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評出2020年十大突破:新冠疫苗研發居榜首,還有一項關於鳥類

2020-12-25 新民網

來源:上觀新聞(下同)

  當地時間12月17日,美國《科學》雜誌公布了其評選出的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其中,新冠疫苗的研發居於榜首,另外9項研究則囊括愛滋病、室溫超導、CRISPR治療遺傳性疾病、全球變暖等多個領域。

  《科學》雜誌在文章中表示,儘管2020年全球多國飽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創,但科學家們仍竭盡所能開展研究,而這些研究成果,正是疫情中綻放出的希望之光,將指引著他們未來作出更大貢獻。

  新冠疫苗點亮希望之光

  2019年末發現的新冠病毒以驚人的速度席捲全球。當全世界陷入恐慌之時,2020年1月12日,中國科學家向世界公布了新冠病毒的基因組,為全世界科學家尋找應對和治癒新冠肺炎疫情奠定了基礎,研製新冠疫苗的工作也拉開了序幕!

  此後,多名科學家紛紛投身於新冠肺炎疫苗的研製工作。截至12月10日,全球有162種候選疫苗正處於研發階段,其中52種候選疫苗已經進行臨床試驗,有些疫苗已經公布了三期臨床試驗的結果。此外,今年與新冠病毒相關的研究論文激增。截至12月中旬,在同行評審期刊上發表的論文超過20萬篇,而在非同行評審期刊上發表的文章更多。

  全球各國仍在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而努力,同時也警醒我們,只有齊心協力,科學才能夠發揮出最大作用。

  「特殊患者」開啟治療愛滋病新策略

  研究人員稱,雖然對這些「特殊患者」的新認知不會直接導致治癒愛滋病,但它開啟了一種新策略,可以讓其他感染者在沒有治療的情況下活幾十年。

  與所有逆轉錄病毒一樣,愛滋病病毒(HIV)會將其遺傳物質整合到人類染色體內,在那裡創造出「儲存庫」,免疫系統無法檢測到,抗逆轉錄病毒藥物也無能為力。

  儘管如此,HIV藏身於何處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今年,一項針對64名HIV「特殊患者」進行的研究表明,在沒有使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情況下,他們體內的病毒載量仍然非常低,這揭示了病毒在整合到基因組中位

  世界上最古老的狩獵場景面世

  去年12月,澳大利亞科學家報告了一幅在印度尼西亞發現的洞穴藝術畫作,這幅作品描繪了一些類人形象狩獵豬和水牛的畫面。研究人員使用鈾系法,為這幅4.5米寬的巖石藝術作品進行了測年,結果發現其至少可追溯至4.4萬年以前,是迄今已知的最早狩獵場景。

  研究人員認為,畫中出現半獸人可能表明,印度尼西亞的洞穴藝術早在人類首次在歐洲進行藝術創作之前,就表現了關於人與動物聯繫的宗教式思考。

   科學群體為種族多樣性發聲

  今年5月下旬,在美國紐約中央公園,一名白人和一名黑人觀鳥者發生了衝突,幾天之後,科學家們蜂擁到推特上,支持這名黑人自然愛好者。「黑人觀鳥者周」(BlackBirdersWeek)的標籤很快吸引了許多其他支持者,從神經科學到物理學領域的科學家聚集於此,在推特、Zoom和其他平臺上建立黑人科學家社區。而此前,美國警察導致黑人死亡事件的不斷發酵引起了一系列有色人種抗議活動,其中包括「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運動,以及科學家群體對於為有色人種創造一個更公平、更受歡迎的環境的呼籲。

  CRISPR首次成功治癒兩種遺傳性血液病

  開展試驗的兩家公司12月報告稱,這些患者17個月前接受治療,現在正產生大量胎兒血紅蛋白。此外,這些公司為7名正常輸血治療β地中海貧血的患者提供這種治療後,這些病患就不需要輸血了。

  2012年,顛覆性的基因編輯工具CRISPR橫空出世,它賦予研究人員編輯農作物和動物的強大力量,為科學研究和生物醫學領域帶來新一輪革命,成為《科學》雜誌2015年十大科學突破之一,並摘得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桂冠。

  今年,這一「基因魔剪」再次向世界展示了其「魔力」:首次成功治癒β地中海貧血和鐮刀型細胞貧血症這兩種遺傳性血液病。

  為治療三名鐮狀細胞病患者,研究人員從每名病人身上採集了不成熟的血細胞——血幹細胞,然後用CRISPR靶向沉默一個「關閉」開關——這個開關在成人體內會停止胎兒形態血紅蛋白的產生,而這種血紅蛋白可對抗鐮狀突變的影響。在病人接受化療清除病血幹細胞後,經過CRISPR處理過的細胞

