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大縣的「織都夢」——臨猗縣發展紡織服裝產業集群速寫

2020-12-12 網易新聞

我們見到臨猗縣縣委書記趙惠民時,他正患著感冒,感冒導致支氣管發炎。前天晚上,他一夜未能入睡,半夜裡到醫院輸了液,情況才好一點。儘管身體不適,但他還是如約接受了我們的採訪。

臨猗是農業大縣,但工業發展成績也令人振奮。在園區化發展集群化招商中,全縣列入「5+15」園區就有兩個,一個是臨猗縣工業園區,確定的主攻產業是精細化工和紡織服裝;一個是楚侯工業園區,確定的主攻產業是運輸裝備製造和精細化工。作為縣委書記,趙惠民包聯了「一園一群」,「一園」就是臨猗縣工業園區,「一群」就是紡織服裝產業集群。

發展產業集群主打產業鏈條

「發展紡織服裝產業集群,臨猗有著多年形成的產業基礎。」趙惠民介紹起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的情況如數家珍。他對臨猗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的發展,思考得很深入。

臨猗縣有著得天獨厚的產業基礎,先後湧現華晉印染、恆晟紡織、一洲印染、兵娟製衣等龍頭企業,其中兵娟製衣年產成衣500萬套,日均1.5萬件,在整個華北地區也是數得上的服裝廠。目前,臨猗縣從紡線到成衣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一舉成為全省重要的棉紡織印染基地。根據最新統計,該縣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年實現工業總產值24億元,佔到全縣工業產值的30%。

為進一步做大做強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去年以來,臨猗縣以臨猗工業園區為依託,策劃包裝了27個項目,擬投資85.5億元。其中,1.5億米牛仔布項目、抗菌防臭針織內衣服裝生產線技改項目、全棉數碼噴墨印花布項目等正在進行設備安裝或試生產。據統計,到「十二五」末,這個縣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產值將達45億元。「發展產業集群,就要在頂層設計上下功夫,做好產業發展的規劃。我們發展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的基本思路就是,抓住主打產業鏈條,縱向延伸,橫向發展。尤其要在產品終端上做文章。因為我們這兒產業鏈條齊全,終端產品做活了,整個產業鏈條就繁榮了。」趙惠民說道。

「全民織襪」:寓工於戶參與發展

「我們就準備這麼搞。誰說招商引資僅僅是越大越好?」

趙惠民又給了我們一個驚喜。最近,他們一直在謀劃一個產業發展的新思路,叫「全民織巾」或「全民織襪」,就是用農業合作社的辦法搞工業。

這也是從臨猗的實際決定的。一是臨猗工業,歷來小、歷來散。一個數據可以說明問題:臨猗現在紡織服裝類企業270家,就是以多取勝。二是做成衣、襪子、毛巾等終端產品可以直接面對市場,不需仰仗別處。而且,織襪、織毛巾的設備和廠房,投資強度不大,一家一戶就能負擔得起。三是臨猗是果業大縣,果樹管理佔用勞動力相對較多,與工業企業爭奪勞動力矛盾日益突出。作為縣級城市,留住外來務工人員又相對困難。目前兩大工業園區短缺員工達2000人左右,僅兵娟製衣就缺口1000餘人。這種情況下,如果能寓工廠於農家,那就管理更靈活,經營更方便。

趙惠民說,關鍵是龍頭企業在這個時候要起上作用。比如,襪子、毛巾織出來後,誰來收購,誰來組織銷售。這就需要大企業對小、散加工戶進行技術指導、品牌包裝,做出在全國乃至全球市場有競爭力的產品來。「全民織巾」、「全民織襪」,臨猗有望成為「中國家紡基地」,甚至是「巾都」、「襪都」。這一憧憬,讓我們心潮澎湃。

臨近採訪結束,趙惠民特別強調,「全民織巾」、「全民織襪」,目前還只是一種思路、模式,其核心是要調動大家積極性,參與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發展,不只是織襪,還可以織毛巾、做成衣。完全是採用典型示範、自願參與的辦法,吸引縣內外廣大農戶入駐臨猗工業園區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孵化園,「栽好梧桐樹,專等鳳凰來」。

