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鞋服企業成長的煩惱:被指山寨和傍富

2020-12-11 全球紡織網

在晉江,走進一條鞋街,很可能就到了一個村落。晉江大部分地區,務農人口不到一成,有超過60萬人生存在造鞋產業鏈上,總產值超過600億元人民幣。

這個曾經貧困的縣級城市以令人吃驚的速度製造財富:2011年胡潤富豪榜1000的人名單中,有14人直接來自晉江,幾乎全部與鞋服相關,安踏體育的丁世忠家族資產高達145億,特步丁水波資產達到50億,匹克許景南家族和361°丁伍號家族資產也分別達到45億和31億。

3月初,42歲的安踏體育總裁丁世忠第五次作為人大代表參加「兩會」。他說,企業從「微」到「小」,從「小」到「大」,不同的成長階段有不同的煩惱。

幾乎同時,美國籃球傳奇明星麥可·喬丹將喬丹體育告上了法庭,指控這家靜待上市的晉江知名鞋企,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使用其姓名作為註冊商標。

「山寨」和「傍富」在晉江算不上一個新鮮的「煩惱」。這裡不光有「喬丹」,還有「姚明」、「科比」和「阿迪王」。

2008年金融風暴後,晉江鞋業的外貿量急劇減少,國外品牌的代工訂單向緬甸和柬埔寨大量轉移,國內市場則是嚴重的產能過盛,勞動力成本上升和資金短缺讓許多鞋廠老闆難以為繼。

兩三年時間,晉江倒閉的鞋廠已經有幾百家。單以財富計算,2010年,丁世忠家族、丁水波、徐景南家族、丁伍號家族的資產還分別為210億、80億、68億和70億。

「不光是晉江的造鞋業,整個製造行業的黃金時期都已經過去。」一位在晉江從事製鞋行業二十多年的鞋廠老總感嘆。

草商上路

丁志豪的富豪鞋服公司已經有23年歷史,現在有三百多工人,在晉江屬於中等規模。他所在的陳埭鎮岸兜村,等同於一家鞋具批發市場。除了成品鞋外,臨街的店面裡還有鞋墊、鞋帶、鞋面、皮革等各種鞋材公司。中國的鞋業中心在晉江,晉江的中心則在陳埭。

丁志豪介紹,70年代末,陳埭鎮上開始有了一兩家小鞋廠,大都是村裡人為了謀生計合夥開辦,幾把剪刀、幾個錘子、 幾臺縫紉機就可以開工。

361°創始人丁建通是陳埭最早一批做鞋的人,他靠種地、抓魚、幫人抬石頭養家餬口,4個孩子沒上過學,從小送到鞋廠做學徒。1981年,丁建通籌了兩千塊錢,買來工具和原料,和4個孩子一起,在自家客廳建起了一個家庭小作坊,一天生產5雙皮鞋。

用當地人的話說,手上只有幾百塊錢,也敢開廠做生意,就算倒了,起碼拼過。閩南歌曲《愛拼才會贏》就是形容他們,而晉江由於長期貧困,資源匱乏,更是如此。

像丁建通一樣,晉江大大小小的鞋商幾乎有著同樣的發家史。上世紀90年代前後,運動鞋進入「躺著也能賺錢」的時代,特別是為耐克阿迪代工,讓當地人看到了運動鞋市場的財路,鞋生意開始成風。

安踏創始人丁世忠,帶著家裡借來的一萬塊錢和600雙鞋到北京推銷。匹克老總許景南則在籌劃用拉板車攢下的積蓄開家運動鞋廠。17歲的丁水波和兩個結拜兄弟一人出資500塊,合夥在陳埭的一條小河邊搭起窩棚,每天生產十幾雙拖鞋。

