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24日)中午12∶00,「上海市適齡幼兒入園信息登記系統」正式開通,家長可進入市登記系統進行信息登記。登記完成後,家長獲取入園信息登記表和登記編號,方可進行各區的入園報名和驗證。
今年最新發布的《2020年本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中,民辦小學「超額」搖號了,那麼,民辦幼兒園還要上嗎?
【離家遠近,是入園首要因素嗎】
以往,為了參加民辦小學的面談,幼兒園還未放學,一些幼兒園大班孩子的家長就迫不及待地前來接孩子,一到下午就不讀了,轉而投身各類培訓班「加餐」。去年民辦小學實施公民同招,今年民辦小學「超額」搖號,就讀民辦幼兒園,還有吸引力嗎?
「其實,選擇一所怎樣的幼兒園,與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期望有很大的關係。」靜安區安慶幼兒園特級園長溫劍青說,有的家庭以老人照顧幼兒為主,往往傾向於「以養為主」保健理念的幼兒園為首選考慮因素;有的家庭傾向多元文化的幼兒園,民辦幼兒園有外教,也會給幼兒一些各方面的提前儲備,這些家庭可能更傾向於民辦幼兒園。
無論選擇公辦或民辦,對幼兒來說,報名幼兒園,距離相對比較近,肯定是首選。其次,家長和社會對幼兒園的口碑、幼兒園的整體環境,以及孩子對幼兒園的喜歡程度,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在溫劍青看來,比如幼兒園在每年開放的六次親子活動中,讓周邊家長提前感受幼兒園的理念和環境,讓家長根據家庭綜合情況來選擇。
【今年上民辦園,無「幼升小」直升一說】
從今天起至4月30日,凡是2016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出生、年滿3周歲,擬報名本市各級各類幼兒園小班的適齡幼兒均先進行統一的信息登記。但是,今年報名上民辦幼兒園的孩子,沒有直升民辦小學之說。
日前各區民辦小學發布的學校招生簡章中,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發現,一部分民辦小學在招生的分設計劃中,有給相關民辦幼兒園「幼升小」的直升名額。今年一些適齡入園幼兒家長在信息登記和入園報名前可能為此心動:「如果我們報名這些民辦幼兒園,是不是三年後『幼升小』時,也可直升對應的民辦小學?」
不過,記者了解到,今年部分民辦小學之所以給到有直接關聯的民辦幼兒園「幼升小」直升名額,是因為過去這些民辦小學對相關民辦幼兒園有過承諾:進了這所幼兒園,未來有機會直升進入該小學。比如今年徐匯區愛菊小學招生計劃中就明確
有一項名為「上海市徐匯區民辦愛菊小學(民辦愛菊幼兒園適齡兒童)」的分類計劃,其中「民辦愛菊幼兒園有意向就讀雙語班的在讀適齡兒童」26人。
今年是民辦學校實施「超額」搖號第一年,民辦學校報名人數超出招生計劃搖號入學。出於尊重原有約定的考慮,允許民辦小學設置相應的分設計劃,實行「分類計劃、分類招生、分類搖號、分類錄取」。不過,市教委相關負責人強調:今年這一分設計劃僅針對目前已在園的「存量」幼兒,也就是說,從2020年起入園的幼兒,今後將不再享有「幼升小」這個分設計劃的招錄通道。
【無論公辦或民辦,家庭教育更重要】
近日,不少幼兒園紛紛在線上組織園所的開放日活動。對家長而言,無論選擇公辦幼兒園,或是民辦幼兒園,都是對教育的一種多元選擇。
普陀區綠地世紀城幼兒園園長王嫻婷說,學前期是人生的起步階段,不要一味「搶跑」,應注重興趣,培養習慣,讓幼兒在學習中感知樂趣,而不是為了學到多少知識。現在幼兒園都要求去「小學化」,重在對孩子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學習和探究的興趣培養上。如果前期過於追求記憶性或知識性的內容,後期反而厭倦或不想主動學了,對一生沒有好處,更得不償失。學習品質,是伴隨幼兒成長一生的動力。
「在幼兒成長中,家庭教育對幼兒的影響很大。」靜安區南西幼兒園特級園長洪曉琴說,有的幼兒每次吃飯都要東張西望,玩一會吃一口,無法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也缺少對某一件事的集中專注力,習慣方面的缺失可能直接影響幼兒發展。還有些孩子,如果對自己每日飲食攝入都管不好,今後如何對自己加以自我管理。更有一些家長熱衷一味地把孩子送進興趣班,自己卻專注玩手機。幼兒的成長中,家庭教育至關重要。父母應注意捕捉孩子的優缺點,揚長避短,不要過於焦慮,切勿過度幹涉,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幼兒成長中,比如寶寶每次的自己翻身、站立等,家長都需要給予不斷鼓勵。在「離家遠近」「接送是否方便」等這些重要的考量因素之外,只有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
【新聞連結·今年入園報名時間表】
4月24日—4月30日為信息登記階段,全市進行適齡幼兒網上信息登記。
5月8日—6月15日為幼兒入園報名驗證階段,各區按照本區招生政策組織家長報名和驗證。
8月15日前為錄取通知階段,各幼兒園完成幼兒錄取工作,並向被錄取幼兒的家長發放錄取通知書。
需要注意的是,報名幼兒園託班、中大班插班轉園以及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的幼兒,不在此次信息登記的範圍。本市幼兒園招生無統一錄取順序,但原則上遵循本市戶籍人戶一致適齡幼兒優先,其他幼兒錄取辦法根據各區幼兒園資源配置情況確定。具體實施細則請仔細閱讀各區4月15日發布的招生政策及各幼兒園錄取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