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力工人合上電氣設備的開關,跨越上千公裡的電流,經線路最後一個220千伏巴爾變電站的調配,源源不斷輸入到阿里城區,這個西藏最偏遠地方長期缺電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昨天,西藏阿里與藏中電網聯網工程正式投運,西藏也由此迎來了主電網覆蓋全區7地市、74縣(區)的統一電網標誌時刻。
平均海拔4500米,最低氣溫零下40攝氏度,有「天邊秘境」美譽的阿里地區,高寒缺氧,氣候嚴酷。「阿里山高路遠,是『世界屋脊的屋脊』,幹部群眾在這麼艱苦的地方戍邊生活,要有基本的電力供應保障。」退休前擔任阿里地區行署專員的彭措說。用電難、用電貴、用電不穩定,一直困擾著藏西經濟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
工程總投資74億元,2019年9月開工建設。阿里聯網工程是繼青藏電力聯網、川藏電力聯網、藏中電力聯網3條「電力天路」之後,國家電網公司建成的又一項突破生命禁區、挑戰生存極限的世界超高海拔、超大難度的輸變電工程。阿里聯網工程的投運,標誌著全國陸路地區最後一個地級行政區域正式接入國家大電網,西藏也由此邁入了主電網覆蓋全區7地市、74縣(區)的統一電網新時代,書寫了西藏電力發展的嶄新篇章。
阿里聯網工程建成投運後,將結束阿里電網孤網運行的歷史,根本解決阿里地區長期缺電的問題,使西藏剩餘的仲巴、薩嘎、吉隆、聶拉木、普蘭、改則和措勤等7個縣用上大網電,解決和改善工程沿線16個縣38萬農牧民的安全可靠用電問題。
揭秘
海拔5357米如何建造輸電鐵塔
阿里聯網工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海拔最高、運距最遠、最具挑戰性的500千伏輸變電工程。
運輸難、施工難、管理難……這可能是世界電力建設史上最難的工程。
位於日喀則市拉孜縣與定日縣交界處的嘉措拉山山頂,一座鐵塔標註了全球500千伏輸電線路的高度記錄——海拔5357米。
31歲的譚晉是5357鐵塔的項目經理。「我們對施工條件早有準備,但艱苦程度還是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車輛開到5248米的嘉措拉山口,前往山頂沒有公路,塔材、建材、機器設備全靠人挑馬馱。在這樣的高度,連當地的騾、馬都出現了嚴重的高原反應。從山口到山頂500米的路程,馬幫走一趟就得半個多小時。
天氣晴朗時,在嘉措拉山頂面向西南,可以遠眺珠穆朗瑪峰。初春零下20攝氏度的最低溫度、10級以上的最大風力,加上不及內地一半的空氣含氧量,考驗著每個人的意志。
為了確保參建者的生命安全,工程全線投入醫療保障人員97名,配置救護車18輛,建立了16個一級醫療站、4個二級醫療站、4座固定式高壓氧艙。施工人員服用保護心臟的藥,背著氧氣瓶上到山頂,工作時心跳一直保持在每分鐘120次以上。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經過50多天高強度作業,5357鐵塔組立完成。望著鐵塔屹立在大山之巔,譚晉和同事們禁不住喜極而泣。
(原標題:又一超級工程建成投運 點亮「世界屋脊的屋脊」 西藏阿里告別「電網孤島」)
來源:北京晚報 據新華社 人民日報
流程編輯:u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