與其他商幫不同的是,明清時期下南洋的流民中,閩南人居多,而閩南人重鄉土的情結又讓他們便於與外界交流,信息更加開放。

當地一家內衣企業的老闆,就是因為華僑姐姐回國,才第一次知道女性要戴胸罩這回事。他找姐姐要了一個拆掉研究,發現是很好的日用品,於是自己做了50個拿到街上賣,一搶而光,隨後才開始開廠批量生產,逐漸做大。

華僑大學閩商研究中心教授呂慶華認為,福建人的商業基因是在國外播種,後在國內發芽。晉江的第一代鞋商創業者,必然會帶有草莽氣息。類似喬丹體育用名人作商標的山寨策略,只是冰山一角。這也註定了晉江的鞋商需要二次甚至三次創業,從商人過渡到企業家。

品牌之癢

丁志豪15歲時接手了家族生意。「那時候我們讀書都比較少,有些人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就開廠,做牌子的時候,我還是個小孩子,行情也好,所以眼光沒有看得那麼遠。」

運動鞋行業「躺著賺錢」的年代,也是晉江第一批知名品牌出現的時候。1994年,丁世忠在自家作坊門口第一次掛上了安踏的標誌,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緊接著,丁建通成立了別克鞋業有限公司(後因與別克汽車商標衝突,更名為361°)。許景南則在苦思「耐克和阿迪為什麼那麼貴還有人買」的問題,他一拍大腿,決定把自己生產的鞋子命名為「匹克」。

2000年前後,吳榮光創立了「鴻星爾克」,丁水波創立了「特步」,丁國雄將掛靠村委會的一家集體單位整合成了「喬丹體育」。

晉江的品牌戰略後來被人戲稱為「廣告贊助+明星代言+山寨」模式。1997年,安踏最早登陸中央電視臺。兩年後,籤約孔令輝作為形象代言人。後來,陳小春、Twins、謝霆鋒、巴蒂爾先後同晉江鞋企品牌籤約代言。2006年世界盃,CCTV5有25%的廣告來自晉江品牌,被調侃為「晉江頻道」。

1999年,剛剛起步的安踏就以80萬的費用與孔令輝籤約,在央視廣告投放費用則達到300萬。後來,單是贊助中國籃球聯賽每年就要花費4000萬。

2005年,特步花費800萬成為南京十運會贊助商,剛談妥,便傳出日本運動品牌美津濃要出價1000萬爭奪。剛剛離開南京的丁水波立馬返回,將價碼提到1500萬,並且附帶花費120萬購買特許經營權。

「山寨」是打開品牌的另一種方式。泉州市的商業街上,隨處可以看到類似山寨levi’s的李維斯專賣店,山寨Armani的Amani專賣店。

「喬丹做了很多年了,其實大家質量都差不多,是一個很典型的晉江鞋企,喬丹身上可以看見一批晉江鞋企的影子。只要有耐克,晉江就會有匹克、金萊克、飛克、別克,有銳步就有特步,鴻星爾克的商標也是從美津濃變過來的。」一位當地鞋商說,「他們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做知名度,先把知名度打開,其他的東西再說,走一步看一步,這種做法開始確實很有效果。」

泉州地區有句俗語,「膽大騎龍騎虎,膽細騎貓騎兔。」花費470萬邀請謝霆鋒代言的特步,很快創下了單品鞋銷售120萬雙的業績。安踏的專賣店在2004年達到兩千多家,兩年後達到了4000家。總資產不過數億的匹克,將廣告打到姚明效力的休斯敦豐田中心,幾年時間銷售額就突破了10億。即便是更換過一次姓名的361°,市場佔有率也已經躋身國內前五。

呂慶華認為,晉江知名鞋企在樹立品牌上可以說取得了很大成功,即使存在盲目砸錢和山寨的隱患,畢竟有了幾個全國知名的鞋企,也出了一批優秀的創業家。但作為低端消費品,初始知名度很容易被消化掉,這些企業的後續知名度普遍不足。在產品、服務和企業形象上無法匹配,才是根本問題。

