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住長春市像素公園小區的業主很鬱悶,大熱天不敢開窗,只要一開窗就會被一股難聞的臭味兒燻得睡不著覺。但奇怪的是,這味道不是一天24小時都能聞得到,而是在每天半夜的兩三點鐘出現,這異味兒是從哪來的呢?物業,街道,區環保局等多家單位都沒能找到異味的源頭?
近日長春有多個小區的市民向新文化報·ZAKER吉林反映稱,自己所在的小區以及小區周圍,經常能聞到一種異味,但是這味道的來源並不清楚,而且和別人聊天得知,這味道影響範圍還不小。7月12日,記者根據幾位市民反映的問題,來到了部分小區,對此事進行了走訪。
中海·淨月華庭業主群聊天截屏
復地·哥德堡森林1 還以為洗手間沒衝乾淨
7月12日上午10時許,記者來到了復地·哥德堡森林,當時並未聞到異味,不過幾位正在涼亭裡乘涼的業主告訴記者,四五天前這味道可把大家燻著了。「那才燻得慌呢,一股下水道和廁所的味,特別臭!我還以為是哪掏廁所了呢,也不知道從哪刮過來的。」一位業主說。
住該小區3期7棟的一位業主稱,這種臭味不經常有,上次出現是在四五天前,也是最嚴重的一次,白天都聞得到。當時屋子裡味道也很大,老伴還以為是洗手間沒衝乾淨,但是自家的洗手間是不會產生那種味道的。
幾位業主稱,小區裡應該不會產生這種味道,小區周圍也沒有公廁。並且最近兩天的晚上,還能聞到一些異味。
提到這起「異味事件」,小區另一位業主顧女士忍不住向記者訴苦。「最近小區常有難聞的味道,太臭了,都不敢開窗。」她說,從9號開始,總能在小區裡聞到一股刺鼻的味道,「前段時間天熱,我孫女在家學習,就是不開窗,我問她怎麼回事,她跟我說外面太臭了,我開窗一聞,那味道真的是太刺鼻了。」
「那個味兒就像大便,太難聞了,我就是想知道那麼刺鼻的味道是從哪裡飄過來的!」顧女士最後說。
業主魏女士也有同樣的困擾,並且情緒有些激動,「那味道真的太難聞了,都能燻死你!」魏女士說,她家從10號下午開始到晚上11點多鐘,都沒敢開窗戶,折騰到凌晨才敢開窗戶。「就跟大便味似的,太噁心了。」魏女士也不知道這股味道哪來的,「我沒記錯的話,是從前年開始吧,只要到七八月份,就能在小區裡聞到這股臭味,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不過前幾天的味道真的是太大了!」同時,魏女士也希望能儘快查清這股臭味對人體有沒有害,「要是對人體有害那就太糟糕了!」
中信城·淺山2 一到夏季小區就有異味
7月12日上午,記者又來到中信城·淺山,業主趙女士提起異味的事,也是一臉無奈,「對呀!有!但是不知道是什麼臭味。」
趙女士介紹,這種味道通常在晚上五六點鐘出現,而且已經連續四五天了,並且這臭味影響的範圍還不小,就是在小區外面以及附近輕軌站都能聞到。「說不出來是哪種臭味,就是臭!11日那天上午11點多,我和朋友打車回來在路上就聞到了。」趙女士說。
隨後記者來到該小區物業,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其實不只是這幾天有味道,最近兩年一到夏天就能聞到,也有業主向他們反映過這個問題,他也不知道是咋回事。之前在小區裡檢查,也沒找到能散發出味道的東西。此外這味道影響範圍還挺大,他家在天富路那邊,也能聞到。
「這個小區最近每到晚上都有臭味,很臭,我最近在小區溜達都能聞到!」小區業主崔女士對記者說,有點像牛馬糞便發酵的味,也不知道是從哪裡來的。不過她告訴記者,最近小區有人說,這股臭味跟附近的垃圾處理廠有關,至於真假,她也沒去核實。
中海·淨月華庭3 「味道大小跟風向有關」
隨後,記者來到天富路與生態東街交會處附近的中海·淨月華庭。提起這股臭味兒,小區業主付女士表示,「晚上確實有,我家住在9樓,前兩天晚上回來的時候,樓道窗戶開著,就覺得那味道很明顯,有點像腥臭味兒,還不同於下水道的味道。」