「全民織巾」、「全民織襪」這個事兒,先不要跟大家說!這就是趙惠民的一個小秘密。

集群發展未有窮期

對「全民織襪」的低調,讓我們感受到臨猗園區化發展集群化招商的穩健。但我們聽他分析臨猗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的發展基礎、現狀,規劃未來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的發展方向、藍圖,我們的結論是:清晰、縝密、周詳。

事實上,目前,臨猗縣工業園紡織服裝產業新開工項目3個,落地資金15.1億元,現已完成投資5.18億元。其中,總投資23億元的華晉紡織年產1.5億米牛仔布及數碼噴墨印花生產線項目,已完成投資4.4億元;總投資1億元的恆晟紡織毛巾、襪子、針織布生產項目,已完成投資7000萬元(已試產);總投資3000萬元的兵娟製衣抗菌防臭針織內衣服裝生產線技改項目,已完成投資800萬元。很快,臨猗工業園紡織服裝產業還將新上項目7個,預計落地資金15億元,力爭完成投資5億元。分別是總投資5.2億元的恆晟紡織高檔精梳緊密紡色織布項目,計劃完成投資;總投資1億元的恆晟紡織擴建5萬錠倍捻生產線項目,計劃完成投資5000萬元;總投資2億元的一洲印染2萬錠紡紗和2000萬米出口坯布生產線項目,計劃完成投資1億元;總投資1.2億元的一洲印染年產4000萬米高檔出口印花布項目,計劃完成投資5000萬元;總投資1.5億元的兵娟製衣民族服裝生產線項目,計劃完成投資1.2億元;總投資1.2億元的兵娟製衣休閒西褲生產線技改項目,計劃完成投資1億元。

想得透,說得清,幹得實,相信在縣委書記趙惠民的帶領下,臨猗縣將會全面掀開新的篇章。(李亞峰 王文軍)

