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可波羅的遊記中,將中國比喻成一個遍地黃金的樂土,在其他外資品牌眼中,中國市場亦是如此。
不少裹挾大量資本的品牌跨海而來,進軍大陸市場。但有的品牌空有一身高漲熱情,很快就落寞退場!雷聲大、雨點小的現象層出不窮。
有一個企業,從世界500強品牌中脫離重組,漂洋過海來到中國,紮根華夏26年,已經成為了當地外企發展的「樣板」品牌!
或許,它的歷程,對於那些初來乍到的外資新秀和處於擴張初期的品牌來說,值得學習和借鑑。
它是希傑(青島)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希傑食品),是世界500強韓國CJ集團(以下簡稱:CJ)在萊西投資設立的外商獨資企業。
之所以落戶到青島萊西市,也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的。
希傑食品中國區董事長金炳圭表示:「青島在經濟發展、地理區位和營商環境等方面都具有顯著優勢,我們要積極把握髮展機遇,繼續深化與青島萊西的產業合作,與這座城市共同發展。」
而青島也用細緻高效和用心的服務,為希傑食品一路開綠燈。
首先,青島萊西市商務局派出專員,全程跟進和服務希傑食品落戶,在一個工作日之內就辦理完企業相關登記手續;還讓其順利申請到保證企業發展的關鍵銀行貸款資金。
其次,在萊西市商務局全力幫助下,希傑食品的5名韓籍技術人員順利拿到籤證,且辦理中國入境手續。
這5名技術人員是希傑食品進行產品升級的關鍵,他們到達後就馬上著手新產品的研發、生產,可以說,他們到達的早晚,直接關係到公司的未來發展。
另外,在抗疫期間,萊西市商務局協調醫務人員上門為希傑食品的216位員工進行核酸檢測,保證企業員工安心工作,不耽誤正常生產經營。
所以,「琴島」的高度幫扶,給了希傑食品成長得天獨厚的肥沃土壤。
話說回來,雖然外部扶持到位,但也需自身爭氣才可脫穎而出。
希傑食品已經落戶青島26年了,不再是最初那個以生產調味料為主的單一工廠。現在的它在青島設立了肉加工、冷凍蔬菜等產品生產線,而且還用實際行動贏得了國人的認可!
自1994年進入中國以來,希傑食品通過 「本土化+創新」的完美融合,研發了大量深受中國消費者喜愛的產品。
為了在韓式風味的基礎上,研製出符合當代中國人口味的國際韓餐,希傑食品的食品事業部通過多方探索、鑽研、實踐,終於研製出了「必品閣」、「大喜大」、「白玉」、「吉香居」等代表品牌。
此外,希傑食品還在包裝上苦下功夫、不斷創新。
拿希傑食品榮獲2019年Pentawards食品類(便利食品分類) 金獎的杯裝炒年糕來說,其設計靈感來源於產品口味,通過卡通人物誇張的面部表情及明亮的色調,生動地呈現了炒年糕甜辣、香醇、熱辣的味道。
此外,「甜辣好滋味」「吃了才芝道」「辣出新境界」等文案,不僅讓整個包裝設計更加俏皮可愛,而且還拉近了與消費者距離,產生了互動之感。
同時,希傑食品還與上好佳、必勝客、四川吉香居等國內諸多品牌建立了長期夥伴關係;由希傑食品打造的精品美食文化空間,多樂之日、必品閣、途尚咖啡等已遍布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
所以,紮根青島26年,希傑食品一直專心致志地在壯大自己。
希傑食品在青島一路持續向好發展,但它也仍然不忘與華夏上演那一段段共贏故事……
為了與青島良性互動共贏發展,希傑食品的企業員工有95%以上,是從青島萊西當地招募的,這一數量超過300人,企業每年納稅超過1500萬元人民幣。
同時,作為食品加工企業,希傑食品每年有80%以上的蔬菜原材料從山東當地採購,包括洋蔥、大蒜、胡蘿蔔、大蔥等,直接拉動當地經濟。
另外,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在復工的第一時間,希傑食品的生產車間內,工人們就在流水線旁忙碌,一排排的拌飯醬料在傳送帶上遊走。公司一直在加班加點,共計生產了價值600萬人民幣的速食蓋飯產品,馳援武漢、黃岡。
還有,希傑食品自去年起設立「集團獻血月」,開展職工無償獻血活動,今年9月初,公司就有70多名員工獻血,超2萬毫升;每年它還組織員工到青島當地養老院、福利院奉獻愛心;捐資助學,準備參與「春蕾計劃」……
所以,希傑食品能成為當地外企發展的「樣板」品牌也是情理之中。
一個真正的好品牌,當然不能把眼光單單局限在某一地、某個方向。只有用戰略的眼光,全局的態度進行拓展,才是樹立品牌形象的一針強心劑。
未來,還有千千萬萬個「希傑食品」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值得肯定的是,如果進入中國市場還能留下來的,品牌的國際化和本土化能力絕對是遠超其競爭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