付女士介紹,這種味道已經持續好幾天了,最近每天晚上都有。「我看業主群裡說,這味道晚上六七點鐘就有,但應該不是跟前的,好像這一片都有。」她說,「我11號回家的時候,雖然味道不明顯,但是也有異味。」
付女士表示,可能味道的大小跟風向有關係,聽說在北面的業主反映味道比較重。隨後她給記者看了小區微信群裡大家的交流,的確有多名業主都在討論異味的事。
蘑菇溝垃圾場:可能產生異味但不會是「惡臭」
有市民向記者反映,自己所住的小區東邊一個垃圾場,不知道這異味是不是從那邊傳來的。12日下午,記者來到了市民所說的蘑菇溝垃圾場。
在去往蘑菇溝垃圾場的途中經過一家加油站,在此處聞到一陣異味。加油站工作人員表示,這味道就是從那邊的垃圾場傳來的。在進入垃圾場的一個道口處,也能聞到和在加油站相似的異味。
對於大家的質疑,蘑菇溝垃圾場趙場長告訴記者,他也注意到市民在網上反映的問題,不過說從蘑菇溝垃圾場傳出市民所說的「惡臭」,他認為不太可能。
在趙場長提供的一份簡介中寫到:「長春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中心位於市郊東部,長吉南線14千米以南6.5千米處,距離二道區泉眼鎮約5千米處的蘑菇溝屯,據市中心約35千米。該垃圾場場址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和長春市的環衛專項規劃。」
蘑菇溝垃圾場填埋的垃圾經過覆蓋
來到蘑菇溝垃圾場後,記者聞到的味道與沿途的味道一樣,且上文提到的幾個小區均在該垃圾場的西面。趙場長表示,這個垃圾場在2010年10月投入使用,工作時間是下午2點到4點以及晚上8點到第二天早上7點,大約每天3300噸,幾個填埋區共佔地40公頃左右。目前垃圾場處理垃圾的主要方式還是填埋。在垃圾填埋後會用專門的黑色膜蓋上,同時採取熱熔的方式封閉,然後再用沙土等將黑膜的邊壓上,在黑膜上面也會用重物壓著,以防有風進入。
在防臭方面,趙場長表示垃圾場也採取了多種方式,包括霧牆除臭、除臭劑除味和車載高壓霧炮等。
趙場長表示,根據現在垃圾場的狀況,如果有惡臭味傳到那邊,他個人認為不太可能,但是由於風向等因素,有時異味飄過去也是有可能的,應該不會有市民所說的那種「惡臭」。
對於市民的疑惑,新文化報·ZAKER吉林記者將問題反映給市長公開熱線12345,工作人員表示會將情況上報。
長春市生態環境局回應
近期,我市城市東南部區域居民來電反映有間歇性、刺激性臭味,主要出現在夜間和氣壓較低的陰雨天氣,氣味來源不明。
對此,市生態環境局高度重視。8月初以來,組織監測機構,對投訴比較集中的淨月區玫瑰谷、遠洋坎城小鎮、惠斯勒小鎮一帶居民小區周邊區域進行了監測,結果未發現明顯超標特徵汙染物。同時,組織力量先行重點排查了淨月開發區全域,未發現群眾反映的臭味汙染源。後又擴大範圍,進行了多輪全面排查,區域擴展至淨月區、二道區、經開區、南關區、長春新區、蓮花山度假區,未發現群眾反映的臭味汙染源。
大量居民反映臭氣來源為蘑菇溝垃圾填埋場,但是目前無明確數據顯示其臭味來源於垃圾填埋場。
目前,市生態環境局採取了以下措施:
1
已委託省內權威和業界公認的監測單位,制訂了詳細的監測方案,對垃圾填埋場周邊場界和反映較為強烈的居民小區,進行科學監測,以便確定臭氣來源、超標範圍和濃度。
2
組織國內臭氣專家和聞臭師,進行研究和現場考察,確定臭味產生的原因和濃度,以及確定治理的方案。
結果將在近期向社會公布。
長春市未來垃圾處理
將全部採用焚燒方式
作為全國46個率先實施
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
重點城市之一
長春的垃圾分類工作
已經成為市民熱議的話題
不少市民十分關注
生活垃圾最後都去哪了?
