產過程管理。嚴格的生產過程為山陽大梨的種植提供了優良的生產管理環境。

共享甜蜜好味道

秋天到了,美好的收穫,滿滿都是綿長的甜蜜味道。

作為當地名品,山陽大梨以「大」和「甜」的典型特徵而聞名遠近,普遍重1斤有餘,甚者可逾5斤,且梨形端正,果面青翠而光潔。山陽大梨的含糖量極高,總糖≥6.0%,總酸≤0.2%,素有落地沾沙沙亦甜的美譽,兼之皮薄酥脆,果肉甘甜多汁,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水果。

此外,山陽大梨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不但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可溶性固形物≥10.0%;鈣≥2.0毫克/100克;鋅≥0.3毫克/千克;鐵≥0.8毫克/千克;維生素C≥2.0毫克/100克。),可補充人體所需的元素,還有化痰潤喉、去火清肺、醒酒解醉的功效。

「福果」傳遞好祝福

據當地村民介紹,山陽大梨雖然在當地擁有極高的知名度,但是由於宣傳力度不夠,宣傳手法單一,外地人們很難嘗到口感香甜、營養豐富的古樹果實山陽大梨。此次參與京東眾籌的山陽大梨之所以被稱為福果,是因為這些山陽大梨均產自樹齡300年-1000年不等的古梨樹,當地人認為具有悠久歷史底蘊的千百年古梨樹所結的果實傳遞著福氣和美好的祝福。

