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大眾網·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範明昱 濟南報導
29米大屏「水波蕩漾」,太空廚房「坐鎮」科創板塊,這是現代感起範兒的濟南展區;萌孔子、活字印刷,這是傳統文化濃厚的濟寧展區; VR互動、音樂活動展演,這是以「時尚+樂動」為主題的青島展區……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開展第四天,坐落於C1館的文旅融合綜合展區,山東十六市攜眾多特色文化產品在這裡一展風採,全面展現「好客山東」豐厚的文化底蘊。
真絲面上「畫」牡丹,「牡丹盛宴」又一年
幾筆勾勒似雲錦,點墨繪出牡丹花。走進日照展廳,嶽佳梅正俯身在一面真絲絲巾上創作著。一支畫筆、一點著墨、一塊布料,幾筆勾勒、幾筆渲染,一朵朵盛開的牡丹便在這面紅色絲巾上綻放出了新生命。
這是莒繪技藝,在絲巾、披肩、錢包、提包、抱枕、服飾等上面,由專門的繪畫師選取畫筆和進口紡織顏料,一筆一筆勾勒著色上去。嶽佳梅告訴記者,自己從事這項工作已經有5年的時間,畫的最多的就是牡丹。「像這樣一面180*190cm絲巾上的牡丹,我需要在2到3天內畫出來。經反覆塗抹上色後,晾曬一天,這件作品就算完成了。」 嶽佳梅說。
「牡丹盛宴」不只在日照展廳,走進菏澤展廳內,一朵朵盛開的牡丹花嬌豔欲滴,盡情展示中國牡丹之都的魅力,吸引來不少市民拍照留念。
「小姑娘你這畫不錯啊,這一幅多少錢?」在牡丹文創精品展示區,經過多次「討價還價」後,市民孟先生終於買到了自己心儀的牡丹工筆畫。他告訴記者,自己退休後就開始學習國畫和工筆畫,前兩天朋友告訴他博覽會上德州展區要帶來一些美術展品,就特地過來瞧瞧。
牡丹之都畫牡丹,工筆之鄉出精品。據了解,菏澤是中國牡丹之都,巨野則是全國著名的工筆畫之鄉,工筆牡丹更是巨野的當家畫種。「這次一共帶來了二十多幅牡丹工筆畫,前兩天就賣完了,第三天又補的新的。」參展商告訴記者。
傳統老手藝「碰撞」時尚樂隊表演,帶來新中式現代風
手指間往復纏繞,一挑一壓、一纏一繞、一勒一編,柳條便由線成面,變身成為樣式各異的藝術品。在聊城展廳,魏氏編織傳承人魏福慶帶來的眾多編織手工藝品,吸引到了不少市民前來觀賞和購買。
「買的人真不少,剛剛就賣出去一盆560元的『發財樹』。」魏福慶告訴作者,魏氏柳編是聊城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用鋁絲和銅絲進行製作,使之在編織平面上形成凹凸、起伏、隱現、虛實的浮雕般藝術,最大特點是不生鏽不褪色可水洗,易於觀賞、收藏和打理。
與傳統老手藝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展廳盡顯時尚感的青島展區。在這裡,流光溢彩的燈光秀、豐富絢麗的文旅展品、激情滿滿的樂隊演唱,展區極具突出「時尚青島•青春之島」的主題,全方位展示青島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城市魅力和風採。
在「搭拱橋」的體驗區,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參與其中。沿著木板上的輪廓搭建拱橋,完成後將背板立起,再緩緩撤去背板,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小朋友們親自解開了趙州橋千年不倒的力學原理。海信科學探索中心市場部銷售經理王世豪告訴記者,本次他們帶來了眾多的互動體驗項目,例如震動玻璃管形象展示了聲學震動頻率、視覺暫留神奇光學等,都讓參觀者與科技擁有一次近距離的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