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饅頭,中國的饅頭,差別很大,日本饅頭更像中國的另一美食

2020-12-24 舌尖上的安全

中國和日本在飲食上有很多類似的地方,比如主食都以米飯為主,還都喜歡吃麵條。對於米麵的運用雖有不同,也已經很相近了。而除了米飯和麵條,中國人也喜歡吃饅頭包子一類的麵食。那麼日本人有沒有饅頭包子呢?經常聽到日本饅頭,不過日本這饅頭,跟中國的饅頭可就差多了。日本的饅頭,中國的饅頭,差別很大,日本饅頭更像中國的另一美食,那就是豆沙包。

日本饅頭

這麼一說就清晰多了,日本的饅頭,也屬於大名鼎鼎的和菓子中的一種。而日本的饅頭還分為很多種,像用小麥粉做成的褐色茶饅頭;用番薯粉、山藥粉和粳米粉等做成的薯蕷饅頭;用酒粕發酵麵粉做成的酒饅頭等等。這些饅頭外層的麵皮都不一樣,但是裡面都包著豆沙餡。

茶饅頭

日本的「饅頭」還包餡?在中國,包餡的我們可不叫「饅頭」。我們的饅頭就是不包餡料的,而包肉和蔬菜的叫做包子,包豆沙的就是豆沙包。

豆沙包

其實日本的饅頭也是從中國傳過去的,只是融入了日本的特色,成為了和菓子中獨特的一種點心。而我們的饅頭,更多地會當做主食來吃。

中國的饅頭

除了這些,日本的一些點心也叫「饅頭」。像水信玄餅這樣的也叫水饅頭,而長著楓葉造型的楓葉饅頭則是廣島有名的特產,但是它在我們看來會更像雞蛋糕。作為和菓子中的一種,日式饅頭看著像小糕點,有的還會很精緻的裝飾一番,讓人很難和作為主食的饅頭聯繫到一起。

楓葉饅頭

不過,中國的饅頭也不遜色,我們也有各種精緻的花式饅頭。中國的饅頭雖然也有褐色的紅糖饅頭,以及各種花饅頭,但總歸是用麵粉發酵蒸製而成的。而日本的饅頭,只是一種大類,不同類型的饅頭之間差別也很大。

花式饅頭

這麼多的日本饅頭,你都吃過嗎?哪一種類型的日本饅頭更好吃呢?

