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來:唐山,因市區中部的大城山(原名唐山)而得名。
唐山市,因「唐山」得名。「唐山」,在唐山市路北區境內,現名大城山。
唐貞觀十九年(645年),唐太宗李世民率軍東徵朝鮮半島,回途中經由唐山境,其愛妃曹妃不幸病逝,李世民念其愛妃,山賜唐姓,唐山由此而得名。
唐山之名始於後唐。據《灤縣誌》記載:「唐山周回數裡,復嶺重崗,其東麓則徒河縈帶。相傳後唐李嗣原曾屯兵於此,立石城二百餘丈。又後唐姜將軍斬蛟有功,葬於此,後人建廟祠之。山以唐名,實由於此。」
明初,明太祖驅逐韃靼,北方地廣人稀。為充實邊境,除招撫流亡復業外,還從江、淮、浙、魯等地遷入戶口。永樂二年(1404年),明王朝開始在唐山編屯置村:土民編社,遷民編屯。因而,逐漸形成橋頭屯、劉家屯、馬家屯等古老的村莊。
唐山原來是一個荒僻的村落,它是伴隨著煤炭資源的開發而發展起來的重工業城市。清政府為了開發煤鐵礦,光緒二年(1876年),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派輪船招商局總辦唐廷樞,諧同美國礦師馬立斯到開平鎮勘測,勘察結果很好。唐廷樞向李鴻章報告,認為要僱用洋匠,採用西法,開採煤鐵,大有作為。1877年,李鴻章指定唐廷樞主持開平煤礦的開採工作。因而當年建立開平礦務局,在橋頭屯買地造房,購置機器。隨著煤礦的發展,人口增多,商賈繁盛,1878年橋頭屯升格為鎮(喬頭鎮),與開平鎮平行。
1898年,喬頭鎮以鎮北有「唐山」,而改名為唐山鎮,此為唐山行政名稱之始。
歷史變革
舊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就在唐山境內繁衍生息,發現有爪村遺址、孟家泉遺址等。
商代,屬孤竹國與山戎國。
戰國,為燕國地。
漢代,屬幽州。
唐,屬平州、薊州。
遼金,屬南京道、中都路、北京路。
元,為中書省、大都路、永平路。
明,屬順天府、永平府、遵化州。
清代,分屬直隸省永平府和遵化直隸州。
光緒三年(1877年),建喬屯鎮。
光緒四年(1878年),橋頭屯升格為鎮(喬頭鎮),與開平鎮平行。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因喬頭鎮以鎮北有「唐山」,而改名為唐山鎮,此為唐山行政名稱之始。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政區建制均襲清制。
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州一律稱縣,唐山轄區屬渤海道,後改為津海道。
民國十三年(1924年),將7縣劃歸奉天省。翌年12月以上7縣復歸直隸省。
民國十四年(1925年),北京臨時執政府下令唐山設市,但未及建立市政府機構段祺瑞執政府即倒臺。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根據《塘沽協定》將冀東劃為「非武裝區」,唐山轄區分為「灤(縣)榆(臨榆縣)區」和「薊(縣)密(雲)區」。同年7月,國民政府在冀東分設「灤榆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薊密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13縣,治所通縣。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灤榆、薊密區行政督察專員殷汝耕合併兩區,於11月25日成立偽冀東防共自治委員會,一個月後改組為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轄22個縣,偽政權駐地1937年8月從通縣遷至唐山。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月28日,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鑑於唐山具有經濟、政治上特殊地位明令唐山設市,初稱「唐山市政府」,後改稱「唐山市公署」。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7月1日,由偽治安軍(綏靖軍)在唐山建立「冀東特別區行政公署」。
日本宣布投降後,駐北平國民黨派員接收日偽政權,設置督察專員公署,建立河北省政府直轄唐山警察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0月至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4月,唐山未組建市政府,一切政務由督察專員公署和唐山警察局管理。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4月,河北省政府委員會第132次會議通過唐山設市,同年5月5日,唐山市政府成立。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2月12日,唐山解放。
