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美國同事來自美國紐約中產階級家庭。她在上大學時一次在營地做義工時結識了來自紐西蘭的大男孩。他們相愛之後,女孩隨紐西蘭男朋友搬到紐西蘭居住,今年是第五個五年頭了。經朋友介紹我接受她來我們幼兒園做relieving老師。她如同我見過許多美國人一樣,性格直爽奔放,說話聲音響亮,笑起來也不拘謹。
不太忙碌時,我很喜歡和她聊聊教育。聊中國,美國,歐洲教育及家庭教育的不同。
今天我們聊的話題是:美國父母及紐西蘭父母對自己孩子是否應該上大學的不同期待。她說:美國每個中產階級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高中畢業後就上大學,並且從小就為孩子做好上大學的準備。如果不上大學,就會被認為不是"太傻"就是"太窮"。美國家長們會介入幫助孩子從小培養自己的興趣。比如她很喜歡畫畫,媽媽在她六歲時就給她報了畫畫班,高中畢業後進入紐約大學修藝術專業。她認識紐西蘭男友後,決定休學到紐西蘭一段時間與男朋友相聚,她的媽媽對她的決定非常生氣並說:如果你不上完大學,以後你男朋友的家人們會非常嫌棄你等等。
對比紐西蘭的父母們,她用" Chill"(放鬆)這個詞來形容。她認為紐西蘭父母不會強行要求或鼓勵自己孩子上大學。她男朋友的父母也從來沒有嫌棄過自己的孩子不上大學。講到這裡我想起國內朋友對西方教育的評價及誤解。其實在西方每個國家的父母的教育方式都不同,紐西蘭和美國不同,家庭與家庭也有差異。今天就寫到這裡,接下來我會繼續分享自己在歐洲紐西蘭讀書工作所感受到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