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與影的變幻創造出視聽盛宴,將視線延伸到無限 羊城晚報記者 梁喻 攝
羊城晚報訊 記者趙燕華、實習生呂楨華、通訊員穗建報導:16日夜間,羊城晚報記者探營即將於明日舉行的第十屆廣州國際燈光節,帶您提前感受不一樣的視聽享受。
本屆燈光節新中軸主會場由花城廣場、海心沙亞運公園組成,其中,花城廣場以「城市騰飛」為主題打造了3組燈光作品,海心沙則以「幸福家園」為主題,用13組作品打造了沉浸式光影遊園空間。
海心沙化身光影遊園空間
燈光節期間,海心沙將化身光影遊園空間,為觀眾奉上一場與眾不同的聲光電盛宴。
海心沙參觀起點設在海心沙亞運公園3號檢票口,在線上預約的市民接受防疫檢查後,憑身份證等刷證入場。
3號檢票口附近將設碼頭,18日,廣州國際燈光節將首次在遊船上舉行開幕式。
走過「幸福之門」,在沿江的綠道上,有4個大型帳篷,其內部大有乾坤,是本屆燈光節6號作品《四季·家園》。
廣州國際燈光節綜合事務總負責人、銳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國際事務主任張學斌介紹說,這組作品以「四季演變」與花城廣場3號作品「時空共生」相呼應,融合光影聲效演繹四季輪迴之美。
記者在五光十色的光影中走過「春動·城光」「夏語·星空」「秋贊·收穫」「冬望·律動」,在光影變換中感受四季輪換。彩虹色的色彩視覺與高科技的光影藝術作品相互配合,讓人耳目一新;人屏互動、二維碼互動、全景聲空間等多種新媒體藝術形式,又讓人流連忘返,觸發著人們關於幸福的多維度思考。
「秘密武器」加盟燈光節
主要燈光作品展示時間為11月18日至29日,共計12天。
主會場裡設有多組沉浸式作品,不僅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體驗,更讓觀眾成為作品的一部分。本屆廣州國際燈光節藝術總監、廣州美院跨媒體藝術學院院長馮峰表示,例如位於花城廣場的3號作品《時空·共生》以傳統建築模型為載體,配合聲電光等多媒介技術綜合運用,通過大開大合的劇場化表達,與現場觀眾聯動,傳達家園理念。
據了解,《時空·共生》作品還運用了本屆燈光節的「秘密武器」。廣州國際燈光節工程總監魏來表示:「今年的作品大量採用了特製的冰屏等作為製作材料,一方面讓作品的抗風能力更強,更安全,另一方面配合藝術設計感更強的燈光作品,更顯得科技感滿滿。」
值得注意的是,與往年不同,本屆燈光節未設廣州塔燈光秀,但「小蠻腰」也將加入到作品的演繹中。
來源:金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