1949年10月,唐山市仍為河北省轄市,劃分為12個區,唐山專區轄13個縣(臨榆、撫寧、遷安、遷西、灤縣、灤南、昌黎、盧龍、豐潤、豐南、玉田、遵化、樂亭)。
1950年5月,一、五區合併為一區,十一、十二區合併為五區,撤銷七、八、九、十區合併為七區。
1951年7月11日,設立八區。
1952年7月,設立九區、十區。
1954年7月,撤銷灤南縣,併入灤縣;撤銷豐南縣,併入豐潤縣、灤縣,豐潤縣政府遷至胥各莊;撤銷臨榆縣,併入撫寧縣、秦皇島市。
1955年3月,唐山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將唐山市人民政府改為唐山市人民委員會,轄區未變。25日,一、四區合併為路北區;二、六區合併為路南區;三、八區合併為碑子院區;九、十區合併為窪裡區;五區更名為缸窯區,七區更名為東礦區。
1955年3月,唐山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將唐山市人民政府改為唐山市人民委員會,轄區未變。
1956年10月8日,路北區、路南區合併為市區;碑子院區、窪裡區合併為郊區;東礦區更名為礦區;撤銷缸窯區,併入郊區、市區。
1958年4月28日,國務院批准唐山市由唐山專區領導,同年8月29日,河北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決定,唐山專員公署駐地由昌黎縣遷至唐山市,撤銷通縣專區,原屬的平谷縣、薊縣、三河縣、香河縣和大廠縣劃歸唐山專區;天津專署的寧河、寶坻2縣劃歸唐山專區。唐山、秦皇島2市劃歸唐山專署領導。同年6月28日,唐山專區駐地由昌黎縣遷至唐山市。10月20日,平谷縣劃歸北京市。同年12月20日,撤銷三河縣,併入薊縣;撤銷寧河縣,併入天津市、玉田縣;撤銷豐潤縣,併入唐山市(設立豐潤區)、玉田縣、樂亭縣;撤銷灤縣,併入唐山市(設立灤州區)、樂亭縣;撤銷遷西縣,併入遷安縣、遵化縣;撤銷盧龍縣,併入昌黎縣、遷安縣;撤銷撫寧縣併入秦皇島市、昌黎縣;撤銷香河縣,併入寶坻縣。
1959年1月5日,撤銷市區、郊區、礦區,設立西山區、大洪橋區、開平區、東礦區。10月8日,柏各莊農場改為柏各莊區,屬唐山市。
1959年6月3日,經中央決定,唐山市為全國45個開放城市之一,6月8日,中共河北省委、河北人委決定唐山專署和唐山市人委合併改設唐山市人民委員會。
1960年1月7日,撤銷灤州區、豐潤區,設立灤縣、豐潤縣,屬唐山市。4月2日,國務院正式批准撤銷唐山專區,原唐山專區管轄秦皇島市和遷安縣、昌黎縣、樂亭縣、寶坻縣、玉田縣、薊縣、遵化縣劃歸唐山市,唐山專區撤銷後實際劃歸唐山市的還有灤縣、豐潤縣(原為市轄區)和柏各莊農場,同時,唐山市改為省轄市。4月21日,寶坻縣、薊縣劃歸天津市;天津市漢沽區劃歸唐山市。5月10日,撤銷郊區,併入市區、東礦區。5月26日,撤銷漢沽區,設立漢沽市,由唐山市領導。
1961年5月23日,經國務院批准恢復唐山專區建制,同年6月1日,河北省人民委員會第14次會議通過恢復唐山專區決議,唐山專區、唐山市分開,唐山市改為專轄市;唐山市改由唐山專署領導,恢復遷西、盧龍、撫寧、豐南、寧河5個縣。
1962年1月,撤銷市區,設立西山、路南、河濱、開平4個區。
1962年8月1日,寧河縣劃歸天津專區。
1962年10月20日,恢復灤南縣,漢沽市撤市改區劃歸天津市。
1963年4月7日,撤銷西山區、河濱區,設立路北區。
1966年7月27日,撤銷開平區,設立郊區。
1968年1月6日,唐山專區改為唐山地區,唐山市革命委員會成立,隸屬於唐山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8年3月11日,唐山地區的唐山市改為省轄市。同年9月23日,設立開灤工農新區。
1980年2月4日,撤銷開灤工農新區,併入郊區、東礦區。3月17日郊區更名為開平區。8月27日設立新區。
1982年9月12日,撤銷柏各莊農墾區,設立唐海縣,1983年12月1日正式掛牌。
1982年10月,唐山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撤銷唐山市革命委員會,建立唐山市人民政府。
1983年3月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唐山地區,實行市管縣體制,5月1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通知撤銷唐山地區行政公署,豐潤縣、豐南縣、灤縣、灤南縣、玉田縣、遵化縣、遷安縣、遷西縣、唐海縣劃歸唐山市,秦皇島市改為省轄市,原唐山地區的撫寧縣、昌黎縣、盧龍縣、樂亭縣劃歸秦皇島市。
同年5月5日,秦皇島市的樂亭縣劃歸唐山市;5月15日,唐山地區行政公署停止辦公。
1984年7月12日,唐山市市轄區小範圍調整,原以京山鐵路為界的路南區與路北區調整為以新華道為界。
1984年12月15日,國務院批准唐山市為全國13個「較大城市」之一。
1992年2月17日,撤銷遵化縣,設立遵化市(縣級),由唐山市代管。
1994年4月5日,撤銷豐南縣,設立豐南市(縣級),由唐山市代管。
1995年1月11日,東礦區更名為古冶區。
1996年10月10日,撤銷遷安縣,設立遷安市(縣級),由唐山市代管。