「企業邁過了品牌門檻,就由不得他們停下腳步。」呂說。

資本迷局

與中國許多傳統商幫相同,閩商有著子承父業的傳統。丁建通之子丁伍號幾年前已經完全接手361°。2000年,45歲的許景南把大兒子許志華從華為拉回匹克,匹克進入豐田中心,正是源自許志華的想法。

「晉江幾億、幾十億的企業很多,但再往上走的幾乎沒有。他們對資本運作有種天生的牴觸,尤其是對股票和地產,有錢只會開廠。大多數人的想法是哪怕虧本了,至少廠房機器還在。」一位在晉江做鞋服原材料生意的老總說。他的資產已經接近十億,但從未考慮過上市,因為「自有資金已經完全夠運作,一旦上市企業就是別人的了」,他說如果買地,也只會蓋廠房出租。

直到2004年,帶頭上市的丁世忠仍然覺得安踏不缺錢,沒有必要將公司帶進資本市場,甚至抗拒外來投資者。丁世忠後來表示,李寧公司上市讓他意識到要再做大一步,必須打破家族企業的成見。

2007年,安踏以5.28港元的招股價在港交所上市。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後,晉江鞋企紛紛進入資本市場,特步、361°、匹克相繼在香港上市,鴻星爾克和喜得龍則在新加坡上市。幾年時間,晉江與鞋業相關的上市公司迅速膨脹到二十餘家,如果不是因為侵權官司,喬丹體育今年也將登陸上交所。

「體育賽事對行業的拉動肯定有,但不至於那麼大,它還不屬於全民健身,應該說行業整體的經營趨勢逼著這些企業融資。運動型鞋服和休閒型鞋服的邊界越來越模糊,像優衣庫和H&M這樣更時尚、性價比更高的品牌,對傳統運動品牌的衝擊很大,逼迫他們膨脹。」一位參與籌划過上市的鞋企高管評論。

到2010年,上市後的安踏、匹克、361°專賣店均已超過7000家。「對於我們行業內的人來說,根本不看他有多少分店,是不是上市公司,只看資金和業績。」張萬泉在泉州經營代工工廠,很多大品牌都是他的客戶。他說,一個企業有沒有實力,從業內口碑就可以看出,「現在很多上市鞋企資金鍊存在問題,有些做OEM(代工)的根本不願意和他們合作,包括原料供應商,都要求他們必須付現錢,只有少數幾家資金運作是良性的。」

「鴻星爾克在廣州上下九的專賣店,一年運作起來要花掉四五百萬,虧損兩三百萬,開專賣店首先還要做廣告,你想想光是房租一天要賣多少雙鞋子才能賺回來,越是市場行情不好,越逼著開更多,不排除今後有些鞋企上市是為了套現圈錢。」張說。

2011年初,鴻星爾克因為財務問題被新加坡聯交所停牌,成為了晉江鞋企資本運作下的第一個失敗案例。

晉江式轉身

丁志忠在北京抱怨:「成長起來的民族品牌與國際品牌同臺競爭時內外交困,商場渠道的崇洋媚外讓以安踏為代表的國內鞋服企業感覺到一種不公平。」許景南則在疾呼「打造國際品牌,開拓國際市場」的重要性。財務危機的鴻星爾克直接減少了實體店投入,將注意力轉向網絡銷售。丁水波則把特步總部遷到了廈門,相信那裡「離國際人才和市場更近一些」。

2010年,安踏收購了有百年歷史的義大利運動品牌FILA,丁世忠事後興奮地說,自己一直想在高端領域當中擁有一個品牌。

東興證券紡織服裝行業分析師譚可認為,晉江品牌在定位和運營模式上的趨同導致各自缺少特色,企業在能力上差別不大。後起的企業諳熟先行企業的成功之道,只要能把握行業增長機遇,就可以快速追趕。當行業進入調整期,競爭格局固化,導致這些品牌很難產生真正的突圍者。

