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號碼被標記個人信息 軟體洩露用戶隱私引爭議

2020-12-18 人民網傳媒

原標題:「我的個人信息,你有什麼權利向陌生人公開」

  瀋陽市民孫明(應受訪者要求化名)是某報社記者。近日,朋友告訴他,撥打他的電話時,屏幕會顯示他的單位和職務。一次,孫明用手機軟體叫車,一上車,司機就跟他打招呼:「您是某單位的某某部門的記者吧,我打您電話時手機上顯示的。」

  孫明感覺自己的隱私被洩露了。

  在智慧型手機普及的今天,人們接打電話時常會看到一些被標記的電話號碼,比如推銷、中介或者詐騙電話。市面上常見的手機號碼標記軟體包括360手機衛士、騰訊手機管家、百度手機衛士等十幾款。此類軟體讓人可以拒接推銷電話或者拉黑騷擾電話等。但一些用戶反映,手機號碼被「錯誤標記」或「過度標記」後,洩露了個人隱私,又很難取消,帶來了一系列煩惱。

  要取消標記,需要提供更多信息

  為了取消標記,孫明首先聯繫了手機運營商的客服。客服無法取消:「您的號碼除非是您單位統一要求我們運營商標記的,那我們可以取消。從您的情況來看應該是第三方軟體標記的,我們也沒辦法。」

  孫明查詢發現,市面上手機號碼標記軟體有十幾種,自己根本不知道被哪個軟體標的。如果要「解套」,則要求五花八門。

  比如,「360電話號碼標記申述平臺」要求申請人提供如下信息:身份證正反面照片。號碼「開戶資料」 或 「近一個月話費帳單」 或「與運營商籤的電話服務協議」 ,以證明號碼歸本人所有。若號碼為近期新開戶,請上傳「有開戶時間的開戶資料」 ,若號碼被冒用,請上傳「近一個月通話詳單最後一頁截圖」。此外,還需要備註申述人姓名、郵箱以及申述原因。

  「我從未用過的軟體憑什麼要我的身份證、開戶資料和話費帳單等信息,他們拿到手後如果做別的用,洩露出去,別人冒用我的信息辦理銀行卡或者貸款等怎麼辦,誰來負責?這些軟體有什麼權利要我的信息又怎樣保證這些信息安全?」孫明質疑。

  更讓他鬧心的是,「即使提供了信息並通過申述,萬一手機號不是被360手機衛士這款軟體標記的呢?市面上幾十個標記軟體難道要我一個個試?」

  他的遭遇並非個案。在網絡論壇上,存在大量有關「手機號碼被錯誤標記該怎麼辦」的問題。

  小林(應受訪者要求化名)是某手機品牌的用戶,得益於手機的標記功能,讓他拒接了很多推銷的電話。但是近日,他自己的手機號卻被標記了。一打電話,對方的手機就會顯示他之前的任職公司,但他已經不在這家公司工作了。

  小林致電手機客服,客服解釋這是人為標記的,跟手機無關。但小林不這麼認為,人為標記不會有那麼詳細的信息,細緻到公司名稱和其所在的具體部門。他懷疑是這款手機在網絡上抓取的信息。同樣,他也搞不清楚到底是手機還是哪款軟體標記的自己詳細信息。

  除了被「過度標記」,還有人反映自己的手機號被惡意或故意標記成推銷電話。

  「用辦公座機打電話,卻被屢次掛斷,原來是被錯誤標成某商家。我只好換個號打。」瀋陽的王女士稱,自己跟這個商家沒有關係,也許是競爭對手故意把座機標錯的,這樣客戶就不會接自己的電話了。

  手機通訊錄信息也可能被上傳標記?

