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英靈殿 | CAR FUN

2022-01-04 座駕TrendsCar

載著奧黛麗·赫本的Vespa踏板,翱翔在油箱上的印第安雄鷹,以咖啡館為起點和終點的Cafe Racer……我們關於摩託車的美好記憶,往往都散發著濃烈的復古韻致。那些讓人目眩神迷的傳世經典,已經漸漸遠離了街頭巷尾。好在世間還有很多博物館,專門收藏這些時代遺珍。下面這三家,算是機車迷們最嚮往的朝聖之地。

凱旋能被英國人視為國寶級機車品牌,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它是歷史最久遠的摩託品牌之一,1902年就推出了第100臺實物產品;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凱旋接到了一百臺摩託的軍事任務,而他們往前線輸送了至少3萬臺;在哈雷等對手紛紛向電氣化妥協時,凱旋仍然堅持著最古早、紳士的設計脈絡。

這個品牌背後積蘊的古老歷史和光輝歲月,都呈現在了Hinckley總部工廠內的博物館裡。2002年,這座工廠被一場大火燒得面目全非。但它們硬是通過高強度的重建,讓工廠於6個月後正式運作。

停在遊客中心大廳正門口的,正是被後世定名為「1號」的第一輛凱旋機車。它的誕生年份——1902年,也被認為是凱旋品牌真正意義上的起點。而位於一樓的咖啡廳被命名為「1902 Cafe」,也是出於這個原因。坐在這裡點一杯Costa,環視周圍的機車、引擎和黑白照片,那種享受絕對令人詞窮。

而除了這臺誕生於一百多年前的「鎮館之寶」外,展廳內還收藏著大量非同凡響的凱旋神品。比如史蒂夫·麥奎因在《大逃亡》中騎過的那臺650cc TR6R,以及曾在Bonneville鹽湖上挑戰

「地表最速兩輪車」的特製賽車。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展品都是凱旋官方向各路收藏大神借來的,所以這裡的展車會不定期更換,去一趟究竟能看到什麼,我們也說不準。

在這棟建築的二樓,則是一個專門售賣各種精品配件的官營商店。除了各種頗具質感的裝飾品外,還有一些和機車相關的改裝原件。真正的機車迷,到了這兒肯定要出點兒血。

如果說博物館裡停留的是凱旋最光輝燦爛的過去,那工廠則承載著它們的希望和未來。和免費造訪的博物館不同,參觀工廠需要預約,而且要支付20英鎊的導覽費。前後共歷時90分鐘,這筆錢其實並不多。

在工廠內部走動時,你可以清晰地看到技師們如何完成機車各部件的調整和組裝。他們在遊客的注視下認真工作,全然不受外界影響,這幅畫面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餐飲界的「透明廚房」。以可視化的方式將過程全部公開,是品牌和客戶建立信任的絕佳方法。而為了能讓你看得更清楚一些,凱旋還把一些拳頭產品的組裝步驟拆解開來,並清晰地羅列在展示牆上。

最近這家博物館關停了一段時間。現在,它們終於在8月11日重新開放了。來這裡走一遭,既能重溫上了歲數的經典老車,還可以參觀全新旗艦戰車——Rocket3。對於凱旋真愛粉來說,這裡絕對是一生必去的打卡地。

Harly-Davidson哈雷·戴維森博物館

——硬漢的浪漫

我們總是聽人說:每個男人都應該有一臺哈雷。但只有你真的成為它的主人後,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

在《終結者》裡騎著哈雷肥仔,用霰彈槍轟天轟地的畫面,是很多中國粉絲對這個品牌的第一印象。它是好萊塢大片中出鏡率最高的摩託品牌,有著全世界最大的車友會——「H.O.G.」。如果你想對哈雷·戴維森有著更深入的了解,位於美國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的博物館不可不去。

它距離芝加哥不到100英裡,整座博物館佔地20多英畝。展館建築採用大量的玻璃和鋼材,將哈雷特有的工業美感盡數釋放。館內收藏了超過400臺經典摩託車,而且每個年份都有至少一臺代表作。放在門口的第一臺,也正是這個品牌的開山之作——Serial No.1。它的本質是一臺加裝了馬達的自行車,由兩位創始人費盡千辛萬苦打造而成。雖然看起來十分簡陋,但它的確是這個傳奇品牌的開端。

