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北上廣,我們能去哪?

2020-08-21 豬頭隊長

按理說,現在已經正月廿六了,往年這時候,大家早就復工了,但今年不一樣,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公司推遲了開工的時間,有的要求在家辦公。早就買好返程車票、高鐵票、機票的人們紛紛退票改籤了,我退票的那瞬間,閃過一個念頭:我真的還要回去擠廣州的死亡3號線嗎?在老家的日子簡直不要太爽!

「逃離北上廣的人,終將逃回到北上廣!」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赤裸裸的擺在我們面前。尤其第一批90後已經踏入三十歲的行列,難免經常在深夜裡思考:究竟是去還是回?

大學剛畢業的你,帶著一腔熱血和激情,義無反顧的踏上北上廣的道路,成為北漂、滬漂、廣漂茫茫大軍中的一員,心中暗自立下決心,就算在北上廣撞得頭破血流,也絕不回頭。

因為你知道,一線城市充滿著未知。對年輕人來說,意味著平臺廣,牛人多,工資高,成長快,素質教育高。



工作幾年後,站在30歲的門口,你捫心自問:這些好處你拿到了多少?這些資源你真的能享受到嗎?

1、

年輕人為什麼來北上廣?最現實的一個原因:為了工作和賺錢。

一線城市的網際網路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帶給年輕人的就是機遇、成長、價值。

同樣是新媒體行業,同一學校,同一年畢業,畢業後從事同一崗位,你在一線城市學到的知識,遠遠比在三四線城市同學學到的要多得多,這是你的優勢。

但是,這個優勢能維持的時效很短。就薪水來說,工作3-4年之後薪水漲得最快,第5年開始大部分處於停滯狀態,就算升工資,幅度也趕不上前幾年。

如果這時候大環境不樂觀,升職加薪的機會就更少了。

2018年網際網路時代「寒冬「的到來,裁員的消息一直沒停過,漲薪水也成了天方夜譚。智聯招聘公開的年度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只有14.9%的人成功晉升;就算加薪也不多,將近一半的人加薪幅度不到10%。



更為現實的是,你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成為了職場老人。因為又有一波朝氣蓬勃的畢業生踏入社會,職場上注入了一波新鮮的青春血液。年紀越大,升職加薪就越難,特別是站在風口上的網際網路行業,「35歲的職場危機」似乎更不友好。

工資不一定能漲,花出去的錢只多不少。每天996,熬夜通宵攢下的一點點錢,房東又來和你談漲房租的事。

「廣州賺錢廣州花,別想著帶回家。」一線城市的薪資水平確實高,但是除去房租,所剩無幾。

三分之一交房租,三分之一日常吃喝,三分之一周末活動經費,每月還能存下多少錢?工資跟不上物價,賺錢養房東,這就是很多一線城市年輕人的真實寫照吧。

如果覺得撐不下去,想回老家考體制內工作的話,要儘早規劃。因為公務員考試的年齡要求是35歲以下。

2、

工作壓得你喘不過氣,生活更不允許你鬆懈。

如果不想賺錢養房東,考慮買房嗎?北京、上海的房價收入比是15倍,甚至20倍,在這寸金寸土的城市中,你手中的積蓄買得上房子嗎?



能在一線城市買房,已經實現財務自由,隨手就可掏出幾百萬買房的年輕人有嗎?當然有,但是不多。通常是掏空工作幾年的積蓄,再東拼西湊父母給的一點錢交首付,每月還一萬多房貸,這才是常態,甚至你的願望就是千萬不要丟工作。

當然,在還沒背上房貸的人眼裡,每月還房貸是一件幸福的事。

當你30歲時,你的父母老了,他們到了需要你照顧的年齡了。這幾年你不在他們身邊,也許他們羨慕鄰居家的歡聲笑語,老人們的兒孫繞膝,而自己守著空蕩蕩的房子,心中的孤獨感油然而生;也許在你過年回來的前一個月就是開始期待著你;等你過完年走後,又開始期待下一個過年了。

也許你想過,要不就把父母接過來吧,但是他們能適應大城市的生活嗎?他們能在這邊交到朋友嗎?還是每天都在家裡孤零零的期待著你下班回家?