  發現快速射電暴起源

  快速射電暴(FRB)是來自遙遠星系的短而強的無線電波閃爍,其起源究竟是哪裡?13年來這一問題吸引了無數天文學家。

  今年11月,中外科學家刊文稱,他們結合多個衛星及地面望遠鏡獲得數據認為,銀河系內的一顆磁星SGR1935+2154是今年觀測到的一個快速射電暴的起源。這是人類首次確定一個快速射電暴的起源,也是首次在銀河系內觀測到快速射電暴。

  儘管研究快速射電暴的天文學家相信他們終於找到了一名「肇事者」,但他們仍然不清楚磁星是如何產生快速射電暴的。研究人員認為,它們可能來自磁星表面附近,因為磁場線斷裂並重新連接。或者它們可能來自更遠的地方,因為衝擊波撞擊進入帶電粒子云內,產生了類似雷射的無線脈衝。具體是哪種情況?我們目前只能拭目以待。

  AI首次精準預測蛋白質三維結構

  50年來,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解決生物學領域最大的挑戰之一:預測一系列胺基酸在「變身」為工作蛋白質時會摺疊成何種精確三維形狀。今年,他們實現了這個目標。

  12月1日,谷歌旗下的「深度思維」公司宣布,其新一代AlphaFold人工智慧系統在國際蛋白質結構預測競賽上擊敗了其餘參會選手,精確預測了蛋白質的三維結構,準確性可與冷凍電子顯微鏡、X射線晶體學等實驗技術相媲美。

  研究人員指出,鑑於蛋白質的精確形狀決定了它的生化功能,這一新進展可以幫助研究人員發現疾病的發病原理,開發新藥,甚至創造出耐旱植物和更便宜的生物燃料。

  首個室溫超導體面世

  自1911年超導首次發現以來,尋找能在室溫條件下達到的超導體一直是眾多科學家競相追求的目標。

  此前研究表明,富氫材料在高壓下可以將超導溫度提高至零下2攝氏度左右。此次,美國科學家在最新研究中將可以實現零電阻的溫度提高到了15攝氏度,但這是在2670億帕斯卡壓力下的一個光化學合成三元含碳硫化氫系統中實現的。這一發現促進了室溫超導體的研究工作——這類材料可以帶來重大技術變革並節約大量能源。

  鳥類聰明程度超出人類想像

  今年發表的兩項研究表明,鳥類的聰明程度超出想像。其中一項研究表明,鳥類大腦的一部分類似於人類的大腦皮層。另一項研究表明,小嘴烏鴉的意識比研究人員想像得還要高,而且其或許能有意識地進行思考。

  這種「感覺意識」是人類自我意識的一種基本形式,它在鳥類和哺乳動物中的存在表明,某種形式的意識可以追溯到3.2億年前,可以追溯到我們最後的共同祖先。

  全球變暖趨勢日益明晰

  40多年前,全球頂尖氣候科學家齊聚美國麻薩諸塞州,試圖釐清一個簡單的問題:如果人類繼續排放溫室氣體,地球會變得多熱?最基本的氣候模型顯示,如果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工業化前翻一番,地球最終將變暖1.5到4.5攝氏度。今年,來自世界氣候研究計劃署的25名科學家將氣候敏感區間縮小到2.6到3.9攝氏度之間。這項研究排除了一些最壞的情況,但它幾乎確認氣候變暖會淹沒沿海城市、加劇極端熱浪、使數百萬人流離失所。

  研究人員期待這些清晰的前景激發我們的行動。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已達到百萬分之420,離560ppm的翻番點已過半。因此,除非在氣候變化問題上採取更積極行動,否則人類可能在2060年達到這一閾值。

