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筱蓉
圖文:審稿-孫綠、排版-文琪&白鷗
封面圖:The Flying Carpet,Viktor Vasnetsov,1880
《一千零一夜》是我童年的美夢製造機,每次讀到漁夫與四色魚,巴格達腳夫和三個女郎,辛巴達的七次航行這些故事的時候,我的腦海中總能浮現出鋪滿華貴地毯的圓頂宮殿,嫋娜多姿的舞姬和濃麗絢爛的鮮花,讓我對繚繞著大馬士革玫瑰香氣的波斯帝國充滿了嚮往。
鋪滿地毯的莫克清真寺
© Mazur Travel / Shutterstock
然而,波斯帝國業已走遠,沒落於千餘年前的薩珊王朝,卻留給這個世界一顆珍貴的文化遺珠——地毯。
從荷馬洋洋灑灑寫就詩篇的古希臘時代伊始,波斯地毯就已蜚聲國際。荷馬在《奧德賽》中提到「來自波斯的精美地毯」;埃及豔后克裡奧帕特拉曾經把自己裹進一張金線編就的波斯華毯中與凱撒大帝共度良宵;
中世紀古堡中最彰顯主人地位的莫過於十字軍東徵帶回的一張赫赫威儀的波斯掛毯了;甚至在中國吐魯番和羅布泊地區,都發現了可以追溯至公元4世紀的波斯織毯碎片。
波斯地毯就像中國絲綢一樣,曾是國際上的「硬通貨」。直到今天,伊朗被美國政府實行經濟制裁,導致貨幣極速通脹的狀態下,中產家庭都會選擇把裡亞爾換成古董地毯以求保值。
波斯古地毯
站在一張滿鋪滿就的地毯上,你會想到什麼?法國哲學家Claude Levi-Strauss把事物分為兩類:值得吃的和值得想的——波斯地毯無疑屬於後者。當他站在一張色彩琳琅的古董地毯前,他想:它敘說了什麼故事?編織它的人在想什麼?又是誰定做了它?
波斯地毯技藝代代相傳於遊牧部落、山村和宮廷製造廠。
16世紀的 Safavid宮廷製造廠出品的地毯歷來是收藏家的心頭好。Safavid王朝的國王阿拔斯一世是位地毯藝術大家,他集古今之大成設立了專門服務於宮廷的制毯廠。
去年四月在倫敦佳士得拍賣行,兩張由真絲和金線織就,經由國王收藏,後贈予大司禮官的Safavid地毯分別估價80萬英鎊。
佳士得拍賣的 Safavid地毯 之一
佳士得拍賣的 Safavid地毯 之二
然而,出自鄉村老嫗一雙雙巧手的織毯,其藝術價值不見得比宮廷裡的差。舊時的遊牧部落,男人放牧女人織毯,她們從大自然中汲取靈感,有綺麗花卉、涓涓溪流、農家風光、狩獵場景和幾何纏繞等等。
位於伊朗西北部的小城 Nahavand(納哈萬德),就是有名的「地毯之鄉」。
這彈丸之地內高手雲集,她們創造出花樣百出的式樣,讓行家們一眼就能把Nahavand地毯同其他省區別開來。我個人最喜愛一種「Gol-farang」式樣,意為「異國花卉」,據說是受19世紀法國油畫影響,大朵大朵的盛放玫瑰,大氣而養眼。
「Gol-farang」式樣的地毯
環織地毯只需三件工具:一把帶勾針的小刀、梳子和剪刀。老奶奶靈巧地用彩線在豎排的白線上打個活結,拉緊,割斷。重複幾百次,編好一排後,橫穿一根白線,用梳被敲紮實,梳順毛線,再用剪刀剪齊。聽起來不很難,但這背後是一輩子的積澱。
手工編織地毯的老者
圖:Wikimedia Commons
有些織女不需要圖樣,信手就能創作出五尺見方,精緻細膩的地毯來。不過這幾年,一來政府支持得少,宣傳不到位,通貨又漲得厲害;二來人們做工的路子多了,年輕人未必願意日復一日地坐在織機前;三來機器發達,傳承兩三千年的波斯手工地毯面臨著後繼無人的困境。
工業化時代,這也是世界上絕大多數手工製品的發展桎梏。《孤獨星球》推薦的地毯商海珊悲觀地預測:隨著老一代織工的逝去,伊朗手工地毯編織技藝五年內就有可能失傳。
手工編織地毯的工具
圖:Wikimedia Commons
手工編制過程
