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預報,7月下旬,長江、太湖流域仍有強降雨過程,長江中遊幹流部分河段、洞庭湖水位將復漲,太湖水位將持續上漲。
一提到警戒水位、保證水位,很多人就很緊張,擔心今年汛情嚴重,出現1998年那樣的特大洪災。那麼,今年汛情到底情況如何?聽聽專家怎麼說。
受近期強降水影響,17日10時三峽入庫流量達到50000立方米每秒,水利部發布了長江2號洪水。長江2號洪水,對上中下遊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這是當前社會上很多人都比較關注的問題。
國家防辦、應急管理部應急指揮專員張家團表示,當前三峽水庫自身防洪庫容還有125億立方米,如果後續川江繼續來大的洪水,通過三峽和上遊40多座大型水庫群的聯合調度,科學攔洪錯峰,上遊洪水是基本可控的。目前,長江中下遊五省累計發生的各類險情有2500多處,其中長江幹堤險情108處,均得到有效處置,無重大險情發生。
張家團表示,這段時間以來,長江中下遊及兩湖地區的汛情和險情總體上一直處於可控狀態。
張家團說,從長江中下遊及兩湖地區來看,風險有兩個方面:一是長江中下遊和兩湖地區水位超警已經半個月左右了,堤防長時間高水位浸泡,容易出現滑坡、塌陷、管湧等險情。估計中下遊高水位還要維持一段時間。二是長時間巡堤防守和應急處置,再加在高溫或暴雨的惡劣環境下工作,巡查搶險人員人困馬乏,非常辛苦,容易出現麻痺和厭戰心理。
從上遊地區來說,目前重點在於做好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質災害、中小型水庫的防洪安全,以及城市內澇的防禦。
從太湖的汛情來看,6月中旬以來,受持續降雨影響,太湖水位持續上漲,6月28日達到警戒水位(3.8米),昨天達到保證水位(4.65米),目前超保0.05米左右。據預測,近期太湖流域降水會趨緩。
張家團認為,太湖及周邊的防洪風險在於一是如何克服長時間高水位防守的壓力。目前,太湖及周邊水位超警已經20來天了,雖然到現在太湖大堤及周邊還沒有大的險情和災情發生,但堤防長時間浸泡容易出險。二是如何加大湖區及周邊河網排水力度。由於這一帶河網地勢比較平緩,內外河水位差小,再加受長江洪水頂託,排水很慢,未來太湖及河網地區較長時間內還會處於超警狀態。
從淮河汛情來看,受連續降雨影響,這兩天淮河出現明顯漲水過程。上遊幹流王家壩水文站昨晚達到警戒水位,淮河發生今年1號洪水。18日上午王家壩超警0.31米。
預報未來3天,淮河流域部分地區仍將有大到暴雨。受其影響,淮河上中遊幹流維持超警狀態,部分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較大洪水。
張家團表示,雖然目前淮河幹流大部分河段水位還不高,上中下遊水庫還有較大的防洪庫容,但隨著後續降水的增多,「七下八上」期間,對淮河的防洪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特別是要高度重視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質災害和中小型水庫的安全,要加強城市內澇的防禦。
● 警戒水位是指洪水達到要注意警戒,做好防汛準備工作的水位。警戒水位一般是洪水位還處於比較低的階段。
● 保證水位是指洪水達到防洪工程設計防禦能力的水位。也就是說過了這個水位,就超過工程設計標準了,必須全力做好搶險防護的工作。發生超保證水位洪水,防洪工作一般就很緊張了。
● 水庫汛限水位是指汛期到來前,允許水庫蓄水的上限水位,也就是汛期水庫防洪調度時的起調水位。
來源:經濟日報經點科學工作室、中國氣象微信
主編: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