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港灣。徐聖奎 攝
長江三峽、巫山雲雨、巫山紅葉、高峽平湖……「中國戀城·神女巫山」,令人神往。
擁有獨特旅遊資源的巫山,旅遊業要發展,離不開旅遊交通的加持。為此,巫山縣樹立「交通圍著旅遊轉」的觀念,使交通從天塹變通途,從平面變立體,讓遊客旅行更方便,讓老百姓搭上致富車,帶領旅遊發展邁上了新臺階。
景觀大道。巫山縣交通局供圖
強建設 立體交通帶動旅遊增收
駕車行駛在蜿蜒的巫官路,四周的植被與雲霧纏繞,令人身心愉悅。因旅遊業發展而鼓起來的腰包,也讓當地村民喜笑顏開。巫山縣交通局黨委副書記韓昆田告訴記者,近年來,隨著巫山縣立體旅遊交通格局的建設與完善,去年為巫山帶來了1902.83萬人次遊客和83.22億元旅遊綜合收入,分別增長19.02%、30.02%。
雲漫山路。巫山縣交通局供圖
陸路方面,渝宜高速已全線貫通,兩巫高速巫山至大昌、奉巫建高速開工建設,兩巫高速大昌至巫溪、巫官廟高速建設前期有序推進,正逐步形成「十」字形鐵路網和「井」字形高速公路網。同時,8條旅遊環線公路已建成旅遊公路300公裡,今年將建成旅遊公路600公裡,加快實現「1小時城景通」「1小時景景通」。而即將開通的巫山高鐵站,勢必將進一步縮短遊客來巫時間。
在農村,500多條農村公路環線3900公裡即將成網,今年底前實現通組通達率100%、通組通暢率90%。
通達山水間。徐聖奎 攝
水運方面,巫山港、抱龍港、大溪港正加快建設,縣城古城碼頭、大昌旅遊碼頭等6大客運換成中心陸續建成投用。
去年6月投用的巫山機場,目前已開通重慶、煙臺、廣州航線,5月即將開通「西安-巫山-海口」航線,這不僅填補了巫山縣航空體系的空白,還推動了「大三峽」旅遊一體化發展進程,帶動周邊城市旅遊發展。
「以『七橫三縱三港一場八環線八中心』為主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和『暢通便捷、互聯互通、舒適安全、經濟綠色』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正在形成。」對於巫山縣交通的未來,巫山縣委書記李春奎充滿自信。
山野飄帶。丁坤虎 攝
重質量 景觀打造煥發道路新活力
「旅遊交通不僅有量,還要提質,讓道路通達景區的同時,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巫山縣副縣長黃勇說。
為此,巫山縣按照「國省道(旅遊路)兩排樹、縣鄉道一排樹」綠化標準,通過栽種高顏值樹木、進行多層次設計等方式,在旅遊道路兩側實施景觀靚化,建成生態景觀旅遊公路。
目前,巫山縣已建成景觀公路250公裡,今年底將建成景觀公路550公裡。
而在功能提升方面,巫山縣在國省道、縣鄉道、旅遊環線、鄉村振興示範區高標準建設公路綜合服務區,完善停車、購物、休息、加油、如廁等功能。
此外,在「四好農村路」生態管護方面,巫山縣交通局探索實行「縣道專業化養護、鄉道公司化養護、村道鄉養村協助、組道村養組協助」管理模式,在全市率先將村社道路納入管護範圍,實現農村公路養護率100%。
據巫山縣交通局黨委副書記韓昆田介紹,巫山縣對「四好農村路」已明確管養主體,解決「誰來管」問題;創新管養模式,解決「怎麼管」問題;加大資金投入,解決「籌資難」問題;加強行業監管,解決「落實難」問題;開展示範創建,解決「突破口」問題;提升路域環境,解決「環境差」問題。
巫官路景觀大道。楊永蘭 攝
促發展 打造立體遊三峽模式
巫山縣委書記李春奎提到,巫山經歷了「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的水運時代,和「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高速時代,目前迎來了「大道通天下、立體遊三峽」的水陸空鐵時代。在個性化、多元化的全域旅遊背景下,遊客來去的便捷性和旅遊方式多樣性,成了重中之中。
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為讓三峽遊更具體驗性、觸摸性和互動性,巫山將推出「兩峽一峰」核心產品,顛覆三峽傳統遊覽方式,以高端觀光型遊船為載體,以長江三峽的瞿塘峽、巫峽、神女峰為觀光核心,串聯上至詩城奉節白帝城、三峽之巔、《歸來三峽》演藝,下抵戀城巫山的神女天路、小三峽、神女溪等核心景區及產品,豐富、完善三峽「水、陸、空」立體遊產品體系。
這是巫山一次創新嘗試。已初步構建水陸空鐵立體交通優勢的巫山縣,在依靠交通推動旅遊產業發展之路上,還將乘勝追擊,再創輝煌。
巫山縣副縣長黃勇說,下一步,巫山將在進一步打通水陸空鐵「大動脈」的同時,暢通內部交通「毛細血管」,加快鄭萬高鐵和高速路網建設,積極拓展巫山機場輻射範圍,新開通巫山至成都、北京、深圳、杭州、西安、海口等航線,把巫山打造成三峽旅遊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