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小夥曬稻穀、挖冬筍、放牛 在麗水松陽直播「老底子」鄉村

2020-12-08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11月24日訊 清澈見底的溪水,成群結隊的小魚,錯落有致的水壩,閒散分布的沿岸村落……11月初的松陽,漫山遍野是熱烈的金黃色。松陽縣二灘壩村水雲居民宿門口,德米日熟門熟路地去民宿廚房裡拿起了一把鋤頭。藍色的工人服外套,牛仔褲,綠色釘子靴,扛起鋤頭的德米日,乍一看上去就是個染了金色頭髮的二灘壩村村民。

  「我想做一道Мост(發音為「moss」,意味橋),將農村與城市、中國與俄羅斯通過網際網路聯結起來。」

  尋「師父」、拍村民

  俄羅斯小夥「三顧」松陽農村

  德米日來自俄羅斯,目前在上海東華大學商務管理專業讀博。他漂洋過海來到中國,2013年,他選擇在上海求學。2020年起,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他從學業壓力中暫緩,開始探索浙江山水。

  背山靠水的松陽縣大東壩鎮,以各個村落的土特產而出名。大東壩村、樹梢村、二灘壩村至外大陰村虎山景區,樹上的野果,小溪裡的黃鱔,山上種的冬筍和紅薯,還有村中老人親手做的餈粑……吸引德米日留下來的,正是村落裡的浙江「鄉愁」。

  8月初,去往松陽縣大東壩鎮橫樟村的路上,德米日偶遇了一隊鄉民——橫樟蜂蜜團隊。團隊裡,不少成員年紀輕輕,卻已是直播平臺中的翹楚:90後的張俊傑,已在抖音擁有255.7萬多名粉絲;85後的麻功佐,有77餘萬粉絲,是當地有名的「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這支10多人的返鄉創業青年團隊,為家鄉農產品插上了銷往遠方的「雲」翅膀。截至發稿前,橫樟團隊在抖音的粉絲量已超過500多萬人。

  一個以農特產為名的土山村,憑什麼留住年輕有活力的「洋氣」直播團隊?出於自己的專業興趣,德米日想要留下來,同樣用抖音平臺幫松陽「吆喝」。然而,德米日的毛遂自薦,並沒有打動村民們。初撞南牆的德米日,並未因此氣餒。半個月後,他再次來到了松陽縣,想拜當地另一位直播達人村民為「老師」。沒有反轉,他再次遭到了拒絕。

  本地師傅不肯收「外來徒」,怎麼辦?不輕言放棄的德米日,乾脆「半路出家」,自己申請了抖音帳號,做起了鄉村生活短視頻。二灘壩村村民熱火朝天做石倉白酒、油豆腐的盛況,大東壩鎮石斑魚、鯽魚、錦鯉在松陰溪水中穿梭不停的美景……均被他「曬」在了抖音裡。

  「中國歷史小說《三國演義》裡,有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我是『三顧』松陽農村。」德米日告訴記者。

  曬稻穀、挖冬筍、做豆腐

  「洋農民」打算在松陽承包農田

  玩轉詩畫浙江,離不開「領路人」。德米日的松陽「領路人」有兩位。一位是大東壩鎮二灘壩村水雲居民宿主包建民,他和德米日的緣分也始於網際網路。一次,因為在抖音中刷到熟悉的風景,包建民來了興趣,主動私信了這位外國小夥。於是,德米日成為了包建民民宿的「座上客」;而渴望貼近松陽土地的德米日,總是會主動扛起鋤頭,跟著包建民一同上山,跟著他砍柴、挖竹筍、打香泡……很快,山上來了個「洋小夥」的消息,在村裡傳開。而第二位「領路人」也因此悄然而至:他是橫樟團隊的麻功佐。這位「85後」網紅,被德米日的誠心打動。「我們想把松陽村落的每一處拍給觀眾看,把家鄉打造成『嚮往的生活』。」 就這樣,在傳播松陽山村之美這件事上,三人一拍即合。

  有了領路人的助力,很快,德米日的視頻中,農村生活深度體驗的內容多起來了,點讚量也隨之水漲船高:首次去松陽縣鄉村集市「趕集」視頻,突破56萬個點讚數,評論回復近3萬條;跟著當地爺爺一起割稻穀、打稻米、曬稻子的視頻,點讚數超過119萬個……