日式饅頭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日本也有饅頭,在中國,這樣的麵食,我們可不叫饅頭
    中國的饅頭日本的和菓子名氣很大,很多人都知道和菓子精緻多樣,卻不是很明白它的界限。其實和菓子並不單純地指代某一種點心,而是各類糰子、年糕等的統稱。日本饅頭包著紅豆沙的麵食,聽著是不是很熟悉,在中國,這樣的麵食,我們可不叫饅頭,而是叫做豆沙包。
  • 從讓日本海關驚訝的饅頭看中日飲食差別
    在抖音看到一個旅居日本的國人說回日本時自己帶的饅頭在經過安檢時被日本海關檢查,日本海關對於食品類的入關檢查很嚴格,當檢查到饅頭時,日本人天然認為這是包子一類帶餡兒的食品,但是掰開檢查時發現只有面,沒有其它顯得很驚訝,知道這是中國的主食之一時更是驚訝。
  • 日本的饅頭始祖是奉化人,如今他的後人在日本開著連鎖饅頭屋
    它是用來紀念奉化人林淨因將饅頭傳入日本的而每年4月19日神社裡還會舉辦饅頭節( 2014年奉化黃賢饅頭暨鄉村廟會美食文化節上, 小寶寶直接趴在饅頭上開吃了 ) 林淨因是北宋詩人林逋的第七代後裔說起這段頗有傳奇色彩的歷史故事,黃賢村村書記林紅梅滔滔不絕:在元代的時候,日本僧人龍山德見到中國遊歷,林淨因與他交往很密切。1350年,龍山禪師回國,林淨因也坐上了東渡的船隻,沿海上絲綢之路到達了日本。
  • 新井一二三:日本饅頭的學問
    日本人去旅遊,一般都買大量當地土特產回來送給親朋好友。臺灣所謂的伴手禮,日本人稱之為「御土產」。有人說,最初是去拜神拜佛的善男信女,給分到供品食物,帶回家又分給別人開始的。如今早沒有了宗教含義,幾乎純粹是社交的一環。去了國外,很多人買來名牌巧克力,在國內旅行,就買當地特產的饅頭。
  • 中國的饅頭到日本成了甜點 你知道這其中的歷史嗎?
    比如說饅頭,它在中國是一種非常普遍的主食,但傳入鄰國日本之後卻演變為一種甜點。統稱為「和果子」的日本傳統甜點,歷史悠久、分類複雜。在眾多和果子裡面,有一種叫做「饅頭」的日式甜點,它的表皮使用麵粉或米粉、裡面則包裹著豆沙等甜餡兒,通過蒸或烤的方式製作而成。
  • 饅頭蠻頭,走向美食的世界,帶你了解饅頭
    饅頭,中國傳統特色麵食之一,是一種用麵粉發酵(或拌入內餡)蒸成的食品。饅頭的別稱有很多,比如稱為蠻頭、饃、饃饃、淡包。據說是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所發明,相傳諸葛亮七擒孟獲,在平定南蠻之後,諸葛亮過江受戰死冤魂之阻。
  • 寧波人把饅頭叫做包子?上海人把包子叫做饅頭,那饅頭又叫什麼
    中國地大物博,雖然我們都說普通話,但在各地還是有自己的方言。每次方言和普通話來回自由切換,就覺得自己特牛,畢竟也掌握著兩種語音。這些方言大都沒有自己的文字,全靠人們口口相傳,能把老祖宗的智慧流傳下來,真的很不容易。
  • 饅頭和麵包的區別在哪裡 饅頭和麵包
    饅頭和麵包的區別在哪裡麵包機主要是用於做麵包,年糕等食物,而像饅頭一般不適宜用麵包機做的,因為饅頭的製作是靠蒸的,而麵包機主要是烤,而沒有蒸的程序。所以麵包機不能蒸出饅頭。利用麵包機做饅頭,其實主要是可以只讓麵包機做到和面和發麵階段,然後把麵團拿出來,自己整形後上蒸鍋蒸。
  • 中國傳統美食之——饅頭篇
    饅頭,又稱之為饃、饃饃(在山西方言、陝西西府方言、閩方言、安徽北部有此稱呼,饃字是後造字,有人認為饃字來源於饅字在早先晉語的讀音。關中、中原等地稱之為饃),中國漢族傳統麵食之一,一種用麵粉發酵蒸成的食品,形圓而隆起。本有餡,後稱無餡的為饅頭,有餡的為包子。
  • 南方饅頭與北方饅頭的由來
    饅頭,別稱「饃」「饃饃」「蒸饃」,中國傳統麵食之一,傳說是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所發明,是一種用發酵的面蒸成的食品。饅頭以小麥麵粉為主要原料,是中國人日常主食之一。饅頭分為南方饅頭和北方饅頭之說。南方饅頭的傳說傳說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三國演義》中講述諸葛亮七擒孟獲,平定南蠻之後,過江受戰死冤魂之阻。
