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小吃,蘿蔔粄

2020-12-12 美食天下

蘿蔔粄

客家有各種小吃,各種粄,蘿蔔粄就是其中的一道美食,也是廣東人的蘿蔔糕。是用豬肉(或臘肉)、香菇、蝦仁、蒜白做成。可以用來做蒸、煮、煎各種口味的吃法。

原料:蘿蔔、五花肉、香菇、蝦仁、蒜白、鹽、醬油、魚露、胡椒粉、五香粉、雞精、油。

做法步驟:

第1步、蘿蔔削皮。

第2步、刷成絲,放兩匙鹽,控去水分。

第3步、備用。

第4步、準備五花肉,香菇,蝦仁,蒜白。

第5步、全部食材切成粒。

第6步、起鍋熱油,先爆香蝦仁。

第7步、在炒香香菇丁。

第8步、放入豬肉。

第9步、一直翻炒至肉末變成微黃色。

第10步、倒入醬油、魚露、五香粉、胡椒粉、雞精入味。

第11步、放入蒜白粒,關火。

第12步、將蒜白粒拌勻。

第13步、倒入蘿蔔絲拌勻。

第14步、(注意這是關火的狀態),放入粘米粉、糯米粉。

第15步、和的面太幹可以適量加點開水,必須是開水。

第16步、拌成稀泥狀即可。

第17步、準備一個模具。

第18步、將和成的麵糊倒入模具中,攤平。

第19步、開水入鍋蒸,1小時45分鐘。

第20步、蓋上鍋蓋,如果有重物可以往鍋蓋上壓緊。

第21步、時間到開鍋。

第22步、放涼後脫模。

第23步、切成塊。

第24步、成品。味道非常香。

第25步、也可以煎著吃。

第26步、味道更贊。

來自 美食天下 宸·羽 的作品。

大家喜歡這個菜譜嗎?歡迎點讚、評論、轉發。歡迎關注美食天下,學好菜,跟我來~

相關焦點

  • 客家小吃,蘿蔔粄
    蘿蔔粄客家有各種小吃,各種粄,蘿蔔粄就是其中的一道美食,也是廣東人的蘿蔔糕。是用豬肉(或臘肉)、香菇、蝦仁、蒜白做成。可以用來做蒸、煮、煎各種口味的吃法。原料:蘿蔔、五花肉、香菇、蝦仁、蒜白、鹽、醬油、魚露、胡椒粉、五香粉、雞精、油。做法步驟:第1步、蘿蔔削皮。第2步、刷成絲,放兩匙鹽,控去水分。第3步、備用。
  • 河源傳統小吃蘿蔔粄:挑逗味蕾的客家美食
    河源傳統小吃蘿蔔粄:挑逗味蕾的客家美食 2018-03-26 12:00 來源: 河源日報 ■蘿蔔粄的製作,需要很多道工序。
  • 河源傳統小吃蘿蔔粄:挑逗味蕾的客家美食
    河源傳統小吃蘿蔔粄:挑逗味蕾的客家美食 2018-03-26 12:00 來源: 河源日報 ■蘿蔔粄的製作,需要很多道工序。
  • 蘿蔔粄,客家人冬至必備小吃,咬上一口,滿口留香,回味無窮!
    在客家人的餐桌上,有一種傳統小吃是必不可少的,它就是蘿蔔粄。蘿蔔粄是最具客家風味的冬至食品,在客家人餐桌上是必不可少的。在客家人眼裡,冬至這天最溫暖的的美食就是蘿蔔粄。它是客家人冬至必備小吃,咬上一口,滿口留香,回味無窮!一到冬至,蘿蔔粄這種傳統小吃在客家人餐桌上是必不可少的,裡面也包裹了客家人小時候的記憶。
  • 筍粄的外形與客家蘿蔔粄相似,入口爽滑,是梅州人記憶中的老味道
    筍粄是廣東梅州大埔小吃中最典型的帶有濃厚中原飲食文化烙印的一道風味小吃。它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大埔美食之一,它的外形與客家蘿蔔粄相似,入口爽滑,口感香糯十足,是梅州人記憶中的老味道!客家族群長期在遷移中漂泊,對吃雖然不十分講究,但他們根深蒂固、始終如一地延續中原飲食習慣,很久以前,逢年過節都要包餃子,但南方沒有種植小麥,弄不到包餃子的麵粉,聰明的大埔人就把當地種植的山芋、薯類製成澱粉作為「餃皮」,然後用當地的竹筍、香菇、木耳等加以肉料製作餡,最後製成形似「餃子」的粄,因裡面包餡料主要是竹筍,人們就稱它為筍粄,是大埔客家人賀歲的食品,後來逐漸發展
