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夏秋、趙徵宇、張豔):江蘇崑山不僅是GDP超4000億元的縣域經濟排頭兵,還是「百戲之母」崑曲發源地。在12月5日晚舉行的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新春晚會(蘇州崑山)上,經典崑劇選段《戰金山》《梧桐雨定盟》讓中東歐多國駐華使節領略到崑曲的魅力。崑山之行中無處不在的崑曲體驗更是成為外交官們的「意外收穫」。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新春晚會(蘇州崑山)上演的崑劇《戰金山》選段
匈牙利文化參贊宋妮雅這次帶著全家人一起來到崑山。一走進崑山當代崑劇院崑曲文化中心,孩子們就變成了小戲迷,不僅被精緻的服飾道具所吸引,還耍開了金箍棒。
匈牙利文化參贊宋妮雅的兒子耍起金箍棒
宋妮雅說:「我的兒子非常喜歡崑曲文化中心,他對展覽很感興趣,問了很多和書上讀過的故事相關的問題,還體驗了武器道具。而我則為戲曲演員的妝容、那些精美的頭飾和服飾著迷。」
宋妮雅一家在崑曲文化中心合影留念
在參觀江南古鎮周莊時,使節們在古戲臺前駐足良久,觀賞崑曲《牡丹亭遊園》。斯洛伐克大使杜尚·貝拉將演出全程用手機錄了下來,「崑曲太吸引人了。我要發給我的妻子看,她一定會覺得非常驚喜」。
中東歐多國駐華使節在周莊古戲臺觀看崑曲
崑曲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戲曲劇種之一,至今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影響了幾乎所有中國傳統戲劇。2001年,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首批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為了保護、傳承、弘揚崑曲藝術,崑山先後建成了崑曲博物館、周莊古戲臺、崑曲文化中心等崑劇文化設施,以及小梅花藝術團、崑曲研究會、崑曲發展基金會等團隊和組織。
崑山市委書記吳新明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採訪
崑山市委書記吳新明說:「作為『百戲之母』發源地,我們已經連續三年舉辦了戲曲百戲(崑山)盛典,邀請全國348個戲曲劇種集中來昆展演。我們還將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崑曲文化表達方式,著力擴大受眾群體覆蓋面,賦予崑曲文化新的活力和魅力,不斷彰顯城市文化的深厚底蘊。」
吳新明還介紹,這次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新春晚會的設計編排,就將崑曲文化與17個國家的優秀文化進行了充分融合,目的就是要提升崑曲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