從開作坊、造品牌,到上市和國際化,晉江鞋企幾乎都在同一時段完成,企業之間的相互模仿卻並未增進老闆間的交流。「晉江企業的關係,基本上沒有太多的交集往來,既沒有恩惠也沒有仇怨,不像浙江企業喜歡抱團。晉江企業就是各做各的,單打獨鬥,各找各的定位,誰也不用對方看得起。」一位從事鞋業多年的晉江商人說。

在晉江上市鞋企擔任過高管的劉明勇說,作為家族企業,許多老闆已經有了引入外來經理人的意識。「但是並不徹底,這些經理人的生存狀況不是很樂觀,生存的周期比較短,在企業裡面放不開手腳,涉及到授權的問題、信任的問題、區域文化的問題,還涉及到一個企業家的觀念問題。」

丁建通在企業做大後,仍然保持了親自去鞋材市場了解行情的習慣。「這些老總都比較吃苦耐勞,親力親為,相對來說也更低調,有很強的學習意識,但很多時候還是跳不出自己的思維圈子,即使做大,還是會有普通鄉鎮企業的影子。」劉說。「類似山寨問題,其實是一個區域裡企業家的價值觀問題,與其生存土壤有關聯。這些企業跟江浙一帶的企業相比,他們可能更會做生意,但是做一個長久的企業、做一個企業家,可能還是不如江浙。」

一位鞋企老闆意味深長地說:「可能只有退潮的時候,才知道誰穿了衣服誰光著身子。」(南方人物周刊)