為了開拓銷售渠道,讓更多人嘗到山陽人精心種植出的大梨,同時通過古梨「福果」眾籌,對五湖四海的朋友傳達美好的祝願,山東國新視點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發起此次眾籌。據了解,此次眾籌所獲得的認養金除了用於古梨樹養護、梨園設施維護外,還將有10%認養金成為愛心基金,用於當地敬老助殘等公益活動,在保護古樹生態的同時,為社會弱勢群體盡一份力。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昌邑飲馬鎮山陽村黨總支領辦大梨合作社帶動百姓致富增收
    山陽村有著悠久的種植梨樹傳統,有佔地2000多畝的古梨園,梨樹30000多棵,園中梨樹主要以傳統的茌梨和馬蹄黃為主,大多數在百年以上,其中樹齡超過300年的梨樹多達5000多顆,是濰坊市樹齡最長、規模最大,山東省內保存最完整的古梨樹群。近年來,隨著新梨樹品種出現,傳統古梨樹品種銷售面臨難題,加之管理不科學,不規範,種植戶相對分散,梨果產量和品質無法提升,老梨園遇到了新問題。
  • 刷爆朋友圈的「網紅梨」就藏在太湖邊的避暑勝地裡!99%的蘇州人都不知道
    見過芝士刷屏、抹茶刷屏,但「網紅梨」刷屏還是頭回見,這裡面的門路也是大有講頭!| 太湖邊,生清淨 |古蓮華寺的梨園離太湖水源僅2公裡,開溝渠引純淨太湖水澆灌。喝飽了健康的太湖水,才能結出最多汁的果子。每棵梨樹的樹齡都在4~5年左右,此時正值梨樹壯年,也是翠冠梨最甜的時候。
  • 蘭州什川千年古梨園,看過如雪梨花,如火燃燒的梨樹紅葉想看嗎?
    蘭州什川千年古梨園,看過如雪梨花,看看如火燃燒的梨樹紅葉吧被譽為「世界第一古梨園」的蘭州什川百年梨園,現在已經是紅葉瀰漫了整個田野蘭州什川古梨園現存百年以上的古梨樹9000多株,面積達4000畝,2013年正式錄入「世界吉尼斯紀錄大全
  • 尋呈貢寶珠梨文化之根,訪果逸古梨樹農莊之獻
    據中國民間歷史故事記載:在宋朝時期,一位得道高僧到「盤龍寺」講經,路過呈貢這片風水寶地,將從大理帶來的雪梨樹苗與本地梨嫁接,成為現在呈貢有名的寶珠梨,可為吃梨不忘栽梨人,高僧便被成為「寶珠和尚」。在歷史的考證下,寶珠梨的嫁接地位於李望山一帶有山有水的地方,名為龍山花塢,也就是現在呈貢昆明理工大學後山的雲南果逸花谷寶珠梨文化旅遊區。
  • 什川古梨園 407歲梨樹燒成空心仍努力結果 為啥很多梨樹無人採摘
    據統計什川百年以上的古梨樹3939畝、11939株。現存古梨樹翠蓋參天,生機勃勃,置身梨園如置身於「綠色氧吧」,香氣怡人,令人心曠神怡,被譽為「植物界奇蹟」、「世界第一古梨園」。這一棵棵古老的梨樹,在秋日的陽光中聳立,組成一幅幅風景水彩畫,園內梨葉似火,層林盡染,金黃色的梨子結滿梢頭,搖搖欲墜。這些老樹,歷經百年依然累累碩果,搖曳著滿枝的金黃色,釋放著甜蜜的香氣。
  • 四季流轉,春暖花開,千年老梨樹仍枝繁葉茂!
    千年老梨王之稱,是政府為保護這棵古樹命的名,實際樹齡在500年左右,這棵樹從來不用人工施肥,正常年份產量都在圖片展示的是葫蘆島市建昌縣養馬甸子鄉回流水村,萬壽梨園,這個園內有27棵年齡相仿的梨樹,但都沒有梨樹王長得高大繁茂和結果多
  • 因地制宜種梨樹 認養模式開銷路 蘭溪小蜜梨發揮大能量
    近日,蘭谿市黃店鎮佳澤塢村村民盧福江拉著村委馮真的手,往自家梨山上去。疫情期間,在抓牢防疫的同時,該鎮也緊盯種植的關鍵時期,從從省農科院種植基地運來了3000多棵「翠玉」蜜梨樹種。聽說是先到先得,盧福江第一時間報名,一口氣買了120棵。「一個梨最多能賣15元,這個梨樹有種頭的。」佳澤塢村是蘭溪出了名的經濟薄弱村,之前村集體收入幾乎為零。
  • 梨樹別稱梨花,糖果根,糖梨根
    梨樹是也叫梨花,糖果根,糖梨根薔薇科梨屬多年生落葉果樹,喬木,在全球都有廣泛的分布。中國梨栽培面積和產量僅次於蘋果。河北、山東、遼寧三省是中國梨的集中產區,栽培面積約佔一半左右,產量佔60%,其中河北省年產量約佔中國的1/3。梨樹果實可食用,具有很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
  • 種植梨樹如何防治梨蝽?最佳種植時間?
    梨蝽對梨樹有哪些危害?梨蝽一般在什麼時候發生?種植梨樹用什麼農藥可以防治梨蝽? 一、梨蝽對梨樹的危害 梨蝽又叫梨蝽象、花壯異蝽;俗名臭板蟲、臭大姐,是梨樹的重要害蟲,主要危害梨、蘋果、山楂、杏、桃、李、沙果、櫻桃、海棠等。 梨蝽不僅危害新梢、葉片,還嚴重為害梨果,吸食梨果果汁,使被害梨果表面木質化後停止生長,一個被害果實表面呈褐色並凹陷,形成失去商品價值的畸形果。 二、梨蝽發生規律 1、梨蝽一年發生1代。