哈雷是一個非常有故事性的機車品牌,叫得出名字的神作不勝枚舉。比如那臺由施瓦辛格騎過的改裝版1990款肥仔,也收藏在了這裡。近距離觀摩時你會發現,劇組為了讓少年康納能踩得更穩,還在前面焊了一對小腳蹬。而那臺花哨到不像樣子的Russ Townsend改裝的哈雷渾身掛滿了跑馬燈,鬼火少年們見後,怕要喜極而泣了。

除了這些霸氣外露的重裝機車外,哈雷還重點呈現了獨特的品牌文化。在遊覽過程中,你可以通過四周的照片、影像和文獻資料,了解那些不為人知的品牌故事。它們還收錄了滿牆的照片,上面是來自五湖四海的哈雷騎士。而展館內還有一面專門的「油箱牆」,年代、造型、花色各不相同的油箱,也在無聲講述著品牌的光輝過往。

說到這兒,我們不得不提哈雷迷們最鍾愛的Sturgis聚會。這個僅有7000常住人口的小鎮,對於哈雷迷而言只有「我去過」和「我絕對要去」兩種表達。每年都會有無數機車玩家奔赴那裡,他們身著奇裝異服,騎著重型機車。紋身染髮比基尼,每一個人都極具辨識度。

車主們其實也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完美生活方式的理解。這一點,也完美契合了哈雷想表達的「自由主義精神」。

在哈雷的檔案館裡,存放的並非冗長的品牌資料,而是數百臺哈雷造過的機車。它們擺在這裡,就是最活色生香的品牌歷史。值得一提的是,哈雷·戴維森的電動摩託LiveWire,也出現在了博物館外面。如果是在周六試駕日前來,還能在園區內騎上一番。

說回開頭的話題,為什麼男人要有一臺哈雷?因為它代表了自由、奔放、不懼一切。在博物館內逛上一圈,你會更加深刻地意識到:選擇哈雷,更多的是在選擇一種生活態度。

在進行文化輸出時,川崎最為人熟知的產品必然是以Ninja為代表的重機車們。但在整個日本境內,由他們打造的用品涵蓋了方方面面。鐵路、船舶、基建設備都可能印有「KAWASAKI」的字樣。所以在建於神戶海洋博物館內部的川崎博物館裡,我們能看到的東西遠不只有雙輪的機械體。

日本教育非常注重「見學」文化,也就是讓小孩子親眼看到各種物品的誕生經過,他們才能理解這些東西的可貴之處。而川崎博物館,就是當地非常著名的見學地點。進門之後的第一個區域,是創始人川崎正藏和第一代社長松方幸次郎的介紹區。隨後便是整個品牌的歷史展廳,主體是各種歷史照片和產品模型。再往前去,則是一塊14米的曲面大屏,不間斷地播放著川崎重工在海陸空領域的珍貴影像。

平心而論,這三道「開胃菜」著實是有些單調。不過接下來就到了此行的重頭戲——KAWASAKI摩託車展區。這裡陳列著品牌不同年代的經典機車,且會不定期輪換。GPz900R、ZX-14R、Z900……每一臺展車,對重機迷們來說都是不常見的聖物。值得一提的是,你拿到的門票上也會印有一款川崎的傑作。它有可能是摩託艇,有可能是古老戰船,也有可能是H2R這種傳說級機車。

在摩託車展區裡,除了近距離欣賞之外,你還能騎跨上去感受一番。他們還在這裡設置了RidEX模擬器,通過車前的球形屏幕,體驗到在賽道上奔馳的快樂。得益於這一裝置,我們能在全場4.7公裡的AUTOPOLIS國際賽道中猛轟油門,一刻不停地跑上兩圈。最重要的是,這個過程是百分百安全的。

在「陸海空」展示區域,登上0系新幹線的實物車頭,恍然間有種化身鐵膽火車俠的錯覺;在「空」區域裡,則能進入真正的駕駛艙和客艙隨便轉。

2021年5月博物館重新全館對遊客開放,而且他們還在7月21日到8月29日之間,舉辦一場名為「瓶中船:相遇的帆船」的展覽。從名字也不難猜出,參展的展品是各种放在瓶子裡的小船模型。

一圈玩下來,你可能已經忘記自己是來看摩託車的了。而這也正像他們所說的:機車,只是川崎版圖的一部分。當然是最亮眼的一部分。

編輯/天擇 文/忘書

 圖片攝影/席敏 、品牌提供 視頻/ ZJ尋遊記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