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竹下忘言對紫茶」、「竹院隨僧自在茶」等詩句。香茗在手,清香四溢,目之所及,竹影婆娑。「川原五十裡,修竹半其間」,這就是古人筆下的美麗竹鄉——安吉。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安吉的兩大特產——竹與茶,則是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最好闡述。
「極目靈秀山巒,醉心田野牧歌,置身綿綿竹海,聆聽淙淙溪流。」安吉作為中國著名的竹鄉,這裡竹山相連、滿目蒼翠。被稱為「中國四大竹海」之一的安吉大竹海,總面積一萬多畝,是浙江省最著名的大毛竹示範基地,也是我國最大的竹工藝品原材料供應地,同時也是亞非拉十七國大毛竹科研基地,有「中國毛竹看浙江,浙江毛竹看安吉,安吉毛竹看港口」之譽。除此之外,漫無邊際的毛竹林與安吉的青山碧水一起,構成了一片寧靜悠遠的竹海生態風景區,漫步其間,只見修竹蒼翠,林蔭蔽日,清風過處,竹濤陣陣,竹香幽幽,沒有世俗的喧囂與浮華,有的只是「雲自無心水自閒」的翠綠景致。
與綠波浩浩的大竹海相比,安吉竹博園則是在賞竹遊樂的同時,更加細緻深入的了解跟竹相關的文化知識。600多畝的竹子分類觀賞園區,匯集了世界各地的近四百個竹子品種。園內的中國竹子博物館,是中國唯一的一家竹子專業博物館,不僅濃縮了6000多年以來的竹文化歷史,還收藏了大量的竹化石、標本、竹文物、工藝品,以及有關的古書典籍等。在這裡遊客可以身感受中國豐富的竹資源、悠久的竹歷史和光輝燦爛的竹文化。
安吉除了是「竹鄉」,還一直是「茶鄉」,早在唐朝時期,茶聖陸羽在《茶經》中就有記載。安吉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也為好茶的誕生創造了條件。「山高露潤出奇葩,古樹原生白嫩芽;隱跡雲崖千百載,如今香滿萬人家。」安吉白茶不同於其他的茶樹品種,它形似鳳羽,葉白脈翠,湯色亮麗,滋味鮮醇,自古以來為世人所推崇。
安吉白茶雖叫「白茶」,卻是實實在在的綠茶系,因為該茶是一種罕見的變異茶種,每年春季發出的嫩葉純白,在「春老」時變為白綠相間的花葉,至夏才呈全綠色。據史料記載,安吉最早於1930年在孝豐鎮的馬鈴岡發現野生白茶樹數十棵,後不知所終。現在所用的「白葉一號」茶種,也是由當地高山上一株樹齡百年的白茶樹,通過無性繁殖所得。所以安吉白茶是一種「失而復得」的茶種。
安吉,取自《詩經》「安且吉兮」之意得名,以「安吉」為茶名,也說明安吉白茶是對安吉的一種詮釋,也是人們對安定淳樸的美好生活的嚮往與祝願。在青山綠水之間,聽竹林嘯嘯,嗅茶香陣陣,這樣的安吉帶給人的是內心的悠然與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