老人也需要社交,也需要朋友們互訴心聲,這才是正常的生活狀態。



所以,把父母接到大城市養老,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現實中,來到大城市的老人們,超過一半是來帶小孩,有的甚至來工作。

幫兒女帶孩子,能為孩子搭把手,減輕孩子的負擔,老人們很滿足。但是長期勞累奔波,對他們的身體健康來說,何嘗又不是一種威脅呢?

中國老人最大的特點是:為孩子付出一切自己認為好的東西。但是孩子們真的就能喘口氣嗎?

能不能拿到當地戶口?就是小孩一出生參加教育競爭的入門券。是否有當地戶口,直接影響到上公辦幼兒園、公辦小學初中,有些大城市還要求有當地戶口的學生才能享受優先本地的985高校。

北京的高校985、211高校有32所,眾所周知的中國最高學府都在北京;上海的高校有13所,可是沒有本地戶口,連高考的資格都沒有,不管你的成績再優異也無濟於談。

戶口,對於大城市的外來大軍來說,比房子更像傳說,可望不可即。2018年,申報北京戶口的有12.4萬人,拿到戶口的6019人,難上加難,層層加碼。

3、

既然在外工作生活如此不易,那回家吧,很多人這麼說。

可是,老家已經回不去了,就算回去也意味著重新開始,你這幾年積累的技能和人脈都在大城市,要遷移回去幾乎是不可能的。別說回家工作的薪資會減半,也許老家壓根沒你這崗位的活兒。

比如很多程式設計師,回到老家只能幹著修電腦的活兒;而一線城市號稱年薪百萬的諮詢行業,回去可能面臨著房產銷售、金融銷售等。



有人早就想著回去考上公務員,進入體制內工作,每天朝八晚五的上班下班。不過這幾年公務員的招考趨勢是招錄的崗位越來越少,報考的人一點也沒少;上岸意味著『』努力+運氣+關係」。

對口工作找不到,公務員不好考,那找個技術含量一般的工作先幹著?

可是,就算你願意去基層崗位,人家也未必敢要你。

知乎網友分享過一個自己找工作的真實事例,自己滬漂幾年回到老家後,結果能找到的工作也就是月薪3000左右的基礎崗位,更扎心的是,崗位太基層了,老闆不敢找一個資深的滬漂。

即使勉強找到了稍微合適的工作,有些必要支出還是少不了,比如養老,作為眾多獨生子女的90後,需要承擔父母老去之後的所有經濟負擔、情感負擔。



公務員沒考上、找個工作還是託關係、小公司不靠譜... ...

如果受不了這樣的生活,那還回去一線城市嗎?回去擠地鐵,點外賣,周末除了約幾個朋友出去看電影吃飯,就是窩在自己的出租屋裡刷劇,也許還是會繼續茫然,在某個加班的深夜裡問自己:「我到底在幹嘛?除了過這樣的生活,我還能做什麼改變?」

身邊不少這樣的例子,從北上廣逃離出來,最後又回去了。也沒有什麼別的原因,也許在這座大城市裡,你只是一顆默默無聞的螺絲釘,但你在自己的星辰世界裡有著自由;就算滿身傷痕,也可以自己舔舐傷口。明天過後,又是一條好漢。

曾經在學校的你,未曾經歷社會的考驗和毒打,年輕,有活力,敢拼,在某次分享會上,坐在第一排滿心期待地聽著師兄師姐們分享自己在大城市找到工作的親身經歷,你暗自下定決心,只有在大城市才能實現自身價值。