  在一次次與粉絲互動的過程中,德米日發現,很多人不約而同地關注著視頻中他體驗的鄉村技藝,還有不少年輕人感慨「自己變懶了」。這讓德米日意識到,作為一個「駐鄉」的外國人,深度體驗農村生活的重要性。於是,割蜂蜜、做豆腐、放牛、曬乾菜、用古法做紙……獨特且永不重複的鄉村技藝,成為德米日短視頻的主題。德米日計劃,等博士畢業後,他想在松陽租下一小塊田地,跟著村民一起種蔬菜、做手工,從頭到尾體驗松陽鄉村生活。「你要做松陽的『李子柒』嗎?」聽說德米日的打算後,越來越多村民開玩笑問他。每次,德米日總是認真回覆:「我不是『李子柒』。我有自己的故事。」

  來,聽在浙外籍友人

  講述「浙」裡故事

  雖然已經看過浙江的山山水水,但德米日總覺得,「詩畫浙江」是個謎。用他的話來說,「看到的越多,就覺得自己了解得越少。」在留在松陽探索鄉村技藝的過程中,德米日還萌生了一個點子:他想再去浙江其他鄉村看看,以後有機會,他還想為中俄國際貿易「牽線搭橋」,成為兩國經濟文化溝通的「紐帶」。

  曬稻穀、挖冬筍、放牛,俄羅斯小夥在麗水松陽直播「老底子」鄉村的行動,引發了浙江乃至全世界的關注。下月,由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相聚浙裡」國際人文交流周(下簡稱「交流周」)將舉行。德米日也將作為在浙外籍友人,受邀參加交流周。「很高興能作為外籍代表的一員,為大家展現我的『浙裡故事』。」

  在浙江大地上,和德米日一樣,與「浙」裡結下深情厚誼的外籍人士還有許多。在金華古村落的石板路上,不同膚色的學子們把「浙裡故事」口口相傳,飛向世界;在義烏熱鬧喧囂的市場裡,「洋娘舅」們正化解著店裡店外的「疙瘩事」,絲毫沒把自己當「外人」;在溫州一場本地人的婚禮上,成員來自五洲的「洋樂隊」正用本地方言獻唱道喜,令場下觀眾驚嘆不已……因為開放、熱情、充滿活力的「千面浙江」,他們對「浙」裡山水念念不忘。

  本周,錢江晚報將在小時新聞客戶端,與讀者們陸續分享7位在浙外籍友人的浙裡故事。他們將以融通中外的話語體系,用一幀幀寫實的「浙」裡影像,細數著遊走浙江各地的獨特見聞和個性感受,向世界傳播著這片古老土地上的詩情畫意。通過「洋」鏡頭,世界看到的不只是浙江的靚麗風景,還有大氣開放包容和諧的浙江智慧。