  • 冬至吃蘿蔔粄,吃的不是味道,而是情懷,你有蘿蔔粄吃嗎?
    冬至吃蘿蔔粄是惠州客家人的老傳統,家家戶戶飄著蘿蔔粄的香味,那才叫過冬至。蘿蔔粄,是流行於惠州地區的一種客家小吃,是冬至必吃的應節小吃。蘿蔔粄,有些地方叫菜包粿、菜頭粄,是漢族傳統小吃,屬於客家菜。以糯米粉皮包裹蘿蔔絲、蝦米、臘肉、蔥等材料製作而成,或者根據自己的口味與其他材料一起做成各種形狀。蘿蔔粄是傳統的惠州冬至的一道美食。
  • 蘿蔔粄飄香 大學生傳承客家美食
    傳承客家傳統美味客家飲食文化源遠流長,近期,樟木頭鎮團委組織大學生現場製作傳統客家蘿蔔粄,傳承客家傳統飲食文化。做蘿蔔粄過節是樟木頭客家人自古傳下來的習俗。在樟木頭先鋒號職工服務中心,大學生們在樟木頭敬老院退休老院長蔡運嬌的指導下學習傳統客家蘿蔔粄的製作。看似簡單的步驟,做起來卻要費不少的工夫。大學生朱子玲雖是客家人,但也是第一次參與蘿蔔粄的製作,「我今天是現學的,先搓麵粉、然後砌塊,揉成一塊,再放餡捏好蒸就好了。
  • 冬至到鳳崗品美味蘿蔔粄
    原標題:冬至到鳳崗品美味蘿蔔粄 當地居民在製作蘿蔔粄。   陳志強 攝   南方日報訊 (記者/陳志強 通訊員/周正吉)俗話說「冬至大過年」。昨天是冬至,鳳崗塘瀝村的王梅清一家就邀上三五好友,在自家做了最具客家風味的冬至食品——蘿蔔粄,她們在品賞特色美味的同時,對客家飲食文化的傳承也起到重要作用。   製作蘿蔔粄,最重要的環節是粄頭的製作,在和面過程中就比較講究。崗塘瀝村村民王梅清介紹說,粄頭做不好它就會爛,會反生,拿部分麵粉煮一下再適量加開水和面就好。餡料要用油炸好,整個弄好後再蒸。
  • 蘿蔔粄是在客家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
    蘿蔔粄(lo pet ban)(客家方言),在潮汕地區和閩南地區叫菜包粿、菜頭粄,是特色傳統小吃,屬於客家菜。
  • 客家的小吃憶子粄
    億子粄是客家美味可口的小吃,來客家旅遊,一定要品嘗當地最正宗的億子粄,特別的好吃。下賣憶子粄的老闆娘,就有好幾個,都賣憶子粄很多年,一年四季都做憶子粄來售賣,維持生活賺錢。一般在下午售賣去。全部都是騎著自行車,自行車後座,掛著兩個木桶,左邊裝著甜的憶子粄,右邊裝著鹹的憶子粄,放著大喇叭一般播放憶子粄到處售賣,人們一聽到大喇叭喊的憶子粄,就知道有賣就來買。有個賣憶子粄的老闆娘,不同的是大喇叭播放的是憶子粄燒。顧客一聽,憶子粄是熱氣騰騰的,不是冷的。
  • 客家米漿粄:飽滿彈牙層層疊加的米漿粄,具有客家特色的小吃
    今天和大家分享客家地區一道頗具名氣的特色小吃,這道小吃的名字叫做「米漿粄」。從這道小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這道小吃大約有什麼內容,顧名思義「米漿粄」,主要的食材就是用米漿製作而成的。之所以稱為「粄」的原因,是因為在客家地區,客家人大多數都喜歡將一些用澱粉製成的小吃稱為「粄」,就有點類似於北方的「包」字或者是潮汕地區的「粿」字,是差不多的意思。客家米漿粄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的層次感很豐富,是由好幾層米漿相互疊加在一起的,並且口感十分彈牙,一直以來都深受客家人喜愛。接下來的內容裡,就與大家分享這道客家米漿粄的製作方法,讓我們一同感受在這份特色客家小吃中,所蘊含的的客家美食文化!
  • 「品客家粄食 享麻磡濃情」 你知道客家蘿蔔粄這道美食嗎?
    老百姓們圍在桌子前,與胡芸同志和潘軍書記等領導一起擼袖作粄,共同品嘗傳統客家美食,共享麻磡社區樸素而濃鬱的鄉情鄉味。三年來,客家粄活動凝聚了廣泛的客家民情民意,獲得各界廣泛讚譽和支持,已成為凝聚海內外麻磡人鄉情親情的精神紐帶,也促進了社區原居民與外來建設者的文化融通與和諧。
