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淨化器實際上是起源於消防用途,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我們室內空氣汙染的頻繁爆發,才逐漸成為一種家用空氣淨化設備!一開始,空氣淨化器是屬於一種小眾家電,在霧霾的推動下,才逐漸被廣大消費者所熟知、接納,這才成為家庭生活中的必需品!
那麼空氣淨化器都能淨化那些汙染物呢?首先我們得先知道,室內空氣中都有哪些汙染物,據美國環保署研究表明,室內空氣中的汙染物大約有400餘種,但大體分為甲醛、苯、TVOC等化學汙染物;細菌、病毒、蟲蟎等微生物汙染物以及灰塵、花粉等顆粒物汙染物。
空氣淨化器作為可以持續改善室內空氣品質的一種設備,那麼就必須得能淨化以上的三類汙染物。但實際上,很多空氣淨化器的效果遠遠達不到!這是因為我們是因為霧霾才對空氣淨化器產生較大的需求,所以很多的空氣淨化器廠商為了抓住消費者,在淨化能力方面往往會向除灰塵、顆粒物等汙染物方面靠攏。
不過呢,就我們目前的室內空氣汙染來說,其中甲醛、苯、TVOC等化學汙染物對我們的傷害尤為嚴重,並且也是目前的主要室內汙染物,主要來源是裝修殘留。那麼空氣淨化器如何淨化這些裝修殘留的化學汙染物呢?
目前市面上的傳統空氣淨化器,在針對甲醛等汙染物方便,通常採用的是活性炭濾網來進行吸附。雖然活性炭具有一定吸附甲醛的能力,但是其弊端也是非常的明顯。據研究發現,在一般的家庭中使用,普通的活性炭濾網一般2—3個多月左右就會飽和,而飽和之後就會重新將甲醛散發到空氣中,造成二次汙染。如何解決呢,更換濾網!
如果一臺空氣淨化器更換濾網過於頻繁,不僅麻煩,而且使用成本極高!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品牌通過大量研究,成功的用納米礦晶替代活性炭,開發出了納米礦晶吸附系統,其針對甲醛的吸附能力相比普通的活性炭濾網提升了6—9倍!並且大大延長的濾網的使用壽命,減少了後期的使用成本,並且為了更好的淨化甲醛,還搭載了MSD甲醛分技術,可以將甲醛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為整個行業在除甲醛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