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克拉瑪依和魔鬼城
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佔據中國國土六分之一的新疆,一直是我嚮往的地方。
在國慶70周年來臨之前,我踏上了北疆之旅。
乘坐大巴從昌吉一路行駛8個小時,來到北疆旅遊勝地——阿勒泰地區的喀納斯。
「喀納斯」是蒙古語「峽谷中的湖」,湖面海拔1374米,面積45.73平方公裡,自然景觀保護區總面積為5588平方公裡。
去喀納斯的路上,我們經過了著名的克拉瑪依油田。
記得小時候曾經聽過一首歌曲「克拉瑪依之歌」:「……啊克拉瑪依,我多麼地喜愛你。你那油井像森林,紅旗像鮮花,歌聲像海洋。啊克拉瑪依……」時光過去了幾十年,沒想到這個油田還在產油。
但是,這裡沒有我想像中高高的鑽井平臺,而是數不清的小型鑽機——當地人稱之為「磕頭機」。這種橙紅色的小鑽機無人看管(肯定有遠距離電腦遙控),自動地一上一下運動著,把地下的原油源源不斷地採集上來,通過地面網狀輸油管道匯集到煉油廠去。
接著,我們又在路上「遇見」了恐怖的「魔鬼城」。
魔鬼城距克拉瑪依市100公裡。這裡在乾旱和大風環境下形成的一種獨特的雅丹地貌。因地處風口四季狂風不斷。千百萬年來由於風雨剝蝕,裸露的石層被狂風雕琢得奇形怪狀,遠遠看去就像中世紀歐洲的一座大城堡遺蹟。
2 胡楊林和全魚宴
出發之前,家人都擔心我的腰出問題。因我之前曾患過腰間盤突出,雖經過長期鍛鍊基本算是痊癒,但如此乘車勞頓,難免會產生不良反應。
於是,臨行前我網購了護腰、靠墊、護頸——幾乎採取了全方位保護措施。事實證明,我的腰沒有任何問題。
開車師傅說,9月下旬來新疆才能看到絕美的胡楊林。他為我們找到一處能夠拍攝胡楊林的地方,此時的胡楊林是綠色的。
晚上,我們「下榻」在布爾津縣城的「朝陽大酒店」。雖說還是金秋,但這裡已十分寒冷,接近零度了。我穿上了最厚的行頭——衝鋒衣和棉毛褲。在這裡穿羽絨服和保暖內褲很合適。酒店裡沒有空調,但幸好有電熱毯,所以夜裡睡得還不錯。
最令人難忘的是酒店的「全魚宴」了。
號稱「冷水魚」的這頓全魚宴,用的自然是喀納斯湖裡的魚,各種不同烹飪方法燒出來的魚,味道極其鮮美,恐怕是我吃過的最新鮮的魚了。
3 人間仙境喀納斯
第二天清晨,我們向喀納斯景區進發。
喀納斯景區位於新疆最北部,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的深山密林中。這裡距離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和蒙古都不遠,距離首府烏魯木齊約800公裡,其中包含了喀納斯湖景區,禾木村等著名景區。
早就聽說過喀納斯。喀納斯湖以神秘的湖怪、變幻顏色的湖水和炫目的自然風光而讓人痴迷。「湖怪」後經證實貌似是一種體型巨大的哲羅鮭魚。
不巧的是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小雨。我們乘坐遊覽車開到景區後,雨下得有些大了。我的鞋溼透了,看到有旅友穿著塑料鞋套很是羨慕,決定回去也要買一雙。
雖不是旅遊旺季,但遊客依然不少。沒有汙染的原始美景令人陶醉……遍地野花和美麗雅致的小木屋,更使這裡讓人流連忘返。
返回之前,我們去了當地蒙古族的分支——圖瓦族人的家裡,品嘗了他們的奶茶和果品,還聆聽了一支搖滾樂隊——黑豹的演出。四個圖瓦族小夥子獻上了頗具當地風情的歌曲,他們驕傲地說,自己的節目上過央視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