  • 山陽的千年古鎮——漫川古鎮
    在抵達漫川古鎮之前,沒有想到距離西安僅僅2小時車程的山陽小縣城裡,竟然藏了這麼大一個驚喜。「水碼頭百艇聯檣,旱碼頭千蹄接踵;北通秦晉,南聯吳楚」這就說的是山陽的歷史重鎮——漫川古鎮!楚留香……看掉一個秦字歷盡千年,如今的古鎮,一條青石鋪築的小巷,街道兩邊是古色古香的建築,人來人往柔腸軟語的問候
  • 北京龐各莊不止有西瓜,3萬棵古梨樹上還有好吃的梨!
    但今天小鮮要給你推薦的,是龐各莊另一大高品質的農產品——梨花村的梨。這裡的梨不僅味美汁多,甜中帶酸,而且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纖維素,有止咳化痰的功效,很適合秋天吃。華北面積最大、樹齡最老、品種最多、開花最早的古生態梨樹群,就在梨花村。
  • 深州市穆村鄉西八弓村:梨王「爭霸」樂農家
    原標題:梨王「爭霸」樂農家9月18日9時30分,在深州市穆村鄉西八弓村的「千年古梨園」廣場,深州市第二屆千年古梨「梨王爭霸賽」已經開賽。來自穆村鄉的45位梨農,自信滿滿地帶著自家種植的鴨梨一決高下。當各項得分一一顯示在大屏幕上時,不時引來觀眾的嘖嘖驚嘆。經過一番激烈角逐,西八弓村梨農趙立濤種植的鴨梨以綜合評分「38.8」的高分摘取此屆「梨王」桂冠。在梨王爭霸賽現場周圍,便是西八弓村的千年古梨園。正值鴨梨收穫期,梨園內套著紙袋的鴨梨壓彎了枝頭,猶如一盞盞橘紅色的小燈籠。
  • 千年古杜梨 花開香四溢丨小堤有嘉木,人稱「白花仙」
    那些古棗樹,隨著歲月的更替,融入到人們素常生活,如同小堤的村民,嘉木們交錯分布在村裡村外。她們既是小堤村的外圍襁褓,更是小堤村的精神內核。於小堤村來說,嘉木是人們情感的寄託,是家鄉的記憶。情感的歡悅,靈魂的安慰,精神的慰藉,嘉木古樹潛移默化中陪伴人們度過歲華。但今天我們說的是小堤村被稱作「白花仙」的古杜梨樹。
  • 鳳城大梨樹:現實版的「愚公移山」
    這位老人,是大梨樹創業之初被選上進城經營新鳳旅店的5名女工之一。回想起當年的創業歷程,老人說:「就像幹自己家裡的事一樣!」這也正是大梨樹人一路走來幹事創業實踐的真實寫照。  創業之前,毛豐美承諾「讓大梨樹人過上和城裡人一樣的好日子」,當時這是多少大梨樹人想都不敢想的。如今的大梨樹,住有所居、業有所就、學有所教、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當初的夢想都已一一照進現實。
  • 中國最大的原生態古梨樹群「千樹萬樹梨花開」
    新華網石家莊4月9日電(記者張威)千樹萬樹梨花開,擁有全國最大的原生態古梨樹群
  • 二師農科所選育出梨新品種 梨樹上結出「紅蘋果」
    天山網訊(通訊員位傑報導)「媽媽,你看你看,梨樹上結了好多蘋果……」9月18日,在二師農科所梨種質資源圃內,有一行梨樹特別引人注目,來來往往的遊人紛紛駐足觀賞、拍照,梨樹上結出了「紅蘋果」,這可是一件稀奇的事兒。  據二師農科所高級農藝師林彩霞介紹,樹上的果實看起來是蘋果,其實是梨,這是二師農科所選育出的梨新品種「新梨9號」。
  • 盤點四地「梨王」 極品秋梨為什麼這麼好吃
    河北尹莊村:千年老樹依然每年結果上千梨、杏、桃、棗、慄子共稱五果,都原產自中國。在最為人熟知的孔融讓梨的故事裡,梨已經出現了。從這種有著1800多年歷史的古老水果裡,尤其是在梨的栽種方式上,忠實地反映出人與土地之間的親密關係。肅寧縣萬裡鎮尹莊村的鴨梨。
  • 梨花村迎來採摘季,「梨把式」上直播推廣明星梨
    攝影/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古梨樹產量未受霜凍影響老侯告訴記者,今年年初北京有霜凍,受此影響梨花村的梨樹或多或少都有減產,老侯家自己的梨園減產了一半左右。唯有這棵百年貢梨樹,一點兒沒減產,果子越結越多。記者看到,相比其他梨樹,這棵貢梨樹樹冠大很多,整棵樹高6米左右,枝繁葉茂,每個枝杈上都掛了很多果子。說起這古梨樹不減產的原因,老侯說,主要是因為霜對低矮的果樹影響較大,但是這棵貢梨樹因為枝幹高,霜打不著,自然產量不會受到影響。
  • 石家莊市梨園大豐收 農民採梨忙遊客摘梨樂
    「秋分卸梨」是耳熟能詳的諺語,而昨天就是二十四節氣的「秋分」,素有「中國鴨梨之鄉」的晉州市迎來了豐收。該市武邱村自古以來就有種植果木的傳統,林果種植面積佔耕地面積95%以上,其中古梨樹群種植面積達到168畝,百年以上的古梨樹2288株,其中200年以上的梨樹約佔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