日前
長春日報融媒體記者
探營長春市生活垃圾處理終端
幫大家找到了答案
生活垃圾歸宿一:垃圾場填埋
長春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中心在填埋垃圾上鋪設的高密聚乙烯防滲膜
記者跟隨垃圾清運車輛自東方廣場沿302國道一直向東,在一個被叫作「蘑菇溝」的地方找到了長春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中心。
這裡距離市中心35公裡,總佔地面積60.25萬平方米,處於市區主導風向的下風向,地形為天然溝壑,是衛生填埋場的理想場址。
這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中心2010年10月投入運行,總庫容1541萬立方米,目前日處理生活垃圾2300噸左右,是被國家評定的東北三省省會城市中唯一一座一級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
長春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中心一角
進入垃圾處理中心
沒有想像中的滿眼垃圾的場景
也沒有想像中特別刺鼻的氣味
長春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中心噴霧系統可以有效抑制垃圾氣味排放
路兩側建有3米高的圍欄和鐵絲網
鐵絲網上每隔一段距離
就掛著一個裝了黃色液體的塑料瓶
圍欄的頂端有一段向內傾斜
噴出白色的「霧氣」
圍欄內側
是蓋著黑色聚乙烯防滲膜的「土堆」
工作人員介紹
這「土堆」就是生活垃圾
填埋垃圾場變身環保生態公園
該中心建立了較完善的無害化處理、防滲和監測系統,同時在填埋場上下遊及場內共設置6座監測井,用於監測地下水水質情況。
這裡的垃圾滲濾液通過導流層會被收集到一起,經過無害化處理後可作為園林灌溉或環衛清掃用水使用。
具體步驟:
1.生活垃圾清運車將生活垃圾運到處理中心後會先自動稱重。
2.到達指定區域傾卸、攤鋪。
3.填埋時實行分單元、分層作業。
4.垃圾攤鋪壓實後,立即覆蓋0.2米厚的土層,用壓實機壓實,並按國家標準採用土覆蓋和膜覆蓋相結合的方式,每日對進場的生活垃圾實施覆蓋。
生活垃圾的氣味讓人難以忍受
而如此大的垃圾處理中心
卻沒有難聞的氣味
到底是如何控制排放的呢?
工作人員介紹:「將堆體生活垃圾裸露面積控制在最小範圍,可以有效抑制裸露垃圾的氣味排放。此外,通過採用高壓霧化除味噴霧牆+塔式風送噴霧機+可移動風炮噴霧設備+灑水車+無人機等多種方式結合的方法進行除味作業。」
該中心還安裝了填埋氣預處理設施和填埋氣燃燒系統,實現填埋氣集中收集並火炬燃燒。通過以上全面系統的氣體治理措施,可有效控制垃圾填埋場氣味汙染物的排放,使氣體排放指標達到國家標準要求。
生活垃圾歸宿二:焚燒發電
我市每天會產生4000餘噸生活垃圾
僅一處垃圾處理中心肯定是不夠的
吉林省鑫祥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
位於寬城區小南村
這裡也聞不到生活垃圾的腐爛氣味
這個佔地面積5萬平方米的發電廠,每天可以焚燒處理生活垃圾2350噸,利用生活垃圾焚燒後的熱量進行發電,可提供我市20萬人口所需生活用電。與此同時,企業還利用餘熱在冬季為附近的企業和居民小區供暖,供暖面積達150萬平方米。而垃圾焚燒後的廢渣經過無害化處理後被製作成了鋪路用的方磚。
吉林省鑫祥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對垃圾處理情況實時監控
在廠區的電子中控中心,記者通過大屏幕看到了在不同區域原生垃圾如何被運送、破碎、直選……最後被送進了焚燒爐。
吉林省鑫祥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處理垃圾的大型設備
我們能夠做到生活垃圾焚燒充分,環保排放採用半乾法脫硫加布袋除塵器等目前國內先進的環保設施,二惡英排放優於歐盟標準。2016年被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評為「A級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這也是東北地區唯一一家被授此殊榮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處理廠。
發電廠的工程技術人員介紹
長春市城市管理局局長王世忠介紹
長春市現有
生活垃圾分類末端處理設施4座
其中餐廚垃圾處理中心1座
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2座
有害垃圾處理中心1座
+
+
長春市餐廚垃圾處理中心已於2017年末竣工,日處理能力200噸,餐廚垃圾在中心經過「預處理+厭氧發酵」,分離出沼氣、生物柴油等可再生資源,年餐廚垃圾處理量約7.3萬噸。
我市未來
還將新建一個生活垃圾發電廠
實現垃圾分類後
生活垃圾填埋場將關閉封場
今後生活垃圾將全部通過焚燒來處理
除此之外
我市正在規劃建設「靜脈產業園」
將對生活垃圾、建築垃圾
電子垃圾、廢舊汽車和大件家具等垃圾
進行有效的處理和再利用
編輯:魅力長春
來源:守望都市、新文化報、長春日報、長春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