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地聯動 創新驅動 立起人武部新樣子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區人武部正規化建設紀實
特約記者吳旭 、方爭輝 通訊員 陳餘
湖南株洲,是一塊始終浸潤紅色基因和充滿熱血動力的土地。駐紮在此的天元區人武部官兵們始終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發揮「黨管武裝、雙重領導」特有優勢,用信仰鑄就忠誠,用打贏引領建設,用創新驅動發展,用奮鬥履行使命,塑造了人武部的新樣子,被中央軍委表彰為全軍正規建設先進單位。
「處在軍地結合部,環境開放,八面來風,更需要堅定思想、凝心聚力。」該人武部政委徐兆純的話擲地有聲。為凝聚共識,他們堅持把深學細悟習近平新時代強軍思想作為「必修課」,推動向地方黨委中心組、專武幹部和民兵延伸;結合挖掘株洲紅色資源富礦,在軍地深入開展學習宣講「一十百」工程和「天天見」「天天新」「天天深」活動, 1批現役理論輔導員、10支宣講小分隊、100名民兵宣傳骨幹,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義務宣講120多場次,用「民言兵語」推動新思想進入千家萬戶,更把思想光芒融入職責和使命任務,成為了駐地群眾心中的「網紅」。
2018年3月,全市民兵調整改革推進會議上,天元區民兵組織整頓示範贏得一致好評。「民兵是三大武裝力量重要組成,對接軍隊發展同步培植「高精尖」新質後備力量是關鍵」,面對讚譽,人武部部長陳雪勇說到。他們緊盯該區「株洲『中國動力谷』」產業集聚優勢,通過精準對接、政策先行,2019年首創園區編組無人機偵察、網絡防護、水上蛙人搜救等新質民兵隊伍,比例達31%。同時「基地集中輪訓+企業專業自訓+模擬仿真訓練」新模式配套,無人機偵察、重型機械操作等5個專業教學點,使民兵訓練質量緊跟任務需求和時代發展。2019年7月株洲特大洪災中,天元區民兵投入無人機、重型機械等裝備,及時轉移受災群眾200餘人,成功處置重大險情3處。
2019年12月初,來自軍委國防動員部機關和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的120餘名代表紛給為天元區人武部建設點讚。「人員少舞臺並小,同樣大有可為」是歷代官兵秉承的信念。近年來,他們主動創新,探索出「建設規範化、工作精細化、管理智能化、保障社會化」抓建新模式。引入人臉車輛識別、數字門禁、公安「天眼」等系統,藉助信息數據進行日常工作和應急應戰於一體組織管理;通過網格化平臺統籌兵役工作,依託智慧城市體系動態管理動員潛力,後勤保障統一納入政府保障體系等辦法,不斷推動工作由「實」向「優」轉變。「有他們強力支援,讓我們更加有底氣」,對人武部利用「天眼」系統點對點指揮民兵支援70周年國慶維穩,地方同志高度評價。
付出真情才能牢固「魚水」深情。「人武部是軍地「橋梁紐帶」,部隊形象直接窗口,多想群眾所想,多做群眾所盼、軍民團結才能更加牢固。」文職科長劉禮鋒深有體會。他們積極助力地方經濟建設,開展「帶頭建設家鄉、促進經濟發展,帶頭維護穩定、促進社會和諧」活動,聯點8家企業,解決重難點問題;幫扶2個村提前實現脫貧「摘帽」;組織官兵踴躍參與義務植樹、獻血、助學、文明創建等公益活動,深得群眾擁護,既塑造了好樣子,又引領社會新風尚。
喜訊傳來,天元區人武部全體官兵們激動不已,興奮之餘早已把先進當作一面旗幟,把榮譽當作一種鞭策,鬥志昂揚,幹勁十足,又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