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為了穩固王朝的統治,大多是採取和親聯姻的方式來維繫關係,比如科爾沁草原美麗的布木布泰,也就是孝莊文皇后,她的婚姻也是出於政治方面的聯姻,當然也有很多是通過把皇家的女兒嫁到蒙古去,以維持兩族之間的密切關係,今天湘妹子要和各位講的是孝莊最鍾愛的女兒,也是最有福壽的一位,固倫淑慧長公主。
固倫淑慧長公主,名阿圖,又稱巴林公主,皇太極的第五女,生於天聰六年(1632年),與順治帝同母,長得十分美麗,在歷史上對於固倫淑慧長公主相貌的描述是:「雙眸似水,卻帶著談談的冰冷,似乎能看透一切,十指纖纖,膚如凝脂,雪白中透著粉紅,似乎能擰出水來,一雙朱唇,語笑若嫣然,一舉一動都似在舞蹈,長發直垂腳踝,解下頭髮,青絲隨風舞動,腰肢纖細,四肢纖長,有仙子般脫俗氣質。」
崇德八年,12歲的阿圖出嫁,這次婚姻也是出於政治婚姻,但這場婚姻沒持續多久,順治初年夫君便去世了,在第一任夫君去世時,阿圖年齡還較小,而當時清朝還未入關之前,風俗是鼓勵女子二嫁的,於是阿圖又第二次出嫁,第二次的婚姻也出於對國家的利益,她嫁給了蒙古巴林部輔國博爾濟吉特氏,所以大家都稱她為巴林公主,或許歷史上對於阿圖的記載文字或許有誇大事實的說法,但關於她的傳說卻十分之多,據說公主嫁到巴林後,做了許多善事。
比如說,主持興建西拉沐淪河上的石橋,後來被稱為「公主橋」;還修建虎王廟,用來傳播道教文化等等,因為公主的這些功績,後來康熙帝在祭文中給予了十分高的評價:「齒德俱茂,迥異諸姑」,而民間也稱她為「公主媽媽」,並以自己的方式敬仰她。
然而,固倫淑慧長公主的兩次婚姻都以失敗而告終,隨著第二任夫君的去世,而當時孝莊文皇后又有病,康熙帝便將公主接到北京,兜兜轉轉幾遭,又重回母親身邊,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正月初十日卒於京師,時年69歲。
固倫淑慧長公主的兩次婚姻皆是獻給了國家,但據說,她兩次婚姻並沒有不幸福,只是與夫君福淺,而她卻經歷了皇太極、順治、康熙三朝,活到了69歲,在清朝69歲已經算是高齡有福之人了,而且孝莊的三個女兒中,她最有福壽,再加上民間對她的神化以及尊稱,可見得固倫淑慧長公主是一個十分注重行善積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