1997年,唐山市轄路北區、路南區、開平區、新區、古冶區5區和豐潤縣、樂亭縣、灤縣、玉田縣、遷西縣、灤南縣、唐海縣7縣,代管豐南市、遵化市、遷安市3個縣級市,市政府駐路北區。
2002年2月1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2〕7號)調整唐山市部分行政區劃,撤銷縣級市豐南市,設立唐山市豐南區,撤銷豐潤縣和唐山市新區,設立唐山市豐潤區。
2008年10月,河北省政府批准成立曹妃甸新區,管轄「兩區一縣一城」,即曹妃甸工業區、南堡經濟開發區、唐海縣和曹妃甸新城,體制規格定為副市級,規劃面積1943.72平方千米,陸域海岸線約80千米,常住人口約22萬人。2009年3月14日,唐山曹妃甸新區暨曹妃甸承德臨港工業園、曹妃甸秦皇島臨港工業園正式揭牌成立。經市政府批准,在行政區劃不變的前提下,自2010年1月1日,灤南縣柳贊鎮正式由曹妃甸新區整體託管。
2009年末,唐山全市戶籍總人口733.90萬人,其中市區307.00萬人;農業人口488.56萬人,非農業人口245.34萬人。
2011年1月28日,經省政府批准,將豐潤區岔河鎮南趙莊、蘿蔔坨、沙窩新莊3個村民委員會劃歸豐南區豐南鎮管轄(冀政函[2011]16號)。
2012年7月11日,撤銷唐海縣,設立曹妃甸區。
2012年9月,國務院批准(國函〔2012〕85號)調整唐山市部分行政區劃,撤銷唐海縣,設立唐山市曹妃甸區。2016年3月22日,唐山市人民政府制發《關於同意設立唐山市曹妃甸區墾豐、中山路街道辦事處的批覆》(唐政字〔2016〕20號),同意曹妃甸區設立墾豐街道辦事處、中山路街道辦事處。
2013年7月,市政府決定:在行政區劃不變的前提下,(1)將豐潤區韓城鎮整體託管到路北區管轄,將鳳凰新城整體劃歸路北區管理;(2)將豐潤區老莊子鎮實際管轄的17個行政村整體託管到唐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轄,將空港城開發區管委會劃歸唐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將空港城開發區託管的15個行政村(包括老莊子鎮9個、石各莊鎮6個)整體劃轉到唐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託管;(3)將豐南區錢營鎮管轄的大陳莊、大張各莊、王官屯、魯莊子、王莊子、謝馬莊、驚馬林、小營、西五裡屯、中五裡屯、東五裡屯11個行政村託管到開平區越河鎮管轄。
2013年12月,市政府決定:在行政區劃不變的前提下,(1)將豐南區稻地鎮整體託管到路南區管轄;(2)將豐潤區岔河鎮整體託管到豐南區管轄;(3)將樂亭縣王灘鎮整體,湯家河鎮的雷莊村、海田村2個行政村,馬頭營鎮的八裡橋村、安家海村、張莊子村、陳家鋪村、九溝村、東南莊子村、小西關村、尹莊子村8個行政村,古河鄉的張李鋪村、尹鄭劉村2個行政村託管到海港經濟開發區管轄。
2014年,省民政廳(冀政函[2014]141號)批覆同意將豐南區稻地鎮劃歸路南區管轄。
2016年,唐山市轄2個縣級市,5個縣,7個區,4個開發區,全市有45個鄉、132個鎮、5405個村,54個街道辦事處、684個居委會。
2018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灤縣,設立縣級灤州市,由河北省直轄,唐山市代管。
2019年,唐山市下轄7個市轄區、3個縣級市、4個縣 ,全市共有45個鄉(含3民族鄉)、132個鎮、5398個村委會、54個街道、715個居委會(含7個家委會)。唐山市人民政府駐路北區西山道3號。
地理環境
唐山,簡稱「唐」,河北省地級市,位於河北省東部、華北平原東北部,南臨渤海,北依燕山,毗鄰京津,地處華北與東北通道的咽喉要地,總面積為13472平方千米,是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組成部分。
唐山因唐太宗李世民東徵高句麗駐蹕而得名,素有「北方瓷都」之稱。這裡誕生了中國第一座機械化採煤礦井、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第一臺蒸汽機車、第一桶機制水泥。唐山是中國評劇的發源地,素有「冀東三支花」之稱的皮影、評劇、樂亭大鼓,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唐山市地理位置重要,地處交通要塞,是華北地區通往東北地區的咽喉地帶。鐵路、公路、高速公路、港口相互交織。京哈、通坨、京秦、大秦四條鐵路幹線和京山、大秦、七灤、遷曹、灤港鐵路縱橫穿越全境。京瀋、津唐、唐港、唐承、沿海高速公路與環城高速公路、國道相交連接,形成網絡,四通八達。唐山港、京唐港區東望秦皇島港,曹妃甸港區西鄰天津港,位居天津港、秦皇島港之間,為國際通航的重要港口。鐵路、高速公路、公路、港口交織成網成為唐山市出行十分便利的重要條件。唐山市建設中國第一個科學發展示範區,將成為中國環渤海經濟區聯繫東北亞蒙古、俄羅斯、朝鮮、韓國、日本等國的重要地區。唐山致力於大力建設公路、高速公路、鐵路、地鐵輕軌、管道、航空、港口等綜合性的交通運輸,目標是把唐山建設成為北方經濟中心城市、東北亞門戶城市、國際航運物流貿易中心。