  圖片來源:美國《科學》雜誌網站

我要爆料 聯繫電話:021-22899999 新民網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科學》評出2020年十大突破:新冠疫苗研發居榜首,還有一項關於...
    當地時間12月17日,美國《科學》雜誌公布了其評選出的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其中,新冠疫苗的研發居於榜首,另外9項研究則囊括愛滋病、室溫超導、CRISPR治療遺傳性疾病、全球變暖等多個領域。
  • 《科學》雜誌評出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
    ◎ 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 當地時間12月17日,美國《科學》雜誌公布了其評選出的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其中,新冠疫苗的研發居於榜首,另外9項研究則囊括愛滋病、室溫超導、CRISPR治療遺傳性疾病、全球變暖等多個領域。
  • ...向科學探尋答案 ——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研發團隊攻關紀實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段凱博士結合2003年參與抗擊非典時的工作經驗,帶領科研攻關團隊爭分奪秒徹夜進行著各項實驗檢測。新冠疫苗研發攻關需要做到24小時無縫接力——晚上10點,樣品到達實驗室,所有人員都在等待,核對、分裝、滅活、稀釋,各司其職。
  • 澳大利亞叫停一款本土新冠疫苗研發
    這張2020年4月1日拍攝的照片顯示,科研人員在位於澳大利亞布裡斯班的昆士蘭大學實驗室進行疫苗研製工作。新華社發(昆士蘭大學供圖)存在問題莫裡森當天宣布,基於科學建議,由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和本土生物技術企業傑特公司聯合研發的新冠疫苗無法繼續推進,將不再作為澳大利亞疫苗計劃的一部分。這款疫苗今年7月啟動人體臨床試驗。
  • 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科學認證 多國訂購中國新冠疫苗
    ●土耳其將分批接收約5000萬劑中國新冠疫苗,土衛生部長科賈表示,自己也將成為首批接種者之一。   ●墨西哥駐華大使何塞·路易斯·貝爾納爾表示,「惠及墨西哥人民的疫苗合作是2021年兩國合作的關鍵。」   ●印度尼西亞於3日起,向全國34個省配發由中國科興公司研發的新冠疫苗。印尼的疫苗接種計劃將持續15個月左右,優先給該國130萬醫務工作者接種。
  • 行研|新冠疫苗研發進度如何?為什麼比爾蓋茨投資疫苗會遭到抵制?
    截至2020年5月15日,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官網公布的數據,目前已經有8種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中國、美國和英國的相關研究領跑全世界。另外還有110種疫苗處於待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 康泰生物宣布新冠疫苗大消息 年產能至少1億劑
    今年5月,阿斯利康與牛津大學確立合作夥伴關係,在全球開發、生產和供應新冠疫苗AZD1222,這是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舉措。阿斯利康承諾將提供超過20億劑新冠疫苗。同時,公司正與世界各地合作夥伴建立多條供應鏈,以保證為全球儘可能多的國家廣泛而公平地供應疫苗。
  • 新冠疫情和2020年:科學研究非凡的一年
    新冠疫情和2020年:科學研究非凡的一年  ◎ 科技日報記者 馮衛東  《自然》雜誌網站12月14日刊文稱,新冠病毒大流行是2020年佔主導地位的科學事件。這種致命的、以前未知的病毒在全球範圍內造成了嚴重破壞,已造成超過150萬人死亡,7千多萬人感染,並造成了嚴重的經濟破壞。
  • 英國批准新冠疫苗上市,全球疫苗研發都咋樣了?中國5支疫苗進三期試驗
    「科學的探照燈已經找出了看不見的敵人」。當地時間12月2日,在英國政府正式宣布由美國輝瑞公司Pfizer和德國BioNTech合作研發的新冠疫苗獲得緊急授權後,英國首相詹森如此評價。據美聯社報導,英國藥品和健康產品管理局(MHRA)表示,這款疫苗已經被證明是安全的,可以在英國大規模接種,英國由此成為了西方第一個批准新冠疫苗上市的國家。
  • 作為製造強國,為什麼日本在新冠疫苗研發上卻落後了?
    不過有一件事卻讓人大跌眼鏡,在歐美發達國家爭相推出新冠疫苗之際,作為僅次於美國的發達國家,日本卻沒有研發出自己的疫苗,只能從國外採購疫苗,滿足國內的需求。根據日本媒體的報導,日本並不是沒有從事新冠疫苗研發的單位,包括AnGes,第一三共等都在開展研究,不過就只有一家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日本在新冠疫苗的研發上落後了。
  • 加拿大官方機構與中方合作推進新冠疫苗研發