相關焦點

  • 「相聚浙裡」 | 俄羅斯小夥曬稻穀、挖冬筍、放牛 在麗水松陽直播...
    德米日  尋「師父」、拍村民  俄羅斯小夥「三顧」松陽農村  德米日來自俄羅斯,目前在上海東華大學商務管理專業讀博。他漂洋過海來到中國,2013年,他選擇在上海求學。二灘壩村村民熱火朝天做石倉白酒、油豆腐的盛況,大東壩鎮石斑魚、鯽魚、錦鯉在松陰溪水中穿梭不停的美景……均被他「曬」在了抖音裡。  「中國歷史小說《三國演義》裡,有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我是『三顧』松陽農村。」德米日告訴記者。  曬稻穀、挖冬筍、做豆腐  「洋農民」打算在松陽承包農田  玩轉詩畫浙江,離不開「領路人」。
  • 俄羅斯小夥愛上中國農村生活
    大家好,我叫德米日,來自俄羅斯,在中國已經七年了,大部分都在上海。來到中國上大學,之前在同濟大學讀碩士,現在在東華大學讀博士,馬上畢業了。我有比較豐富國際經驗,去過北歐芬蘭學習,10年前我在日本留學。當時我第一次遇到亞洲文化,後來我發現了日本文化大部分從中國來的。所以我確定去中國深度研究,我很喜歡研究歷史文化,中國文化特別豐富,所以我留下來了。
  • 來麗水鄉村過大年
    ,畲族年祀活動、篝火晚會。  4、竹蓀仙子花枝藕:以野生竹蓀和甌江魚滑為主要食材,味道清新淡雅,原汁原味。  5、金娃拜觀音:以龍泉本地金觀音、石蛙為主料,不但香味撲鼻,且鮮美可口。  松陽農家美食  1、白片兒:白片兒為本地特產,由松陽蘿蔔經傳統工藝精製曬乾而成,鮮味爽口,風味獨特。
  • 我在松陽養蜜蜂 90後小夥的甜蜜事業
    「我現在在家鄉養蜜蜂,後面是我的蜜蜂基地……」 隨著鏡頭緩緩推進,視頻中的小夥帶著大家跨過了山間的河流,攀登上了低矮的山坡,再從蜂桶裡取出了一勺晶瑩的蜂蜜。 這個小夥名叫張俊傑,現在在抖音上擁有255.4萬粉絲,是一名小有名氣的網絡紅人,並用網絡人氣為家鄉「代言」,帶貨直播銷售額過千萬。 而在成為網紅之前,他是一個消防員。
  • 挖冬筍總是空手歸?山裡帥小夥有「5招」,一鋤頭一個,看著過癮
    到了12月份,原本在這個寒冷的冬天當中,會比較難吃到美味的蔬菜,但是偏偏有冬筍的出現,讓許多吃貨都滿足不已。不過啊,在市場上買到冬筍,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可是當自己到山裡面去挖冬筍時,這可是真不簡單啦!還記得上周,跟幾位吃貨朋友去山裡挖冬筍,沒想到忙活了大半天的,個個空手而歸!
  • 秘境中國,浙江麗水松陽,原生古村。
    當你愈發難以忍受城市的喧囂,去一個古鎮、古村,踏著青石板,手撫爬滿苔蘚的老牆,感受一段歲月留下的痕跡!一些技術現在很難再找尋它的痕跡時,卻發現舊時光依舊停留在這裡,當地人們在這裡買賣鋤頭、柴刀、菜苗、草藥、棕床、棉布、錫箔、燈燭……種田、耕地、採茶、挑水、放牛
  • 麗水味道 | 上過《舌尖》的遂昌高山冬筍,冬日的極品美食
    麗水大地物華天寶,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氣候適宜,空氣優良,孕育了一種種無公害生態產品。來吧,到麗水來,行走在青山綠水的秀美風景裡,尋找一份與眾不同,獨居原生態的美好特長,這是處州大地千年的問候。鮮嫩的遂昌冬筍,配上鮮美的鹹肉,並一大碗熱騰騰香稻粳米飯。這豈非是生態麗水,給「吃貨」最好的饋贈?冬筍,夏長育,冬挖取,故得名冬筍。其外表光滑,筍質幼嫩。因它是時令鮮貨,長在自然,隱於山林,蹤跡難尋且挖掘不易,更加顯得珍惜。
  • 麗水風味亮相煙火長三角
    8月3日是麗水市的主題日,在活動現場,蓮都、龍泉、青田、雲和、慶元、縉雲、遂昌、松陽和景寧等地為在上海海昌海洋公園的市民遊客帶來了各地的特色推介,吸引了往來遊客對百縣千碗麗水味道的濃厚興趣和秀山麗水詩畫田園的美好嚮往,紛紛表示要去麗水納涼避暑,走走看看。不在現場的你對麗水有多少了解呢?和我們一起來雲遊麗水吧!
  • 冬筍越難挖就越好吃
    坐標:江浙冬筍越難挖就越好吃我國南方盛產竹,南方的冬天,很多地方都可以吃到冬筍,尤以江浙為甚。因為「冬筍與其搭配食物中無論葷素,皆可調和,菜中之筍與藥中之甘草,同是必需之物,有此則諸味皆鮮」。冬筍做菜,其色澤清爽淡雅,其味道清馥芬芳;嫩、雅、淳、脆、香、甘、爽,怎麼形容都不過分。冬筍吃法有很多,葷素皆可搭配。由於冬筍含天冬醯胺,配合肉類烹飪更加鮮美。