作者:李亞峰 王文軍

本文來源:山西新聞網-山西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常熟:中國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發展之明星
    擁有完善紡織服裝產業鏈的常熟通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中國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發展中的"明星"。常熟擁有虞山、海虞、碧溪、古裡、沙家浜、辛莊、梅李、支塘八個各具特色的國家級產業集群和全國排名第一的批發市場——常熟服裝城,還有著名的服裝設計師專業委員會、羊毛衫專業委員會和羽絨商會,這些集群和專委會構成了常熟色彩斑斕、光彩奪目的紡織服裝產業畫卷的最主要的元素,彰顯了在全國紡織服裝行業佔有明顯優勢地位的產業鏈。
  • 開拓廣東紡織服裝市場,這幾個紡織產業集群不容錯過!
    而在產業集群方面,區域品牌的打造不斷革新。   時尚女裝產業集群   東莞虎門   虎門被譽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服裝之都」,每天都有全國各地的數以萬計的經銷商慕名而來。作為東莞市八大支柱產業之一的虎門服裝製造業,每年各式服裝產值在500億元以上。
  • 186個紡織產業集群通過複評(附名單)
    比如各地區都制定了紡織產業的發展規劃,制定出臺了各種支持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在科技創新、品牌建設、市場拓展、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積極的進展。   根據此次參與複評試點集群的統計數據測算(剔除重複計算),2015年,我國紡織產業集群地區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39842.23億元,3年年均增長率為3.37%。
  • 望江縣:紡織服裝特色產業集群(基地)被批准為安徽省縣域特色產業...
    經過組織申報、專家評審、實地踏勘等環節,望江縣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基地)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為安徽省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基地),12月4日,在省政府召開的全省開發區改革創新推進大會上正式授牌。經過十多年的深耕發展,望江縣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基地)已建成集軋花、粘膠、白廠絲、紡紗、織布、印染、印花、成衣、水洗、包裝於一體的紡織服裝全產業鏈,已形成以申洲針織為龍頭,舒美特纖維、亮亮紡織、立信印染、意達童裝城為主體的產業發展格局。
  • 臨猗縣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匯報會召開
    11月5日,臨猗縣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匯報會召開,聽取討論臨猗縣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規劃終期方案。
  • 增城市新塘鎮牛仔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概略
    該鎮先後被評為「中國牛仔服裝名鎮」、「中國綠色名鎮」、「中國十佳和諧小城鎮」、「全國民營企業發展環境最佳鄉鎮」、「中國最具發展潛力名鎮」、「廣東省牛仔紡織服裝技術創新專業鎮」、「中國百佳產業集群之牛仔服裝產業集群」、「首批廣東省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範基地」、「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等,成為廣州市東部板塊一顆璀璨的明珠。
  • 年度精銳榜 | 2018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十大特色集群
    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 中國女裝名鎮、中國童裝名鎮發展亮點:虎門大力發展服裝服飾產業,形成了規模龐大的產業集群、配套完善的產業鏈條、成熟發達的市場體系,更成為享譽海內外的中國服裝服飾名城。借力服裝,虎門鎮已成為享譽國內外的以女裝、童裝、休閒裝為特色的「中國服裝服飾名城」,榮獲了「中國女裝名鎮」、「中國童裝名鎮」、「全國服裝(休閒服)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首批「全國紡織模範產業集群」等多項國家級榮譽。
  • ...產業集群發展專題之三——全國紡織工業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的起源
    改革開發以來,我國紡織產業集群經濟就開始形成並發展起來,其主要成因可歸結為以下幾種:一、家庭生產集聚成群紡織產業在一些地區有著悠久的歷史,幾乎家家戶戶,祖祖輩輩與紡織產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浙江紹興現代紡織產業集群入選國家先進位造業集群
    柯橋供圖27日,記者從浙江省紹興市經信局獲悉,紹興市現代紡織產業集群近日入選國家先進位造業集群試點示範,從該市紡織產業數量、產業鏈布局等方面可印證該產業集群的優勢。為促進中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國家工信部於2019年啟動先進位造業集群競賽,旨在通過競賽的方式從全國遴選培育一批先進位造業集群試點示範。