相關焦點

  • 福州大學賦能晉江產業經濟 新生力量充能鞋服品牌活力
    在本次畢業設計製作環節,學院依託晉江鞋服產業集群優勢,繼承秉持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分別與安踏、特步、361度、匹克、愛定客等知名品牌開展畢業創作校企合作項目,實現大學畢業設計課題與企業新品開發相結合,實題實做。校企人才招聘對接會上,約有20餘家晉江企業到現場為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學生提供求職諮詢。圖為學生正在與企業負責人溝通。
  • 從安踏、七匹狼成功探晉江的閩南人經商智慧
    但如今在晉江仍然不乏註冊商標為「姚明」、「科比」「易建聯」的小品牌。  其實晉江鞋服品牌的發展都基本遵循「仿名+廣告贊助+明星代言+山寨」模式,據統計,在央視體育頻道亮相的晉江品牌2000年有16個,2001年為33個,2002年為36個,到2006年央視5套有1/4廣告被晉江品牌所瓜分,到2011年為止晉江企業在央視投放廣告約65億元。央視體育頻道至今仍被戲稱為「晉江頻道」。
  • 「喬丹」的晉江兄弟們
    喬丹」「科比」「姚明」「易建聯」——這些國產品牌,總部都在晉江2012年2月26日,位於晉江華林路的青華鞋服商品市場一家運動鞋商貿公司的店鋪裡,二十出頭的賴虹瑜一邊玩著手裡的蘋果手機一邊對記者搖頭。賴虹瑜是一名導購,每天,她守著一張茶桌等候膚色各異的採購員上門談生意。採購員們大都來自伊朗、哥倫比亞、尼泊爾、俄羅斯和東南亞,就住在旁邊歐式的五星級酒店。他們穿梭於華林街兩千多家店鋪間,喜歡挑選「阿迪達斯」、「耐克」或「銳步」鞋。
  • 晉江鞋服訂貨會不一般:線上線下布局 訂貨量超預期
    線上線下一體化布局,訂貨量超出預期,客商滿意度創下新高  晉江鞋服訂貨會不一般  廈門網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記者王敏霞通訊員姚煜娟蔡明宣)  17日,持續一周的361度訂貨會順利結束。
  • 晉江鞋業騰飛 上遊企業扛起創新大旗
    [導讀]  經過30多年的積澱,晉江製鞋產業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湧現出許多優秀的供應商,成為支撐行業持續發展的「創新大腦」。8月8日,以「聚環保·謀創新」為主題的晉江製鞋產業供應鏈發展圓桌會暨「2014智造名城鞋服王牌供應商頒獎典禮」在晉江萬達廣場營銷中心舉行。
  • 誰在生產「山寨」家電? 雜牌和代工廠商是山寨主力
    資料圖   目前,市面上的山寨家電產品,主要都是採取一種「傍名牌」的方式進行生產和銷售,有些產品並沒有註冊任何商標就直接仿冒,也有些產品是註冊了和品牌家電近似的商標,打法律的「擦邊球」   法治周末記者 蔣起東   買了一臺兩千元的「松下」空調,以為是「Panasonic」,沒成想,到貨後卻發現是「pamosautc」。
  • 晉江41家企業入選!
    晉江這些企業入選了!其中,舒華體育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久久王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福建冠泓工業有限公司等41家企業入選泉州上市後備企業名單(其中科創板後備5家);另外,福建井和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愷思智能設備有限公司等14家企業入選泉州場外市場掛牌後備企業名單。
  • 「特侖」「經典」……警惕山寨牛奶「傍名牌」橫行農村市場
    (小標題)山寨牛奶「傍名牌」充斥農村市場記者近期走訪山東農村的部分超市、商店發現,寫有「經典」「特倫牧業」「特侖聖牧」「經典牧場」等字樣的商品被成箱擺放在顯著位置。這些商品看上去和知名品牌的牛奶十分相似,每箱價格40元至60元不等,比真正的名牌牛奶價格低十幾元到二十元。
  • 山寨傍名牌何時了?
    據了解,這不是榮事達(Royalstar)品牌第一次遭遇「山寨」。在家電行業裡品牌眾多,山寨產品傍名牌的亂象屢見不鮮。除了榮事達,松下、西門子、戴森、方太等家電生產企業也遭遇過李鬼纏身事件。由於網購的流行,目前很多消費者在網購家電產品時一不小心就買到了山寨品牌。除了網購,在實體店也會有山寨名牌造型和商標的產品兜售。
  • 中金公司:運動鞋服賽道高韌性成長 DTC突破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金公司中國運動鞋服行業市場規模已超3,100億元,是紡織服裝零售板塊中為數不多的兼具一定規模體量、成長可持續性及龍頭規模效應的賽道。運動服裝品牌商對優質紡織製衣企業需求迫切。龍頭品牌為了應對快速變化的消費需求,優中選優篩選短交期、強研發的供應商。從供應商角度,能夠吸引品牌與之合作的關鍵在於面料開發實力。申洲國際憑藉其垂直一體化的模式、海內外均衡擴張的產能及面料開發優勢與下遊國際品牌深度綁定,目前已成長為全球最大的針織成衣代工企業。
