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王女士收到了一盒文創月餅,8塊月餅裝在一個直徑約30釐米的六邊形紙盒裡。每塊月餅的淨重只有50克,所有月餅加起來一斤都不到,可算上紙盒和手提袋卻有將近4斤重。張先生也收到朋友送來的一款文創月餅,比15英寸電腦還大的一個長方形紙盒裡只有6塊月餅,也是外包裝比月餅本身還沉。「文創月餅難道只是文創包裝嗎?那這算不算過度包裝?」王女士和張先生都產生了同樣的困惑。(9月23日《北京日報》)
早在2009年,國家相關部門就頒布了《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食品和化妝品》國家標準,並於2010年4月起實施。標準中明確指出,糕點的包裝空隙率應≤60%,包裝層數需控制在3層以下,此外,除初始包裝之外的所有包裝成本的總和不應超過商品銷售價格的20%。
雖然,每年都有呼籲月餅包裝「瘦身」的聲音,但月餅「過度包裝」現象依然「我行我素」,且有越來越「豪華」之勢。當下,更有不少商家變著花樣地設計所謂的文創月餅禮盒,雖只是給月餅換了個「馬甲」,但月餅「臃腫華貴」了,價格看漲了,少則一二百元,高則數千。一些顧客直言,這哪是買月餅,分明是買包裝。
月餅「過度包裝」危害不少。一是增加了消費者購買的成本,一盒月餅充其量也就是七八塊,成本也就是幾十元錢,但經過豪華包裝身價倍增,少說也得上百、上千元,所有這些都是消費者埋單。二是月餅「過度包裝」使廢棄包裝盒垃圾量劇增,對環境造成了極大汙染,增加了垃圾處理費用,導致了資源的浪費,有悖於「綠色」「低碳」生活格局。月餅包裝應該「輕裝簡從」,還原於食品的本來面目,多些「綠色」 「低碳」,這既是環保要求,也是節約型社會使然。
整治月餅「過度包裝」,一方面政府有關部門要態度鮮明,及時制定完善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對那些「過度包裝」的企業進行處罰,產品禁止上市,令行禁止,絕不手軟;同時,應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全社會共同抵制「過度包裝」輿論氛圍,讓消費者不再青睞「過度包裝」的商品,斷了商家靠「過度包裝」發財的念想。
總而言之,只要有關部門監管到位、執法從嚴,消費者對「過度包裝」商品說「不」, 月餅「過度包裝」的現象就會得到有效的遏制,純正、簡約的月餅消費環境就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