  市民李女士曾接到一個標註為某廣告公司的電話,看號碼有點眼熟,猶豫後接了,居然是領導的來電。

  「如果按照電話標記粗暴地掛斷電話,可能會在領導那裡留下不良印象。我好幾個工作方面的聯繫人電話被標註為騷擾電話或者某廣告公司的電話。「李女士說。

  那麼手機號碼被標記的流程是什麼?由誰來標記?誰來審核監管?是軟體自動抓取信息由用戶們自發標記?

  在一家軟體公司工作的王先生介紹,多種手機電話本應用和手機安全軟體推出的防騷擾功能都允許用戶標記。用戶的電話號碼被多個(有的要求3個人就可以)標記後,標記信息就會通過雲共享。數據共享後,使用相同軟體的陌生人就會知道你的職業信息等。這甚至也會包括記錄在通訊錄中的信息。

  比如,你的號碼在別人的通訊錄裡,被人記成:張三,某律師事務所律師。這條信息會被雲通訊錄的應用收集。另一個人也在通訊錄裡面把你記成:張三,某律所律師。如果有3個人記錄了,這個通訊錄伺服器裡就有一條數據記錄,某手機號就會對應產生這條標記。再有人撥打,你是某律所律師的信息就會顯示出來。這些信息可能涉及各個職業,醫生、律師、教師、記者、快遞、政府工作人員……甚至可以具體到單位和部門。

  「提供陌生號碼標識服務,是為了讓用戶免於騷擾電話的煩惱。但部分軟體也可能會私下竊取手機用戶的部分隱私。大多數電話本的應用,都會要求用戶允許軟體訪問手機的通訊錄,這樣一來,就可能有些不良商家私下將用戶通訊錄裡的信息上傳,這樣,用戶的朋友和家人的電話,就洩露出去了。」王先生稱。

  某號碼通標記軟體客服人員告訴記者,被標記的電話,一是用戶聯繫陌生人或商戶,對方通過軟體對手機號碼進行標記;二是用戶個人為了宣傳公司或企業,在官網進行認證。對於被標記的號碼,後臺也有審核,但號碼量很大,有時會沒有審核到,如果有號碼被多個用戶標記那也可以不通過審核,直接自動顯示出來。

  如果號碼被錯誤標記了怎麼辦?「用戶可以按照流程完成被標記號碼的取消,但前提是,手機號碼是通過我們的軟體標註的。」上述客服回答,如果找不到手機號碼是被哪個軟體標記的,是無法進行取消的。

  誰來管管這些軟體

  2013年,工信部通過了《電信和網際網路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在內提供電信服務和網際網路信息服務過程中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的活動,適用該規定。其中,第一章第七條規定:「國家鼓勵電信和網際網路行業開展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自律工作。」。

  但應該由誰來核實和監管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隱私問題?怎樣保護?僅靠行業自律嗎?

  東北大學文法學院講師趙進華認為,解決號碼標記問題,需要從技術和制度上發力。前者是要改進號碼識別和標註技術,使抓取、識別、發布的過程更完善精準,減少誤差,這是技術人員需要努力的方向;後者則涉及對技術運行過程和後果的法律評價和法律規制,這首先對立法提出了要求。

  根據2012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 「一、國家保護能夠識別公民個人身份和涉及公民個人隱私的電子信息。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公民個人電子信息,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個人電子信息。網絡服務提供者和其他企業事業單位在業務活動中收集、使用公民個人電子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並經被收集者同意,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和雙方的約定收集、使用信息。並且,這些信息必須嚴格保密,不得洩露、篡改、毀損,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此外,國務院《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管理辦法》(2000年)也有類似規定。

  而工信部《電信和網際網路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2013年)第六條規定:「電信業務經營者、網際網路信息服務提供者對其在提供服務過程中收集、使用的用戶個人信息的安全負責。」隨後的第九條規定:「電信業務經營者、網際網路信息服務提供者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的,應當明確告知用戶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查詢、更正信息的渠道以及拒絕提供信息的後果等事項。」

