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天河區教育局專門就中小學義務教育招生舉行新聞發布會,該局負責人稱,天河區小學新增地段生學位2200人,小升初學位為8280人,超出招生計劃1161人,學位矛盾成為天河建區以來最尖銳,教育資源持續緊缺。據介紹,天河區小學和初中義務教育階段增幅集中在中心區,天河區教育局呼籲市民不要盲目擇校,就近入學最重要。
人戶不一致不算地段生
據悉,今年,天河區規定小學的學位分配以實際居住地為依據、人戶必須一致。據了解,不少家長為了讓孩子成為「地段生」,往往會提前兩三年購買心儀的小學所屬地段的「學位房」。但是在今年天河區公布的相關規定中,明確提到符合「以實際居住地為依據,人戶必須一致」條件,且於2013年5月11日前,即統一的小學招生報名工作開始前入住併入戶的業主子女,可享受地段生待遇。
這也意味著,在天河區購買了學位房但實際並未居住的家長,如在5月11日前尚未入住入戶,依然不能成為天河區小學的「地段生」,若堅持到天河區上學,將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學位。由於天河外來人口眾多,天河區教育局特意提醒,城務工隨遷子女凡符合條件者,可以到居住地附近學校聯繫學位,若公辦小學沒剩餘學位接收,建議到民辦小學申請學位。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今年天河區初中招生時間為7月1日、2日。
新增兩校緩解小升初學位緊張
天河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稱,每個孩子都想就近「上好學」,為此天河區通過實施中小學校布局調整,採取「撤、並、帶、擴、創」的辦法,盤活原有的公辦教育資源,並用好增量資源。撤併了原林和小學等7所學校;採取優質學校帶小區配套學校的辦法,開辦了四十七中學名雅苑校區等11個「名校」校區;高標準改擴建了體育西路小學等15所學校;2009年新開辦2所小學;2010年接收了一所民辦學校並改制為公辦學校。
但是天河區的小學和初中學位持續緊張,天河區又新開辦2所學校,廣州113中陶育試驗學校、天河中學獵德試驗學校已敲定將在今年9月開學時改為九年一貫制。天河中學獵德試驗學校位於獵德村復建區,小學部為獵德小學,中學部由天河中學接手,成為天河中學獵德校區;廣州113中陶育試驗學校改為九年一貫制後,附近的石牌小學小升初對口中學由113中學改為新設的陶育路九年一貫制學校,初定9月1日開學。天河區教育局負責人說,這2所新學校均以高標準開辦,硬體設施一流。
兩校今年9月開學將招生250人
據悉,天河中學獵德試驗學校(初中)今年計劃新招2個班100名學生,廣州113中陶育試驗學校七年級今年計劃招收3個班150名學生。此外,兩所九年制學校開辦後,陶育路小學的對口初中由113中學改為廣州113中陶育試驗學校,獵德小學的對口升入中學由天河中學改為天河中學獵德試驗學校。
筆者在獵德村內的海文路看到,位於獵德村肉菜市場北側的獵德中小學項目已經基本完工。兩座5層高的教學樓以走廊相連,校園西側還有一個運動場,場地上有200米的塑膠跑道、3個籃球場、1個足球場。根據此前公布的規劃,這一項目總佔地面積約17600平方米。目前教學樓已經完成了內部裝修,校園內的綠化也已基本成形,空間開闊,但學校大門緊鎖,還未掛牌「正名」。
因獵德的城中村整體改造,2007年8月31日原獵德小學轉至力迅上築小區配套小學辦學,至今已有6年時間。獵德小學校長潘國洪表示,目前該校共有18個教學班,新學期的招生及教學工作一切照常進行。
投億元在珠江新城建外國語學校
昨日,天河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稱,在大泛珠江新城區,天河區財政擬投超過1億元,在珠江新城將一所未完工的中學改造成外國語中學,用於解決海外高端人才子女入學難問題。改造之後的學校共可容納學生1080人。
這家外國語學校位於廣州市天河區珠江新城海樂路D6-1地塊,目前該地塊已建設了D區中學,建成了教學樓、圖書館及食堂等建築,但內部均未進行裝修;風雨球場尚未完工,校園內環境和供水、供電設備等項目均未完成。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僅住在珠江新城的外國人就達2萬人之多,但卻無國際學校配套,造成許多外國人才或者海歸人士子女教育難的問題,不符合廣州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定位。
天河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稱,這家外國語學校初定為天河華銀外國語學校,將以地段生招生為主,主要服務於附近居民,同時招生一部分外語特長生。為了緩解天河學位緊張的局面,這所學校力爭在明年9月前開學。
這名負責人認為,天河區是全市第一個達到百分之百標準和規範化的地區,整個區的教育水平相差不大,他呼籲天河區的學生家長就近入學。因為天河區已形成中部以四十七中學、華陽小學為龍頭,東部以東圃中學、棠下小學為龍頭,西部以天河職中、七十五中學、先烈東小學為龍頭,南部以天河中學、體育東路小學為龍頭,北部以八十九中學、龍洞小學為龍頭組成的名校群,通過區域內部中小學「組團式」發展,整體提升區域學校的辦學水平,較好地滿足了市民對優質學位的就近需求。
番禺
外來工子女積分讀公校政策微調
5年內獲區級以上表彰可加10分
繼番禺區去年採用「多渠道、分層次、分步驟」的原則對外來務工子女進行公校學位分配之後,今年番禺區對積分項目進行小額調整,居住年限、住房保障、獎勵加分等項目又添新動作。