2019年,唐山市下轄7個市轄區、3個縣級市、4個縣 ,常住人口796.4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890.0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31.2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613.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745.5億元,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為7.7:52.4:39.9。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86667元(按年平均匯率折合12563美元)。
唐山地處渤海灣中心地帶,位於河北省東部,東隔灤河與秦皇島市相望,西與天津市毗鄰,南臨渤海,北依燕山隔長城與承德市相望。介於東經117°31′—119°19′,北緯38°55′—40°28′之間,東西長約130千米,南北寬約150千米,總面積為13472平方千米。東至秦皇島125千米,南距渤海40千米,西南至天津108千米,至省會石家莊366千米,西北至北京154千米。
2019年,唐山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890.0億元,比上年增長7.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31.2億元,增長2.1%;第二產業增加值3613.3億元,增長8.0%;第三產業增加值2745.5億元,增長7.3%。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為7.7:52.4:39.9。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86667元(按年平均匯率折合12563美元),增長6.8%。全年民營經濟增加值4769.8億元,比上年增長8.1%,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9.2%,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
截至2019年末,唐山市公路通車裡程1.9萬千米(包括村路),其中高速公路741千米。農村公路通車裡程1.7萬千米,全年改造農村公路445千米。遵秦高速開工建設,遷曹高速二期雷莊互通(205國道)至秦濱高速(沿海高速)段通車運營,唐廊高速唐山段、遷西支線高速張莊子出口項目建成通車。北京一唐山一曹妃甸客運動車組列車開通運行,水曹鐵路陸域段全線貫通。
截至2019年末,唐山市擁有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和產業技術研究院等科技研發平臺277家,其中省級64家。年末擁有國家級高新區1個,省級高新區2個;省級以上農業科技園區12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3家,省級19家;國家級眾創空間11家,省級17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10家。全年申請專利12000項,比上年增長30.8%;授權專利7089項,增長33.6%。截至年底,有效發明專利4189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5.28件,比上年增加1.16件。技術合同成交總額150億元。引進科技成果82項。引進各類外國專家245人次。
截至2019年末,唐山市區集中供熱面積6355萬平方米,新增198萬平方米。天然氣管線總裡程2047千米,增加5千米。城市供水能力115.69萬立方米/日。淨水廠一期改造項目試通水成功。年末城市排水管道長度2825千米,城市汙水處理能力91.5萬立方米/日,汙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8.7%,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年末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10535公頃,綠化覆蓋率42.31%;建成區綠地面積9718公頃,建成區綠地率39.03%;城市公園綠地面積3245公頃。唐山花海「路樹湖山」一期工程基本完工,唐山市榮膺「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任世事變遷,終不改綠水青山,看風雲變幻,永不忘萬裡家鄉!
註:以上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不足與疏漏之處,歡迎指正,如發現文章有違反國家政策等規定,歡迎指導,本人將及時予以更正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