  在趙進華看來,電信用戶的號碼被錯誤標註或是身份、職業信息因標註而遭洩露,用戶的合法權益受到了侵害。受侵害的是一種人身權利。全國人大常委會的上述《決定》把保護對象分為兩種,一是能夠識別公民個人身份的電子信息,一是涉及公民個人隱私的電子信息。這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對此問題的權威表述。而當侵權達到一定程度,法律自然應啟動其保護功能,為受到不利影響的當事人提供權利的救濟,這是現代法治社會的基本邏輯。

  趙進華表示,我國法律對電信業務經營者和網際網路信息服務者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的行為有明確的規定。用戶在維權之初,應對電信業務經營者和網際網路信息服務者的行為性質有清楚的認識和準確的判定,只有當經營者和服務者的行為超出了合法性、正當性、必要性的限制,用戶的訴求才有實在的根據,才可能落實。

  趙進華認為,目前各家號碼標註軟體具備錯誤申訴功能,被錯誤標註或信息遭洩露的用戶應充分利用這一功能,以落實法律賦予的權利。當然,如果因錯誤標註或信息洩露用戶已蒙受了不可挽回的損失,用戶可以以電信業務經營者和網際網路信息服務者為被告,要求對方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全國人大上述《決定》第十一條對此給予了認可,對於違反的,可依法給予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吊銷許可證或者取消備案、關閉網站、禁止有關責任人員從事網絡服務業務等處罰。

  雖然相關規定很多,但孫明還是很困惑。他說,自己不知道找哪個部門去落實這些規定。現在網上反映因標記軟體洩露個人信息的很多,可這些軟體企業依然我行我素。「我們不知道究竟哪個部門監管它們的這種行為,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找到它們取消對我們手機號碼的標記。誰能來管管它們?」(王晨 通訊員 烏曉雷)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相關焦點