    (抗擊新冠肺炎)加拿大官方機構與中方合作推進新冠疫苗研發中新社多倫多5月12日電 (記者 餘瑞冬)加拿大國家研究理事會當地時間5月12日宣布,與中國一家生物企業合作,推進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雙方合作研發的疫苗被稱為Ad5-nCoV。加國家研究理事會表示,該疫苗是目前全球為數不多的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之一,並是首個進入二期人類臨床試驗的疫苗。但該疫苗需獲得加拿大衛生部的批准,康希諾生物正為此向加方提出臨床試驗申請。該項合作中將運用加國家研究理事會掌握的細胞系技術,以利於未來疫苗產品的規模生產。
  • 海外網評: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出海」,為何先落地阿聯?
    來源:海外網6月23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國際臨床(Ⅲ期)試驗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啟動。 (圖源:澎湃新聞)國產新冠疫苗臨床研究又有了新突破。6月23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國際臨床(Ⅲ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啟動儀式在中國北京、武漢、阿聯阿布達比三地,以視頻會議方式同步舉行,阿聯衛生部長向中國生物頒發了臨床試驗批准文件。儀式上,中阿雙方現場籤署了相關臨床合作協議,標誌著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國際臨床試驗(Ⅲ期)正式啟動,這也是中國新冠疫苗在海外開展的第一個臨床試驗。
  • 2019年12月下半月時政熱點
    《科學》雜誌評出2019年十大科學突破 事件回顧 例如:人類首次一窺黑洞「真容」位居榜首;新晉「網紅」丹尼索瓦人的出現讓我們重新審視人類的往昔歲月。 《科學》雜誌每年都會評選出當年科技領域最為重要十大突破,而這些突破往往也預示著之後技術發展的方向,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 新冠疫苗不久將到達阿爾及利亞-11月26日阿爾及利亞新聞簡報
    新冠疫苗不久將到達阿爾及利亞科學委員會成員於2020年11月24日在其FACEBOOK透露,阿爾及利亞預計將在2021年第一季度開始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根據該成員陳述,阿爾及利亞當局將在2021年第一季度購買新冠病毒疫苗。
  • 關於輝瑞和BioNTech新冠疫苗的八個問題-虎嗅網
    關於這一疫苗,你是否還有很多疑問,不妨繼續看下去。1問:90%有效性是什麼意思?90%的有效性是基於94個確診案例得出的。2020年7月,輝瑞公司和BioNTech聯合研製的新冠疫苗開始三期臨床試驗,共43538名受試者參加了這一雙盲試驗,其中42%是美國以外的受試者,他們分別接受了兩劑次的疫苗或安慰劑。截至到目前,試驗仍在進行中,除了外部獨立數據監測委員會,沒有任何人清楚究竟誰接種了真正的疫苗、誰接種了安慰劑。
  • 澳大利亞新冠疫苗研製失敗 政府緊急增購外國疫苗
    中新網12月11日電 據澳洲網報導,近日,澳大利昆士蘭大學的新冠疫苗在試驗期間因HIV呈「假陽性」而被終止研發。澳大利亞聯邦政府也已經否決了一項購買數千萬劑該國正在研發的潛在新冠疫苗的交易。報導稱,澳大利亞聯邦政府這一決定是在昆士蘭大學和生物技術公司CSL放棄了對候選疫苗的試驗之後做出的。CSL在一份聲明中說,儘管v451疫苗在第一階段試驗是安全的,但在之後的試驗中,一些志願者出現另一種疾病——HIV——的假陽性結果。據報導,目前,該公司已與聯邦政府達成了共同決定,即不繼續進行疫苗的研發。
  • 特斯拉正在研發第三代疫苗印表機 今後或可列印新冠疫苗
    據外媒報導,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證實,特斯拉正在研發第三代RNA疫苗印表機,這是與德國生物技術企業CureVac合作的項目。馬斯克指出,這個疫苗印表機將是一款 「對世界非常重要的產品」。
  • 學術頭條:年底前可能有新冠疫苗結果出爐,《科學》封面報導人類...
    世衛組織:因嚴重不良反應而暫停新冠疫苗臨床試驗是正常程序10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針對阿斯利康公司因受試者出現疑似嚴重不良反應而暫停新冠疫苗臨床試驗,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該疫苗臨床試驗暫停後,數據安全監察委員會將調查該名受試者的實驗數據,再做出後續決定。蘇米婭·斯瓦米納坦指出,該事件也是對所有人的提醒,即疫苗研發過程會有起伏,應做好準備應對此類情況,但也不用過於灰心,現階段應等待監察委員會的決定。
  • 土耳其衛生部長直播接種中國新冠疫苗:中國疫苗是安全的
    土耳其衛生部長直播接種中國新冠疫苗:中國疫苗是安全的 2021-01-14 08:28:35  來源:@新華網   土耳其衛生部長科賈13日接種中國科興公司研發的新冠疫苗,並向民眾進行了現場電視直播
  • 《科學》網站評出年度十大最受歡迎科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