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註定是個特殊的年份,自大陸2008年開放赴臺觀光以來,至今已滿10年。大陸赴臺旅遊人數也是年年水漲船高,2015年甚至達到了創紀錄的418萬人次。
然而這一切在2016年卻發生了轉折,由於「臺獨」一再挑戰兩岸底線,兩岸關係轉冷。之後大陸遊客赴臺人數連續兩年出現斷崖式滑落,如今已銳減到270萬多人次,足足減少了140多萬人次。
讓全世界都垂涎三尺的是,中國有破億的出境旅遊人數,單單2017年中國大陸就有1.3億人次出境旅遊。而同期去臺灣旅遊的大陸遊客,只剩下可憐巴巴的200多萬,只佔大陸遊客出境遊總數的2%。
情況更為糟糕的是,隨著大陸民眾對臺灣好感下降,估計2018年臺大陸遊客將首次降到總出境人次的2%以下,消費也將再創新低。
大陸民眾到全球旅遊「大爆發」,成為了全世界競相爭奪的香餑餑。為了吸引大陸遊客到來,菲律賓擬縮短大陸遊客落地籤辦理時間,連韓國都將宣傳的主戰場轉移到了中國大陸,甚至行動支付也被多國爭相引入。
當各國都在絞盡腦汁吸引大陸遊客前往時,唯有臺灣把大陸遊客「往門外推」。然而臺灣的如意算盤卻打錯了地方,去臺人次減少根本不會影響大陸旅行社的出境遊生意。可是對臺灣卻影響很大,結果就是許多旅館要賣,許多餐廳和購物店被迫關門。
雖然日本和韓國遊客在臺平均花費最多,但總人數卻無法與大陸遊客匹敵。因此大陸遊客的減少,對臺灣的影響才是真正致命的。然而以臺灣目前的情形,也只剩下眼紅的份兒了!