  • 手機來電標記暴露隱私 隨便撥號就知你單位
    6個人標記你 世界就能認識你   安全專家解讀手機如何洩露你身份   號碼公眾平臺的標記主要來自於用戶主動標記。   獵豹安全專家李鐵軍表示,目前多種手機電話本應用和手機安全軟體推出的防騷擾功能都允許用戶標記,而它們工作原理完全一樣,只要使用相同的軟體,用戶的電話號碼被別人主動標記後,標記信息就會通過雲共享被多人標記,數據經過共享後,陌生人就可能知道你的職業信息等。簡單地說,就是你的號碼在別人的通訊錄裡,被人標記成,張三,記者。這條信息被雲通訊錄類的應用收集了。
  • 又有明星信息被洩露,騰訊手機管家隱私保險箱為手機信息安全加碼
    又有明星信息被洩露,騰訊手機管家隱私保險箱為手機信息安全加碼 近日,某明星稱自己手機號碼遭到洩露,接到多個騷擾電話,引發網友廣泛討論。
  • 又有明星信息被洩露,騰訊手機管家隱私保險箱為手機信息安全加碼
    又有明星信息被洩露,騰訊手機管家隱私保險箱為手機信息安全加碼 近日,某明星稱自己手機號碼遭到洩露,接到多個騷擾電話,引發網友廣泛討論。
  • 2種方法妥善解決手機號碼被標記為詐騙,快遞等騷擾電話
    當我們的手機被標註為這種推銷或者是快遞電話的話,經常會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信息。甚至在我們撥打別人的手機的時候,都會被別人掛斷。但是什麼情況,導出我們的手機號碼被標記為騷擾電話的呢?1.大數據助力。我們下載的一些軟體,它可能通過大數據的方式將我們的手機號碼標記為騷擾電話。
  • 陌生號碼標記功能不可濫用
    他是一家自來水公司的職工,工作與房產中介無關,幾次向騰訊手機管家申訴解綁無果。5月14日,不得不向媒體求助。到底是誰錯誤地標記了鍾先生的手機號碼?騰訊手機管家標記公開這些信息是否涉及洩露他人隱私?(5月17日《成都商報》)  陌生號碼標記功能可以有,從保護私人生活安寧權的角度說,陌生號碼標記功能給用戶起到了提醒作用,讓人一目了然,可從一定程度降低騷擾、詐騙電話的成功機率。
  • 陳喬恩自爆手機號遭洩露,明星個人信息洩露事件已不是第一次
    2019年8月,藝人王一博在微博發文表示,自己的手機號被洩露,同時自己的手機號已經被用於各種註冊軟體和登錄軟體了,自己的生活受到了嚴重影響,不得不決定更換手機號碼。早在王一博這個事件爆發之前,大概半月前,肖戰的航班也被通過非法手段獲得,甚至還更改了肖戰的航班。
  • 個人信息裸奔時代:面對隱私洩露,我們該怎麼辦?
    相信我們或多或少有遇到過這樣的經歷:經常看到推銷廣告精確定位到自己公司;接到與子女信息匹配的教育機構營銷電話;買房後主頁全是裝修或後續配套服務的廣告推送……這些,都是我們個人信息洩露的體現。而近日美團、餓了麼等APP被質疑通過竊聽技術,非法獲取用戶信息。有程式設計師直接自編程序,證實在這些APP上能實現監聽並收集大數據。
  • 安裝手機APP要求允許訪問手機文件,APP會洩露用戶個人隱私嗎?
    有時候下載一些軟體,安裝完成後需要訪問手機中的照片或者文件才可以使用APP,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許多APP集合了掃描、讀取數據的功能,方便下次打開應用可以直接進行操作。手機軟體可以訪問手機文件,個人隱私是否會洩露?
  • 手機上網之後號碼被洩露,原來是運營商惹的禍
    對此,海輝律師事務所黃雯律師認為,如果市民在瀏覽網頁的時候沒有填寫個人信息,但是手機號碼被對方獲取了,這就屬於個人隱私被洩露了,侵犯主體需要對此負責。「點開醫院的網站手機號碼就被獲取了,那麼這個獲取主體就是醫院。」黃雯認為,醫院需要被追究責任。
  • 當手機號不只用來打電話, 你的隱私信息可能已洩露!
    遇到電話騷擾,綁定了網銀、支付寶、微信等帳戶的手機號碼更換起來更是大費周章。這 11 位的手機號以及輕薄的機身,拿在手機卻有沉甸甸的重量。眾多的使用場景,你的手機號碼分分鐘都可能會被洩露!在網際網路時代,聊天會留下聊天記錄、叫車會有訂單信息、訂餐會有支付數據、寄件會有快遞信息……隨著網際網路雲數據的構建和完善,龐大的網絡關聯信息甚至能描摹出人們的日常生活軌跡。
  • 央視曝光AI人臉識別信息洩露隱患,騰訊手機管家助力守護隱私安全
    不法分子盜取用戶隱私信息,利用AI換臉等技術在金融平臺貸款,非法獲利數萬元;科研人員用面具代替人臉成功解鎖手機屏保……近日央視新聞曝光人臉識別信息洩露問題,引發廣泛關注,人臉隱私信息洩露後的失控感讓很多用戶倍感不安。