這一幕,似曾相識。

前已無通路,後不見歸途。你只能繼續往前走。

相關焦點

  • 我準備了100張免費機票和10萬次逃離:4小時後又逃離北上廣
    我們出錢,你出時間和勇氣,新世相聯合一汽大眾-奧迪與必去機票邀請你參加 :#逃離北上廣 · 第 2 季#試試看,4 小時後,你生活裡會發生哪些不同的事?① 必須到「新世相」微信後臺回復 「逃離北京」 、 「逃離上海」 或 「逃離廣州」 ,獲得準確集合地點。(每人只能回復一次)② 通過審核後,你會獲得專屬二維碼,作為有資格參加活動的唯一憑證。
  • 英國版「逃離北上廣」正在上演,30歲左右的年輕人逃離倫敦
    「逃離北上廣」是年輕人的熱門話題,相比早已買房安頓下來的人,很多人在大城市買不起房,選擇逃離北上廣也實屬正常。30歲左右的年輕人,畢業時租住在陰暗潮溼的地下室,工作多年面臨結婚生子卻對高房價望而生畏,於是很多人不得不「逃離北上廣」。
  • 那些逃離「北上廣」的95後,都去了哪裡?
    01逃離北上廣 2016年,新世相發起了一場「逃離北上廣」活動,一張機票,一個非一線城市目的地,4個小時,有數十萬網友參加了這場活動。 北上廣,一線城市的代名詞。年輕人初出茅廬總想首先來大城市闖一闖,看看自己的能力邊界在哪裡,而那些離開北上廣的人,大部分都有著相同的壓力,比如房子買不起、不能落戶、工作不能再往上升一個等級等等。
  • 逃離北上廣,只是更焦慮故事的開始
    逃離北上廣簡單,可後面的故事你知道麼?
  • 一群人逃離北上廣,過上了山谷裡的藝術生活
    一群人逃離北上廣,過上了山谷裡的藝術生活 不知從何時起 詩意寄居在雲南這片奇魅的土地上 成為了中國許多人的心靈嚮往 我遇到這麼一群人 逃離北上廣
  • 4小時後逃離北上廣,新世相的蜜糖航班管家的砒霜
    腦白金的廣告數年沒有任何變化low到爆,但仍然對銷售有拉動,紅星美凱龍的去頭價拿獎不少但不知所謂,航班管家此次「此刻,做自己的主」電梯廣告也是如此,筆者多位營銷朋友和非網際網路圈朋友均表示看不懂。之所以說4小時逃離北上廣是一場典型的自嗨是因為:1、平臺目標客群並不契合。
  • 從北上廣逃離之後去哪裡?去北海道看花海吧
    原標題:從北上廣逃離之後去哪裡?去北海道看花海吧 川端康成曾經說過:「分手的時候,請教他認識一種花。因為,花年年必會再開。」花象徵著燦爛和美麗,以至於人們看到它的時候都會油然而生一種幸福感。 而每一個愛花之人,一定都會想要去一個地方,那就是北海道。今天,就讓小通跟大家介紹一下北海道的薰衣草花田。
  • 《生存家族》:現代日本版《西遊記》,這才是真正的逃離北上廣
    新世相連續兩年組織了「逃離北上廣」的活動。為你提供機票,逃離北京、上海、廣州。
  • 逃離北上廣深,最難捨難分的還是廣州
    很多人都說要逃離北上廣深,因為大城市的高房價、高消費、低工資,很多人已經對這些城市麻木了,可是偏偏最難離開的是廣州,廣州是一座很讓人懷念的城市,哪怕離開了,時不時想起也想回去看看。很多人都去過北京、上海、深圳等這些一線城市,也見過這些城市的繁華,可最後還是覺得廣州的繁華與自己有關。廣州很有文化底蘊,包容性很強,不管你是哪裡的,來到廣州都有種回家的感覺,大部分的外來務工人員居住在廣州的城中村中其樂融融,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偶爾去市中心逛逛,生活節奏沒有深圳、上海的快。
  • 文章頻道 - 完整回顧教科書級營銷案例:4 小時後逃離北上廣
    北上廣和文藝圈的朋友一早應該就被「新世相」四小時逃離北上廣的文章刷屏了,這場活動效果到底怎麼樣?(3)話題、撕逼、討論(知乎問答、微信跟風等渠道)很快在各個渠道就有人探討壓力山大的北上廣是否真的能夠逃離,北上廣對我們的吸引力是什麼?
  • 當你們逃離北上廣,矽谷年輕人正在「逃離舊金山」