  • 日本的燒餅,中國的饅頭,不對比就沒有傷害,怪不得日本人很長壽
    文/Dimo日本的燒餅中國的饅頭,沒對比就沒有傷害,難怪日本人越來越長壽!在中國有很多的饅頭裡,都會放上一些豆沙餡兒,變成豆沙包,或者在做饅頭的時候,也會放上白糖和黃油,這樣吃起來就會像麵包一樣,可是這樣吃卻越吃越胖,而且可能很不健康。現在,發現了一種低糖低油特別香脆的做法,就是以豆沙餡兒為餡料,做成的燒餅。外皮酥脆,裡面是特別綿軟的豆香四溢,可以當主食,可以當成平時的小點心。糖分和黃油也不是特別的多,對身體也有非常好的影響。
  • 中國饅頭.為何雞肋? 中國饅頭.如何崛起?
    中國饅頭.為何雞肋?中國饅頭.如何崛起?
  • 在日本京都,有一條饅頭街,與中國人有關
    在日本中京區三條通,有一條饅頭街(饅頭屋町)。這條街之所以叫饅頭街,是因為日本的饅頭是一個叫「林淨因」的中國人傳過去的。他曾在這裡開店賣饅頭,至今,他的後人在這附近有辦公大樓。林淨因,是浙江奉化大裡黃賢村人。
  • 蒸饅頭還在用酵母發麵?用這個「天然酵母」,蒸的饅頭更香甜!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人也都是非常的喜歡吃饅頭的,兒子過去的時候,人們在蒸饅頭的時候,都是在家裡自己蒸饅頭的,自己家裡蒸出來的饅頭更有饅頭味兒
  • 吃了幾十年的饅頭,老面饅頭和發酵饅頭哪個更好
    老面饅頭就是在麵團發酵之初加入一團老面共同發酵誕生的饅頭,所以老面饅頭其實也是發酵的,所以題目所說並不算十分準確。不過文中還是沿用習慣說法,用老面饅頭和發酵饅頭來區分老面劑子發酵和直接用酵母發酵的饅頭好了。
  • 吃不完的饅頭,應該放冰箱冷藏還是冷凍?別搞錯了,差別很大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北方人,比起米飯,我還是更喜歡吃饅頭,總覺得饅頭更香,也更頂飽,所以我平時在家的時候都會多囤上一些饅頭。但是偶爾也會有不在家,饅頭吃不完的情況,這時候我們的饅頭到底應該如何保存才能不壞,並且保持柔軟呢?
  • 日本靖國神社供奉的三個中國人,第三個是「饅頭祖神」
    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在抗日時候給予日軍很大的打擊,但是日本人卻把老蔣供奉在靖國神社裡,主要是在二戰結束的時候,蔣介石做出了一個讓世界震驚的決定,就是無條件釋放在中國的日本士兵回國,而且讓他們安全回國,這無疑也是拯救了很多日本士兵的性命。
  • 日本這種像「饅頭」的屋子,可以抗10級地震,網友:保命必備品!
    日本這種像「饅頭」的屋子,可以抗10級地震,網友:保命必備品!地震是對人類影響極大的自然災害,在地震發生時,高樓建築會因為活躍的板塊運動坍塌,而島國日本就正處於太平洋地震帶,所以日本經常發生地震,為此,他們也發明了一種像「饅頭」的屋子,雖然其貌不揚,但它卻可抵抗10級地震,接下來就和我看看吧。
  • 人大食堂6元超級饅頭走紅 中國高校食堂還有哪些美食?
    一名正在夾大饅頭的女生告訴北青報記者,之前食堂也有賣大饅頭,但是因為覺得一個人吃不完,所以就沒有買。這兩天看到大饅頭在網上走紅,她就和朋友特意買來品嘗。  一名前來購買大饅頭的女老師告訴北青報記者,這麼大饅頭自己肯定吃不完,買回家是為了和家人一起吃。「饅頭很軟,像麵包一樣,感覺比普通饅頭好吃,上面的棗也很甜,孩子特別喜歡吃。」
  • 他不過是個普通的中國人,只因會做饅頭,便被日本人供奉在神社裡
    世人皆知,日本有一座靖國神社,那是我們中國人十分厭惡的地方,因為裡面供奉許多侵犯過中國領土的日本戰犯。然而,日本的大大小小神社並不只有這一個,神社是日本供奉和祭祀神靈的社屋,整個日本大概有八萬多所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