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豆漿85℃即出現沸騰現象食用後易中毒建議煮沸後再加熱五分鐘
豆漿是市民經常食用的早餐,有些市民也會自家購買黃豆用豆漿機自磨豆漿食用。最近網上有帖子稱,自磨的豆漿在加熱時會出現不到90℃就沸騰的假沸現象,如果在這段時間內立刻食用豆漿,有可能會出現食物中毒。
法晚記者進行了實驗發現,自磨純豆漿在85℃左右就開始出現沸騰現象,在95℃左右沸騰現象激烈,而加入了香蕉片等食材的水果豆漿的沸騰溫度也在90℃到95℃之間。
對此,華東理工大學的劉少偉教授表示,自磨豆漿假沸的原因,是因為黃豆中含有的一種名為皂毒素的物質產生了作用,並不是因為豆漿煮熟了。建議在豆漿沸騰後再持續加熱五分鐘食用比較好。
網上熱傳 自磨豆漿假沸喝了中毒
近日,一則名為「自磨豆漿假沸」的帖子傳遍了朋友圈和微博,帖子稱自家用豆漿機研磨的豆漿在加熱時,不到90℃就會沸騰,喝了這種豆漿是會中毒的。
同時有報導顯示,有的人在喝了所謂的「假沸」豆漿之後真的出現了食物中毒的現象。在今年1月份,廣東一鞋廠的10多名員工在吃完早餐後出現了嘔吐、腹痛等情況,醫院的檢查結果顯示,初步懷疑是由於早餐的豆漿未熟透導致。
豆漿假沸究竟是什麼樣子的?記者進行了實驗驗證。
記者實驗 自磨純豆漿85℃即沸騰
為了驗證網上的說法,記者準備了溫度計、黃豆等進行實驗。首先記者先研磨了一份純黃豆豆漿,在剛放進鍋中時溫度計顯示為25℃。
隨後法晚記者開火加熱並把火控制在中小火的程度上,隨後在很快的時間內豆漿的溫度由25℃上升到了60℃,而達到60℃時鍋中沒有明顯變化,只是貼近鍋邊的地方有細小的氣泡冒出。
溫度逐漸升高,在85℃左右時鍋中的豆漿有了明顯的變化,開始不斷地翻滾,且越來越明顯,出現了沸騰現象。大約95℃時,沸騰現象最為激烈。
不過,鍋中的豆漿依然在繼續升溫。繼續加熱約十分鐘之後,豆漿的最終溫度是98℃左右。
水果豆漿 90℃即沸騰
隨後為了進行對比,記者又準備了一份黃豆和香蕉片研磨成的水果豆漿,進行相同的實驗。
對其進行加熱之後記者發現,其變化基本與自磨純豆漿加熱的變化一樣,只是在溫度升至90℃左右時,鍋內基本開始沸騰了起來。
最終,豆漿的最高溫度也是98℃左右。
專家建議 自磨豆漿沸騰後再煮五分鐘
就此事,法晚記者採訪了華東理工大學食品科學的劉少偉教授。劉教授表示,自磨豆漿出現假沸的現象,主要是因為黃豆中所含有的一種名為皂毒素的物質產生了作用,該物質在加熱到一定溫度後,會在鍋中冒泡,「很多市民看到鍋中的豆漿冒泡,以為熟了,其實這並不是因為豆漿熟了。」劉教授說。
法晚記者得知,在自磨豆漿沒煮熟時,豆漿會殘留皂毒素、胰蛋白酶抑制劑等物質,這些物質都是有毒的。劉教授介紹,其中胰蛋白酶抑制劑的失活率要達到100%才不會有毒,而這些「假沸」現象的豆漿並沒有滿足這一點,「所謂失活率,就是讓這類物質不要再在人體內作用了。」
劉教授強調,如果這些「假沸」豆漿喝下去的話,會麻痺人的神經從而產生中毒反應,建議家中自磨豆漿在看到沸騰後再煮五分鐘左右再食用。
來源:法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