    與許多中國的拼搏一代喊著「逃離北上廣」一樣,越來越多的矽谷人正考慮撤離舊金山。實際上,舊金山只有12%能支付起中等價位的房子。Facebook的董事Peter Thiel恐怕是這場大逃離中最為高調的一位,他告訴朋友自己要搬去洛杉磯,在那裡重建自己個人的投資基金,他覺得舊金山的文化越來越「有毒」,越來越左派、排他,自由表達的空間越來越小,想要去一個才智更為多元化的城市。
  • 天天喊著逃離北上廣,我剛好多買了張機票,你最想去的目的地是哪?
    兩個月前,我在造洋飯書上發了一篇《天天喊著要逃離北上廣,為什麼我們不滾遠一點?》
  • 兩天一夜機票酒店全免費:與其逃離北上廣,不如一個人私奔
    我們不是逃離,不是扯淡地說走就走,毫無準備的旅行一點都不浪漫。你可以盡情思考,你可以反覆琢磨,你可以假裝「瞻前顧後」,但是,我也請你不要對這個世界輕易妥協!試試看,兩天一夜,48小時,你的生活將有怎樣的改變?
  • 當年逃離北上廣的人現在怎麼樣?腐國人民或許會給你另一個答案
    儘管逃離了大城市,每個人遇到的麻煩和問題,依舊如影隨形,讓人啼笑皆非。慢節奏的小島生活自然比不過大都市豐富多彩,但貧窮的生活卻也能妙趣橫生,一家人經常在拌嘴和玩鬧中「虛度光陰」。漸漸的我們發現,劇中人物的生活開始變得有意義。老大寫作的靈感越來越多,提筆就能才思如泉湧。
  • 那些「逃離北上廣」的回鄉創業青年後來都怎樣了?
    久遠的漂泊感,讓這些滄桑的遊子找不到哪是自己的家。喊出「逃離北上廣」的口號,便有人心生嚮往的積極實踐去了。 這不,雲南的快遞小哥彭秀兵在北京努力揮灑汗水攢得一筆資金後決定回家開自己的快遞公司,順便捎上了一個創業失敗的好基友魏晉北,彼時正準備自殺的落寞電商老闆。於是,電影《一點就到家》就這麼歡快的在雲南誕生了。
  • 58同城:逃離北上廣的人最後都去了哪?新一線城市獲青睞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大城市買房,希望自己能藉此落戶成為「真正的市民」,但居高的購房成本讓許多人望而卻步。58同城、安居客發布《11月國民安居指數報告》,全國35城新房在線均價上調。想要在城市留下來,真的那麼難麼?其實除了北上廣,落戶新一線城市也是個「高性價比」的選擇。
  • 逃離北上廣的你,不如看一看洛陽藍
    夜幕降臨,天空也很漂亮逃離北上廣
  • 美國版「逃離北上廣」: 紐約居民收入的三分之二貢獻給了房子
    在每年春天跳槽季度開始的時候,人們便開始糾結新一輪「逃離北上廣」的老話題;與此同時,大洋彼岸美國人也在討論新一輪「逃離大城市」。《紐約郵報》統計發現,自2010年以來,紐約市都會區的國內移民數下降了90多萬人。這意味著,7年以來,離開紐約去往美國其他地方的人比從美國其他都市區來紐約的人數高出近100萬,從紐約逃離的人數也是全美最高。美國版的逃離北上廣是什麼樣的呢?
  • 逃離北上廣 新一線城市正在成為年輕人的「新歡」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王彤旭)「年輕人就應當優先選擇在北上廣等大城市發展,哪裡競爭激烈就去哪裡」。近日,西貝餐飲集團董事長賈國龍在接受採訪時如此表示。 「高校畢業生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城市」「穩定和挑戰如何權衡」……賈國龍的一番話再次引發網友對於「是否逃離北上廣」話題的討論。
  • 我們決定逃離北上廣,在雲南遇見新故鄉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秋天來了稻子熟了我們決定逃離北上廣來到雲南一定要去趟瑪御谷遇見詩一樣的田園生活大自然以看似無聲的表達與我們交流,循著其特別的軌跡,慢慢去聆聽它的絮語。歡鬧的聚會裡,大家忘記了彼此的身份,在這裡,我們都是大自然的兒女,如此親近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