  • 客家小吃——味酵粄
    每逢農曆的六月初六這天,家裡的老人就喜歡自己做一道傳統的客家小吃。相信有部分人聽過「味酵粄」,這個習俗在我記憶中一直延續到今。恰逢今天也是農曆的六月初六,給大家講講這客家味酵粄吧粘米粉倒入涼水攪拌均勻,如果想口感韌一點可以攪拌久一些,這樣的粄蒸出來更勁道。
  • 軟糯開口客家特色小吃釀粄,做法簡單,讓人愛不釋口
    以前的同事是客家人,經常做很地道的客家美食給我吃,我也在邊上學著做,久而久之也學到點。比如接下來介紹的這個釀粄。釀板是客家的小吃之一,做法有點似北方的餃子,不過釀板的「個子"比餃子大哦,客家地區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會製作釀粄,如同北方地區包餃子一樣,已經成為地方習俗。
  • 蘿蔔粄筍粄韭菜粄艾粄,簡直無所不能的粄,你喜歡哪個口味的粄?
    以前我一直把"粄"字看錯了,一直以為是蘿蔔飯呢,看來,客家人才喜歡吃這個東西吧,他們能做出各種各樣的粄,比如蘿蔔粄、眉豆粄、艾粄、包粄、甜粄、韭菜粄、紫薯粄等等,簡直無所不能的粄啊,煎一下很香,平時我們常見的就是蘿蔔粄了,這麼多粄,親們,你們比較喜歡吃哪個口味的呢?
  • 廣東客家有一種傳統小吃,承載著很多客家人小時候的記憶!
    在廣東客家人地區,有一種傳統小吃,承載著很多客家人小時候的記憶,那就是蘿蔔粄。它是非常具有客家特色的傳統小吃。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會擺放各式各樣的客家小吃招呼客人,主要有蘿蔔粄、艾葉粄、餈巴粄等,而客家小吃的主要特點就在於甜和鹹香,蘿蔔粄是我最喜歡吃的一種。
  • 蘿蔔粄,客家特色小吃,在家沒事做就想吃一個
    蘿蔔粄,客家特色小吃,在家沒事做就想吃一個。做法簡單,一看就會~主料準備:糯米粉,粘米粉,蘿蔔,芹菜,蒜苗,炸腐竹,臘肉,五花肉,香蕉葉做法步驟:1.首先是要選好蘿蔔,擦成絲2.還有放一些芹菜,蒜苗,還要炸點腐竹,放點臘肉,再放點五花肉一起3.炒成這個樣子
  • 蘿蔔粄飄香 大學生傳承客家美食
    傳承客家傳統美味客家飲食文化源遠流長,近期,樟木頭鎮團委組織大學生現場製作傳統客家蘿蔔粄,傳承客家傳統飲食文化。做蘿蔔粄過節是樟木頭客家人自古傳下來的習俗。在樟木頭先鋒號職工服務中心,大學生們在樟木頭敬老院退休老院長蔡運嬌的指導下學習傳統客家蘿蔔粄的製作。看似簡單的步驟,做起來卻要費不少的工夫。大學生朱子玲雖是客家人,但也是第一次參與蘿蔔粄的製作,「我今天是現學的,先搓麵粉、然後砌塊,揉成一塊,再放餡捏好蒸就好了。
  • 客家人的「粄」,既是美味的食物,又是客家文化以味覺的形式傳承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粄」是一個陌生的漢字,不知道怎麼讀,更不用說它的意思。這個字念「bǎn」,現代漢語普通話中已經沒有這種說法,甚至用五筆輸入法也打不出來,是客家話保留下來的方言,是客語的特色詞彙。「粄」字並不是客家人發明的漢字,卻因客語保留下來而一直沿用至今。粄是如餈粑一類的米製品,是很傳統的特色小吃。
  • 美食小科普|客家人口中的「粄bǎn」,到底是什麼?
    小編經常聽身邊的客家朋友說起,想吃粄,而這個粄還分老鼠粄、紅粄、筍粄等等等等。小編就好奇了,這個「粄」,究竟是什麼?於是小編去找了一些資料,相信小夥伴們一定也有不太清楚,那麼就由小編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