記者昨日從番禺區教育局獲悉,該區日前已正式下發《關於2013年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申請在番禺區免費入讀公辦學校有關事項的通知》(簡稱《申請通知》),將繼續開展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積分申請入讀公辦學校。今年微調的內容是三類項目增設積分申請條件,另有兩類外來工子女優先入讀。
據悉,本年度的申請審核工作仍採用網上申請形式,申請人近期可登陸「番禺教育信息網」(www.pyedu.cn)並進行信息錄入和預報名,再在受理日到指定受理點進行確認。
兩類外來工子女優先入讀
據《申請通知》介紹,番禺區今年將繼續去年的《暫行辦法》,開展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積分申請入讀公辦學校的工作。番禺外來工子女將按「市區制定政策優惠」、「積分入學」、「鎮街自主」3類渠道先後獲得入讀學位資格。
同時,「積分申請」仍通過「省五年」、「區三年」、「普通積分申請」三個層次逐步開展,按順序先後分配學位。在解決符合「省五年」、「區三年」條件的外來工子女入讀的基礎上,剩餘的學位將向「普通積分申請入學」者全面開放,申請人可根據自身在計劃生育、居住年限、就業、住房等多個方面進行積分累計,按高分優先、兼顧志願的原則安排申請者入讀相應申請學校。
「省五年」即持有番禺區有效居(暫)住證,近五年在番禺區連續居住、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滿五年、有穩定職業、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區三年」即持有番禺區居(暫)住證,近三年在番禺區連續居住、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滿三年、有穩定職業、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
三類項目調整積分申請條件
記者注意到,在《申請通知》的「普通積分申請」方面,積分項目標準與去年有所不同,主要體現在居住年限、住房保障、加分獎勵三類積分項目的加分變動。
今年的積分政策中,將居住年限、就業、購買社保設為必備項目,申請人須提前到相關部門進行資格審批。同時,政策還呈現出以下三方面的加分變動。
在「居住年限」方面限定和獎勵分數更加明確,政策指出「截至申請日居(暫)住證連續辦理滿5年,超出按0.35分/月加分;截至申請日居(暫)住證連續辦理滿3年,超出按0.35分/月加分」,而「居(暫)住證累計辦理月份」的加分則比去年降低了0.1分/月。
對於「住房保障」,政策增加了「在番禺區合法租住『星級出租屋』,經流管部門核定每9分,折算為本積分申請1分。折算到20分為最高得分」的申請條件,申請人需提供經流管部門核定「星級出租屋」分數參與積分,住房保障最高積分仍為25分。
「獎勵加分」部分,除了入學申請人(小孩)是農業戶口可以加分,今年的政策還為少數民族的申請人給予加分獎勵,但這兩項不可重複加分。同時,政策在「最近5年內,在番禺服務期間獲得區級政府、部門或以上表彰的加10分/人/次」的加分項目中,另外明確了「在《番禺區出租屋安全星級管理實施辦法》試行期間獲得『區共建安全星級管理獎』者也可獲得加10分/人/次。
此外,申請人還可從計劃生育、技能職稱、納稅等多個方面進行積分累計,番禺區將按高分優先、兼顧志願的原則安排申請者入讀相應申請學校。
增城
增城
新增50名「獎勵學位」
納稅新晉企業優秀員工子女可免試就近入學
筆者昨日從增城市獲悉,為方便廣大學生及家長明確增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政策,增城市教育局近日發布了《2013年增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服務指引》。從今年起,增城市擬對上年度繳入增城市庫的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環比稅收新增量前5名企業和增速前5名的企業「獎勵學位」50名,並由企業統籌安排給優秀員工。
今年增城當地小學招生仍然實行屬地管理,免試就近入學。凡2007年8月31日及之前出生的,年滿6周歲的適齡兒童,具有增城市戶籍的適齡兒童,或非戶籍符合「五年四證」條件的適齡兒童,或符合「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政策性借讀生」條件的適齡兒童,具有條件之一者,即可到戶口所在地的鎮街教學指導中心指定的報名點報名。小學學位分配堅持以實際居住地為依據、人戶必須一致的原則。
非戶籍適齡兒童報名入讀公辦小學,以及非戶籍小學應屆畢業生報名入讀公辦初中,均需提供「五年四證」資料,到申請就讀的鎮街教學指導中心申請學位,經審核合格後,在學位允許的前提下,由鎮街教學指導中心統籌安排就近入學。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當地義務教育階段「政策性照顧借讀生」一項有新變化。根據《增城市扶持發展總部經濟實施意見》,從今年起,增城市擬對上年度繳入增城市庫的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環比稅收新增量前5名企業和增速前5名的企業「獎勵學位」50名,每個企業獎勵5個學位,要求符合計生條件,並由企業統籌安排給優秀員工。屆時,將由所屬鎮街教學指導中心按免試就近入學的原則安排入學。
□連結增城招生學區劃分範圍
增城全市小學、中學招生以鎮街為單位劃分為9大學區,小學、中學招生學區、招生計劃由各鎮街教學指導中心劃分、制定。9大學區具體為荔城街學區、增江街學區、朱村街學區、新塘鎮學區、石灘鎮學區、中新鎮學區、派潭鎮學區、小樓鎮學區、正果鎮學區。(記者/成希 實習生/梁市 通訊員/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