  • 山寨品牌傍名牌讓人防不勝防 "美國紅牛"是個啥?
    在這家超市的元朗品牌蛋卷的專屬貨柜上,一款外觀及包裝極其相似的山寨商品混在正品當中。該款山寨商品和正品相比,外觀設計幾無異樣,包裝相同,但是「元朗」二字中間還藏了一個「旺」字,品牌名為「元旺朗」。  這些山寨商品和正品的相似度之高,連銷售人員都難以分辨出來。在向記者介紹時,銷售人員連同山寨商品一併介紹成元朗品牌。
  • 揭秘鞋都的前世今生:一個湧現出十多家知名鞋服品牌的傳奇縣城
    當然也有人知道中國的「鞋都」晉江,在這個不起眼的濱海縣城裡,曾經誕生了安踏、特步、德爾惠、貴人鳥、361度、鴻星爾克等眾多國內知名體育用品品牌。雖然如今這些體育鞋服品牌,倒閉的倒閉,停牌的停牌,僅有安踏、特步等寥寥幾個品牌發展較好,但是這絲毫不影響晉江這個小縣城,所賦有的傳奇色彩。那麼這個曾經籍籍無名的小漁村,是如何一步步發展成為中國鞋都的呢?
  • ...300個瞬間看2020】鞋服:虧損、關店、離場 C2M新風口下鞋服企業...
    【從300個瞬間看2020】鞋服:虧損、關店、離場 C2M新風口下鞋服企業迎考
  • 鞋服批發網,立志打造國內鞋服行業服務平臺
    現為投資人,企業高管、主打全網(移動)鞋服電商平臺。鞋服批發網為全網覆蓋平臺,包含:《鞋服批發網APP 》女人.手機鞋服批發商城.手機百衣百順行業雲心寬念純鴻鵠志,勇立潮頭繪宏圖,新時代新行業的領航者,風雨兼程不退縮的拓荒者;全網覆蓋平臺具有鞋服資訊(行業資訊、行業展會、鞋服配件、流行時尚、衣服、鞋子)、興趣圈、社群、直播、聊天、我的頭條等功能;都說我們便宜,因為我們薄利多銷
  • 晉江聯手淘寶 打造「超級工廠」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黃祖祥 通訊員謝佩龍)近日,淘寶C2M產業帶「超級工廠」項目組泉州第一站走進晉江英林鎮泳裝協會,吸引當地20餘家企業參與。接下來,該項目將在晉江深滬、東石、安海等產區為企業提供培訓服務,並向其他區域推廣。 據悉,淘寶C2M產業帶「超級工廠」指的是「用戶直連製造」,是一種新型的工業網際網路電子商務商業模式。
  • 晉江集成電路產業緊抓「新基建」風口 全產業鏈生態興起
    福建省(晉江)集成電路產業園區建設籌備工作組和泉州半導體高新區晉江分園區管委會認真剖析當下集成電路招商存在問題,並結合晉江實際,以6大招商方向為切入點,用心定製2020年集成電路產業招商戰略和招商路線圖,為招商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外,「數字思維」也為園區產業持續發展注入一針強心劑。
  • 中國山寨帝國消亡史
    而且,眾泰並非是無意的借鑑,而是有意識地抄襲,這款車十萬塊的價格太香了,再加上足以和保時捷以假亂真的百萬顏值,哪怕是車底盤上一指寬的焊縫與異響的發動機,也沒能阻止「保時泰」一夜爆紅。2015年,中國股市進入牛市,意氣風發的眾泰籤下業績對賭協議,借殼上市,從山寨企業成功變身上市公司!眾泰的高管們認為,只要堅持山寨造車,銷量突破五十萬也不成問題。
  • 鞋服企業的清倉折扣還要飛一會兒
    一向高高在上的耐克、阿迪,走起親民路線,鞋服低至2~5折。內衣品牌打折更狠心,都市麗人0.5折論斤甩存貨。暴跌、打折、關店,疫情餘震持續,鞋服企業面臨的形勢嚴峻。夢餉集團聯合創始人、CEO冷靜告訴記者,服裝企業一季度收入普遍下滑約30%,因存貨壓力加大折扣,使得淨利下滑幅度大於收入下滑幅度。記者挑選了九家年營收過百億的國內上市鞋服企業,研究發現鞋服企業庫存猛增,危機四伏。
  • 晉江:富而思進新跨越
    學習貫徹「三個代表」 達到新高度 取得新成效 晉江:富而思進新跨越 本報記者 蔡小偉 趙鵬 2007年08月24日09:54  據晉江的決策者們介紹,下一步他們的重點就是加速培育本地人才。他們已經創辦了廈門大學晉江學院,今年還想辦一個高等職業教育區。他們說:「沒有先進的觀念和知識,哪來的先進地區;沒有加速度,又怎能實現發展中的快進呢?」  企業要加速,政府更要快「提速」:「發展才有發言權,落實才能真發展。」  市場的主體是企業,不是政府。  不當主體,並不等於無事一身輕。
  • 晉江:富而思進新跨越
    學習貫徹「三個代表」 達到新高度 取得新成效 晉江:富而思進新跨越 本報記者 蔡小偉 趙鵬 2007年08月24日09:5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每次踏上晉江市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