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導,騰訊與擁有56.2%愛奇藝股權的百度已經進行過秘密商談,二者就購買股權事宜完成前期溝通。百度、騰訊、愛奇藝都表示對這次的消息「不予置評」。
騰訊視頻背靠騰訊,優酷視頻背靠阿里,他們倆都有金主,愛奇藝在這樣的夾擊中很難長期保持領先。從今年三月份視頻網站用戶月活躍量來看,愛奇藝以5.72億位居榜首,騰訊5.36億居其次,優酷則墊底,這個結果並不稀奇,從定位差異上我們就能窺見一二。
三者中優酷最早,06年就已經上線,經過幾年迅猛發展,中間還將同樣強大的土豆視頻買下來,企圖在視頻領域開疆拓土,成為領頭羊,可惜螳螂捕蟬,後有黃雀。2015年,在視頻行業競爭越來越嚴峻的情況下,前路坎坷的優酷被馬雲看上,並花一年時間完成全資收購。然而阿里在戰略定位上比較正能量,更加注重體育、文化等優質但吸引力沒那麼強的產業,所以在月活躍量上比較落後於更注重娛樂的騰訊和愛奇藝,長遠來說,優酷的用戶粘度應該是最大的。
愛奇藝,屬於後起之秀,主打視頻內容與畫質的高品質,當然這都離不開著名主持人馬東的功勞。馬東是一個在做內容方面非常有實力的人,作為當時愛奇藝的首席內容執行官,大刀闊斧弄出了一個《奇葩說》,自此網綜時代到來,各種層出不窮的網絡綜藝節目如雨後春筍湧動出來。愛奇藝的高質量視頻內容獲得大眾一致認可,所以才有了如今的視頻網站大格局出現。
騰訊在做娛樂內容這一塊兒非常積極,不論是電視劇、電影、綜藝、遊戲都做得有聲有色,像《擇天記》《創造101》這些節目都是出自他們之手。另外,騰訊還與迪士尼、索尼、派拉蒙、環球以及華納等國際知名電影企業有深度合作,引進了BBC、NHK等國外電視臺節目,一時風頭無兩。雖然是三巨頭裡起步最晚,但完全不落下風。騰訊在戰略目標上比較偏娛樂產業,在這個娛樂至死的年代,能後來居上說明實力確實很強。
三者在定位的差異才有如今三足鼎立的局面,如果愛奇藝真的與騰訊視頻合併的話,那到時候究竟是一家獨大,還是龍虎相爭?
比起騰訊,阿里的在財力方面並不虛,錢這方面不用擔心。雖然優酷在戰略目標上有些劣勢,近兩年已經有所好轉。很多大火的綜藝節目、網大都是他們首發。製作質量沒話說,確實做得很好,口碑大都不錯,不至於落得無人問津的地步。
更重要的是,1加1,結果並不一定等於2,優酷和土豆的合併就是經典案例。受眾在使用一款軟體的時候並沒有很希望它能囊括所有東西,這個時代,專業才是重中之重。買房軟體做直播、讀書軟體教炒菜,企圖一鍋端都沒能做起來,因為人的精力有限,能做好一樣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很難面面俱到。
所以,這就意味著,假如他們真的合併,內容繁雜的愛奇藝與騰訊可能會陷入戰略方向的困境,不論怎麼走,都有一方得去配合,這樣做的最大風險就是用戶流失。一家獨大的可能性很小,而且也不符合市場良性發展的規律,更有可能的是合併後的他們與優酷分庭抗禮。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