  • 怎麼防止手機隱私信息被洩露?徹底刪除微信記錄首當其衝!
    「重拳」出擊,防止隱私被洩露手機中會安裝很多的第三方APP,一些APP應用竊取用戶信息的事件是目前隱私保護「重拳「出擊的對象。有些軟體表面上人畜無害,為大眾提供優質的服務,卻都有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偷偷竊取用戶隱私的嫌疑。
  • 手機號碼隱私或成過去痛點,網購填寫虛擬手機號碼已成現實
    作為手機的「魂」——我們的手機號碼,作為每個人專屬的私人號碼,包含著很多的個人信息和隱私內容,但在大數據時代,在這個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的手機號碼也正成為這個網際網路信息大數據當中的一部分,成為很多商家和不法分子追逐和盜用的目標, 當你一次次被垃圾簡訊和騷擾電話弄得煩不勝煩的時候,是否曾有這麼一問:重視個人隱私,我們的手機號碼、我們的個人信息安全、我們的權益的保護,我們是不是已經開始的太晚
  • 舊手機是如何一步步洩露你的個人隱私的?保護隱私請這樣做!
    舊手機是如何一步步洩露你的個人信息的?時下,各種智慧型手機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不少手機用戶在更換新手機後都會選擇把「退休」的閒置手機賣給二手手機回收市場。這樣安全嗎?「恢復出廠設置」能否一了百了?手機中一般都保存了我們大量的私人信息,你能確保不被洩漏嗎?舊手機裡面的數據信息應該怎麼處理?
  • 用隱私交換便捷?京東金融App獲取用戶敏感圖片 個人信息保護亟待加強
    據網友的視頻顯示,該用戶使用的是一款安卓手機,首先需要將京東金融App打開並且在後臺運行;隨後打開任意銀行手機軟體,並且在手機銀行軟體任意界面截屏。之後,在文件管理器中的京東金融App目錄下,可以查看到用戶之前所截的銀行軟體圖片。視頻最後,該用戶質問道京東金融App為何要獲取與之無關的用戶手機銀行軟體截圖。  對此,京東金融客服回復該微博稱,由於看不到用戶帳戶情況無法核實具體問題,希望該用戶同客服私信溝通。
  • 這一技術讓你手機號碼隨時有可能洩露!
    網絡安全專家稱,當用手機瀏覽網頁時存在以下3種洩露手機號碼方式:1、流氓網頁通過瀏覽器的接口或者漏洞獲取了本機信息 (SIM卡裡寫入了本機號碼)。順豐快遞:8月底3億條用戶信息數據在暗網上被出售,這些信息中包含了寄件人、收件人的姓名、地址、電話等。萬豪喜達屋:11月,因 「黑客」入侵洩露大約5億客戶的用戶信息,包括用戶的姓名、住址、電話、電子郵件、護照號碼、信用卡等核心信息,因此被索賠125億美元。
  • 共享充電寶陷洩露個人隱私旋渦 消費者隱私已被洩露怎麼辦
    隨後,小電發布官方聲明稱,小電共享充電寶在設計上充分注重對用戶隱私數據的保護。在硬體層面,小電充電寶內部線路不含有數據傳輸線,僅以電源線提供充電功能。在軟體層面,小電始終嚴格遵守《隱私政策》條款,通過多重數據保護技術和管理措施杜絕非法收集用戶信息的情況發生。
  • 315晚會曝光個人信息洩露黑產 360手機衛士支招防範
    3月15日,央視3·15晚會對食品安全、產品質量等多方面消費者經常投訴的問題進行了詳盡的報導,此外個人隱私安全洩露背後的黑色產業鏈也成為本屆3·15關注的重點。而360手機衛士憑藉其特有的安全防禦屬性,能夠有效的防範個人信息洩露之後的電信、網絡詐騙,保護手機用戶財產安全。
  • 個人信息洩露引熱議,拿什麼保護我們的隱私?
    各大網站因網絡漏洞而被不法分子利用,導致大量用戶個人信息洩露,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平均每個中國網民至少被洩露了8條以上的個人信息。木馬病毒竊取信息。在所有作案手段中,手機木馬簡訊已成為不法分子慣用的詐騙方式。
  • 新浪微博信息洩露事件,個人隱私何時才能得到保障?
    新浪微博的這次數據洩露事件,從中可以看出我們個人的信息隱私正在被人嚴重的侵犯,而新浪面對此事也沒有對其用戶有過任何正面解釋或者答覆, 而從洩露的信息中,我們可以看到用戶綁定的手機數據,包括用戶的ID(身份標誌號碼)和手機號,帳號信息則包括用戶暱稱、頭像、粉絲數、所在地等都被黑客所盜取,放在「暗網」市場售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