  • 在農村挖冬筍是上午挖好還是下午挖好?怎樣才能找到冬筍?
    冬筍,具有嬌嫩清脆、口感帶甜,是很多消費者喜歡的綠色食材。冬筍是楠竹在立冬前後發育生長成的筍芽。而楠竹在南方很多地方都有,小趙前兩天曾寫了一篇《為什麼會有冬筍,冬筍如果不挖走,會長成竹子嗎?》,反響強烈。
  • 松陽「橫樟團隊」激活「一池春水」
    團隊中的「明星成員」麻功佐是返鄉創業的85後,從養蜂採蜜的新農人變身抖音「網紅」,如今已成長為「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90後的張俊傑則已在抖音擁有227萬多名粉絲,2019年銷售額達1500萬元……這支擁有10多名平均年齡25歲的返鄉創業青年團隊,通過直播帶貨、短視頻平臺推廣等,將麗水鄉村的恬靜美好展現在世人面前,為土蜂蜜、番薯幹、筍乾等農產品插上了銷往遠方的「雲」翅膀。
  • 情韻茶香 麗水松陽
    一、茶香五月下松陽茶香五月下松陽,羈旅麗水溪畔館。閣樓姑娘拋茶包,街上舞龍茶市喧。桂子荷花芳麗水,湖鏡倒映山翠嵐。仕女行船畫中遊,夾岸綿茶綠生煙。綠茶荷花芳麗水,湖鏡倒映山茶箭。採茶靨麵茶香揉,蘭舟行水繞芳甸。波動搖影嬌語羞,花顏相映更俏憐?月色如水篩茶影,影下悄語暱喃喃。泉水汩汩晚風拂,拂動茶樹情依戀。細雨婆娑打茶樹,雨巷小傘高腔喊。
  • 農村小夥來告訴你,春筍與冬筍有什麼不一樣,挖哪種春筍才好吃?
    而我們常吃的毛竹筍又分冬筍和春筍,大家應該都知道吧!那冬筍和春筍有什麼不一樣呢?冬筍,理論上來講是指冬季生長在毛竹竹鞭上沒有破土而出的側芽。因其生長在地下,質地幼嫩鮮美,是一種人們十分喜歡吃的食材。冬筍冬筍特點:生長在地表下,個體小(一般一斤上下),兩頭尖,筍體彎曲,筍殼黃。而春筍,原意上是指立春過後,長在地面上的毛竹筍。
  • 挖冬筍有哪些方法
    挖冬筍是一門系統學問,因此學會挖冬筍,必須從竹子生長特性上下功夫,才能成為有老經驗挖筍人。冬筍肥大,數量多,要求滿足三個條件:1陽光充足,土溫度高;2水分充足,保水性強;3土肥疏鬆,保水保肥;有三個條件,冬筍一般有裂縫,有的冬筍出土一點,最好挖。
  • 夢裡的嚮往的生活,松陽寶藏烏託邦愜意三天兩夜之行
    聽說「麗水-松陽」溫度比杭州低5度左右,而且是寶藏之地,青山綠水環繞。和杭州優雅如女子漫舞之美完全不一樣。9月麗水松陽火車開通,2小時到達麗水松陽一方小院一方池塘都是當地原汁原味的美味,還有自己家養的走地雞都是城裡吃不到好東西,原汁原味珍饈美饌。
  • 浙江麗水松陽桃野,隱匿在深山竹林處,被時光遺忘的地方
    早就聽聞松陽多古村落,是江南最後的秘境,卻不料真的如此隱秘,就連村子入口,也在茂盛的林子環抱下若隱若現。在浙江麗水的松陽松莊村,一個對江南山居所有美好想像都能找到的地方。松莊村四面環山,日出晚,日落得早。這裡有一處民宿,在一個山中盆地之中。這裡就是桃野。
  • 這個夏天,去麗水遊山玩水,吃遍百縣千碗
    和我們一起來雲遊麗水吧!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讓麗水全域成為一個千姿百態的大花園。9 個縣(市、區)不僅風光旖旎,更孕育了獨具特色的「百縣千碗」美味,連吃三月也不膩。螟脯是麗水方言,就是指墨魚乾。這道菜滷汁稠濃、滋味醇和、口感微辣、營養豐富,只一道菜就可從中品嘗出山與海的味道,舀一勺放進嘴裡,口感層次分明,魷魚的韌、冬筍的鮮、馬蹄的脆,以及胡椒粉衝入鼻腔的快感。
  • 冬筍好吃難挖,農村小哥教你如何找到冬筍容易挖回家
    到哪裡有竹子,農村的人就知道是挖竹筍,冬天叫挖冬筍,春天叫挖春筍來區別。春天的嫩芽長出來很容易找到,但是冬筍藏在地下。與兩者相比,冬筍更受歡迎。山上有許多竹子樹。每當你看到有人挖出一個冬天的竹筍,而生活在農村的人想嘗試它,有些人空手而歸,無法一次又一次地得到它。當你失去你的心時你會做什麼?朋友們不用擔心,今天就告訴你們如何找到冬筍容易挖回家。
  • 直播回放丨2017年度浙報集團麗水全媒體研討會
    麗水分社在浙江新聞客戶端麗水頻道開出了「風從鄉村來」這個欄目,讓記者深入基層採訪,遍訪每個縣的鄉鎮「一把手」,希望能堅持做好,真正深入基層,服務好地方。【16:00-16:30】浙報集團全媒體各部門代表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