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這句:人生是就是一場旅行,不必在乎其目的地,靜下心來欣賞沿途的風景......
隨著時代社會的發展,進行城市化的建設。到處圈地建房。把原有的很多值得紀念的歷史古蹟,和許多人兒時的回憶推倒,直至原地找不到一點存在的痕跡。或許這些是因為沒有辦法,也或許是管理者為了城市的規劃,改變城市的統一性,所以在城市中有很多我們平凡人,認為很有感覺的歷史美景,就消失在一棟棟高樓大廈中。
01.回去的下浩老街,承載了許多人美好的記憶
02.下浩老街承載了她美好的記憶,但是回不去了
為了城市建設,下浩老街即將消失了,九開十八閉的古城牆,有的只剩下一段,有的完全消失了。沒有辦法新的事物誕生就得有些事物就必定消失,所以我們的歷史情懷就給城市建設讓路吧!但是有些老闆,一條才建幾年仿古商業街,冒充古鎮來吸引眼球,這個這麼說呢?留給讀者去討論吧!
03.九開十八閉的古城門就剩通遠門這段較完整古城門了,其它的消失了
03.曾經重慶九開十八閉之一的儲奇門只剩下路牌了
重慶具有上百年的古鎮古街,只能走那種離城鎮遠點的地方才能卡到了吧,除了重慶磁器口古鎮。其它的古鎮真的只有在的很偏的地方,才得以保留出歷史味道。這座在重慶奉節縣的古鎮知道的人不多——竹園古鎮(2001年命名為重慶「歷史文化名鎮」)
04.竹園古鎮被厲害的網友稱為「三峽深處活著的鐵血古鎮」
竹園古鎮地處於重慶市奉節縣北大門,它距離奉節縣城約七十六公裡(七十六公裡一個多小時的車程),距離重慶北站最短距離約四百五十六公裡。最長距離約四百八十三公裡,這路程這距離不是喜歡古鎮肯定不願意去。竹園古鎮近長江北岸,是重慶奉節通往湖北省和陝西省的交通要道,年平均氣溫才十八九度,感覺好涼快。
05.這房子看著就是老鎮的味道
竹園鎮初建時間是明朝末年、清朝初年,距今也有三百多年歷史了。竹園鎮因在200年前有一大片竹林,於是被取名「竹園坪」,在民國時期成了竹園鄉,於民國二十五年正式改名「竹園鎮」。或許是由於這裡是奉節縣通往,湖北與陝西的交通要道,所以幾百年來這裡一直是奉節縣北部的重鎮。在在竹園鎮趕集的日子,人山人海、異常繁榮、是熱鬧非凡。
06.建築歷史味道很濃,但是街道變成水泥了感覺不好
竹園鎮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這裡是奉節縣古舊建築存在最多的地方,街道老舊建築相互連接。雖然我喜歡青石板街道被水泥 代替了。但是它的古建築還是存在許多完整的。那古舊的木板牆,掉灰的青磚柱,那鏤空的柵格窗,無一不是在述說自己的年代感。
07.老舊民居
08.這每根梁上都刻著福字
這裡的民歌流傳久遠,還有我們最喜歡的男女情歌對唱,適合單身狗,但是得看會不會唱歌,感覺也挺有難度。這裡的美食名菜就是「竹園紫陽雞」,據說有個領導上午來視察吃了,念念不忘於是又喊人專程來買。
09.美食紫陽雞
古鎮還是偏遠點的地方,那種歷史底蘊濃厚一點,或許有些有的太遠了交通不便吧。所以,很多古鎮都那麼的默默無聞。還是那句話「對於古鎮喜歡的多遠都會去,不喜歡的就算很方便也不會去」。
10.具有歷史厚重感的木門圓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