手工地毯不僅貴在人工,染料也大有講究。天然染料耐曬防腐,不易褪色,歷久彌新。化合染料在1850年前後被發明出來,在1860年左右運用於地毯製作。所以一塊1850年以前的地毯一定是天然染料製作。
一塊毯往往是各種高飽和色彩的排列組合,但奇怪的是,竟給人以異常和諧的美的享受。畢竟從植物、動物或礦物中提煉的天然染料具有化合染料永遠無法具備的深層次質感、透明度和暖意。
究其原因,是因為所有天然物質都具有紅、黃、藍自然三原色,我們看到一朵花是紅的,其實它紅黃藍都有,只不過紅色佔了主調,所以各種顏色交錯在一起,以合適的比例搭配,就不會顯得違和。
用以製作染料的天然材料
圖:nazmiyalantiquerugs.com
同時天然上色的毛線在不同的光線下能氤氳出微妙的光感,產生一種叫「Abrash」的變幻效果。
但是化合染料,比如品紅色,那就是密度相同的100%寡紫,效果和數據一樣冰冷而單一。而且化合染料褪色較快,在光線下還是陰暗中都是那麼一回事兒,所以市面流行的流水線化合地毯,便宜是便宜,看多了扎眼,用久了褪色,與能做傳家寶的手工地毯相比,實在不在一個檯面上。
天然染料也各有其緣故。
紅色通常用茜草根來做,好點兒的用胭脂蟲的屍體。茜草根紅帶點橙調,胭脂蟲紅煞是好看,是深沉耐品的酒紅。有時人們還用藏紅花來做,但是紅花不耐光照,容易褪色。
胭脂蟲的屍體
藍色就用靛藍植物發酵後來染,黃色來自於雲雀石或石榴皮,綠色需要黃藍雙重染色,自然界中有很多現成的綠色植物,但是這些光合植物做染料的話很容易褪色,所以做出一款愉悅的綠色並不容易,往往一兩天才能定調。
織工們都不愛接綠色地毯的單,很難做好,我們也看到大面積使用綠色的地毯並不多。而黑色則是由任意原色過度發酵得來。從骨螺中提煉出的紫色所費不貲,一般只在皇室作品中出現。
天然染料製作的毛線
圖:nazmiyalantiquerugs.com
歷史上有三張著名的波斯地毯。
一是發掘於西伯利亞Pazyryk山谷的同名地毯,距今約2500年,現藏於聖彼得堡的艾爾塔米什博物館。
Pazyryk 地毯
二是我認為最浪漫的一張:霍斯洛之春(Spring of Khosrow)。這張約有8平米的毯子鑲滿金、銀、珍珠、寶石,最初的估價約為兩億美元——事實上,是無法估價的。這是一塊末代薩珊王朝的皇家地毯。
公元635年,勝利的阿拉伯人攻佔Ctesiphon宮廷,發現了這件美物。武夫們眼中只有金銀,竟把毯子切成6000塊分發給士兵們,傾國之毯就此化為一堆錦灰,湮滅於五湖四海……
沒有人見過這張毯的全貌,但是歷史學家Al-tabari是這樣描述的:「邊界是一圈魔幻的花床,嵌著五光十色的珠玉,黃金絲線織就涓涓溪流,絲綢編的枝幹上綴滿幾何排列的寶石水果」。
這張毯子是冬天的背景,春天的萬物,讓人不禁聯想到雪萊的詩句:「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毯子的碎片流傳於世間,成為「花園毯」開宗立派的祖師爺。
花園毯
圖: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三是Safavid王朝早期的一對大毯,曾經鋪在伊朗北部的Ardabil聖地。現在一張收藏於倫敦V&A博物館,另一張收藏於洛杉磯美術館。我曾看過收藏於V&A博物館的一張。
這對毯子據估算起碼要由10位宮廷織工持續協作好幾年才得以完成。尺寸驚人,歷經歲月打磨色澤即使暗淡了些,依然光彩照人,精緻非常。
毯子中央有一個圖騰(medallion),大多數的地毯都有這麼一個圖騰作為視覺中心點,環繞著藤蔓、花朵、蛇形的雲彩。而且藍色竟然編出了漸變的漣漪效果,這是因為每10平方釐米就有5300個結的驚人密度成就了極其精巧的細節。當年William Morris評論:無與倫比的美麗,從邏輯和一致性上都已登峰造極!