  • 「十四五」江蘇將打造世界級高端紡織產業集群
    原標題:紡織大省,這樣尋路「雙循環」 「『十四五』期間,江蘇紡織的奮鬥目標,是打造世界級的高端紡織產業集群,這也是我省紡織行業轉型發展的需要。」不久前在蘇州市吳江高新區舉行的江蘇紡織產業集群發展高峰論壇上,紮根行業幾十年的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韓平直抒胸臆。 江蘇是紡織大省,35年來紡織產業總量全國第一。
  • 普寧紡織服裝產業創新發展謀未來
    這兩年,在「中國製造2025」的戰略背景下,中國的服裝產業也面臨著「升級換擋」的關鍵時期。   廣東省普寧市,作為「中國紡織產業基地市」「時尚襯衣的王國」「襯衣第一市」以及「襯衫製造專家」,經過多年發展,已成為在國內享有盛譽的襯衣生產基地和光彩奪目的「經濟名片」,其發展也正是中國紡織產業與時俱進的時代風向標,是紡織產業謀求競爭力提升的集中體現。
  • 謝寶河率隊赴於都興國瑞金石城等地調研紡織服裝產業
    3月21日至22日,市政協副主席、市紡織服裝產業推進領導小組副組長謝寶河率隊到石城、瑞金、於都、興國等地考察調研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情況。市市場監管局局長、市紡織服裝產業推進辦主任王業有,市人資環委副主任宋志軍,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市紡織服裝產業推進辦副主任楊海峰陪同調研並參加座談會。
  • 長興家庭紡織業實現集群發展
    作為紡織大縣的長興,在保住家庭織機戶飯碗的同時,如何實現
  • 幫助紡織服裝企業「網際網路+」!青島舉辦紡織服裝產業網際網路平臺...
    對接會上,海爾海織雲、海凡易美環球集貨服裝產業鏈商、海爾衣聯網雲裳物聯等網際網路平臺分別作了現場,來自全市紡織服裝產業的40餘家企業、時尚創意園區、服裝產業園、行業協會負責人進行了熱烈的面對面諮詢和對接。活動現場,海爾COSMOPlat平臺宣布,免費為符合條件的參會企業提供行業網際網路升級解決方案,意向企業積極諮詢、現場報名。
  • 虎門與中紡聯打造千億級服裝產業集群
    11月21日,世界級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先行區項目在第24屆虎門服交會開幕式上啟動,此舉標誌著虎門鎮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正式牽手,打造世界級時尚產業集群,虎門服裝正以全新姿態向世人走來。   南方網訊 11月21日,世界級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先行區項目在第24屆虎門服交會開幕式上啟動,此舉標誌著虎門鎮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正式牽手,打造世界級時尚產業集群,虎門服裝正以全新姿態向世人走來。  在歲月的激蕩中,虎門以一鎮之地成為「中國服裝服飾名城」。
  • 中國中式服裝市場發展現狀及產業集群分析
    對於中式服裝的概念大家各說一詞,認知度比較高的一種是指中式服裝是帶有明顯的「中國元素」或平面結構裁剪方式或服飾風格韻味的一奏服裝的總稱.僅括中國傳統服飾與具有以上特點的現代服飾」,其中『中國元素』是指中國本民族所特有的裝飾工藝、面料、款式、色彩特點等。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具有中華民族傳統服裝特色的服飾文化正逐步在設計界嶄露頭角。
  • 優勢品牌集群研討會(贛州)平行論壇紡織服裝品牌建設論壇舉行
    11月25日下午,國際優勢品牌集群研討會(贛州)平行論壇紡織服裝品牌建設論壇在贛州錦江國際酒店宴會廳北廳舉行。會上,中國紡織品牌服裝品牌集群秘書長王寶軍對集群情況進行說明;贛州市政協一級巡視員、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帶推進協調領導小組副組長謝寶河對贛州市紡織服裝產業進行論壇推介,全面介紹了贛州市委市政府打造千億產業集群的堅定決心和規劃、政策、資源、配套、服務等優勢。
  • 淮濱縣擬投資20億元淮濱縣籌建淮河紡織服裝職業學院
    近日,從淮濱縣傳來消息,該縣擬投資20億元開始籌建淮河紡織服裝職業學院,信陽市有望再添一所高等院校。此次信陽市選址淮濱縣籌備建立的淮河紡織服裝職業學院,將是河南省目前僅有的以紡織服裝為主要專業而設立的高等院校。
  • 昔日「雁南飛」如今「鳳還巢」 西平縣打造服裝產業集群
    昔日「雁南飛」如今「鳳還巢」西平縣打造服裝產業集群近10萬人實現在家門口就業□晚報記者 王冬霞 通訊員 胡軍華 張博 文/圖此前,兩人一直在外地打工,看到家鄉服裝產業的興起,便選擇了回鄉就業。據了解,愛慕集團作為中國內衣行業的領軍企業,於2017年11月聯手領秀集團入駐西平縣,成立了愛慕領秀智能工廠,並於今年7月正式投產,為當地提供了100多個就業崗位。「我家是西平縣出山鎮的,公司給俺安排的宿舍裡有熱水、空調,比俺在南方打工的條件好多了。」魯世榮開心地告訴記者。
  • 南充培育絲紡服裝產業集群的思考與建議
    南充市委在黨的六次代表大會中提出:「推動絲紡服裝產業集群振興繁榮,創響中國綢都、絲綢源點品牌,建成中國西部最大的蠶桑綜合開發利用基地,絲紡服裝產業集散中心和中國蠶桑絲綢文化旅遊名城。力爭2020年全市絲紡服裝產業集群產值突破600億元。」加快推進絲紡服裝產業集群對於產業轉型升級,落實「155」發展戰略,實現建設「南充新未來,成渝第二城」奮鬥目標等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