V&A博物館收藏的其中一張大毯
圖: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毯子中央的圖騰 (medallion)
圖: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毯子的細節
圖: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歷史上愛地毯的名家不在少數。19世紀英國紡織學家William Morris是波斯地毯的死忠粉。他常年研究波斯地毯,搬到倫敦西部的Hammersmith後,賃了兩間房,僱了幾個女工人搞起了地毯手工作坊,還創出了許多花樣,深受貴族青睞,為地毯編織技藝的傳播與保留做出了很多貢獻。
他本人收藏有一張17世紀的波斯地毯「供奉」在客廳牆面上,每日觀瞻,清掃,往來客人都讚不絕口。他說:「波斯織工有一雙聖手,讓我們這個年代的藝術臻於完美。」
波斯地毯
波斯地毯
伊朗首都德黑蘭的大巴扎薈萃了很多地毯商。業內區分一塊地毯的年頭有三個區間:75年以前的是古董(Antique), 25-75年前的是舊物(Vintage), 25年內的就是新品了。一塊好的古董地毯起碼都是六七萬元起步。此外還要看結節,密度越高自然就貴些。
地毯商們定期開車到村村寨寨裡收地毯,好一份有趣的工作!只不過近年來,能收到的越來越少了——能耐著性子研習這門手藝的人已經不多了,如果這一產業不能可持續性發展,那真是太遺憾了。
地毯集市
歷史畫畫家 讓-裡奧·傑洛姆 作品
The Carpet Merchant
人要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海德格爾如是說。
現在商品的生產快,過時更快,浪費得也多。便宜、高效都有了,卻獨獨少了「詩意」,但我覺得詩意不可或缺。畢竟這是人的社會,而非機器的社會,少了那些充滿人氣兒的東西,歷史和文化何處安放呢?沒有了歷史和文化,家何以為家,國又何以為國?希望手工地毯編織技藝能受到更好的保護,繼續流傳。
部分參考文獻:
<與波斯地毯一見鍾情> 駱儀
<The Lost Treasure——Persian Art> Vladimir Lukonin, Anatoly Ivanov
<The Story of the Persian Carpet> London Iranian Association
<Iranian Arts: Carpets Bahar-e Kasra> M.G.Morony
<Persian Carpet in Isfahan> Tea Mage Productions
<5 Things You Must Know When Buying A Handmade Rug> Alyshaan Fine Rugs
<A Persian Carpet for 100,000 Dollars> Drew Binsky
<Carpet Dyes and How Rug Colours Are Created> Nazmiyal Collection
cais-soas.com
dilmaghani.com
www.knightsantiques.co.uk
nazmiyalantiquerugs.com
END
本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環行星球立場。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請後臺聯繫。
點擊標題查看環行往期
長期徵稿
投稿郵箱o.planet@foxmail.com。
(附上簡單的自我介紹)
▼
長按關注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